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祭司與教授
2006/07/09 10:10:55瀏覽859|回應0|推薦5

脈脈春江去不回,人間那復舊娥眉?

屏前西子千嬌態,舊憶從來夢逐追。 

幾萬年前,在世界的某一個洞穴裡面,有一個身上披著老虎皮的祭司,聚精會神地對著信徒談古論今,老祭司師用著低沈的聲音,娓娓地述說著人類的生死,宇宙的起源,星象的變化的道理。 

然而當今可能在紐約、東京、倫敦、巴黎、台北巿中心的午餐上,或者哈佛大學、倫敦政經學院、東京大學、台灣大學的課堂上,學生也會問:「老師,你能否告訴我古往今來的故事?」教授可能用現代生動的語言,夾雜著現代科學和哲學的理論,娓娓地述說著人類的生死,宇宙的起源,星象的變化的道理。 

這兩者,祭司用的是祭司的語言,教授用的是教授的語言。講的道理都是相

同的問題,可是確有截然不同的表達方法。 

同樣的,當年的佛陀,面對當年只擁有古代知識和和古代語言的信徒,佛陀

只能像老祭司一樣,用當時的語言和知識,娓娓地述說著人類的生死,宇宙

的起源,星象的變化的道理。 

幾千年或幾萬年的老祭司的話,是我們目前要用的語言和要追求的真相嗎?追求兩千五百年前的佛陀,和追求當今佛陀的法身,就把佛教分成舊佛教和新佛教。就如同當時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分野一樣,當年小乘佛教一直要追求當年的佛陀,大乘佛教要追求時代的佛陀,也就是要追求佛陀的法身。因此大乘佛教在時代光芒萬丈,小乘佛教則只在南傳佛教上流傳上來。 

在我們這個時代,追求二千五百年前的佛陀,一樣會變成另外一個「小乘佛教」,追求現代佛陀的法身,設想佛陀生在現代將說什麼,做什麼,才是時代的大乘佛教。不要忘了,佛教的教義,也是緣起性空的,也是因緣流轉,生生不息的。刻舟求劍,一成不變地追求當年的教義,也是違反佛法的最基本「三法印」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的道理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otius6033&aid=34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