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染伊波拉美記者 竟是活佛轉世 林中斌/方濟的光芒 農禪寺日光說法 奪台灣建築首獎 龍門石窟絕美 10萬尊佛像看不盡
2013/11/05 11:52:45瀏覽920|回應0|推薦0

 

 

染伊波拉美記者 竟是活佛轉世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8978310.shtml

美籍記者穆克波曾受加冕,是第九代仁波切。圖/擷自每日郵報
首位確診感染伊波拉的美籍記者穆克波(Ashoka Mukpo)將於5日返回美國,讓人驚奇的是,穆克波8個月大時就被宣布是藏傳佛教的活佛「祖古」(Tulku)轉世,不過他雖身為佛教徒,並有複雜的身世與宗神血統,卻未成為藏傳佛僧,反而投入非營利工作,幫助苦難大眾減輕痛苦。

他的父親萊維(Mitchell Levy)指出,雖然穆克波只有輕微發燒,但對病情十分擔憂。萊維說,「他對感染伊波拉感到害怕,尤其是他這幾周在賴比瑞亞見證了如此多的死亡和悲劇,現在這個壞消息也落到他頭上」。

穆克波出身佛教世家,養父是在1970年代將佛教傳至西方的知名藏傳佛僧仁波切(Chogyam Trungpa Rinpoche),其母是來自英國律師名門的黛安(Diana Mukpo)。16歲時,黛安與大她10多歲的仁波切結婚。而猶太醫師萊維是仁波切的私人醫生,也是穆克波的生父。仁波切在27年前過世後,黛安與萊維結婚,並移居美國羅德島州的普洛維頓斯。

仁波切在穆克波8個月大時,宣布他是藏傳佛教的活佛「祖古」(Tulku)轉世。穆克波也到西藏接受加冕,被尊為第九代「Khamnyon Rinpoche」。身為佛教徒的穆克波儘管有著複雜的身世與宗神的血統,但他並未走上藏傳佛僧的道路。他投入非營利工作,幫助苦難大眾減輕痛苦。

獲倫敦經濟學院碩士學位的穆克波自2年前起,就是賴比瑞亞的常客,不僅幫助當地人爭取合法土地權,還活躍在西非的各種人權工作中。

【2014/10/04 數位新聞中心

 

林中斌/方濟的光芒

 

「請問您對同性戀的看法?」

「我有何資格評斷他們?」

講此話非別人,正是天主教—過去一直嚴厲譴責同性戀—今日最高的權威,教宗方濟。講話時間是今年七月—在他就任後四個月。他解釋:「心懷善良、尊敬上帝的人們不都是我們的兄弟嗎?」之後在九月,他反問:「當上帝看到同性戀者,祂會慈愛的肯定他的存在,還是拋棄、譴責他?」

很多人,包括我在內,原來都不曉得:一九六五年後,梵蒂岡便鼓勵天主教與其他宗教—不只同源的猶太教,尚有印度教、佛教、回教等—進行對話。當時教宗若望廿三世推出革命性的第二次大公會決議,其原始的倡議便出現於一次小型的講道。

今年五月,在一次小型的講道中,有人問教宗方濟:「天主教徒以外的人會得救嗎?」「我們都會!不只天主教徒。每個人!」「教父啊,那麼無神論者呢?」「甚至無神論者。每個人!」

這說法的精神在天主教並非全新,但「無神論者亦可能得救」的文字是突破。會成為正式文件嗎?不能排除。

他進一步解釋:「把人類分割成兩部分,一部分可得救,另一部分不可得救。任何宗教如此說,都是暴力的宗教,會導向戰爭。以上帝之名進行殺戮,那才是最大的褻瀆。信仰上帝並不保證你有道德。」

今年三月廿三日,教宗方濟就任。他所採取一連串樸素謙卑親民的作法,打破傳統,像連續地震般的撼動世界。特別是同月廿八日去監獄跪下為犯人洗腳並親吻其足,而犯人中有回教徒,甚至是女性回教徒!前任教宗只主持濯足禮而已,並未親自動手,對象無回教徒,更無女性回教徒。二○○一年,他在阿根廷任主教時,曾探望愛滋病患。令醫院大驚的是:他要盆清水,跪洗十二名病患的腳,並親吻其足。

目前,他已推動改革:清理教會。

八百年前義大利山區有位富家子,散盡財產救濟窮人,宣揚喜樂和平。因為他看到教廷腐敗,如廟堂崩毀。後來被封為「阿西西的聖方濟」。但是聖方濟不修邊幅、不求權勢、回歸自然的作風顯然一直被教廷含蓄的排斥在外。所以,長達八世紀之久,無新任教宗採用方濟之名,直至今年才破例。近來教廷醜聞氾濫,又再度面臨精神廟堂坍塌的危機,急需今日的方濟整頓。九月,多明尼加主教因性侵停職;十月,德國主教因奢華醜聞停職。

未來,他將帶來三項影響:

一、信徒回流。過去卅五年,天主教四分之一的信徒流失了。他們已在回頭打量教宗方濟。雖然,天主教保守派對他不滿,但是他獲得大多數的支持。美國三月一份民調顯示百分之六十一信徒支持他寬容對待同性戀;十月一份民調顯示百分之七十信徒支持他的改革。

二、跨越宗教。九月底,他宣布兩位前教宗—若望廿三世和保祿二世—明年封聖。這是史無前例的事件。雖然前者是改革派英雄,後者是保守派偉人,兩者都致力於跨越宗教藩籬的對話。料想教宗方濟將更進一步。

三、帶動和平。戰雲密布的中東在今年九月突然閃射和平的曙光。十二日敘利亞同意交出化學武器,廿九日伊朗同意停止發展核子武器。巧的是九月五日,教宗寫公開信給各國領袖呼籲避免軍事干預多用外交協商。類此以行動關切和平,將是教宗方濟的旗號。

(作者曾任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國防部前副部長)

【2013/11/0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林中斌/方濟的光芒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273972.shtml#ixzz2jjvKkh8r
Power By udn.com

 

 

農禪寺日光說法 奪台灣建築首獎

 

建築師姚仁喜設計的法鼓山農禪寺,池中倒影說無常,獲2013年台灣建築獎首獎。
圖/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二○一三台灣建築獎昨公布得獎名單。建築師姚仁喜設計的法鼓山農禪寺勇奪首獎,佳作獎頒給苗栗客家文化園區、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烏來區立體停車場增建。此外,今年首度頒發特別獎予台南旅館「佳佳西市場」。

法鼓山農禪寺是世界首座現代禪宗建築。姚仁喜表示,聖嚴法師曾在冥想入定時「看到」寺廟樣貌,但不可言說,只能用「空中花,水中月」形容。姚便根據這六字發展設計。

訪客一進入農禪寺道場,可看到遠方的主講堂,靜靜佇立於八十公尺長的荷花池中。講堂建築為混凝土,摒除華麗的色彩與裝飾,傳達簡樸禪意。當柱廊的池中倒影伴隨其間飛揚的金色簾幕、大自然的光影變化,形成燦爛卻虛幻的美景,傳達「空中花、水中月」、一切因緣皆變化無常的神妙境界。

法鼓山農禪寺大廳西面木牆上刻「心經」,當陽光透過中空的經文灑進,空間充滿靈性氛圍。
圖/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鏤刻佛教經文的牆,是農禪寺的另一項創舉。姚仁喜在道場長廊外,以混凝土灌鏤空的字,寫上一整牆的「金剛經」經文。大廳西面的木牆則刻上「心經」經文,當陽光灑落穿透經文,佛教經典化光影灑落信眾身心。

姚仁喜表示,中國發明雕版印刷後,首部印刷的出版品便是「金剛經」。而農禪寺應是首座以「以光呈現佛陀智慧之語」的建築。

本屆建築獎評審包括日本建築師團紀彥、台灣建築師楊逸詠、張瑪龍、黎淑婷、關華山。評審團指出,農禪寺雖是宗教建築,卻不強調威嚴,敞開空間隨時歡迎大眾進來,並將宗教文化抽象化為自然光影,令人心生親近之感。

佳作之一「烏來區立體停車場」,由建築師曾永信設計,是台灣首座獲建築獎的停車場,象徵建築美學已走入大眾生活之中。

烏來擁有獨特的泰雅族文化,但設計團隊並非將原住民符號直接「貼」上停車場,而是透過數位設計,結合泰雅族的編織文化與烏來的山巒線條,轉化成停車場長達一百公尺的環狀格柵外牆。此舉讓烏來停車場成為「最不像停車場的停車場」,宛如一座藏於大地綠蔭中的大型雕塑。

【2013/11/0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農禪寺日光說法 奪台灣建築首獎 | 綜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273980.shtml#ixzz2jjvcW1N3
Power By udn.com

 

龍門石窟千年藝術瑰寶 發現兩個驚喜
 

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管委會副主任謝中嶽,在龍門景區工作多年,對龍門石窟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深入的研究。帶著他對石窟歷史文化與藝術特點的生動介紹,再去欣賞石窟藝術,會有更多的驚喜與收穫。

記者問:洛陽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龍門石窟的特色是什麼?與其他兩者的區別在哪裡?

謝中嶽答:我先提一下石窟藝術的起源以及和中國的淵源。西元前二世紀左右,隨著佛教在印度的興起,集建築、繪畫、雕鑿藝術之大成的石窟寺開始出現。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弘揚佛法,敕建石柱、廣立佛塔,開創印度最初的佛教藝術。印度現存最早的巴拉巴爾石窟群,就是當年阿育王開鑿的,並由它繁衍出巴雅、納西克、卡爾利、埃羅拉等眾多石窟遺跡。

西元前一世紀,石窟藝術隨著佛教逐漸傳播開來,在南面形成東南亞小乘佛教特色的石窟藝術,在北面形成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亞特色的石窟藝術;在東面,它傳入新疆塔里木盆地邊緣,形成龜玆石窟藝術;然後逐漸東移,星星點點,由北至南進入中原。如果從西元二世紀開鑿的首批石窟算起,直到明清小規模的開鑿和重修,佛教石窟在中國已延續了千餘年。

在漫長的演進歷程中,北魏和盛唐是兩個高潮,它們形成中國石窟前後400多年持續開鑿的旺盛時期,莫高窟、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其中,龍門石窟更是橫跨這兩個朝代。可以說,佛教石窟源於印度,但將其推上藝術顛峰的則是在中國。而在中國石窟藝術中,龍門石窟是最濃重的一筆。

由於地域、文化、時代審美觀、佛教信仰宗派,開窟造像的王朝統治者及自然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差異,龍門石窟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它既不同於新疆等西部邊遠地區的早期石窟藝術,彩塑、壁畫為主的敦煌莫高窟藝術;又不同於雲崗石窟保留了較多犍陀羅和秣菟羅等外來藝術成分、北魏早期的曇曜石窟風格;也不同於唐代晚期和宋元時期中國佛教石窟藝術的代表四川大足石窟風格。縱觀龍門石窟藝術,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政策,並與南朝地區先進而深厚的漢族歷史文化相融合碰撞而形成的。因此,龍門石窟具有世俗化、中國化的發展趨勢和風格特徵。

【2013/12/30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龍門石窟千年藝術瑰寶 發現兩個驚喜 | 陸港傳真 | 兩岸台商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E9%BE%8D%E9%96%80%E7%9F%B3%E7%AA%9F%E5%8D%83%E5%B9%B4%E8%97%9D%E8%A1%93%E7%91%B0%E5%AF%B6%20%E7%99%BC%E7%8F%BE%E5%85%A9%E5%80%8B%E9%A9%9A%E5%96%9C-8392108.shtml#ixzz2ovSnVMRt
Power By udn.com

 

 

龍門石窟劈山而建 氣象萬千

 
龍門石窟10萬佛像中最輝煌震撼人心的,是奉先寺雕刻群像。
圖/本報洛陽龍門傳真

西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遷都洛陽,在吸收漢文化、逐步推行政治、經濟、文化領域改革的同時,篤信佛教的孝文帝也沒有忘記把佛教的發展中心也轉移到洛陽來。而在此後的400餘年中,數以百萬計的民夫、工匠在歷代帝王的詔令下,在伊水兩側揮汗如雨、開山造像。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龍門石窟在此誕生。

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龍門石窟位於伊水河畔,兩岸南北長達1公里,有2,345座窟龕、10萬餘尊造像、2,860餘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始鑿於北魏,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北宋等朝,至今1,500多年寒暑。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與龍門石窟有著密切的關係。

摩崖三佛 蘊含歷史深意

盧舍那大佛。
圖/本報洛陽龍門傳真

由龍門石窟的賓陽洞往南走,是摩崖三佛像龕,雖然整座佛龕的樣貌未完工,但其包含的歷史深意,讓史學家津津樂道。

從唐朝開始,龍門石窟的工程日益擴大,佛教的發展也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階段,這一切都與武則天有關。從龍門石窟的造像中,可以窺見武則天是怎樣一步步走向女皇寶座的蹤跡。摩崖三佛像龕,隱藏著武則天的某種政治意圖,歷史的玄機就在佛龕內典型的三世佛造像中:原本在中間位置的主佛,突然換了主角,不再是現在佛釋迦牟尼,而是未來佛彌勒佛,原本的接班人在這裡卻替代了現在佛,坐上了現世主佛的位置。

在龍門石窟中,還有一些洞窟的造像是為此做鋪墊的,比如雙窯洞窟。雙窯有著奇特的結構,兩個洞窟共用一個窟簷;北洞的主佛是釋迦牟尼,南洞的主佛則是彌勒佛,雙窯裡南北二佛不分主次,彌勒開始與釋迦平起平坐,如同朝堂上共稱「二聖」、「皇帝陛下」的唐高宗與武則天。

除了摩崖三佛像龕之外,像惠暕洞、千佛洞、極南洞等,均是以彌勒佛為主佛;武則天想以這種方式向佛徒昭示,彌勒的修業已滿,即將下凡人間,取代釋迦牟尼主宰這個世界。

在龍門石窟10萬佛像中,最輝煌而震撼人心的,莫過於奉先寺(或稱為「大盧舍那像龕」)雕刻群像。奉先寺的始鑿年代不詳,其完工年代有遺跡證史:「……至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畢功……」)應是附屬於皇家寺院大奉先寺供養的造像工程。唐高宗咸亨三年(西元672年)4月1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錢2萬貫。

這座祭祀祖先的寺廟劈山而建,整座山體劈成南北寬約36米,東西進深約40米的門形崖面,然後依崖造像,規模之大,遠超過龍門其他的石窟。

奉先寺 傳達慈悲和悅

結跏趺坐在中央的盧舍那大佛身上,除了稀疏的弧線衣紋外,不曾有任何瑣碎的雕刻,表現的中心在佛像的面部。站在大佛前,能夠感受到一股暖流從四面八方湧來;並非因佛高大,而是因為佛的目光凝視著下方,對你露出微笑。佛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照理說,並不符合人體比例,頭過大了;但這種比例卻是有意為之,因為這樣高的佛像,觀者必然要仰望,如果完全按照比例建造,就會顯得彆扭;佛像頭大,給人親近感。大佛嘴角微含笑意,向芸芸眾生傳達慈悲與和悅,稍向下俯視的目光,與禮佛人虔誠仰視的目光交匯,讓人畏而不懼,可敬可親。

大佛兩邊分別是大弟子摩訶迦葉與小弟子阿難,再向兩邊是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此組雕像體量高度依次遞減,形成等腰三角形構圖,與諸佛相互呼應,渾然一體。

奉先寺,整個崖壁造像如同皇帝臨朝執政場面的神化,大佛如帝王,兩側的菩薩為嬪妃、弟子為文臣,天王、力士則是武將。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是,盧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則天女皇的形象塑造,大佛豐滿圓潤的面容,是武則天「廣頤方額」的化身;盧舍那「光明遍照」的寓意,與武則天稱帝后為自己命名的那個「曌」含義相副。

傳說奉先寺一竣工,武則天親率文武朝臣駕臨龍門,參加盧舍那大佛的開光儀式。她在正對著奉先寺的伊水東岸一塊巨石上禮佛,並擊鼓奏樂。直到今天,那塊巨石還被稱為「擂鼓台」。

無論是母儀天下,還是君臨天下,都逃不過時間的洗練。武則天和李唐的種種恩怨糾葛,早已湮沒在泥土之下;女皇費盡心機建造的明堂、天堂,還未向世人展示它們的魅力,便葬身火海。只有這尊刻在石頭上的盧舍那大佛,經過了1,000多年,依然傲立世間,接受眾生的頂禮。

【2013/12/30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龍門石窟劈山而建 氣象萬千 | 陸港傳真 | 兩岸台商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8392116.shtml#ixzz2ovS4iUGZ
Power By udn.com

 

龍門石窟絕美 10萬尊佛像看不盡

 

位於龍門東山山腰的香山寺,被譽為龍門十寺之首。
圖/本報洛陽龍門傳真
香山寺 龍門詩會賜錦袍

北魏熙平元年(西元516年),在龍門東山山腰上,一座蔚為壯觀的寺廟開始興建,這就是此後被譽為龍門十寺之首的香山寺。這座寺廟最被民眾樂道的,是武則天「香山賦詩奪錦袍」的故事。一次春遊香山寺時,武則天別出心裁,主持「龍門詩會」,宋代人計有功在「唐詩紀事」卷十一中,對此有妙趣橫生的記述:「武后遊龍門,命群臣賦詩,先成者賜以錦袍,左史東方虯詩成,拜賜,坐未安,之問詩後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善,乃奪錦袍賜之。」唐代詩風很盛,武則天對勝出者「賜以錦袍」,獎品不見得貴重,卻是難得的榮譽,群臣奮力爭奪。

首先成詩的是左史東方虯:「春雪滿空來,觸處如花開,不知園裡樹,若個是真梅。」武則天覺得東方虯才華出眾,立即把錦袍賜給了他。此時,多數大臣也相繼成詩,經當眾誦讀,一致認為宋之問的七言詩更在東方虯之上,武則天遂決定把錦袍賜給宋之問,「香山賦詩奪錦袍」,成中國詩壇佳話。

安葬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白園,山巒懷抱,柏青竹翠。
圖/本報洛陽龍門傳真

白園 白居易百年歸宿

白園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安葬於此而得名,坐落在龍門東山的琵琶峰上,山巒懷抱,柏青竹翠,可遠眺龍門石窟。

中國千年風流人物中,哪位與龍門的羈絆最深?當屬唐朝詩人白居易;他閒暇時常在伊闕山水間流連,還竭盡所能修復了香山寺,自號「香山居士」,把這裡作為自己最終的歸宿。

「空門寂靜老夫閑,伴鳥隨雲往復還,家釀滿瓶書滿架,半移生計入香山。」「香山寺二絕」所描繪的,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寫照。為保存詩稿,白居易又把自己從大和三年(西元829年)到開成五年(西元840年)所作的詩,共800首,合成12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收藏在香山寺藏經堂內。會昌六年(西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去世,家人遵囑將其葬於香山寺附近如滿法師塔之側。

香山寺內的蔣宋別墅,是一棟青磚小樓。
圖/本報洛陽龍門傳真

蔣宋別墅 青磚小樓縹緲處

香山寺內,藏著一座鮮為人知的青磚小樓,在這座建於1936年、中西合璧的建築裡,蔣介石慶祝他的50壽辰。當日,閻錫山、張學良、傅作義、劉峙、商震、陳誠、錢大鈞、邵力子、錢宗澤等人,到別墅為蔣介石賀壽,蔣介石發表了50歲「生日感言─報國與思親」,同時強調「攘外必先安內」。

【2013/12/30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龍門石窟絕美 10萬尊佛像看不盡 | 陸港傳真 | 兩岸台商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2/%E9%BE%8D%E9%96%80%E7%9F%B3%E7%AA%9F%E7%B5%95%E7%BE%8E%2010%E8%90%AC%E5%B0%8A%E4%BD%9B%E5%83%8F%E7%9C%8B%E4%B8%8D%E7%9B%A1-8392113.shtml#ixzz2ovSQ7X1B
Power By udn.com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934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