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15 21:55:46瀏覽347|回應1|推薦8 | |
對立式台灣認同是騙局 郭都人 《中時電子報》今天刊載了所謂台灣認同的署名雄文,全文如下: 名家專論-建立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認同 馬總統的國慶宣言約4,300餘字,其中21字:「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引起關注。獨派媒體及政治人物諷刺馬英九此講話「間接宣布統一」以及「失格」,更激進的還認為馬英九明確就是中共同路人,涉及外患罪。 兩蔣時期,認為是共黨竊據大陸,導致國家分裂為自由地區與淪陷地區。解嚴後李登輝主政時期,將中華民國區分為台澎金馬地區與大陸地區。馬英九在兩岸關係定位上亦未逾此。因此,自兩岸分治迄今,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所實施的憲法一直都是一中憲法,馬總統的國慶宣言不過是承續現有的一中憲法,何所謂「宣布統一」以及「失格」問題之有? 台灣與大陸的主要爭議集中在「一中框架」卻又「兩岸互不隸屬」這兩個事實間的矛盾關係。囿於李扁「台灣中國,一邊一國」政治論述,有台灣人視「一中架構」下兩岸關係突兀而難以接受,這突兀極難以接受的本質就是統獨矛盾,核心就是國族認同。 過去台灣的中國認同其實就是「國民黨中國」的認同。這樣的認同到了90年台灣民主化,以及大陸改革開放之後,事實上已經無以為繼。再加上李扁執政時期實務上極力消滅在台灣的所有中國概念,例如「台灣區運」被改為「全國運動會」;以中國為名的公營事業透過全部或改名或合併等方式,自台灣街道風景上完全清除。在中國人認同被貼上強烈的負面政治標籤的同時,一個與「中國人認同」有清楚區隔、而且對立的「台灣人認同」被創造出來。在政治、教育、媒體,甚至是基因科學,南島研究的多方支持下,原來居於主流地位的中國人認同發生劇烈變化,快速轉向新的台灣人認同。 這種排他、對立式的台灣認同,其實與不管多寬容的「一中框架」牴觸,是今昔兩岸矛盾與衝突的根源。隨著兩岸人民直接接觸的增多,圍繞在認同的矛盾與衝突只會更多,直到較為弱小的台灣充滿集體怨懟,更增分離傾向卻分離無望而備感挫折。 當力有未逮的美國逐漸退出東亞、大中華經濟圈重新崛起、兩岸人民與資本重新連結、連民進黨也無法不延續中華民國國號及憲法的時刻,這樣與中國對立式的台灣認同,在目前東亞區域整合的大格局中尤顯怪異。 在中國逐漸成為世界超級強國的過程中,台灣人不能與有榮焉,居然還產生集體挫折與恐慌情緒。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台灣認同觀,在李扁的實踐中已被反覆證明走不出去,交不到朋友,分化了自己,也得不到大陸同胞諒解,換來的只是占世界五分之一的海內外中國人針鋒相對的敵意。因此,建立新的,可相容新形勢的台灣人認同,就顯得當務之急。 馬總統的國慶文告不但遵循延續迄今的一中憲法,更重要的是中華民族認同的回歸。我們是台灣人,但是也同屬中華民族以及華夏文明,因此,我們對未來的中國也有權利及責任。雖說大陸的改革開放以及科技成就取得了傲人的成績,但社會以及政治的轉型工程仍待完成。 台灣雖居我國邊陲,但歷史上來自邊陲的影響,往往能為體制內帶來巨大轉變。法國皇帝拿破崙是原屬義大利的科西嘉人;北愛爾蘭自由邦的建立者卡森是南愛爾蘭人;近期的英國名相布萊爾是蘇格蘭人;出身東德的梅克爾成為德國總理,並成為歐洲最有權勢的領袖。締造中華民國的孫中山也是成長於夏威夷。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對「政治事業」嫺熟的台灣人,更該聯合港澳人民,以「也是中國人」的身分,推進中國的政治與社會轉型。 兩岸的分裂與民族的分斷是內戰遺留的歷史問題,也是近代中華民族復興的最後一道課題。馬總統還可以做得更多,重新建立台灣人當然也是中國人的認同,這樣的認同觀不但能切合兩岸互動的新局面,也可以贏得大陸人民的友誼與支援。與此同時,台灣也應該繼續保持政治及社會進步的動力,引領大陸的政治社會的改革方向。這才是一中架構下,兩岸分治的台澎金馬的生存之道。(作者為大學副教授) 世界大勢的要素是歷史與地理。歷史可以按當道者的需要而改寫,甚至頻頻改寫,顛倒是非曲直。地理則不然。 企圖改變地理,經常弄巧成拙,徒勞無功。要稍微改變海況或者地貌就難於上青天。近年來極端氣候肆虐,正好說明地理絕難更改。台灣獨立運動固然不缺狂妄之人但是他們能改變台灣的地理嗎? 如果地理難以改變,哪麼,台獨運動顯然並不在乎台灣認同。它在乎的是與日本合併。在這種不可告人的潛台詞氛圍之下,台灣認同只能是騙局。 其實,台獨運動領導人愈狂妄,就愈證明他們自稱願意做小國之寡民,實在是欺人之談。 簡單的問題是,如果「台灣國」開張成立,這些狂妄之徒有勇氣公開承認,「台灣國」是小國,人口與面積都遠遠比不上菲律賓、越南嗎? 可以相信,他們唯一可以取得心理平衡的辦法,就是相互安慰,說日本一定復興,「台日」必然、必須合併。 因此,台灣認同是騙局,可以斷言。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