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孔子公一直都在台灣 扁政府鼓勵今遭禁 蔣公被下架 蔣家第四代這麼說 二二八神祕部隊 推動轉型正義 不應用仇恨史觀
2017/02/25 12:47:19瀏覽325|回應0|推薦0

 

黃光國》孔子公一直都在台灣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315005945-262105

今年7月,故宮原本排定將舉行「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展覽,但今年年初台中市長林佳龍重建台中神社時,曾指台中孔廟是「國民黨把以前的日本神社幹掉,來用孔子統治」;綠營民眾又質疑「孔子與台灣有何關聯?」故宮因此思考更改展名,以免各界產生對立。

綠營當權政客的無知和蠻橫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德國哲學家雅斯培在他所著的《歷史的根源和目標》一書中指出,在紀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之間的600年,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軸樞時期」。在這段期間,世界上幾乎是彼此互相隔絕的地區,分別出現了許多思想家,由4位偉大的聖哲分別將其整合成獨立而且完整的思想體系,他們是:蘇格拉底、耶穌、孔子和佛陀。

佛教在漢明帝(西元28~75年)時代傳入中國,和中華文化傳統互相結合,塑造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東亞文明。儒家文化最大的特點,便是擅長於吸納外來文化。「遼以釋廢,金以儒亡」,許多外來文化進入中國之後,都因為接受業已融為一體的「儒、釋、道」三家思想,而被儒家文化消化掉。

18世紀發生工業革命,資本主義興起,英、法、美等西方國家紛紛採取殖民帝國主義的策略,往外擴張,尋找市場;德、義、日等國也起而效法,到處掠奪資源,並將許多非西方國家納為殖民地。從這個角度來看,儒家思想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日本神社則是殖民帝國主義的精神支撐,怎麼能夠相提並論?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時,幾乎所有的日本軍民都已經被遣送回國。當時台灣有600萬人口,其中大約16至20萬是原住民,其他都是漢人。儒家的倫理與道德本來就是支撐漢人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先驗性形式架構。孔子與台灣怎麼會沒有關聯?國民黨何德何能,怎麼可能「把日本神社幹掉」後,「用孔子統治台灣」?綠營政客沒有知識,也該有點常識吧?

社會學家Inglehart和Baker曾經在65個國家作了三波的「世界價值觀調查」。結果顯示:在控制經濟發展的效果之後,在歷史上屬於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儒教的三大文化區,顯現出截然不同的價值系統。

在這三大文化區中,系出同源而又同樣信仰一神教的兩大文化區,一方面因為西方國家煽動茉莉花革命,搞得中東地區的許多伊斯蘭國家秩序崩潰,國際難民四處流竄;另一方面西方國家組成的歐盟,也因為IS不斷發動恐怖攻擊,而面臨解組的命運。

在這種情況下,以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東亞文明,如果能夠吸納作為西方文明之長處的科學哲學,建構「儒家人文主義」的自主學術傳統,則應當可以為人類文明的永續發展提供一種替代性的出路。這麼明顯的一個世界趨勢,當權的綠營政客,一點都看不出來嗎?

(作者為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扁政府鼓勵今遭禁 蔣公公仔設計師:綠營自己人打臉

2017-02-27 12:11聯合報 記者何定照╱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10863/2309945?from=udn-relatednews_ch2

最早在中正紀念堂設計販售蔣公公仔的設計師吳松洲,作品包括蔣公公仔酒。 吳松洲/提...
最早在中正紀念堂設計販售蔣公公仔的設計師吳松洲,作品包括蔣公公仔酒。 吳松洲/提供
分享

文化部部長鄭麗君日前宣布中正紀念堂蔣公公仔等商品須下架,2008年最早在中正紀念堂販售設計蔣公公仔的取絕設計創辦人吳松洲指出,當年陳水扁政府下的文建會鼓勵以兩蔣文化研發產品,如今卻喊禁,「同樣是民進黨政府,為何自己人打自己人臉?」

吳松洲質疑,文化部要求中正紀念堂蔣公公仔下架,恐引發設計師、相關廠商效應,不敢再設計推廣此類商品。他強調,台灣是市場自由的民主國家,不該禁止文創設計精神,不好的商品本來就會被市場淘汰,不須文化部來動刀,何況現在蔣公公仔已非熱門品。質疑文化部在此時點大動作宣布,讓人有不適聯想。

吳松洲表示,2007年時,兩蔣文化園區等風潮興起,文建會發展政策也鼓勵設計者用兩蔣文化做創意開發。當時陳水扁正推中正紀念堂轉型,鼓吹「去蔣」、「去堂」,他靈機一動,寫了「蔣堂」企畫案,說明賣各種兩蔣文化商品,參與中正紀念堂商店招標,成功打敗眾多大店得標。

「蔣堂」因將兩蔣請下神壇,顛覆傳統嚴肅面貌,做出各種可愛逗趣商品,頗受陸客、台灣消費者歡迎,屢登媒體版面;然而另一方面,榮民等老蔣死忠支持者不能接受,認為這些kuso商品侮辱老蔣,常來踢館。吳松洲說,曾有榮民對他吐口水,指他不配用「蔣」字,要拆掉「蔣堂」招牌。

然而歲月流轉,當年在扁政府鼓勵下,被視為挑戰權威的蔣公公仔,到了新政府,竟被喊禁。吳松洲說,當時連陳水扁進駐的總統府等政府單位都有賣蔣公公仔,現在不過是換了個綠營政府,政策卻變化,一下說鼓勵,一下要禁,「叫我們這些設計師怎麼辦?」

吳松洲也指出,文化部及綠營政治人物說這些蔣公公仔「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推廣獨裁,但消費者會買公仔,根本就不會從此角度。他表示,買蔣公公仔者除了陸客,多是買去送大陸朋友的台灣人,他是把蔣公公仔當國際認識台灣文化的入門磚,如今文化部卻把敲門磚拿掉。

吳松洲表示,蔣公的確是威權代表,但現在很多年輕人不知道這些歷史,他就是以此為切入點,吸引年輕人開始了解歷史,「了解、接受、放下、互相包容後,可能性才會出來,這才是轉型正義;若一開始就偏激指定誰善誰惡,不熟悉這段歷史的人根本不想再接觸了解。」

取絕設計創辦人吳松洲近年設計的蔣公公仔酒。圖/吳松洲提供
取絕設計創辦人吳松洲近年設計的蔣公公仔酒。圖/吳松洲提供

 

蔣公公仔賺外匯 怎是威權?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309418?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2-27 00:01聯合報 張添松/社會志工(台北市

為了要落實所謂的轉型正義,中正紀念堂內的商店竟然把蔣公公仔下架停售。個人認為,這真是莫名其妙到了極點!

不管蔣中正功過如何,但老百姓應該有權決定要不要購買或收藏蔣公公仔吧!文化部憑什麼讓它強行下架?

事實上,蔣公公仔大部分都是日本觀光客或陸客在購買,這是賺外匯的商業行為,與威權崇拜又有何干係?這就像國人到大陸旅遊,有時不也會好奇地到毛澤東紀念館買本毛語錄當紀念品嗎?這又有什麼大不了的?

邇來,政府口口聲聲要發展觀光,然而諾大的中正大廳,蔣堂不見了,蔣公與宋美齡的合照也撤除了,甚至連蔣中正的公仔都買不到,這不是很荒謬嗎?試問,沒有了蔣中正的圖騰,它還能吸引觀光客嗎?它還是中正紀念堂嗎?

 

 

蔣公被下架 蔣家第四代這麼說

https://udn.com/news/story/10863/2307222?from=udn-hotnews_ch2

2017-02-25 12:38聯合報 記者劉宛琳╱即時報導

蔡政府推動轉型正義,文化部已將中正紀念堂中蔣中正商品下架停售,停播「蔣公紀念歌」。對此,蔣家第四代、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表示,台灣已經民主化,應該要對蔣中正的「功過」有更全面的呈現,過去威權時代只講功,現在只講過,都只是用主觀的意識形態來呈現歷史,現在的做法跟過去有什麼不同?

 

蔣萬安表示,有人跟向他建議中正紀念堂應該要「正反呈現蔣中正的史料」,他非常贊成,因為無論好壞都應該要全面呈現出來,才能對過去的歷史有更深的體認和反省,才能讓我們更客觀的去面對過去。

蔣萬安說,現在政府的作法並不是很客觀的去還原過去的歷史,他只呈現過的部分,如果功過能夠誠實呈現,才能真正客觀的還原歷史,而不是自我主觀詮釋這段歷史。

 

 

聯合/等待北京的二二八名單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306631?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prettyPhoto

2017-02-25 04:28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北京定調:「二二八事件是台灣同胞反抗專制統治、爭取基本權利的一個正義行動,是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一個部分。」

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台共與中共立即加入,並領導武裝鬥爭。謝雪紅的二七部隊,與張志忠的台灣自治聯軍等,皆已鑄成歷史。因此,就中共言,二二八事件就是國共內戰在台灣的延伸。

其實,二二八事件可視為「台灣人民反抗專制統治的行動」,但事件發生後的局部形勢則被中共引導為「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一個部分」,這兩種論述相加,始接近二二八的全貌。

中共欲與台獨爭奪二二八的解釋權,應設法整理出二二八事件中「解放鬥爭」的死難者名單。

一九九九年開始,李登輝與陳水扁政府公布了一○六一名白色恐怖時期的槍決名單;後來在二○一三年,北京也公布了八四六名白色恐怖時期在台灣遭到死刑的地下工作者名單(另有一百五十餘人姓名未確認)。這兩份名單幾乎完全重疊,至此也證實了白色恐怖時期主要是紅案。

較此更早,政府透過發放每人六百萬元補償金,登冊了二二八事件期間死亡及失蹤的八五六人名單,並經與當年的戶籍核實。因此,只待北京梳理出當年謝雪紅、張志忠等所部在事件中的死難名單,即可證實多少人死於「反抗專制」,多少人死於「解放鬥爭」。

台獨希望二二八停格在他們的解釋上,但北京顯然並不苟同。

 

 

二二八70年了,台灣社會真正和解了嗎?

作者 | 政事觀察站 – 2017年2月23日 上午9:41

https://tw.news.yahoo.com/%E4%BA%8C%E4%BA%8C%E5%85%AB70%E5%B9%B4%E4%BA%86%EF%BC%8C%E5%8F%B0%E7%81%A3%E7%A4%BE%E6%9C%83%E7%9C%9F%E6%AD%A3%E5%92%8C%E8%A7%A3%E4%BA%86%E5%97%8E%EF%BC%9F-014132077.html

 

重要歷史事件,常常會有不同觀點的詮釋,甚至出現針鋒相對、南轅北轍的史觀與解釋,發生在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的228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歷史事件。

在國民黨一黨專政時期,228事件的話語權牢牢掌握在國民黨政府手中,在黨國一家、戒嚴體制下,228曾經長期是台灣人的禁忌,自1949年5月20日宣布台灣戒嚴起,國民黨政府更以國家安全為由進行白色恐怖統治,為鞏固威權體制,當局大規模整肅異議者,反政府人士並被冠以意圖顛覆政權之罪名,各種濫捕、濫殺、刑求層出不窮,造成許多冤案,對台灣的傷害並不亞於228事件。

隨著社會民主與政治氛圍的轉變, 228的敘事出現明顯轉折,自1987年台灣解嚴以來,228事件逐漸成為民進黨反對國民黨、鼓吹台灣主體意識的圖騰,甚至成為建構台獨主張的的重要依據。

今年,剛好是228事件七十周年紀念,除了原先針鋒相對的國、民兩黨,中國共產黨也加入詮釋228歷史的行列,不難想見,將出現一個事件,多種解讀的狀態。

基本上,兩岸紅藍綠三黨對228的事件發生背景、傷亡人數,以及對228事件的歷史定性,有截然不同的說法。

對國民黨來說,在戒嚴時期向來宣傳228事件是台灣分離主義、中共因素、加上日本殘留勢力「陰謀叛亂」、「鼓動暴亂」的結果,解嚴後,在民主化壓力下,國民黨政府立場逐漸鬆動,從228是反政府的叛亂行動,漸漸定調為官逼民反的悲劇,1995年,時任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總統,在二二八和平紀念碑落成典禮上,以國家元首身分代表政府致歉,馬英九執政期間也多次致歉。

對民進黨來說,自在野時期就主打228是國民黨政府對台灣人的迫害與屠殺,要求公布真相、平反受害者、回復名義、道歉賠償,在這過程中,民進黨一方面削弱了國民黨的統治正當性,一方面也藉以凝聚了台灣人的主體意識,國、民兩黨對228事件的態度與詮釋,也清楚反映藍綠政治勢力的消長。

對北京來說,自中共建政以來,其實一直視228事件是台灣人民的抗暴起義,並將228事件當作是中國人民反帝國主義、反國民黨官僚資本主義的鬥爭,並宣揚在228事件中犧牲的台共是革命烈士,差別在於,北京在考量內外情勢之後,今年顯然決定再次高調紀念228。

228事件當然是一個不幸的悲劇,歷史真相只有一個,殘酷的是,70年來的當權者都想獨佔、壟斷歷史的解釋,並強加符合當權者利益的史觀與詮釋,對70年後的台灣人來說,面對不同觀點,更應該思考這些出自不同政黨的詮釋,哪些符合史實?那些又只是自家政黨的利益?

國際上面對不幸歷史事件,特別是大規模屠殺事件的態度,除了公布真相、嚴肅究責,更在意的其實是後人能否從不幸歷史事件中記取教訓,這才是真正的轉型正義。

今年,不僅是228事件七十周年紀念,也是台灣解嚴30周年紀念,應該深刻思考的是,台灣政治解嚴了,總統都直選5屆了,但台灣人的心靈真的解嚴了嗎?我們是否更加尊重持不同意見的人?我們是否不再以黨籍、省籍、性別認同、意識形態的異同論斷人的尊嚴與價值?是否不再為不同於我者戴上各種污辱性、歧視性的標籤?

台灣社會有複雜的歷史經驗,來自不同時間與地方的人們承載著屬於自己的歷史記憶,台灣要更進步,必須有更多理性的對話與真誠的反省,吵成一團的藍綠政治人物都應自問,你們的言行是促進了和解?還是加深了社會的對立與仇恨?

 

陳建仲》兩岸最應負的228責任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223006297-262105

隨著「228事件」70周年紀念日的到來,關於228事件的爭議不但沒有止息反而加深,所謂的還原歷史真相、促進族群融和、甚至是彰顯和平等關於紀念228事件最初的良善美意,始終處於進一步、退一步的窘境;不但台灣內部分歧依舊,現在又加入了北京觀點,到底各方紀念228事件,真正的用意何在?

在戒嚴時期228事件是禁忌,官方定調事件是受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在中共、台共、滯台浪人和皇民暴徒的煽動下,引發的反政府叛亂。到80年代,228事件成為黨外訴求「台灣悲情、反省籍打壓、反戒嚴」的依據。民進黨創黨後,結合島內外團體成立「228和平日促進會」,要求政府道歉、賠償、還原真相、公開史料、建碑、訂「和平日」等等;直到李登輝繼任總統後,

官方版《228事件研究報告》定位官逼民反、設立紀念公園和紀念碑、代表政府致歉、制定《228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成立基金會處理賠償、定國定假日、成立紀念館等等,可以說在首度政黨輪替前,幾乎所有能做到的,都已經做了。

但228事件爭議並未就此平息,2000年陳水扁執政,重新啟動新一波公開官方歷史檔案;並且在60周年紀念日前夕,由行政院公布《228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直指蔣介石就是事件元凶。在陳水扁推動台獨法理化造成兩岸衝撞的大環境下,228事件成為團結台灣意識、反抗外來統治、建設新國家的精神總號召。

民進黨重返執政後重提轉型正義,泛綠立委大動作提案去國父、去蔣,清理國民黨黨產,蔡英文也表態要重新調查228真相、改變「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的現狀;

獨派也在紀念70周年時大力提倡台灣地位未定論、否定台灣光復、要求制憲。泛藍除了反擊泛綠是藉紀念228進行政治鬥爭、為台獨造勢外,也提出「民逼官反」、「日本為首、美國幫凶」的228新詮釋;而北京今年也提紅色228史觀,使得70周年紀念活動增添濃厚的統獨對立氣氛。

以往,北京很少碰觸228事件,在2013年官方首度公開曾在1949年前後,共軍按照中央關於解放台灣的決策部署,祕密派遣1500餘名幹部入台;解放軍總政治部根據這項資料在北京西山國家公園設立「無名英雄紀念廣場」,以紀念上世紀50年代犧牲於台灣的大批幹部。由於在228事件爆發後期,台共謝雪紅等曾經在台灣中部地區組織武力抵抗,此次北京舉辦228事件紀念活動,從「國共內戰」的視角把228事件界定是人民解放鬥爭的一部分,反獨意圖十分明顯。

如今228事件70年後,歷史真相依舊各說各話、族群矛盾仍因統獨爭議而存在,反而失去應彌平歷史傷痕、還原史實、促進和平的真正用意,而這才是兩岸當局在舉辦228事件紀念活動時,最應負起的責任。(作者為台灣大陸地區高校學生協會理事長)

 

 

 

蔡正元質疑林佳龍:為何不提 共產黨員謝雪紅?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322074?from=udn-hotnews_ch2

2017-03-05 16:29聯合報 記者王寓中╱即時報導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今天在臉書po文質疑,台中市長林佳龍說「二七部隊」就是「台中精神」,林佳龍豎立「二七部隊紀念碑」,只提到「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治安隊長」黃金島,卻絕口不提「總指揮」謝雪紅,林佳龍和台獨不提謝雪紅,原因很簡單,謝雪紅是共產黨員。但沒有謝雪紅,哪來「台中精神」?

蔡正元在臉書指出,台獨都很怕提謝雪紅,陳儀深還故意說謝雪紅不是二二八要角,謝雪紅如果不是要角,二二八還剩幾個要角?

有些「二七部隊」的人說謝雪紅沒什麼作用,這就等於說,共軍總司令朱德是要角,毛澤東沒什麼作用,實在很無聊。

蔡正元指出,林佳龍和台獨不提謝雪紅,原因很簡單,謝雪紅是共產黨員。

蔡正元說,1947年共產黨在台灣島勢力還不是很大時,謝雪紅就能趁二二八事件在台中召集「市民大會」遊行示威,組織「人民大隊」攻佔縣市政府、警察局、專賣局、憲兵隊、司令部、軍械處、廣播電台、電信局、飛機場,還宣布成立「台中人民政府」。

整個二二八事件只有謝雪紅有膽識在台中成立「政府」,而且是「人民政府」。

蔡正元指出,謝雪紅還派二二八民兵支援雲林嘉義的民兵武力奪取政權,二二八事件期間,台中、彰化、雲林、嘉義都在謝雪紅的影響下發展。

蔡正元並指,謝雪紅將八個鄉鎮的「人民大隊」民兵與學生部隊、原住民部隊合併,取名「二七部隊」,紀念2月27日的查緝私菸引發二二八暴動的事件。

蔡正元指出,「二七部隊」的成員大多是海南島、菲律賓、紐西蘭遣送回台的台籍日本兵,有日本陸軍、海軍志願兵或學徒兵,「部隊長」鍾逸人曾任「日本陸軍囑託」,也是嘉義三民主義青年團的組訓股長。

「治安隊長」黃金島是「日本海軍陸戰隊員」,「參謀長」黃信卿是「日本關東軍陸軍少尉」,但「總指揮」仍是共產黨幹部謝雪紅。

蔡正元指出,林佳龍為什麼不敢提謝雪紅?謝雪紅是台灣彰化人,現今很多台中市民都是彰化移居過來的,謝雪紅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赴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和中山大學唸書,校友有鄧小平、蔣經國,1927年創立台灣共產黨,主張建立台灣共和國,換言之,二次戰前謝雪紅是「獨派」,二次戰後是「統派」。

蔡正元指出,1945年在台中組織「人民協會」和「農民協會」,且擔任和平日報主筆,1947年發動台中的二二八事件,「二七部隊」兵敗,謝雪紅逃往中國大陸,創辦台灣民主自治同盟,是中國大陸的八大黨派之一,中國大陸第一份「告台灣同胞書」,就是謝雪紅於1950年2月28日發表,主張武力解放台灣。

蔡正元在臉書說,總而言之,沒有謝雪紅,哪來的「二七部隊」?又哪來的「台中精神」?林佳龍想竄改歷史?

 

 

二二八神祕部隊 「二七部隊」紀錄片首映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2306314?from=udn_ch2cate6638sub7314_pulldownmenu

2017-02-24 20:19聯合報 記者洪敬浤╱即時報導

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今年96歲依然聲音宏亮。圖/台中市新文化協會提供
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今年96歲依然聲音宏亮。圖/台中市新文化協會提供
分享


 

二二八事件今年70周年,台中市新文化協會拍攝「二七部隊」紀錄片,介紹這支對抗國府軍隊,取得勝戰卻解散的神祕武裝隊伍,今晚紀錄片首映,當時的部隊長鍾逸人、警備隊長黃金島都親自出席。

台中市長林佳龍出席首映,他說歷史要正確認識後才能原諒,二七部隊參與者都是18、19歲年輕人,這支部隊讓二二八事件不只是傷害與苦難,也有對未來正向積極的力量。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各地民兵風起雲湧,其中台中的二七部隊屬於武裝軍隊,為避免與政府部隊在市區對抗造成傷亡,主戰到埔里烏牛欄橋(現為愛蘭橋)對戰,以40人對抗國軍廿一師2400人獲勝,但最後彈盡糧絕,就地解散逃亡。

烏牛欄戰役的領隊黃金島、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歷經逃亡被捕,遭監禁最後平反;如今兩人已年過九旬,聲音依舊宏亮,出席紀錄片首映。

這部影片由導演李彥旻拍攝,訪問二七部隊參與者鍾逸人、黃金島、陳明忠等人,從台中干城、埔里愛蘭橋到綠島,爬梳這段少為人知的二二八歷史。

鍾逸人說,二七部隊以二二八事件導火線,在二月廿七日發生的緝菸事件,才取名二七部隊;二二八歷史過去台灣人不敢說,造成記憶出現斷層。

黃金島說,這段歷史證明台灣年輕人被欺負時,可以反抗可以打,代表少年人的勇氣與熱血。

二七部隊紀錄片今晚首映後,3月4日在萬代福戲院,12日在烏牛欄戰役發生地埔里牛耳藝術村,18日在台北二二八紀念館播映;報名請上「台中市新文化協會」臉書。

「二七部隊」紀錄片預告:https://goo.gl/sIH5oW

「二七部隊」紀錄片今晚首映,圖為電影海報。記者洪敬浤/翻攝
「二七部隊」紀錄片今晚首映,圖為電影海報。記者洪敬浤/翻攝

 

二七部隊警備隊長黃金島,今年91歲依然硬朗。圖/台中市新文化協會提供
二七部隊警備隊長黃金島,今年91歲依然硬朗。圖/台中市新文化協會提供

 

「二七部隊」紀錄片今晚首映,當時的部隊長鍾逸人、警備隊長黃金島都親自出席。記者洪...
「二七部隊」紀錄片今晚首映,當時的部隊長鍾逸人、警備隊長黃金島都親自出席。記者洪敬浤/攝影

 

 

 

中時社論》林全的白色恐怖預言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224005779-262101

有民進黨立委提出質詢,主張立法限制國軍退將前往大陸,建議退休少將以上應改為終身管制;若未依規定申請擅自前往大陸,要處新台幣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並取消違背國家忠誠義務者退休俸及相關給與。備詢的行政院長林全給的回應是,「規範要具體、不能太籠統」,否則可能被批評是「另一種白色恐怖。」看看這一搭一唱的對話,看來是要對退將們下手了!

事實上,行政院相關部門已針對退將赴陸事宜展開修法研擬,並直接就《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中若干條文進行修訂,修法方向除了罰鍰,還包括「減少或停發退休俸」及「延長管制期限」等;甚至在部分涉機密事項的政務官及將領,擬將管制年限限定為「終身」。換言之,這次修法受到影響的不只退將,還包括為數甚廣的退休公務員,倘若行政院執意修法,擴大打擊面,影響將非常深遠!

直接了當的說,它的直接效應,行政院長林全其實已經給答案了,這不只是「另一種白色恐怖」,而是名符其實的「白色恐怖」!一個自詡民主的台灣,竟然直接立法對自己人民的言行進行事後審查,還要進行事後追懲,把人民的言論與行動自由基本權利視如無物?一個退休後的公務員,國家機關竟敢藉由行政手段,處罰其應受保障的言行,這不是公然違憲嗎?

誰都知道,搞出這樣一個荒唐的修法,是緣於去年11月有37名退將赴大陸參加紀念國父孫中山的活動,引發親綠媒體圍剿,行政院長林全也公開痛斥他們違背國家忠誠,遂擬議提出停止退休俸等的修法方案,從去年11月到現在,扣去春節年假,還不到3個月呢,這般的高效率修法委實讓人驚嘆!有哪個拚經濟的法案,能夠展現出這種效率?證明這個每天謙卑、正義掛在口中的政府,花費最多的智慧,全都用在怎麼在社會內部製造敵人,處罰那些路數與自己意識型態不符的公民!

基於國家安全,除了很少數掌握關鍵情資的離退官員,該給其一定年限限制外,政府根本沒有任何權力干預離退官員的言行。特別是還要啟動行政力量進行追懲,不論是罰鍰、終身管制、乃至取消退休俸等,全都是使不得的作法,屆時若打起行政訴訟、甚至憲法官司,這個條例都會面臨違憲爭議!

離退公務員既已不具公職身分,理應享有所有《憲法》保障的公民權利,政府沒有任何權力可以剝奪他的居住行動自由,特別還是「終身限制」,這跟「軟禁」不是只差一步?政府也沒有任何權力干預他的言論自由,更不允許因為他說了幾句政府不愛聽的話,就逼他繳交數百萬罰金,甚至取消他的退休俸,這還是個民主政府嗎!離退公務員的退休俸是根據他服公職年資合法掙來的權益,如果政府可以根據其言行不符其意識型態尺碼,就率爾取消之,這就是侵奪其財產,林全之所謂「白色恐怖」預言,就真的實現了!

說到底,從兩岸關係解凍,特別是解嚴之後,雙方早就不處在戰爭狀態,就算對彼此之間該如何定位還存有爭議,但並不妨礙雙方持續交往!如果沒有弄錯,蔡英文總統不是一直在公開談話中這樣強調嗎?目前的執政黨不一直還想著該如何打開兩岸的僵局嗎?如果對「九二共識」抵死不願退讓,起碼就別在其他地方還另生事端吧!如今推出這樣的修法條例,究竟是在向對岸傳遞怎樣的訊息呢?對岸會從這樣的作為中識讀出任何善意嗎?

一個心存惡念的修法作為,見證了當下執政黨的心虛與缺乏自信!意念中只存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偏差心,容不得任何批評,只懂得以檢查自己人民的忠誠度,在社會內部製造敵人、打擊異己,來取得暫時的、虛無的安全感,甚至不惜違憲侵害人權,限制人身自由、剝奪私人財產,僅僅只因為其言行不符官方意識型態。重點是這並非只是預言,立委與林全立院詢答的腳本,正預告這一切馬上就要實現了!

 

 

【長知識】總統蔣公紀念歌 原本不是這一首?

http://classic-blog.udn.com/article/post.jsp?xid=alehseg&f_fun=QUY&f_ART_ID=93113413

2017-02-26 17:23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即時報導

二二八事件70周年將屆,蔡政府發動新一波去蔣運動。文化部長鄭麗君下令中正紀念堂不再販售蔣中正相關商品,也不再播放蔣公紀念歌。由於桃園的兩蔣文化園區也已經不再播放蔣公紀念歌,因此這首過去曾透過政府宣傳系統強力放送,也是中小學音樂課本必備的曲子,如今要想聽到,已經不那麼容易。

不過如果回到民國64年,蔣中正總統去世之後,足足半年之內,雖然政府強力宣傳「領袖崩殂」,但當時街頭巷尾傳播的蔣公紀念歌,卻根本不是現在這一首。這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蔣公紀念歌有多個版本:蔣總統於當年4月5日深夜去世,消息於6日上午公布。8日的聯合報即報導,華視已經譜寫一首「蔣公紀念歌」,並在頻道中播放。「華視版」紀念歌由孫儀作詞,作曲是汪石泉。當年電視連續劇與卡通主題曲,許多都出自他們之手。

※秦孝儀版問世,成為宣傳重點

4月10日,各報統一刊出通稿:國民黨副秘書長秦孝儀,含淚寫成蔣公紀念歌,並由知名作曲家黃友棣(作品有「杜鵑花」等)譜曲,並已由中廣合唱團錄製完成,當天起在節目中播放:

『翳維總統,武嶺蔣公,巍巍蕩蕩,民無能名。革命實繼志中山,篤學則接武陽明。黃埔怒濤,奮墨絰而耀日星;重慶精誠,掣白梃以撻堅甲利兵。使百萬之眾,輸誠何易,使渠帥投服,復皆不受敵之脅從使十數刀俎帝國,取消不平等條約,而卒使之平,使驕妄強敵,畏威懷德,至今尚猶感激涕零,南陽諸葛,汾陽子儀,猶當愧其未之能行!以新生活育我民德;以憲政之治植我民主;以經濟建設厚我民生;以九年國民教育,俾我民智益蒸;倫理,民主,科學;革命,實踐,力行;中華文化,於焉復興。

奈何奸匪叛亂,大陸如沸如焚,中懷饑溺,握火抱冰,乃眷西顧,日邁月征,如何天不諱禍,一旦奪我元戎!滄海雨泣,神州晦冥,孤臣孽子,攀木腐心!孤臣孽子,攀木腐心!

化沈哀為震雷,合眾志為長風,縱九死而不悔,願神明兮鑒臨,誓誅此大奸、元惡!誓復我四明、兩京!誓弭此大辱、慘禍!誓收我河洛、燕雲!錦水長碧,蔣山長青,翳維總統,武嶺蔣公,巍巍蕩蕩,民無能名,巍巍蕩蕩,民無能名。』

秦孝儀身為蔣總統生前重要文膽的,這首紀念歌也一秉以往文采華麗、艱深聱牙的風格,大量運用歷史典故,整首唱完要將近六分鐘。

身為「官版」紀念歌,秦版一下子就成為政府宣傳機器的「主打」,在一個月的國喪期間,不停在媒體播送,有唱片公司發行錄音帶贈送民眾,各中小學還將其當成國文教材研讀。其他「自發版」紀念歌,頓時銷聲匿跡,唯一例外是賴名湯(參謀總長)作詞的版本,同樣流傳不廣。

※經國版出馬,官邸版靠邊站

秦孝儀版已經成為紀念蔣總統的決定版?到了5月,事情又出現變數。

5月14日,行政院擬訂「永久紀念總統蔣公辦法」,包括每年民族掃墓節為總統蔣公逝世紀念日,10月30日為總統蔣公誕辰,放假一天;在台北市興建中正紀念堂;此外還有「由教育部製訂總統蔣公紀念歌,頒行全國」。

17日,教育部公開對外徵集蔣公紀念歌,特別強調「簡單易懂」、「適合一般國民學生演唱」。換言之,擔任閣揆的蔣經國,並不滿意當時已經廣為宣傳的秦孝儀版紀念歌。

當年9月,蔣夫人宋美齡搭機赴美就醫,外界多認為是「官邸派」勢力消長的象徵之一。

10月15日,政院頒定「真正官方版」的蔣公紀念歌,從1880首參選歌詞中,選出張齡的版本。任教於東吳大學與銘傳商專的張齡,抗戰時曾任蔣委員長秘書,以擅長撰寫對聯碑文著名,但他的歌詞卻充分掌握到教育部「簡單易懂,適合演唱」的條件,因而雀屏中選,全長不到一分半鐘。

『總統 蔣公,您是人類的救星,您是世界的偉人。總統 蔣公,您是自由的燈塔,您是民族的長城。內除軍閥,外抗強鄰,爲正義而反共,圖民族之復興;內除軍閥,外抗強鄰,爲正義而反共,圖民族之復興。蔣公!蔣公!您不朽的精神,永遠領導我們;反共必勝,建國必成,反共必勝,建國必成!』

搭配的作曲者是知名的軍中作曲家李中和,也是先前賴名湯版的作曲者。李中和表示,紀念歌既然要能讓全民傳唱,所以「音域不宜廣,節奏不可繁,旋律須流暢,和聲須正常,識譜要容易」。

新版蔣公紀念歌一出,頓時完全取代秦孝儀版,成為官方大力宣傳的版本。秦版從此銷聲匿跡,一直到近年影音網站興起,一般民眾才有機會重新聽到。

「賴名湯版」蔣公紀念歌。(引自聯合知識庫)
「賴名湯版」蔣公紀念歌。(引自聯合知識庫)
分享
「華視版」蔣公紀念歌。(引自聯合知識庫)
「華視版」蔣公紀念歌。(引自聯合知識庫)
分享
蔣中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蔣中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即時短評】推動轉型正義 不應用仇恨史觀

https://udn.com/news/story/10863/2307102?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2-25 11:37聯合報 記者陳洛薇╱即時報導

蔣中正的是非功過,未隨他離世而回歸塵土,隨著政權更迭,他一再被轉型,也屢次成為政客操弄意識形態對立的催化劑。

威權時代,政府全面尊蔣,將蔣中正塑造成民族救星、世界偉人,教科書裡深植他的完人形象,還在各地設置蔣中正銅像;台灣各縣市主要幹道幾乎都有中正路,連寫到他的名字,都要刻意空一格以示尊敬。

「蔣公,你是世界的偉人,自由的燈塔,民族的長城」一如這首蔣公紀念歌,在過去的歷史,蔣中正被塑造成世界偉人,民國64年蔣中正逝世後,內政部甚至訂定《塑建總統蔣公銅像注意事項》,要求各地廣設蔣中正銅像,規定銅像高度不得低於1.7公尺,要「應充分顯示蔣公慈祥、雍容之神貌,並含蘊大仁、大智、大勇、堅毅、樂觀之革命精神,與至誠、博愛、愉快、生動之神情」。

民進黨及獨派則視蔣中正為典型獨裁者,和希特勒、墨索里尼、毛澤東並列人權侵害者,美國政治學者甚至將蔣介石列為20世紀殺人魔第4名,包括在台灣製造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造成上百萬人無辜受害。

隨著民進黨重返執政,以轉型正義為名,再次啟動「去蔣化」行動,立法院昨天通過民進黨立委鄭寶清等人臨時提案,要求行政院、教育部依法要求各級學校拆除蔣介石銅像,真正落實歷史教育;教育部也通令學校以校園自治,教師生共同決定校園內的蔣中正銅像是否移除,文化部宣布中正紀念堂轉型,停播蔣公紀念歌、下架相關產品,文物歸還國史館,未來要討論是否更名。

42年過去了,認為蔣中正是威權統治的人,不能抹去他在台灣推動地方自治、新生活運動、九年國教影響深遠;擁戴他的人,也不能否認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對台灣造成的撕裂與傷痛,但蔣中正的是非功過應該留給歷史評斷,追求轉型正義的同時,不應再用仇恨史觀剪裁歷史真相、再次造成撕裂對立。

美國總統艾森豪訪華。我國前總統蔣中正在松山機場歡迎艾森豪總統來華訪問。本報系資料...
美國總統艾森豪訪華。我國前總統蔣中正在松山機場歡迎艾森豪總統來華訪問。本報系資料照

 

中正紀念堂去蔣化 柯志恩:另一種專制復辟

https://udn.com/news/story/10863/2307413?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2-25 14:45聯合報 記者鄭媁╱即時報導


二二八事件70週年,文化部長鄭麗君今天說,中正紀念堂有必要轉型,提出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紀念堂商店將停止販售涉及威權崇拜文宣品,開、閉館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在如此民主、多元、開放的台灣社會,有誰在那裡閒逛、運動,會被認為是在緬懷威權統治,或是在對威權者搞個人崇拜?說穿了,那裡不過是個歷史的軌跡罷了!有必要讓執政者滿懷怨懟且去之而後快?

柯志恩表示,蔣中正的是非功過自有學者專家做不同角度的詮釋,但歷史絕非執政者說了算,盡管有些人刻意貶抑、或不斷將之醜化、消費以攫取政治利益,我們不必對威權時代的強人歌功頌德,但亦無必要於紛擾的氛圍中製造更多的撕裂與對立,還要再對一個過世已經40多年的人物進行「處分」,甚至不斷的發起去蔣、辱蔣、將之比為希特勒,潑漆咒罵、禁止收藏,對蔣中正做精神上的鞭屍與踐踏。

柯志恩說,事實上,中正紀念堂早已「商品化」了,更何況被下架的公仔無罪,這些文創商品的設計者與製造商,他們的損失又該找誰索賠?自認倒楣?還是文化部用納稅人的錢補償呢?如此,有權者就能獲得精神上的快感與阿Q的勝利?把中正紀念堂的歷史軌跡徹底剝除,這不也是另一種思想禁錮與專制復辟?

 

 

二二八70週年 鄭麗君宣布 :中正紀念堂轉型

https://udn.com/news/story/10863/2307010?from=udn_ch2cate6638sub10863_pulldownmenu

2017-02-25 10:37聯合報系攝影中心 記者鄭清元╱即時報導

文化部長鄭麗君今天舉行記者會,表示文化部已經邀請學者專家組成「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中正紀念堂將開始逐步轉型,初步將紀念堂紀念品商店中威權統治意象鮮明的商品下架,以落實轉型正義。

【中央社/台北25日電】

二二八事件70週年,文化部長鄭麗君今天說,中正紀念堂有必要轉型,提出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紀念堂商店將停止販售涉及威權崇拜文宣品,開、閉館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

鄭麗君上午在文化部南海工作坊說明文化部的轉型正義工作規劃時表示,中正紀念堂是威權統治時期,為紀念威權統治者而建立,自民國101年改隸文化部,屬於文化部所轄三級機關。

她說,追求歷史真相過程中,基於「面對歷史、正視傷痛、尊重人權」,中正紀念堂有必要轉型,文化部將展開中正紀念堂轉型工作,提出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從法制面推動轉型,回應社會期待。

鄭麗君表示,文化部已邀學者專家組成「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將協助文化部舉辦相關社會討論後提出草案。

她說,修法前為避免複製威權文化,文化部現階段本於行政管理權責,將逐步讓空間回歸中性使用。目前已初步將紀念堂商店中威權統治者意象鮮明商品(公仔、文具與生活用品等)下架停售;個人剪影logo不再使用,改用堂體意象logo;停止發放涉及威權崇拜文宣品及簡介;開、閉館停播「蔣公紀念歌」。

另外,中正紀念堂展廳、藝廊與演藝廳更名,回復原先使用的1展廳、2展廳與1樓藝廊、演藝廳等中性名稱,並以藝文使用優先;啟動文物展視室文物協調歸還國史館等其他單位事宜,文化部將持續循序漸進轉型行政前置作業及相關準備工作。

 

中正紀念堂推動「去蔣化」陳芳明:做得太遲、太少

https://udn.com/news/story/10863/2307488?from=udn_ch2cate6638sub10863_pulldownmenu

2017-02-25 15:29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陳芳明主張應移除中正紀念堂中蔣公紀念銅像。「連列寧銅像都被移除了!」他說,全世界只有中共和台灣依然保留威權統治者(毛澤東與蔣介石)的紀念堂與銅像。

談到「去蔣化」會不會傷害台灣外省族群的感情?尤其是當年跟著蔣中正來到台灣的上一代。「歷史是一回事、感情是一回事」,陳芳明認為,歷史問題不能因個人感情而改變,在民主時代,每一個人都必須學習客觀看待歷史,不能因為個人感情,「包容不公不義的事」。

陳芳明認為,當年跟著蔣中正來到台灣的上一代,更有責任認識他來到島上所做的一切事,包括違反人權的歷史事實。轉型後的中正紀念堂,必須做到客觀呈現人權歷史,功過由觀眾自己評斷。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9311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