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05 07:31:41瀏覽109605|回應9|推薦65 | |
看電視新聞,聽到記者將「砧板」的「砧」字念成ㄓㄣ,但有的卻念成ㄓㄢ,到底那個才正確呢?請看本文介紹。 砧,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注音是ㄓㄣ,當名詞,詞義一是洗衣時用來輕搥衣服的石塊;詞義二是切菜時所墊的板子。砧板,注音是ㄓㄣ ㄅㄢˇ,詞義是以刀切物時墊在下面的板子;《漢典》的釋義是用於切菜的厚板子。 由於「砧」字在《漢典》的注音一樣是ㄓㄣ,可見得砧字的音從沒被改過,會被念為ㄓㄢ,完全是誤會。 「砧」字是由部件「石」和「占」所組成,經過筆者調查,微軟「注音輸入」含部件「占」的漢字,注音的結果如下: (壹) 注音的聲韻符號為ㄓㄢ者 (一) ㄓㄢ (1) 沾:當動詞,字義是浸溼。 (2) 佔:當動詞,字義是窺視;同「覘」字。 (3) 霑:當動詞,字義是浸溼、沾溼;同「沾」字。 (4) 覘:當動詞,字義是窺視、觀察。 (5) 占:當動詞,字義是根據徵兆以推知吉凶。 (6) 呫:《國語辭典》的注音是ㄔㄜˋ,無單字解釋,但有「呫呫」一詞,詞義是低聲細語。 (7) 鉆:《國語辭典》無此字,但《漢典》有,注音是ㄗㄨㄢ,同「鑽」字。 (8) 詀:當形容詞,字義是話多。 (9) 毡:《國語辭典》無此字,但《漢典》有,字義是用獸毛或化學纖維製成的片狀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業上的墊襯材料。 (10) 趈:《國語辭典》無此字,但《漢典》有,字義是坐立不動貌。 (11) 怗:辭典無單字解釋,但有「怗懘」一詞,注音是ㄓㄢ ㄔˋ,詞義是敝敗不和的樣子。 (12) 惉:《國語辭典》無此字,但《漢典》有,沒有單字解釋,但有「惉懘(ㄔˋ)」一詞,詞義是聲音不和諧;煩亂不安。 (13) 蛅:《國語辭典》無此字,但《漢典》有,沒有單字解釋,但有「蛅蟖」一詞,詞義是一種毛蟲,又名「楊瘌(˙ㄌㄚ)子」。) (二) ㄓㄢˇ 颭:當動詞,字義是吹動。 (三) ㄓㄢˋ (1) 佔:當動詞,字義是強力奪取,據為己有,同「占」字。 (2) 站:當動詞,字義是直立。 (3) 占:當動詞,字義是據有,通「佔」字。 (4) 战:(《國語辭典》無此字,但《異體字字典》有,解釋是「戰」的異體字) (貳) 注音的聲韻符號為ㄓㄣ者 (一) ㄓㄣ 砧:字義已如本文第二段所述。 (二) ㄓㄣˇ 無漢字。 (三) ㄓㄣˋ 無漢字。 以上是從國語的觀點看「砧」字,接下來看看台語的情況。根據《閩南語辭典》,「砧」字的音讀是tiam,而國語和砧同音的「針」字,台語音讀是tsiam或tsam;tsiam和「尖」與占「字」的音相同,而「針」的另一音讀tsam又和「沾」字相同。也就是說,就國語而言,砧字不和「占」字與含部件「占」的字同音;但就台語而言,卻和「占」字與含部件「占」的字同音,這是相當有趣的現象。 為何「砧板」的「砧」字的音會有上述的現象呢?猜想國語是想避開「棧(ㄓㄢˋ)板」的讀音;《國語辭典》查無「棧板」一詞,但《漢典》有,詞義是閘門中的閘板。「砧板」若念成ㄓㄢ ㄅㄢˇ,會與「棧板」的國語讀音相似;但台語則無此顧慮,因砧板的台語寫成「砧」,音讀是tiam,棧板台語寫成「棧枋」,音讀是tsàn pang,兩詞的音讀是大大的不同。 含部件「占」的漢字與「占」字本身的音都是ㄓㄢ、ㄓㄢˇ或ㄓㄢˋ,唯有「砧」字是念成ㄓㄣ;但是和ㄓㄣ同音的「針」,在台語卻與「占」字同音為tsiam,「針」的另一台語音讀又與「沾」字同音為tsam。難怪很多人會將「砧板」念成ㄓㄢ ㄅㄢˇ,真是不能太苛責他們。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為《國語辭典》) (2)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為《閩南語辭典》) (3)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4) 大陸《漢典》 [相關閱讀]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