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門石窟10萬佛像中最輝煌震撼人心的,是奉先寺雕刻群像。 圖/本報洛陽龍門傳真 |
西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遷都洛陽,在吸收漢文化、逐步推行政治、經濟、文化領域改革的同時,篤信佛教的孝文帝也沒有忘記把佛教的發展中心也轉移到洛陽來。而在此後的400餘年中,數以百萬計的民夫、工匠在歷代帝王的詔令下,在伊水兩側揮汗如雨、開山造像。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龍門石窟在此誕生。
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龍門石窟位於伊水河畔,兩岸南北長達1公里,有2,345座窟龕、10萬餘尊造像、2,860餘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始鑿於北魏,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北宋等朝,至今1,500多年寒暑。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與龍門石窟有著密切的關係。
摩崖三佛 蘊含歷史深意
由龍門石窟的賓陽洞往南走,是摩崖三佛像龕,雖然整座佛龕的樣貌未完工,但其包含的歷史深意,讓史學家津津樂道。
從唐朝開始,龍門石窟的工程日益擴大,佛教的發展也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階段,這一切都與武則天有關。從龍門石窟的造像中,可以窺見武則天是怎樣一步步走向女皇寶座的蹤跡。摩崖三佛像龕,隱藏著武則天的某種政治意圖,歷史的玄機就在佛龕內典型的三世佛造像中:原本在中間位置的主佛,突然換了主角,不再是現在佛釋迦牟尼,而是未來佛彌勒佛,原本的接班人在這裡卻替代了現在佛,坐上了現世主佛的位置。
在龍門石窟中,還有一些洞窟的造像是為此做鋪墊的,比如雙窯洞窟。雙窯有著奇特的結構,兩個洞窟共用一個窟簷;北洞的主佛是釋迦牟尼,南洞的主佛則是彌勒佛,雙窯裡南北二佛不分主次,彌勒開始與釋迦平起平坐,如同朝堂上共稱「二聖」、「皇帝陛下」的唐高宗與武則天。
除了摩崖三佛像龕之外,像惠暕洞、千佛洞、極南洞等,均是以彌勒佛為主佛;武則天想以這種方式向佛徒昭示,彌勒的修業已滿,即將下凡人間,取代釋迦牟尼主宰這個世界。
在龍門石窟10萬佛像中,最輝煌而震撼人心的,莫過於奉先寺(或稱為「大盧舍那像龕」)雕刻群像。奉先寺的始鑿年代不詳,其完工年代有遺跡證史:「……至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畢功……」)應是附屬於皇家寺院大奉先寺供養的造像工程。唐高宗咸亨三年(西元672年)4月1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錢2萬貫。
這座祭祀祖先的寺廟劈山而建,整座山體劈成南北寬約36米,東西進深約40米的門形崖面,然後依崖造像,規模之大,遠超過龍門其他的石窟。
奉先寺 傳達慈悲和悅
結跏趺坐在中央的盧舍那大佛身上,除了稀疏的弧線衣紋外,不曾有任何瑣碎的雕刻,表現的中心在佛像的面部。站在大佛前,能夠感受到一股暖流從四面八方湧來;並非因佛高大,而是因為佛的目光凝視著下方,對你露出微笑。佛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照理說,並不符合人體比例,頭過大了;但這種比例卻是有意為之,因為這樣高的佛像,觀者必然要仰望,如果完全按照比例建造,就會顯得彆扭;佛像頭大,給人親近感。大佛嘴角微含笑意,向芸芸眾生傳達慈悲與和悅,稍向下俯視的目光,與禮佛人虔誠仰視的目光交匯,讓人畏而不懼,可敬可親。
大佛兩邊分別是大弟子摩訶迦葉與小弟子阿難,再向兩邊是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此組雕像體量高度依次遞減,形成等腰三角形構圖,與諸佛相互呼應,渾然一體。
奉先寺,整個崖壁造像如同皇帝臨朝執政場面的神化,大佛如帝王,兩側的菩薩為嬪妃、弟子為文臣,天王、力士則是武將。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是,盧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則天女皇的形象塑造,大佛豐滿圓潤的面容,是武則天「廣頤方額」的化身;盧舍那「光明遍照」的寓意,與武則天稱帝后為自己命名的那個「曌」含義相副。
傳說奉先寺一竣工,武則天親率文武朝臣駕臨龍門,參加盧舍那大佛的開光儀式。她在正對著奉先寺的伊水東岸一塊巨石上禮佛,並擊鼓奏樂。直到今天,那塊巨石還被稱為「擂鼓台」。
無論是母儀天下,還是君臨天下,都逃不過時間的洗練。武則天和李唐的種種恩怨糾葛,早已湮沒在泥土之下;女皇費盡心機建造的明堂、天堂,還未向世人展示它們的魅力,便葬身火海。只有這尊刻在石頭上的盧舍那大佛,經過了1,000多年,依然傲立世間,接受眾生的頂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