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付餐桌上的氣候危機,需要新思維 傳統秘魯3千年農法 抗暴雨異象 採訪側記/農耕傳統力 台灣原民也有一套
2017/07/27 12:50:08瀏覽505|回應0|推薦0

 

 

聯合╱對付餐桌上的氣候危機,需要新思維

2017-07-28 00:50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608961?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近幾年極端氣候威脅全球。今夏葡萄牙因熱浪引發森林大火,英國公路因高溫而融化,美國西南部熱到飛機停飛,北京、上海相繼飆破四十度,不少地方則發生糧食歉收。近年異常氣候頻頻造成糧食危機,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產區因大旱歉收,重創農業,也推升全球穀價,進而改變餐桌風貌。氣候變遷引爆糧食戰爭與餐桌危機,也加劇對貧窮和健康的威脅。

習慣年年颱風侵襲的台灣人,也許以為氣候變遷是遙遠地方的故事。但這幾年,歷經霸王級寒流、豪大雨、密集且強烈的颱風來襲,不僅農民備受打擊,農產價格飆漲,也讓民眾在餐桌上就能迫切感受到氣候變遷的威力。

農業對抗氣候變遷的戰爭已在全球開打,台灣也有不少人意識到此,正自發性研究如何對抗氣候變遷。本報系願景工程連續四天推出「餐桌上的氣候變遷」專題,採訪團隊除深入檢視台灣的狀況,並分赴韓國與秘魯尋找他山之石,希望為台灣農業找出應對氣候變遷的解方。

我們看到,歷經幾次毀滅性的災難後,台灣農民已開始積極尋找氣候變遷下的因應之道,包括培養能對抗極端氣候的種子與土地。他們體認到,唯有能順應逆境的種子與健康的土壤,才挺得過考驗。而原民與自然共存的生態農法,包括混作多樣、世代保種等傳統智慧,正是許多國家因應氣候變遷的救命藥單之一,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相當重視高山原民千百年累積的傳統農業智識。

我們也看到,韓國與秘魯分別用現代科技與傳統智慧抵禦氣候變遷。韓國廣設氣象站、善用大數據,農民可透過App獲知小範圍的微氣象資訊,農業不必再完全看天吃飯;除了科技輔助,他們也試圖找回「老奶奶的種子」。韓國政府不僅致力解決危機,還看到轉機,由官方協助農民嘗試種植過去高緯度地區無法種植的熱帶植物。秘魯原住民也發現,一些傳統古老的耕作方式很能適應氣候挑戰,於是幾個部落聯合成立「馬鈴薯公園」,致力於馬鈴薯保種、育種。這項民間發起的草根運動,也成為國際仿效的典範。

反觀台灣,政府在農業對抗氣候變遷中扮演什麼角色呢?人們似乎只記得,天災農損菜價飆漲時,政府官員只會勘災作秀,高調恫嚇揪不到的菜蟲,然後宣布開放進口及補貼農損了事。對農民而言,這幾年農損屢創新高,農委會的天災補貼金額也隨之攀高,政府雖開辦了農作物天然災害保險,但作法仍嫌消極。

協助農民對抗氣候變遷,在運用科技及追尋傳統兩大利器上,政府幾皆繳了白卷。儘管氣象、災防和農業主管部門各擁資訊,但缺乏整合;儘管台灣過去有「育種王國」美名,但預算不斷縮減;儘管政府設有種原庫與種苗場,卻只扮演單向提供種苗給農民的簡單功能。蔡總統去年向原民道歉時,曾推崇原住民族「以傳統智慧維繫生態的平衡」,但口頭恭維之外,並未融入政策。官方的氣候變遷適應政策,幾乎沒有原民的角色。

面對出拳愈來愈重的老天爺,根本之道是要增強農業的免疫系統,提高調適能力,除加強農地排水,建構溫網室等技術性措施,還要有長遠的育種、保種與土地培本等作為。政府應拿出更積極的作法,整合氣象、災防和農業資訊,善用科技爭取農民應變時間。此外,應採取參與式育種,讓農民在育種過程中就能投入、不斷回種,尋出適應惡劣環境的品種;並藉由農作的調整,開拓農業的新出路。政府更應加強推動食農教育和綠色消費,讓民眾的餐桌,成為農民抵禦極端氣候威脅的重要盾牌。

餐桌上的極端氣候戰爭早已開打,民間都在積極投入,政府豈能虛應故事,更不能再用舊思維打這場現代戰爭,否則將毫無勝算。

 

注意到了嗎?極端氣候引爆連環餐桌危機

2017-07-24 07:15:48 聯合報 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

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11335/2600578

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11335/2600578

去年一月霸王級寒流來襲,海拔僅七百多公尺的苗栗南庄向天湖栽種的高冷蔬菜都覆蓋一層白雪,重創台灣農業。 本報資料照片

食材變貴 貧窮加劇 氣候變遷已提高餐桌成本

儘管國際油價處於低檔已三、四年,但這幾年我們都明顯感覺荷包變薄了。走進麵包店,門口貼著漲價公告,就算沒漲,掂在手心也發現縮水了,到早餐店,不論是點肉排蛋還是照燒雞腿排都變貴了;進口奶粉更漲個沒完,讓家有嬰幼兒的家長眉頭深鎖。

為什麼食材這幾年身價愈來愈高貴?背後有一雙看不見的手—極端氣候。屢刷新紀錄的熱浪與乾旱,造成大部分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產區產量減少,帶動長期漲勢,全球陷入糧食危機,更連鎖推升食材成本,油價早已跟物價脫勾,也讓仰賴進口的台灣吃足苦頭。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對很多台灣人來說,過去只是抽象名詞,但台灣經歷了這幾年的大寒、大酷、旱澇交替,氣候變遷早已在餐桌具象化。不論科技如何發達,農業永遠是極端氣候下最直接的受害者,光去年迄今,從蔬果到禽畜水產養殖類,你我日夜仰息的餐桌都因氣候變遷而改變了風貌。

大寒大暑 旱澇交替 美2015年已列為國安風險

台灣只不過是全球氣候變遷下的縮影,極端氣候影響的不只水利管理、風暴防範、疫病增加和糧食供給,甚至危及國家安全。美國國防部在二○一五年已將水災、乾旱與高溫列為與氣候相關的國安風險。

當極端氣候衝擊農業成常態,不光是餐桌上少了幾道菜餚,更加劇貧窮與健康威脅。亞洲開發銀行甫發表的報告指出,亞洲將是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重災區,包括本世紀結束前,東南亞部分國家的稻米產量將減少百分之五十,亞銀預警,若亞洲沿襲目前應對氣候變遷的方式不改變,將導致巨大經濟損失,毀滅數十年來經濟發展許多成果,包括掃除貧窮。

天候異常更造成動植物變異,根據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去年中報告,農作物為了對抗極端氣候,產生更多化學物質保護自己,熱帶和亞熱帶發展中國家的農夫,正面臨大規模農作物有害毒素累積的問題。二○一三年肯亞基利菲有兩名孩童因為吃了氣候異常致累積過多氫化氧的木薯而死亡的案例,報告也指出,氣溫上升兩度就會增加黃麴毒素影響農作物的風險。

美國「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今年初研究也發現,海洋暖化可能導致愈來愈多貝類感染致命毒素,人類若吃下肚,嚴重者可能致死。

專家更警告,極端氣候將帶來更頻繁、嚴重的糧荒,一場因氣候變遷引發的糧食戰爭、餐桌危機已是現在進行式。

面對正在你我餐桌上演的氣候變遷,我們該怎麼做?別人又如何因應?如何讓農業面對氣候變遷更具調適力?聯合報願景工作室今起一連四天,推出「餐桌上的氣候變遷」專題,深入探訪台灣許多已自發性展開對抗氣候變遷的人與地,更將視角拉到鄰近的南韓與遠在南美洲的秘魯,看看他們如何從科技與傳統中尋找面對未來的知識,也試圖找出台灣農業對抗氣候變遷的解方。

 

 

 

傳統秘魯3千年農法 抗暴雨異象

2017-07-26 07:01:42 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秘魯報導

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11338/2604483

高原耕種法 列全球農業文化遺產

位於南半球的秘魯首都利馬,四月底原本應是微涼的早秋,但許多人仍熱到穿著短袖熱褲上街;沙漠型氣候「無雨城」利馬,才剛經歷了一場駭人暴雨,還因此成為國際焦點的秘魯人細數種種天氣異象,臉上盡是無可奈何,因伴隨異常天候而來像坐直升機般的物價,讓他們吃足苦頭。

秘魯持續復耕老祖宗所開墾的梯田,作為因應極端氣候的解方之一。 記者董俞佳/攝影

葡萄蘆筍 台灣進口大宗

南美洲的農業大國秘魯是我國排行卅名的農產品進口大國,除了最多的飼料用魚粉,葡萄與蘆筍,也是進口大宗。

來到秘魯,常可看到一間間炊煙直上的小店,販賣的是當地人必推的國民美食—一隻隻烤得金黃、多汁的天竺鼠,搭配馬鈴薯、甜椒、起司等配菜,是餐桌上必備的節慶應景食物。但受氣候變異影響,天竺鼠的飼料玉米減產、飼養成本增加,業者瑪蒂亞表示,十年前一隻窯烤天竺鼠約十五索爾(約台幣一百五十元),現已漲到卅索爾,過去通常一人吃一隻,現在大多分享食用。

一場暴雨 糧價飆漲十倍

今年三月,利馬兩天內降下兩年的累積雨量,造成嚴重水患,農地、農作物全毀、交通中斷、蔬果肉類價格無一不暴漲,包括當地人最愛的食材檸檬,價格狂漲十倍,還一度導致國民美食檸檬醃生魚停止供應,民眾怨聲載道。

而根據台灣駐秘魯代表吳進木觀察,秘魯弱勢民眾飲食費用占所得超過六成,食物價格上漲,也直接衝擊邊緣族群。

荒地變良田驚豔聯合國 高原耕種法列全球農業文化遺產

極端氣候挑戰非始於今日,秘魯這幾年除透過科技,也設法從傳統農耕智慧中找到應變極端氣候的作法,還成為國際焦點。以位在秘魯東南方海拔三千八百公尺以上的普諾地區為例,這曾飽受氣候變異之苦的地區,因找回古老的農耕系統,現已成為激勵人心的農業試驗場。

秘魯農業部指出,普諾地區因地處高海拔,原就不易耕作,數十年前因經常發生旱澇災和低溫霜凍等,再加上農民過度放牧、投入化肥等使土壤肥力退化,馬鈴薯產量曾少到一公頃不到一公噸,幾乎只剩過去的十分之一。

科學家與農民合力找出適應極端氣候的新馬鈴薯品種。 記者董俞佳/攝影

馬鈴薯公園的農民找回傳統力,力抗氣候變遷。 記者蔣宗裕/攝影

產量增十倍 克服溫差大、旱澇災

卅年前,普諾的農民與當地民間組織恢復消失三千年之久的農作系統「waru-waru」,農民依考古學會考證出來的方法,模仿打造出土壤平台,周邊築起溝渠用以節流水源,抵抗大水或缺水,至今已有近萬公頃土地改為「waru-waru」進行農業生產,隨後馬鈴薯每公頃產量增加十倍,農民收入也大幅提高,被聯合國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

經歷一場嚴重暴雨,讓秘魯更加努力尋找對抗氣候變遷的生存之道。環境部副部長莫拉雷斯說,因應極端天氣,秘魯以傳統農民的農法與傳統保種智慧為本,再透過科學輔助的方式提升韌性,兩者彼此相輔相成。

秘魯3大傳統力抗極端天氣資料來源/採訪整理 製表/董俞佳

小辭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各地農民依當地自然資源進行因地制宜的農業文化活動,不僅提供讓人驚嘆的景觀,也維護全球農業生物多樣性、傳統知識等重要工作。目前全世界有卅七個農業文化遺產,亞洲地區有廿六個,其中大陸十一個、日本八個、南韓兩個。

 

 

 

秘魯境內氣候80種 建立調配機制

2017-07-26 07:13:40 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秘魯報導

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11338/2604492

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11338/2604492

馬鈴薯公園的農民找回傳統力,力抗氣候變遷。記者蔣宗裕/攝影

今年一場前所未見的急降雨重創秘魯,秘魯農業部表示,除持續鼓勵傳統梯田復耕,運用地方傳統農作系統如普諾的「waru-waru」,面對前所未見的天災,納入「科學技術力」,如治水、適地適種,試辦溫室、結合氣象資料預警等,都是未來對應氣候變遷的策略。

葡萄等蔬果受氣候炎熱影響,產量減少。記者董俞佳/攝影

秘魯不只是農產大國,更是南美洲的美食大國,這裡的年輕人的第一志願是當廚師。不過,秘魯氣象水文局局長瑪媞絲指出,秘魯過去四十年來,每年平均溫度約提高零點二度,雪線往五千公尺以上上升、冰河覆蓋區也減小,各地區的降雨量改變,叢林區雨量往下降,沙漠型氣候的地區,雨量卻往上升。

極端天氣難以預期,馬力歐指出,未來將結合氣象資料、提早預警、透過大數據等方法,呼籲適地適種或轉種;過去降雨量很少的地方,未來也要投入排水設備、水道等。另外,也要納入較為精緻、高技術的溫室栽培。

秘魯地勢狹長且有超過八十種氣候形態,馬力歐說,這樣的環境讓各地區作物可相支援,當北邊的檸檬受損,南邊的檸檬可支應,也要建立農產調配機制,減少供需失衡影響物價。

對農民來說,種子是一切。記者蔣宗裕/攝影

 

 

 

缺經費沒保種...未來台灣的餐桌食物 恐受制於他國
2017-07-24 07:07:41 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洪欣慈/專題報導

亞蔬的種原庫內現存有6萬多種種子,每包種子經乾燥處理後都要打上編號建檔,以利後續資料追蹤。記者洪欣慈/攝影

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保種重要性不言可喻,但卻面臨經費、資源不足窘境,研究人員擔心,若我國不積極進行,未來我們的餐桌食物,恐受制於他國。

農試所作物種原組研究員兼組長溫英杰表示,各國採種團隊都深入各地採集種子,美國到緬甸帶回抗病蟲害的品種,此外,大陸在非洲、韓國在緬甸、日本在印尼蓋種原中心,一方面支助小國,同時蒐集種子。日本更曾來台灣採集連台灣人都不知道的武陵野梅原生種原。

溫英杰說,保種育種都是百年大計,現在不做,未來就來不及,如果有新的品種,還能夠跟其他國家交流、拿到更新的種原。不過近年來,官方跟社會不重視,使研究經費不斷縮減。農試所所長陳駿季表示,有保種才有育種,雖然大家都知道保種的重要性,可是需要經費時「又是另一回事」。

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表示,農委會研究經費十年來逐年減少,但育種需要長期投資,一個品種至少要培育八到十年,可惜社會對於農業發展看得不夠長遠,立法院要求農業改良機構等研究單位每年也都要有「業績」,扭曲農業研究本質,使得育種家只好迎合市場需求,培育容易技轉的種子。

立委蔡培慧說,目前總體預算忽略品種改良,農試所早期育種目標都是「肥美量多」,如今應考量培育耐極端氣候品種的目標。

 

 

採訪側記/農耕傳統力 台灣原民也有一套

2017-07-26 06:57:06 聯合報 本報記者董俞佳

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11338/2604496

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11338/2604496秘魯這個南美洲的古老帝國(見圖),努力從傳統農作知識、農耕體系當中,挖掘、尋找守護糧食的應變方法這項「傳統力」正是台灣所缺乏的。讀者提供

以往想到極端氣候,最常想到的因應方式,無不就是透過「科學力」,提升農作技術來因應,但此行前往秘魯,發現這個南美洲的古老帝國,反而是努力地從傳統的農作知識、農耕體系當中,挖掘、尋找守護糧食的應變方法,而這項「傳統力」正是我們所缺乏的。

為因應極端天氣危機,台灣透過大糧倉計畫、啟動氣候預警、強固型溫網室、增強排水設施等技術因應,但這趟至秘魯採訪,發現不論是在地原住民、乃至於秘魯政府都相信順應當地自然地形氣候而發展出來的傳統農作方法,最能有效降低氣候變遷衝擊。這股「傳統力」也是國際趨勢,包括聯合國環境組織等,都提倡納入老祖宗的農耕智慧精神為農業調適策略。

回到台灣,原住民傳統多樣化而非單一的種植方法,還有早期人工種稻,是採植株間距較大、有利通風的種植模式等,現在也都被認為能有效減少病蟲害,並讓植株更加強壯,但這些傳統農作方法,並未被廣泛推廣與認識。

在秘魯,我們看見另種守護糧安的可能方法,不單靠科學力,而是同時翻轉改變態度與思維,建構出健康的農耕系統,對抗極端氣候愈來愈猛烈的襲擊。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726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