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閱讀時代;以及詩的力量
2022/05/17 12:16:58瀏覽31|回應0|推薦0
● 吹鼓吹詩論壇八號/「論壇詩選」綜合評論 ●


 雨虹的一首「圖象詩」〈蟲說:蠕動需要動力〉,把知性的高度再度還原為感性的捕捉,微量滲透了生活的感悟,並援用美的元素趨向精神意志的警醒,其中,讓我們感受並參予了一首「純詩」在圖象底下,語意被提煉、偕仿與繪製的精省過程。這首詩,演繹了主體重構的努力,半帶語言自覺的延伸,其書寫的企圖,則概括了美學實踐的策略運作與語言質感的細緻呈現,促使一首圖象的詩無限逼真的貢獻自己的深度。撇開圖象本具的藝術性,「純詩」之被認知,因此佔有了美學範疇的對話領域,形成一種符號學派介入文化與詩學時,必要的謹慎與不得不卸除的文字傲慢,因為,詩性不容任意敷衍、怠慢。

  同樣的情形,在將進的「隱題詩」〈我的你的他的隱題的方法〉,也有一種時代的睿智擲出的語言率性。隱題的場域論述,直擊隱藏的藝術。隱藏,成了一件黑色風衣,遮擋那些不必要的憂悲苦惱。黑色,容或不是顏色,因為風衣其實不在。「不在場」,是幻術,事實上延伸了「超現實」的無限可能,剔除語言的雜蕪,在心靈遞嬗之間,無色無相、無處不在,「不在場」是更大的象徵企圖,指涉了「去中心」思維的抹滅或閹割意圖,再次的思索,其間必然涉及詩性的存在警覺。

  也許,我們「誤讀」了以上兩首詩。

  「誤讀」,像手中的針線密密織補龐大的時代臉孔。明天的詩,豢養昨天的「誤讀」。或者,「讀心術」已經很流行了,譬如,賞心悅目,對甚麼都用得上,一直以來都是這樣。你說,「超現實」是目的還是手段?我們前去翻翻歷史,你「超」得愈厲害,也許就美得更惑人,結果還是觀點上的問題,不管目的還是手段,假若一一送進「診療所」,讓你目視一種年代被撕裂的痛楚,去聽聽撕裂的吶喊,那個就叫「語境」。觀念上的問題,後來都成了美學上的問題。但後現代是「反美學」的,有個「境」的問題卡在那裡,就說是場域的問題吧,他者或異己,雖說是場域的問題,但也擠出身份認同的焦慮影響;美學被反了,為甚麼被反?是反還是「返」?是post-xxx這樣的概念嗎?

  自從一九六O年代,美國「嬉痞運動」以後的數十年,「痞」這個字一度成為「反美學」的經典論述場域。「痞」,原意指的是一種壞的模樣,講「壞蛋」,或「惡棍」,都是一樣的。他們從反越戰開始,理念上畢竟也還宣揚回返自然、樸實的主張。看那些一個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又欣奮鵲躍的人臉,我其實,還讀出一點他們臉上「鉛華褪盡」的意思,有回歸心靈,重建自我的強烈意圖。「痞」最終將拋棄身份與場域的約束,走上哲理的思辨。反觀「嬉」這個字,搭上了「誤讀」這艘船,帶著遊戲性質的對待關係,愈航愈遠。遊戲性質,反對「歷史語境」的大敘述。嚴肅漸漸被消解,漸漸沒有正典。最平凡處,解放被禁錮的永恆「鄉愁」,在心靈的層面游盪,是謂「文化鄉愁」。「嬉」的終極意義,卻竟是最沉重的,這裡潛藏了一些後現代的因子與芻形。同樣一批人,卻衍異了兩種形式與內涵的道路。

  詩必然是敏銳的。博奕的詩〈狗仔使為有色無情,導演〉,略能反映我上述的觀點。有一「嬉」意與一「痞」意相互涉入,或相與頡頏。當「嬉痞運動」到了一九八O年代轉型成為「雅痞文化」時,詩的口語,當然也不再那麼韻頭韻尾節奏委婉了,有一些痞痞的句子,也就應該那麼痞痞的。不為甚麼,因為文化上街了,次文化與主流文化之間,似乎不再那麼界線分明,「痞」字前面冠個「雅」號,表示生活品味變了。意識型態變了,所有的價值其實正從精神的層面悄悄解放,進行一次美學系統的重整與置換,這牽涉一種表達方式的變革,以及文化「商品化」的趨勢,直接改變人們生活的態度,包括你的眼睫毛,也會亮出七彩的虹影,在金融風暴來臨以前,資本主義似乎是勝利的。

  是的,我們因此就說,人們的品味變了。語言從你生活的間隙逸出,那裡就躺著一首詩。〈狗仔使為有色無情,導演〉這首詩,明顯摧促語意〈音〉的「癢處」,讓你正視它在主流文化底下的尷尬處境,但它會一直存在,攀附在生活裡,成為一種氛圍,並且隨你如何處置它。「狗仔/導演」、「有色/無情」,這首詩題,率先顛覆你的閱讀策略,文字〈的無政府主義?〉形成文本內部的視覺刺點。符號一再被拼貼,意義一再被複製到下一個意義的出口,相互辨證的可能被質疑,當然,隱身作者操弄的書寫意圖,很明顯,就是一種針對「霸權文化」的強烈批判。所以,詩想的社會性,也悄然取代了詩做為「文學文本」的正當性,而任其置換為一新而勁靭的「語言文本」;這首詩「嬉」得很好,也「痞」得夠勁。

  所謂「論壇詩選」,我們允為精華的正典。投稿作品經過篩選、過濾,其中所代表的意義,已足以為整個時代儲積《吹鼓吹詩論壇》或作者自己的未來。從呂建春的〈下雨天〉、VanGough的〈半個城市。白楊樹。〉、青水洛泉的〈配偶欄〉到淺雲攸的〈月光---致爺爺〉、希瑪的〈三種骨頭的發聲練習〉等等作品,或抒發個人情感、表達家國意識、城市經驗、歷史想像,或生活感悟、宗教情懷,所有的語言機制,無非向一遼闊的宇宙時空,凝聚一個人生命的「主體經驗」。這樣的詩之選擇是珍貴的,獨一無二的。

  我們明白「集體潛意識」所釋出的轉譯功能,等同於為同一歷史分期所做的美學彙整,在歷史的岸邊,我們就把握了該把握的那個型塑過程,那麼,其中必有一種語言意識的流轉,在精神的層面被編串、耙梳或理解。史觀,如是而來,我們亮出最清脆美好的聲音。即使只有一首詩,歷史也不會輕忽。許多被創造中的語句,它驕傲的為詩直起自己的主張,迎面襲來的時代,也將佇立傾聽。有別於博奕編織的詩想,魅咪的〈決定這樣愛你〉,這樣寫:

  在他們品鑒的口沫間
  泡開一盞菊花

  等你
  牡丹的身形

  從菊花到牡丹,兩種符號的距離,在意識的層面,顏色的轉換與形像的參差,竟也讓人怦然心動。這牡丹所飽含的驚豔,足矣!等一朵牡丹,不就是等一首詩,那般淨潔、美麗,不可方物;牡丹的象徵性,何其惑人。是這樣的語言力量,裹著凝脂一般的晶瑩,展現給你知道,一首詩如何同整個時代對話。

  當然,最節制的情感,可以擄獲最多的讀者。大量的讀詩經驗,讓我們懂得如何操控一個調幅,接受美的供輸。語言不必然應該誇大,但它的「殊相」應就是被美呵護的一個祕密,對照於「共相」的浮沉與龐大,那是一種生機,與天地兼容並包。我們相信它是傳統中不肯遺忘的摯真,在你的手心,源遠流長。

  再次的,要感謝本期入選的所有作者們提供的好詩,這是一個無以估計的能量匯聚,可以拉近所有的讀者們,在詩性之中,分享生命偶然的恬適與滿足。因為是詩,我們讓自己安靜下來,如果我們放慢腳步,那是某種等待中的生活意韻,給了我們語言的奧秘。詩,這樣給出存在的喜悅與情感的真實。詩,屬於生命,也屬於你。 



〈吹鼓吹詩論壇八號/「論壇詩選」綜合評論〉
 

2009/01/08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gin300&aid=17424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