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沒要蘇花高,而要生活醫療的救命路!
2012/02/24 00:26:49瀏覽329|回應0|推薦0
引用自: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97391

看到這種訴求和結果,就讓人聯想到讀國中小學時,班上成績好的家境好的同學,有時不自覺的揪在一起;議論,甚至決定著弱勢同學的穿著衣食和遊戲方式。(很慚愧,記憶中,我似乎也有這樣做過---最起碼旁觀過)

我不贊成這樣的結果,有一絲霸凌的味道。

綠蠵龜,在「開路和不開路」時都不需轉彎(看澎湖望安的路和綠蠵龜即知);但對當地的原民,開路和不開路,轉的彎可就大了。

以下,轉貼我在另一位記者bulamyang報導的回應如下:
--------------------------

以「重環保,也同情弱勢」的「人」的觀點,來看這件事,比較平衡。

為滿州鄉及牡丹鄉原住民,及久居開地的其他民族居民開一條道路,便於他們生活、醫療,是值得贊成的事。更何況目前開路,對保存古道並無影響。以「絕對荒野保護」或「絕對環保」來說,應該是「廢古道」,完全「回歸自然生態系」,而不加干擾。這種標準下,留存阿塱壹是最環保的嗎?

為何有古「道」?表示先「人」就必需經過那裡,到某處他/她所「必須去」的地方,它是一條人「生活」必須要有的途徑。就像現代的「人」,必須藉由道路去某地看病、賺錢買食物謀生、或把產品運到他地;

城市人如此,鄉下住民更是如此;道路對城市人重要,且已達到「便利奢華」的程度,但對某些鄉下地區,卻是「珍稀被渴求」的願望。

住在該地區的原民,或許沒有幾人;戶數甚至不見得比某些都市中一幢華廈豪宅多;
也不懂,外界住在城市或舒適空間中的人們,如何議論這條「他們先人」的古道;
他們更不懂,如何上網表達他們的看法和微弱的聲音;顯然不只在經濟上,而且在網路世界中,他/她們都是弱勢。

但事實上不需證明,他/她們「行」的基本生活工具,卻仍然落後都市數十年不只,仍然和先人一樣。

如果漢人、都市人、環保人(我都是)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也能翻過來,多聽一聽當地人有沒有不同的聲音,站在當地居民「生活」的角度思考一下;
(想到如果有急病人,要背著爬上下幾乎20公尺,是什麼情境?)

是不是比較不會落於「環保或城市人沙文主義」的陷阱?

各位團體的負責人,在不同的議題上舉著大纛吶喊著「欺壓弱勢,不公義」,
此時是否已翻轉有不同的標準?認為在舒適的都市中,「保存阿塱壹古道」對「力抗強權、反對政府」的各團體,或個人的形象比較重要。而當地居民的交通、醫療等公民權,較易「操作」成為財團開發圖利?

請顧惜當地居民的基本要求,雖然住在窮鄉僻壤,他們也是您平日關懷的「人」。

發表人: balance
發表時間: 2012/01/20, 10:31

balance
您好
我不得不說,我覺得,你是開發派的,可能是公路局的,或是你是支持開發的"利益少數者"。如果你是的話,我希望您不要自私的只想到自己。

這"土地"不是你,也不是我,或是大家所用有的,人只是借住了,這的地方。

再不善代土地,我想上天一定會懲罰,自私自立的人民。

施月英

看了施月英的回應滿難過的,


身為局外人有點小小的疑惑,有幾個問題想請教您。

你們都是用這種態度在面對反對者的聲音嗎?若如此,該如何相信你們有傾聽並且考量當地居民的聲音?

您以為「這"土地"不是你,也不是我,或是大家所用有的,人只是借住了,這個地方。」如果是這樣,那麼你又如何看待,那些在一塊土地上生活數個世代的人,面對他們的土地不斷淪為環保與開路雙方的戰場,心內的混亂與不安?「在地的聲音」在妳心目中的份量,又是如何呢?

你們說要在合適的距離設置醫療院所,具體的內容又是如何呢?你們確信這樣就可以改善南迴四鄉一百多公里路沒有完整醫療院所的情況?

如今,這個阿塱壹古道設為自然保留區的消息下來,請你直說,你們的目的是否已經達成了?未來,你們還會用怎樣的方式,繼續關懷這塊土地呢?

關於這點,你也許無須正面回應我,但我們都在看著,你們後續是否實踐你們「發展地方產業」「提升醫療服務」「縮短就業距離」「部落文化傳承」的承諾。

希望你們不是在「環保」的目的達成了以後,就拍拍屁股走人。

上文中提到「…為該地的居民開一條道路,便於他們生活、醫療,是值得贊成的事…」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當地的居民的生活圈或醫療需求,不論是要到恆春、屏東或高雄,都和這段「旭海─南田段」公路無關。「旭海─南田段」的開通並無助於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及醫療,也無助於改善台東到恆春間的交通,
這我不需要多做解釋,大家查一下Google Map就可以知道了。


至於,如果這樣,公路總局為什麼非要花38億新台幣蓋這一段不可?有什麼開發的必要性、急迫性、不可替代性?有什麼開路的正當性?是錢太多沒處花?還是只是為了達成所謂「環島公路」的好大喜功心態?抑或是那個永遠說不出口的「核能廢料永久貯存場」的準備道路?老實說,我也很想知道,應該要請公路總局「踹共」。


或許有人會提到當地居民難道沒有經由「旭海─南田段」到台東的需求嗎?
或許有,但絕不會太多,當然少數的需求也是需求,這就要考慮我們要為這樣的需求投注多少環境成本及社會成本了。


我們也希望「重環保,也同情弱勢」,如果你在01/18有來到活動現場,就會瞭解我們的主要訴求有兩個:

一是劃設「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保護的是海岸、地質、生態、環境,不單單僅是古道;

另一個訴求就是籲請政府重視當地居民的生活,把原本要用來開路的38億經費用來改善恆春半島生活及醫療環境,建立「恆春半島低碳生活圈」。事實上現在已有好幾個NGO團體進駐到當地社區蹲點,協助當地部落發展生態旅遊及培訓解說員,也希望保留下來的美景及豐富的自然資源,能吸引遊客,為當地居民帶來實質的利益,而不是開一條公路讓車輛呼嘯而過,只留下煙塵。

當然這絕不是簡單的工作,現在的任何承諾在還沒達成之前都不值得拿出來誇耀,但我必須說我們絕不是「環保或城市人沙文主義」,我也必須說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與鼓勵,如果你真的關心,非常歡迎一起來參與,而不僅僅是在一旁冷言冷語。


我們最好的朋友,我們最大的諍友和對立者,極富參考價值,替他廣告一下:
阿塱壹不要說再見!
http://alangyi.blogspot.com/

聲明: 言論僅為個人居民身分,不代表任何機關、部落、村落、地區的公示看法 (official claim) 。引用圖片或文字,如有遺漏未明示者,請通知必將補上。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ard4alangyi&aid=614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