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23 20:48:07瀏覽228|回應1|推薦7 | |
戰犯神社牌位留給日本國 郭都人 北京所控制的《環球網》日前發表了《環球時報》關於日本戰犯神社的社評,全文如下: 社評:靖國神社,最後一個牌位留給日本國 日本總務大臣新藤義孝和159名國會議員18日參拜靖國神社,這是繼今年「春季大祭」166名日本國會議員參拜後,日議員的又一次大規模「拜鬼」。首先必須說,日本政客多少把參拜當成了對中國的示威,但他們實際所能達到的示威效果越來越小,他們現在更多讓中國人以及韓國人感到厭惡。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7日「自掏腰包」向靖國神社供奉了祭品,他本人沒有去,據日本輿論分析主要是迫於中韓的外交壓力。安倍可能覺得他為緩和與中韓的關係做了挺多,但實事求是說,中韓都不會買他的人情。我們覺得他是在中韓對他要求的底線附近打擦邊球,他遠遠還不是一個能與中韓真正「破冰」的溫和首相。 東北亞的諸多分歧像是在通過靖國神社來做「攤牌」,這首先是日本人的選擇。也許他們這樣做有一種醉醺醺的悲壯感,但不能不說他們的這個選擇很蠢。中日韓三角關係中,能夠明確形成「中韓對日本」局面的,以靖國神社之爭再清楚不過,靖國神社讓日本在東北亞處於絕對孤立狀態。 中韓國民在情感和心理上永遠不會接受靖國神社。無論與日本的貿易額有多大,經濟有多相互依賴,日本政客對靖國神社起哄一般的集體參拜都構成一種刺激性抵消。日本政客在客觀助推一種情緒和信念在中國輿論中的蔓延:日本過去是敵人,今天不是朋友,明天仍有可能是敵人。 既然政客參拜靖國神社在日本社會受到一定鼓勵,總有其內部邏輯。大概要承認日本國內還是挺「抱團」的,即使錯了也集體不認賬,一條道走到黑。外界沒有直接改變日本做法的槓桿,只好譴責它,圍繞靖國神社問題做對抗。 然而日本在這場對抗中毫無勝算。中韓的總人口是日本的十幾倍,經濟總量也遠超日本,尤其中國的整體國家實力正逐漸把日本甩在後面。日本人打的是悲情,中國人越來越靠的是自信。相比之下,日本的具體做法調來調去,嚴重患得患失。中韓的決心則恆定得多。 中國人現在已經不容易被日本人「激怒」了。因為我們發現靖國神社說到底是日本人給他們自己挖的坑,那個坑根本就裝不下不斷強大的中國。日本的國際形象總體上還是不錯的,但靖國神社逐漸成了它能被世界看懂的一個污點。中韓可不怕靖國神社的事情鬧大,它鬧得越大越好! 中韓跟日本是兩對一,而且事情越往深講越讓世界上原本看熱鬧的人能搞明白:日本的堅持是多麼變態。 中國人當然要繼續堅決反對日本政客參拜靖國神社,並不惜代價與其做堅決鬥爭。但我們要注意不再為那些人的小人之行動氣。他們曾經以強勢的姿態做這件事,但現在他們做得越來越猥瑣,敝帚自珍。我們如今有數不清的辦法可以讓他們比我們更不舒服,比如我們對日本的長期冷淡就夠他們受的。 我們的一個重要近鄰不斷上演以給我們臉色看為最大主題的丑劇。但現在那張臉上的表情對我們的重要性在下降,我們的臉色對他們才越來越有分量。靖國神社問題在發生根本性轉折,這比什麼都重要。 全球化時代的日本在迷失,那個致力於和平現代化的日本似在消失,它似乎化成了靖國神社里的一個牌位。 「中韓」一詞不斷在上述的社評出現。 在台灣三類頑民(即皇民、暴民、愚民)心目中,這簡直是對他們自尊心的不能容忍的冒犯。可是,頑民們在氣急敗壞之際,也應該捫心自問,一旦中韓勝利,台灣何以自託於天地之間?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