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文網址: 陳光誠在台灣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985992.shtml#ixzz2XDd9noPD
Power By udn.com

 

立院上演暴衝戲 這就是民主?

陳光誠在台灣 立院上演革中華民國的命?借箭又如何 藍綠大打出手 勒脖、咬人、潑水
2013/06/25 08:20:59瀏覽257|回應0|推薦0

立院能讓陳光誠看到民主的美好?

 

中國維權律師陳光誠訪台,談到他想要體驗台灣「民主的美好」,並將於今天在立法院禮堂發表演講。如果陳光誠剛好看到國會臨時會上演謾罵拉扯的大戲,很抱歉,他必須理解,那其實稱不上是台灣民主「美好」的部分。

從極權國家來的人,一定很羨慕民主選舉的國會和表達異議的自由;對台灣人而言,當年確實也有過同樣的心情。但經過廿多年,台灣人民今天更想知道的是:民主選舉的國會若訂不出合於時代需要的法制,異議氾濫到使社會失去凝聚共識的能力,當國家因此停滯,那該怎麼辦?陳光誠今天也許可以向立委提出這個問題,並問問他們:為什麼正式會期中不好好審查法案,到了臨時會也還在推拖拉?

立院臨時會已進入尾聲,執政黨原本期待通過證所稅修正、十二年國教、公債法、核四公投等案,但適逢兩岸服貿協議引發在野黨不滿,可能連帶衝擊既定法案的三讀;那麼,所有的法案恐怕只好再留待第二次臨時會去解決。任何不滿,都可以折射到每一項法案身上;任何情緒,都可以牽動朝野的對立硝煙,這是台灣多年來司空見慣的政治景象:凡事能牽拖就牽拖,絕不就事論事。亦即,就民主政治的「制衡」原理而言,台灣只學到「制」,卻從未學到「衡」。

「制」與「衡」的差異,可從最近的幾個例子看出。在民間業者對服貿協議爆出質疑之前,在野黨立委幾乎不把這項協議當一回事,而是全力放在杯葛「兩岸互設辦事處」議題上,甚至為此霸占了立院議事廳。然而,一俟聽見若干業者發出怨言,朝野立委馬上撲身跳到新的議題上面,把互設辦事處問題棄如雞肋。這和十二年國教一樣,民進黨原先也持「排富」的主張,但一旦行政院聽取外界建議同意排富之議,在野黨馬上又跳到相反的立場,開始指責馬政府言而無信。

簡單地說,「制」只是在宣示反對者的意見,且一味死守杯葛立場;而「衡」則需要進一步提出不同看法,從彼此的差異之中走出第三條路。民主如果只有「制」,而不追求「衡」,那麼政治將不免卡在死胡同,而民主也將因失去信念和價值而變得錯亂與虛無。

以核四公投為例,社會各界對核四存廢爭議多年,執政黨一方面有責任繼續興建,一方面又面臨民間強大的反核力量;在這種情況下,訴諸公投恐怕是最後解決之計。矛盾的是,民進黨執政時曾停建核四又復工,且追加數百億經費,如今核四完工在即民進黨又轉向反核;不僅如此,竟連核四公投案也大力杯葛。如此,既要反核四,又不讓民意有公投表達的機會,究竟要核四伊於胡底?

相對於立法院缺乏解決問題的責任感,行政部門的拙於溝通及怠於協調,也是台灣民主顛躓失能的另一主因。且看,在台菲為漁船射擊事件談判時,江揆給了外長林永樂一個大難堪;接著在會計法覆議爭議中,馬總統賞了行政院一個大悶鍋;最近的國教排富,則又是閣揆給了教長蔣偉寧一個耳光;凡此,無不令人瞠目結舌。這並不是說政策不能中途轉彎或進行修改,然而,如果政府內部的溝通能提前進行,與國會的協調能夠早一步到位,那麼,上級部門打下級部門耳光、立法部門唱行政部門反調的情事何致一再發生?

老實說,今天立法院臨時會要通過什麼法案或不通過什麼法案,許多人其實已不在乎。畢竟,人們對於立委專業化及使命感的期待,近幾年已逐漸降到不抱希望的地步。朝野立委還在那裡假裝煞有介事的協商,黨團還在那裡發動什麼甲級動員令,只顯示他們打著民主的招牌在那裡進行黨派或個人的利益交換,誰相信他們的心裡真惦記著台灣或人民?

若只看到立法院的算計和粗魯,陳光誠其實也不必太失望,畢竟那只是台灣政治體制的一隅。台灣民主的美好,並非傳說;只是,那得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中細細尋思品嘗。以陳光誠的聰明,應不難洞燭其奧。

【2013/06/2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立院能讓陳光誠看到民主的美好?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985256.shtml#ixzz2XBNn1UDQ
Power By udn.com

 

 

 

我有話說-立院上演革中華民國的命?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廿日審查《兩岸互設辦事處條例》草案,朝野均發出甲級動員備戰。民進黨團與台聯黨團均提出自己的版本,與行政院版本的最主要差異在於兩岸關係定位。行政院認為是特殊關係,而民進黨與台聯黨認為是國對國的關係。

     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與增修條文》現行規定,中華民國領土包括自由(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兩岸關係非國與國的關係。行政院版本乃是依循此一憲法,加以立法規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則是一個顯例。民進黨與台聯黨團的提案完全違背憲法。

     任何一個國家,《憲法》都是根本大法,所有法律不可凌駕《憲法》之上,否則皆屬違憲與無效的法律。如今民進黨霸占主席台,議事空轉也罷,拿違憲的法律草案強渡關山,可說是世界級大笑話,將使國家與國民蒙羞,因為這樣的立委素質,丟自己的臉也丟選民的臉。

     民進黨應該還記得現在的《憲法增修條文》,民進黨當年是參與修憲的;如今翻臉不認《憲法》,讓人有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感觸。

     假定民進黨要通過該黨的法案,勢必得先修憲,民進黨應該提出修憲的提案,修改憲法;或發動革命,來改變現狀,否則如此貽笑大方的惡搞,不僅大開民主倒車,也讓中華民國的民主蒙羞。在二○○八總統選舉後,美國前總統小布希還稱讚台灣是世界與亞洲的民主燈塔,但如此一來,此一成就將被民進黨的作為破壞殆盡。

     民主的真諦是容忍多樣的聲音,權力的行使必須是合法合憲的,而不是拿政治訴求讓議事空轉。民進黨與台聯黨立委的行為已經做出最壞示範。

     《兩岸互設辦事處條例草案》攸關多數大陸台商與在台企業的利益,如果在臨時會還是沒通過,那民進黨諸位立委是否對得起領的薪俸及議事費,因為那是納稅人的辛苦錢。

 

 

編.輯.室.報.告-借箭又如何

     幾個在公務機關任職的友人們,最近都有共同的抱怨:工作實在太忙了。平日加班到8、9點是家常便飯,連假日都要值班、出差或處於待命狀態。別說是朋友餐敘,連家庭活動都被犧牲,當然個人生活品質也大打折扣

     我所認識,和我年紀差不多的中生代公務員,許多都是科長級的小主管,真的沒有一個人的工作是輕鬆的。其中某位負責新聞聯繫業務的朋友,每天早上7點以前就到辦公室剪報,若有和自己部會有關的新聞,就開始寫澄清稿、上簽呈,層層上報的過程中,難免要修改個幾次;晚上還要監看談話性節目,聽到名嘴開罵,要立刻通報,甚至安排相關人員call-in說明。

     他小小聲地強調,看來看去,現在各部會發的所謂新聞稿多半都是澄清稿,新聞發布單位根本只是新聞澄清單位。他覺得自己比較像消防員,看到哪裡有火就先滅了再說,當年他讀書學的企管,現在根本很少派上用場。

     我想起本報某位副總編輯在過去幾次的編輯室報告,討論一樁開發案因涉及幾個地方及中央政府機關的行政效率不彰、缺乏擔當,以及互推責任,導致業者無所適從的問題。總是在見報隔天,這位副總編輯就會收到厚厚一疊來函,由機關的單位首長署名回覆,針對編輯室報告的內容一一提出反駁,甚至把當中的公文往返過程交代的鉅細靡遺。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我還挺為這位首長的認真感動,想這封公文光是打字大概也得耗上他半天。

     但這麼一來一往好幾回了,來函快累積成博士論文的厚度。重點是,首長這麼耗神費事的不斷說明,業者的問題卻依舊沒有解決。

     這不是內耗是什麼?我看到的不是一個積極任事的政府,而是一群善辯逞能的官員。所以,當另一名公務員朋友抱怨近日排滿了行程,是因為得陪著首長到處向業者、學者「借箭」,我實在很難再感動於這些公僕的勤奮--畢竟當政府官員每天疲於奔命,卻只是被訓練得嘴比手還靈光,實在很難相信他們在關鍵時刻還有拉開弓、瞄準靶心射出的力氣,那麼,借了箭又如何?

 

朝野今甲動對決 臨會恐一事無成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爭議持續延燒,今天是立法院第一次臨時會最後一次院會,朝野黨團全祭出甲動激烈對決。

     在野黨團不滿《服貿協議》簽署過程黑箱作業,撂重話全面備戰,今將聯手霸占主席台,全面杯葛議事進行,包括《公債法》、證所稅、十二年國教及核四停建公投案等重大議案闖關,臨時會恐淪空轉。

     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賴士葆昨表示,上述四大議案均早已屆滿協商期限,今要求交付表決處理,他呼籲在野黨不應該硬是牽拖、無限上綱,用「八竿子打不著」的《服貿協議》作為杯葛理由。他強調,若今天院會一事無成,無法通過證所稅等法案,黨團已作好準備,不排除要求下周立即召開第二次臨時會。

     《服貿協議》掀爭議,立法院長王金平昨上午邀集朝野黨團協商國營事業預算案,並討論明、後兩天是否加開院會進行法案清倉,但在野黨強烈不滿《服貿協議》簽署過程不公開透明,恐衝擊國內相關產業發展,民進黨和台聯黨團均拒絕出席協商,最後導致協商破局。

     台聯黨團要求行政院長江宜樺赴立院專案報告《服貿協議》,否則全面杯葛臨時會。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過去處理兩岸協議,都是交付委員會邀請相關部會首長報告,從未拉高層級至閣揆,盼朝野繼續協商討論,不要因此杯葛議事。

     但在野黨堅持不買帳,僅同意放行讓證所稅修法通過,其餘法案則堅持杯葛到底。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說,核四公投、十二年國教等議案,都將對台灣造成莫大傷害,絕不輕易放行!

     台聯黨團總召許忠信也揚言,若江揆不赴立院報告《服貿協議》,並在第二次臨時會就展開逐條逐項審查、表決,將全面杯葛臨時會議事,除證所稅可通過外,黨團將堅持拒審國營事業預算、撤簽公債法、政府組改等協商結論。

     針對證所稅修法議題,親民黨團總召李桐豪昨舉行記者會表示,目前台股距離八千五百點的起徵點仍有十%空間,證所稅修法不必急於一時;若國民黨要求強行表決,黨團將要求先表決親民黨版本,若表決結果未通過,將再提修正動議要求廢除證所稅,並全面杯葛財政部無關民生經濟的所有法案。

 

陳光誠在台灣

To be or not to be,這是莎翁名劇「哈姆雷特」裡的大哉問。如今在台北政壇,卻也有個to see or not to see的問題在發酵。陳光誠訪台,各界與其說關心這位中國盲人律師的見解,不如說更有興趣探問馬總統對他「見或不見」的象徵性意義。總統府已表明了未安排接見,但隨各方壓力和試探紛至,這問題不無可能被小題大作。

台灣政治景象很奇特,因藍綠對峙加上兩岸事務的心理因素,有時政治光譜裡站最左端的一方,會做出最右端的姿態。例如陳雲林來台時,反而見綠營對青天白日滿地紅積極「護旗」;又例如對一般陸客、陸生、陸配並不太友善的民進黨人,對於達賴喇嘛、西藏熱比婭、流亡海外的中國異議人士這些題材,卻表現出異常關切,總是藉題發揮要求政府表態。反過來說,馬總統對這些題目則格外戒慎恐懼,「做」有各種瞻前顧後的考量,結果選擇「不做」的象徵性意義反而被擴大解讀,也往往遭人對他的行事風格更加註一筆。

這種困境,於政治現實中「兩害相權」時難免遇到。大權在握如美國總統歐巴馬,隨著對中共官方的利害時機考量,要不要接見達賴也同樣是個「有時進,有時退」的問題。歐巴馬也曾因拒見達賴而挨罵,而他們的終於會面,避開了美國元首傳統上會晤外國政要的橢圓形辦公室,選在周末時間的白宮地圖室,也未通知、開放媒體採訪,直到會後才發布了歐巴馬輕裝未打領帶的與達賴會面的照片。這種安排,有回應美國內部民意的作用,也有外交關係的輕重衡量。可見處理方式有層次,不是只有見與不見的二切法。

台灣對外處境艱困,對內又有對立的政黨彼此扯後腿,如果繼續這種作風,則我們可傲以示於陳光誠的民主精髓還剩下多少?中國維權鬥士,在中共高壓政權下仍堅持異議,當然有令人尊敬的地方;但流浪海外的處境,往往有志難伸,甚至只有機會在特定圈圈裡發揮有限的影響力。這次陳光誠前來體會台灣民主,希望朝野都有智慧展現台灣自信的一面,不必把to see or not to see鬧成內部庸人自擾之的問題。

 

立法院臨時院會上午原本要處理證所稅、12年國教、核四評鑑和公債法,但民進黨立委不滿「服貿協議」而杯葛議事,雙方在主席台上對峙,立委林淑芬(左下)拿起咖啡及水兩度向主席台潑灑,造成混亂場面。
記者曾學仁/攝影
與大陸維權律師陳光誠到立法院演講的同一時間,立法院議場內朝野立委大演罷占主席台戲碼,數度爆發衝突。在議場後方,立法院長王金平和朝野黨鞭為了那個法案該表決,那個法案該減碼加碼稱斤論兩。一個舞台,三場戲碼同時上演。

陳光誠演講題目是「人權是兩岸和平的基礎」。比起對岸的中國大陸,台灣有資格在人權維護上,起相當程度的示範作用。與人權密切相關的民主,實踐在國會殿堂,大陸號稱是協商民主制,但表面一派和諧底下,人民實際上不做任何決定。台灣人自豪的是,至少立委是我們一票一票選出的。

可是撇開人民一票一票選出的形式化民主,在民主的內涵上,今天立法院的表現,我們卻很難驕傲的向陳光誠說這是真正的民主。不論是朝野在密室裡對法案的論斤秤兩,或者在議事廳的拳腳相向,都與真正民主的實踐,有很大的區別。但這個選舉制度的存在,卻也是陳光誠窮其一生,希望追求建立的制度,台灣應該反思,能否給陳光誠對民主有更高的信心,而非悲觀的未來。

民主的國會殿堂顯現出的民主,是充滿衝突,緩慢而無效能。執政黨坐擁國會多數,卻對法案通過與否無能為力,只能用抗爭對抗在野黨的抗爭。在野黨明知行政部門簽訂涉外協議,只能全案可決與否,即使逐條審查,也是空為表象,並不能實質更動任何條文,但是在野黨立委為反對而反對,將議事抗爭視為常態,只是爭取選民注意,藉抗爭為政治交換的籌碼,國會議事品質因此江河日下。如此一來,我們是否投下立委這一票,又有何區別?

陳光誠大讚立法院的抗爭空轉比坦克車開過去好,不知道立委諸公聽了,是感到驕傲,還是羞愧?



全文網址: 立院上演暴衝戲 這就是民主? | 政治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E7%AB%8B%E9%99%A2%E4%B8%8A%E6%BC%94%E6%9A%B4%E8%A1%9D%E6%88%B2%20%E9%80%99%E5%B0%B1%E6%98%AF%E6%B0%91%E4%B8%BB%EF%BC%9F-7986037.shtml#ixzz2XDeDyd7x
Power By udn.com

 

 

藍綠大打出手 勒脖、咬人、潑水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中右)和國民黨立委馬文君(中左)兩人大打出手。
記者曾學仁/攝影

立法院上午舉行臨時院會,朝野立委試圖搶占主席台,民進黨立委姚文智(中後)搬起國民黨立委王惠美(中前)往外拉,造成王惠美驚嚇哭泣。
記者曾學仁/攝影

臨會結束前 上演火爆秀

立法院臨時會結束前夕,立法院化身咆哮山莊,朝野立委一早就相互推擠,互嗆「不要推」、「不要踩」、「性騷擾」。立委潑水、潑咖啡、咬人、推擠、拉扯頭髮全都來,朝野黨鞭在議場後台協商開會事宜,立委在主席台相互叫囂,爭執過程中,民進黨立委姚文智抱住國民黨立委王惠美,王惠美不甘受辱,在議場大哭。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改變戰術,今天上午6時40分動員女立委發動突襲,一群娘子軍搶在議場開門後,比民進黨立委還先占主席台,民進黨錯失先機,開始衝撞拉扯,國民黨男立委站在主席台後方,忙著排除在野黨立委的肢體騷擾。

潑水潑到自己人 尷尬幫忙擦乾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被立委摔倒後,她先口咬國民黨立委吳育仁,再勒住脖子,整個人掛在吳育仁身上,又拿杯子對國民黨立委潑水,卻潑到民進黨立委何欣純,尷尬地跑去拿衛生紙幫忙擦拭。林又衝撞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吳育仁上前架開,馬文君手肘一拐,撂倒林淑芬。

霸台擠成一團 僵持到中午

面對民進黨立委衝撞,國民黨立委沒有放棄主席台。民進黨立委姚文智一把抱住國民黨立委王惠美,試圖要把她搬開,王惠美氣得大哭。王惠美說,有問題就協商,幹嘛對女人動手。姚文智拒不道歉,宣稱是大家擠成一團,絕對不是性別問題,推擠之間沒有造成傷害,王惠美是作秀。

朝野立委從上午7時僵持到中午,議場後方持續朝野協商,國民黨希望能多過一個法案,但在野黨立委不支持。

不少立委驗傷 有人揚言提告

不少立委在衝突中受傷,國民黨立委吳育仁和黃昭順先後到台大醫院驗傷,吳育仁左手手臂被林淑芬咬一口,在醫院打了破傷風 和領藥後,回到議場繼續僵持,吳育仁表示會對林淑芬提告。黃昭順在推擠中,被立委推倒在地,腰部撞地面受傷。



全文網址: 藍綠大打出手 勒脖、咬人、潑水 | 政治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7985958.shtml#ixzz2XDdla3TL
Power By udn.com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78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