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5/17 15:31:56瀏覽81|回應0|推薦0 | |
關於詩的評論 道弘提的問題在此做個簡單的答覆 /雪硯 道弘提問:
雪硯前輩對新詩的評論精闢獨到之處著實令道弘小輩感動. 尤其是對前輩之前的大作融雪十四行中有了更明確的瞭解及想法. 道弘很想跟前輩學習詩評的能力及觀點,以及那種讓人重覆咀嚼後所得的回甘味.使得在欣賞前輩的評論中充滿法喜. 道弘小輩詩齡淺短只有短短數載的時光.也企盼能深耕詩藝文化,讓自己能具備詩的哲學素養. 因此在感動前輩的才華之餘,亦不免自我省思與惕勵. 期盼能夠得到前輩的指點給道弘學詩的萬一, 道弘想請示前輩,提升評詩的能力應該閱讀哪些詩論家的書藉,甚至是前輩曾經出版的詩論的書名,讓道弘能到書店尋找,並有其一個仰望的依靠. 道弘習詩之因是因為對新詩的柔美細膩感到喜愛,以及那種觸動心弦深處的頻律所給予的震憾與感動.然而文學本是文字的學問,自有其章法及技巧可言. 三年來道弘忙於習詩煉詩,卻始終疏忽了詩更深遂廣遠的評論 因此深感自己才淺孤漏,而無地自容. 所幸在此能見到前輩這盞明燈,讓學習的心有了共鳴的感動. 在佛經裡,道弘很喜歡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今日有幸能參學到前輩這塊寶地,實屬道弘的榮幸. 也在直心是道場的感動中,企盼自己能像這些聖者般有了不朽的軌跡及典範. 但願雪硯前輩能惠賜法語不吝指導道弘一二. 那亦是道弘最大的感恩與榮幸. 敬祝雪硯前輩 閱字心舒,思顏開懷 道弘敬上 ● 針對道弘提的問題在此做個簡單的答覆: 我們有必要以「文本分析」的觀念,來看詩的評論。 「文本分析」,很像自我覺醒,本質上是心靈被禁錮之後偶然拾回的開放。是思維路徑的開放,源於觀點的「結構」與「解構」。文化是大海,意識是波浪。意思是說,解碼者是自己;是自己禁錮了自己。所以,給自己一把梯子,就對了。不要把文化想成是大海,要把自己轉譯成文化。「全水是波,全波是水」,這句話是禪宗的老祖宗講的。 「文本」是開放性的。 把心靈的禁錮打開,去做丹田覺知按摩就可以了,這是今天在網路上習得的知識。 廣義的講,你可以視任一個文化現象為「文本」,去做現象詮釋。如果狹義呢?一首詩,也就是一個「文本」。所以巴特才特別給『作品』/『文本』一支萬能鑰匙,去開鎖。這裡你也離不開語言符號的屬性,尚待犛耕的,偃然悉屬於觀念的問題。你如果認為那是一首詩〈一個作品〉,結果你就真的被一首詩綁住了;實際上,還有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尚待深入。換句話說,還有一個現象學的東西尚待深入。直到意義浮現。因為,在詮釋的層面,有一些傳播的概念開始被反覆思考。 這兩天,好友胡喬來討論理論生產的問題,語言交鋒的結果,再講就是離不開「閱讀策略」與「語言操作」的問題。掏了幾本書給他,都跟「文本分析」有關。張京媛編的《後殖民理論》是其一、石計生寫的《班雅明的美學啟迪》是其二、張錯編的《西洋文學術語》是其三,單德興著的《邊緣與中心》是其四,還有呢?記不起來了。......「文本分析」,是時下理論界的顯學,我暗自揣想。因為,「文本」的意義必需被釋放。 台灣的詩界,在這方面很弱,是真的。 很弱,是的,我們不得不承認。 2009/05/25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