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首相欺騙國際奧委會
2013/09/27 23:21:26瀏覽224|回應0|推薦3

日本首相欺騙國際奧委會

郭都人

韓國《朝鮮日報》中文網今天刊載關於日本福島核污水的採訪報導,全文如下:

核污水正流入大海 日專家痛批安倍謊言
採訪東京海洋大學名譽教授水口憲哉

朝鮮日報駐東京特派記者 車學峰 (2013.09.27 14:11)
「安倍晉三說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水已被控制是在說謊。大量核污水正隨着地下水流入大海。」

日本東京海洋大學名譽教授水口憲哉(見圖)24日接受採訪時強烈譴責了日本政府在處理核污水問題上的無能表現。他說:「核事故發生後,污水不斷流入大海,(核電站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以及專家都知道這個事實。日本政府本應盡早制定對策。」

水口憲哉是一位奉獻畢生精力研究放射性物質導致的魚類污染等漁業和環境問題的學者。他還是反對建設核電站的著名環境運動家。福島核電站2011年發生事故後,水口憲哉曾警告稱:「要限制食用部分地區的水產品。」當時由於當地居民抗議,很多專家都不敢輕易發表自己的主張,但水口憲哉卻堅持自己的原則。他還推出書籍《食品的放射性污染》,內容包括如何挑選未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的安全食品。下面為採訪摘要:

問:安倍首相主張,核電站的核污水已得到控制,福島核電站周邊海水的污染濃度僅為標准值的百分之一,真的是這樣嗎?

「不能相信。有的地方污染濃度仍超標。嘴上強調安全沒有任何意義。日本政府應公開有關污染的確切數字並進行科學論證。」

問:韓國政府擴大了日本水產品進口禁令的范圍,對此您怎麼看?

「各國的國民健康標準有所不同。既然這是韓國的判斷,就應該給予尊重。但我想說的是,出口到韓國的水產品也在日本流通,是日本人也在吃的『食品』。」

問:在日本流通的水產品可以放心食用嗎?

「核電事故發生後我就主張最好不要吃福島以及宮城至千葉縣地段出產的水產品。事故發生後在福島附近捕撈的魚類中檢測出的放射性物質含量達每公斤800貝克勒爾(日本政府提出的標准值為100貝克勒爾)。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福島以外地區的污染濃度大幅下降。現在除了部分魚類之外,污染濃度已經下降到成年人可以放心食用的程度。」

問:那兒童呢?

「對成年人安全的放射性物質污染濃度標准值為100貝克勒爾,但兒童最好低於10貝克勒爾。這是因為兒童對污染更加敏感。有關攝取食物造成的體內輻射的研究並不多,所以不能斷言。」

問:海上有「重污染區」,影響如何?

「福島及其附近部分地區的海底存在污染濃度非常高的海域。這可能對該海域生存的魚類造成影響。但不會對遠處的魚類造成影響。」

問:韓國有人擔心福島核污水可能導致韓國水產品受到污染,真會如此嗎?

「對韓國的水產品完全不必擔心。日本西部和韓國東海附近海域的檢測值和核電事故發生之前相差無幾。考慮到核污水稀釋和洋流流向等因素,不會對韓國造成影響。在韓國近海不可能捕撈到在福島附近受到輻射的魚類。食品安全問題應該從科學角度進行判斷。我在核電事故發生後主張限制食用特定地區水產品是為了防止大家對所有水產品產生戒心。」

日本極右派首相安倍晉三公然欺騙國際奧委會謊稱福島核污水已經得到控制。國際社會應該褫奪東京非法獲得的2020奧運會舉辦權。

為了保護世界級運動員以及各國熱愛奧林比克事業的觀眾國際奧委會有權力也有義務另擇主辦地點。

話說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抗戰軍興隨後發生南京大屠殺。次年七月,在武漢會戰前夕國際奧委會舉行會議於開羅。中國奧委會代表據理力爭指出日本侵略中國,破壞世界和平,違反奧林匹克精神。並要求褫奪日本東京、札幌兩市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夏季與冬季奧運會主辦權。日本則厚顏強辯,宣稱保證如期舉行運動會。

當時,希特勒已經改變了德國的傳統國策,不再堅持拒絕承認偽滿洲國並勒令與國民革民軍並肩抗日的德軍顧問團回國,使得中德關係陷入低潮。因此。中國代表團義正詞嚴的要求並未改變國際奧委會的觀望態度,但是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另行舉行秘密會議上,決定將芬蘭赫爾辛基和挪威奧斯陸作為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夏、冬季奧運會候補地。

日方由於缺乏廢鐵,被迫使用木材為興建奧運場地的唯一材料,無疑暴露了自己的致命弱點,為了避免丟人現眼,也放棄了中華民國二十九年的夏、冬季奧運會主辦權,於是成為笑柄。

當時中國並非體育大國。如今世殊事異,北京應該施展影響力要求以安倍晉三公然撒謊為主要理由,將2020奧運會轉移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

說到底,沒有中國大陸參加的奧運會根本就不能說是世界級的體育盛會。只要北京、首爾與土耳其全力合作,日本眼看形勢不妙一定自動放棄2020奧運會的主辦準備。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東京海洋大學名譽教授水口憲哉
圖二,伊斯坦布爾
圖三,安倍晉三公然欺騙國際奧委會

strong="" span="" center="">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872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