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政」隔閡處處有
2013/10/24 23:58:36瀏覽166|回應1|推薦4

「經」「政」隔閡處處有

郭都人

韓國《朝鮮日報》中文網日前刊載了關於半島形勢的署名報導,全文如下:

[特派記者評論]韓中「經」與日前「政」的隔閡

朝鮮日報駐北京特派記者 安勇炫 (2013.10.14 15:06 /更正 2013.10.14 16:56)

記者和中國的韓半島專家一起進行了為期兩天的登山旅行。對方就韓中關係和北韓問題提出了三個問題。

提問1:「朴槿惠就任韓國總統後兩國關係大幅改善。但很多中國人對韓國從中國獲得經濟利益但在政治、安全領域依賴美國感到不滿。實際上韓國對中投資處於減少勢頭,而貿易順差卻有增無減。中國將在韓中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中會提出這個問題。」

回答1:「並非如此。韓國在中國因1989年天安門事件面臨困境時與中國建交(1992年)並進行了大規模投資。而且對中出口的50%至60%是中間材料。中國通過加工韓國的中間材料創造了大規模貿易順差。政治和安全領域的韓中合作會持續增強。」

提問2:「北韓進行第三次核試驗後,不少韓國專家期待中國大幅改變對北政策。也不是沒有變化。但就中國而言,韓半島政策的第一原則是『穩定』。比起北核問題本身,中國更擔心北韓不推行改革開放,一味追求核,結果導致體制突然崩潰。和北韓接壤的中國10多個市、縣中,除丹東之外,1360公里邊境線附近居住的人口還不到200萬。(發生緊急情況時)只要有10%的北韓人(總人口2400萬)進入中國境內,脫北者就將超過中國人口。韓國希望中國對北韓施壓,但如果北韓體制崩潰,後果都將由中國承擔。」

回答2:「正因為如此韓中關係非常重要,不是嗎?兩國應共同應對北韓劇變。尤其是韓國主導的統一將給韓半島帶來長期穩定,有助於中國的發展。」

提問3:「中國擔心統一後的韓國成為親美國家。變強大的統一韓國如果在政治和安全上與美國和日本加強合作,中國將面臨困境。中國軍方主張『北韓戰略價值』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現在中國在對美戰略的框架下看待韓半島問題。韓國現在和美國的關係比中國更近不是嗎?」

回答3:「中國和北韓一度是『血盟』關係,現在怎樣?韓中貿易額已在3年前達到韓美貿易的兩倍以上。所以不必擔心統一韓國單方面與美國親近。」

據說,北韓今年2月進行核試驗後,中國智庫的部分學者向共產黨領導層提交報告稱:「中國應以韓國為中心重新制定韓半島政策。」中國的韓半島專家說,具有保守傾向的官員和同事紛紛指責稱「收了南韓的錢」。在非公開座談會上提出「放棄北韓主張」的學者還被警告「不要胡說八道」。

10日在丹東拉開帷幕的中北經貿博覽會上,被聯合國安理會列為制裁對象的朝鮮蓮河機械合營公司和朝鮮大成銀行設置了展臺。韓國的「期待」和中國的「現實」之間還存在距離。  

無獨有偶,就在上述韓國《朝鮮日報》文章見報不到幾天,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又有大陸之旅。現在兩岸當局的當務之急同樣是解決「經」「政」隔閡 。 海峽兩岸的問題與朝鮮半島危機最大的分別是:馬英九總統受到的阻力似乎遠遠超過他的應變能耐。韓國朝野卻有這樣的常識:朝鮮半島統一的鑰匙在北京,而韓國有信心有能力誘導北京在適當的條件之下運用鑰匙,做出對雙方都有利的一連串舉措。

換言之,首爾事實上穩操勝券。台灣則不然,即使北京領導人決定作出近乎豪賭的讓利與讓利,台灣目前未有能力應付北京的出牌。證據可說俯拾皆是:從王金平關說事件的虎頭蛇尾直到到嚴明反調的高唱,形勢對馬英九越來越不利。

但是,時局變化的速度與力度都有山風海雨逼人,時不我予的態勢。

對首爾與北京之間的「經」「政」隔閡,韓國顯然有充分掌握,怪不得能夠做出似模似樣的分析與規劃。在台灣,似乎誰也寫不出類似的論證,也許這又是韓台優劣的證據。

總之,「經」「政」隔閡處處有,因循苟且事事哀。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又有大陸之旅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902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