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林伯豐透露 一例一休將重新思考 扯!南科停電逾3小時 群創6、7廠受害廠商跳腳 川普要製造回流 請不動台灣供應鏈
2017/01/25 15:06:52瀏覽122|回應0|推薦0

 

林伯豐透露 一例一休將重新思考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2251006?from=udn-hotnews_ch2

2017-01-25 05:24經濟日報 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

工商協會進理事長林伯豐。 本報系資料照片
工商協會進理事長林伯豐。 本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一例一休政策上路後,造成勞資都不滿,恐造成勞工薪水未增、資方多付成本、民眾承擔物價漲等三輸局面,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昨(24)日透露,等3月年金改革告一段落後,勞動部願意「重新思考」調整加班費算法跟彈性工時。

他表示,主要包括加班時數4、8、12小時、加班上限以及變形工時等,不過是否真的可以修正,恐得經立法院同意。

一例一休政策引來產業界反彈,連半導體龍頭廠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呼籲,政府應該放寬加班上限,工總理事長許勝雄也發出千言書。工商界大老齊喊調整,似乎也讓政府有意調整。

林伯豐表示,先前工商界進入總統府會見蔡英文,起初是為了年金改革議題反應業界意見,後來也討論到一例一休衍生的問題。

工商界再次向政府提出三大建言,一、加班不滿4小時以4小時計、不滿8小時以8小時計、不滿12小時以12小時計,這項政策為台灣獨有,全球找不到相同案例,相當不合理的規定,應該廢除。

二、周休二日為全世界趨勢,工商界不反對,不過也應該同步放寬加班上限至54小時。

三、變形工時應該放寬以兩個月或是三個月為計算基礎。

林伯豐指出,當時政府回應,願意重新思考產業界意見,不過目前優先處理年金改革。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扯!南科停電逾3小時 群創6、7廠受害廠商跳腳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2251779?from=udn_ch2cate6644sub7240_pulldownmenu

2017-01-25 13:38聯合報 記者謝進盛╱即時報導

台南科學園區今天上午8時許傳出跳電事件,造成園區群創6廠及樹谷園區群創7廠,一度還疏散員工因應,經停電3小時餘,11點55分恢復正常供電。對於這次突然停電,不少園區廠商直呼太扯了。

台電公司嘉南供電區營運處表示,因位於南科園區的道爺變電所今天上午8時21分傳出開關「設備異常」,駐區人員緊急排除障礙,啟動備用輸電迴路,至8時29分全面恢復低壓供電。不過161KV高壓電力輸電仍無法正常供電,派駐人員到群創光電六、七廠進行了解維修。

群創透過新聞稿表示,台電今早無預警壓降,造成群創台南6廠、7廠停電,經啟動緊急備用電力,並疏散人員,群創員工安全無虞,經機器檢修無虞後,預計下午陸續恢復產線運作。據知,除了群創外,附近南茂也因這次停電受影響,但廠方迄未正式對外說明。

群創說,這次無預警停電對產能會造成些微影響,將會加緊趕工,客戶出貨權益不會受影響。

 

川普要製造回流 請不動台灣供應鏈

文/黃亦筠  攝影/劉國泰

https://tw.news.yahoo.com/%E5%B7%9D%E6%99%AE%E8%A6%81%E8%A3%BD%E9%80%A0%E5%9B%9E%E6%B5%81-%E8%AB%8B%E4%B8%8D%E5%8B%95%E5%8F%B0%E7%81%A3%E4%BE%9B%E6%87%89%E9%8F%88-062258429.html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蘋果執行長庫克致電祝賀。《紐約時報》披露,川普逮住機會,在電話中對庫克動之以情。

「對我來說,蘋果在美國蓋大型工廠是巨大的成就,蘋果的產品不是來自中國、越南,而是來自美國,」川普對庫克喊話。

「我了解,」庫克簡短回應。

川普和庫克的互動,隔著太平洋,隨即牽動到佔台股市值高達3成的蘋果供應鏈業者。法人、媒體立刻追問,「台灣供應鏈會不會從中國搬到美國?」

話題延燒,鴻海、和碩、廣達、英業達、仁寶等蘋果供應鏈皆低調回應:視客戶需求,目前都在評估中。態度明顯是靜觀其變。

庫克真的沒打電話

時間來到川普正式上任前兩週,《天下》記者拜訪一名蘋果供應鏈台廠CEO時詢問,「蘋果到底有沒有要求台灣供應鏈去美國設廠?」

他表示,「這私底下說。蘋果也是一臉困惑問我們,『有別的管道接觸你們嗎?』我們也一臉困惑地說,『沒有啊。』」

「所以,庫克沒打電話給你們?」《天下》記者不死心追問。

「沒有,他如果打電話給供應鏈,就會變成供應鏈的政策,」這名高層坦言。

「要移去美國,哪那麼容易,」他反問,「移回去,每支iPhone成本漲100美元,到銷售端要漲2倍,企業增加成本,難道美國政府要補貼嗎?補貼違反WTO精神,要罰錢。而且消費者會接受這樣的價格嗎?讓三星趁勢崛起?」

就算川普不了解,出身早年康柏電腦、和台灣供應鏈極熟的庫克,心中應該一清二楚。這比較像一場選舉的互相喊話、做做樣子。

集體冷處理!台商以拖待變

川普一頭熱要科技製造業到美國,但為何台灣供應鏈至今「冷處理」?

事實上,美國總統歐巴馬第一任任期,也曾提出「Made in USA」(美國製造)的政策。

當時,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曾帶隊到美國考察,還曾釋出消息,選擇在美國東、西岸各設一處據點,但後來移到美國製造的成效並不明朗。

不只鴻海為了蘋果赴美考察,據了解蘋果連接器大廠正崴,也早在歐巴馬第一任任期時,就為了配合Google開發Chrome相關產品,考慮到美國設廠。

「2、3年前就已經考察過一輪,跑到田納西、威斯康辛,人工薪資和中國差不太多,只是無法提供足量的工人,也沒有供應鏈,」一名了解正崴的蘋果供應鏈高層透露,「最現實的是,成本會提高,供應商要聚集成聚落,才會省。」

中國花了近20年,由台商西進形成科技產業聚落。早年在中國設廠,有些原料、零件,也是從日本、台灣進口,但還好人工成本低。雖然現在中國工資高漲,但已形成生產聚落,上下游採購成本降低──美國沒有這樣的條件。

「這要像鴻海、和碩這種組裝代工廠先行,它們沒動作,上游零件廠不會先去,」這名蘋果零件廠總經理苦笑,「現在大家就是以拖待變。」

台美雙邊貿易的重要橋梁、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坦言,「製造回美國,台灣確實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川普能說服台灣系統組裝廠,如鴻海、廣達等到美國投資設廠,它們去了,才會帶動供應鏈到美國投資。」

韓儒伯進一步解釋,「外界常用製造業回流,但事實上不是回流。我認為,已經在亞洲的,就會留在亞洲持續成長。到美國製造的概念,是指新領域的投資,可以多元分散到美國來。」

擋了墨西哥 產線難落地

然而,台灣系統組裝、代工廠,至今對去美國卻顯得興趣缺缺。

川普希望科技製造業到美國設廠,但現實是生產線需要工人。

「支持川普的藍領白人,願意到生產線工作嗎?替代方案是找墨西哥工人,川普卻要在美墨邊境築牆,不要大家到墨西哥設廠,」一名蘋果代工廠高層抱怨。

「設廠在墨西哥,享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稅率優惠,但川普上台後,如果要和墨西哥撤銷或重談這個協議,像汽車業、科技製造業都會受到影響,」一名曾在艾爾帕索廠區待過的前蘋果供應鏈台幹坦言,川普自相矛盾。

配合川普拚就業?台商半年就能辦到

如果川普最後要求蘋果將製造移回美國,台灣蘋果供應鏈怎麼辦?

「川普如果真的有政策,我們6個月就可以實現川普要的就業,就把簡單的移過去,複雜的移到台灣,」一名蘋果代工廠高層說。

什麼是把簡單的移到美國?道理很簡單,就是把最終端的組裝線移到美國,精密的零件都在台灣製造好,比較重的如金屬件、塑膠件在中國做好,分別坐飛機或坐船,從上海和台灣運到美國組裝。

「美國組裝線3000個人就夠了,都做鎖螺絲,沒什麼高科技設備,但終端產值都在美國,」這名高層盤算著,這麼一來,還可以趁機把產線從人工成本高漲的中國,移出一點回台灣。

然而,這樣的全球供應鏈分工,就會變得很詭異,反而沒有附加價值的簡單製造移回美國。

「因為簡單的,才有辦法在6個月做好。而且不能移動複雜度高、自動化高的部份,否則創造不了太多工作機會,這也不是川普要的結果,」這名高層務實地分析。(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 615期)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8985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