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凡夫的化城
2006/02/19 07:21:24瀏覽1346|回應0|推薦9

蓬萊海上碧雲端,涉水拔山行路難。

高誓化城樓市近,可憐徐士為朱丹。 

佛法是勸人為善的,是自力因果的,是平實的,是重視倫理的。在東漢就傳入中國的「四十二章經」中說:「學願求佛,欲濟眾生也。飯善人,福最深重。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矣,二親最神也。」增一阿含經說:「供養父母,是謂二人獲大功德,成大果報…,是諸比丘,常孝順供養父母。」六祖壇經疑問品:「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諠。」這些經典所說的,都是在勸人孝敬父母,尊敬長親;都在是說明,為善比事鬼神,更有功德,更能得到善果。 

佛法上很多經典都有「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句話。佛教的這麼多經典,都在勸人多做善事,不做惡事,不管善事或惡事的大小。在長阿含經的「善生經」中,有許多佛教何者為善,何者為惡的詳細的倫理教示。 

然而在「阿彌陀佛經」中,只要持阿彌陀佛名號,一心不亂,如是七日,「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眼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雖然在「無量壽經」有關法藏菩薩十七願中,把犯五逆罪和謗佛正法的人除外,不能進西方極樂世界。然而在「觀無量壽經」中,對於作不善業,五逆十惡之人,只要稱念十聲阿彌陀佛,就能除八十億生死之罪,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謂五逆罪,就是害父母、害阿羅漢、害僧、謗佛等。淨土三經,無論是「阿彌陀佛經」、「無量壽經」或「觀無量壽經」,都認為只要唸佛稱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很明顯與原始的佛教經典,甚或般若經典有出入。 

淨土經在日本和中國都受到極大的歡迎,因為它是「易行道」,只要稱佛唸佛,就可以得到解救。然而此淨土法門,有三個問題: 

一是既然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對平時樂於行善,持佛戒律的人是一種不公平,因而使人不再行佛戒律,修行善法。這真的是佛法嗎? 

二是在全世界各先進國家的移民政策,通常是無犯罪前科者方能移民,以免影響移入國家的社會秩序。然而在淨土三經的西方極樂世界,竟然有前科犯罪者,甚至殺父害母、放火強盜者都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這個世界還會是極樂世界嗎?它是否還會是一個善良而有秩序的社會,是否還是阿彌陀佛經所說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世界? 

三是依無量壽經的第一願,西方極樂世界並無地獄、畜生和餓鬼三道,也無有關驅逐出境的規定。因此只要持阿彌陀佛的名號,而進入西方極樂世界,永不退轉。再大的罪惡,都不可能墮入地獄、畜生惡鬼三惡道。這是否可使所有惡行者,以西方極樂世界為避難所,將切斷和否定佛法基本上的六道輪迴之說?當惡人都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這西方極樂世界怎麼能再維持原來的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 

佛學者楊白衣在「淨土探源」一文說,極樂世界的濫觴,是來自印度神話「梨俱吠陀」,而阿彌陀佛的前身法藏比丘的師父自在王如來(Lokesvararaja)是印度教濕婆神的別名。彌陀三尊---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來自印度教一神三體的觀念。在西元前雖然出現了許多佛像,但是未發現刻銘阿彌陀佛的聖像,「阿彌陀佛經」和「大無量壽經」可推定是在西元一四○年間成立(參見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六十六冊,二十五頁)。 

另呂澂在「印度佛學思想概論」一書中說,有關佛滅渡的時間有六十說,從西元前三百多年到一千多年都有,印順法師在「印度之佛教」一書中認為,佛滅於西元前三八九年,這距離淨土經典成立的西元後一四○年,已五百多年。雖佛法非必佛說,但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平彰川在「印度佛教史」一書中,認為龍樹的「十住毗婆沙論」,指明阿彌陀佛的他力方便法門,是為非大丈夫的怯劣敗壞菩薩所設,而非為精進菩薩而設。這種說法,令人深思。 

六祖壇經云:「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善哉,非人間的阿彌陀佛西方淨土,是為凡夫而說,非為精進菩薩而說。龍樹菩薩說:「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對精進菩薩而言,淨土應在此土,而非彼土;應是此世,而非彼世。方便並非究竟,實相涅槃乃在此土此世,而非彼土彼世。 

在法華經有無量無數的諸佛世界,佛陀也對各五百弟子授記為未來佛。然而在法華經的「化城喻品」極有啟示:「當知如來方便深入眾生之性,知其志樂小法,深著五欲,為是等故,脫於涅槃,是人若聞,則便信受。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眾欲過此道至珍寶處。有一導師聰明慧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將導眾人欲過此關,所將人眾。中途懈退,」佛陀知道真正的佛法甚深,修行不易,有些人知道學佛不易,不肯再前進,想要退還,於是導師在險道中幻化作一美麗城市,請眾人進城休息,等到眾人休息恢復了,再滅化城。 

今他方淨土,豈非就是法華經的化城,僅為凡夫的方便說法而設?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otius6033&aid=18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