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摩尼教式的句法結構
2007/03/16 16:56:20瀏覽851|回應4|推薦10

  "Manichaean syntactic structure",語出白霖(Lynn T. White III)一篇關於文革「派性」(factionalism)的文章,見頁下延伸閱讀。

  摩尼教歷史非常久遠,受到猶太教—基督教的影響。在中國或稱祅教、拜火教。金庸曾將之寫入小說——張無忌當了該教在中國的教主。小說中正邪不兩立,殺得你死我活。

  摩尼教最基本的教義是光明與黑暗對立的二元論,過去—現在—未來的三際論,以及最後的大戰。

  據此,「摩尼教式的句法結構」指的大約是二元對立的句法,如光明與黑暗、善與惡、乾淨與髒污、秘密與公開,......等等。

  為何白霖要用「摩尼教式的句法結構」來指稱文革的「派性」與「派仗」?大陸「文革」時期「保守派」與「造反派」對立,或這一派造反派與那一派造反派對立,城市中每個人不是參加這派就是參加那派,幾乎沒有中間者的容身之處,雖然偶而可以不參加而成為「逍遙派」,但不長久。就象徵的形式(forms of symbolization)來說,社會中的兩派勢不兩立,各立色彩鮮明的旗幟,毫無妥協餘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就可以說是一種「摩尼教式的句法結構」。

  不知白霖看到台灣的藍/綠對立,腦中會不會也浮現出"Manichaean syntactic structure"的字眼?

延伸閱讀:

  • 馬小鶴,〈摩尼教簡介〉
  • Lynn T. White III,(白霖)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s an Unintended Result of Administration," in Joseph, William A., Christine P. W. Wong, and David Zweig,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83-104.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stavq&aid=820534

 回應文章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pacifism
2007/03/19 18:33

那些走中間道路的人們,他們的立場在風平浪靜的時期是相當不錯的,但是當敵對的兩大陣營開始相互攻訐時,所有的槍口都會對準處於中間位置的人。和平主義,即壓制衝突並指責極端,最終不能代表一種第三選擇。和平主義之所以被嘲笑,不是因為它們是溫和的,而是因為它們企圖迴避鬥爭的不可避免性。

出處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據說
2007/03/19 17:39
現在是堅壁清野,勢不兩立。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投票
2007/03/17 18:02
嗯,投了一票。

旋律^節奏^籃球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3/16 17:10
喔! 別再對立了!

邀請您 來 逛逛 聊聊 哟 ……………..


有您的 指教 及 惠賜一票

https://city.udn.com/v1/city/vote/vote.jsp?gid=5217&vid=2321


它會更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