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桃機二航廈 又水舞了 地方諸侯爭食台灣天空 兩任交長交鋒 「血汗又手段惡劣」華航空少訴罷工始末心聲
2016/06/23 11:13:13瀏覽208|回應0|推薦0

 

桃機二航廈 又水舞了

桃機二航廈 又水舞了
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捷運A13站內,因28日下午一場雷雨,造成P4停車場的排水管破裂,雨水從捷運A13站天花板傾洩而下。(陳麒全翻攝)

昨日受到長達40分鐘大雷雨的影響,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地下2樓天花板昨竟出現小瀑布,被譏為「水舞間」桃機版;桃園機場公司指出,因地下停車場老舊排水管破裂導致淹水,水勢從機場捷運A13站大廳狂瀉而下淹到美食街,還好前後10多分鐘就完全控制,未影響美食街運作。

大廳洩下 波及美食街

桃機公司表示,昨日下午受到雷雨影響,除了依規定停止機坪地面作業外,因瞬間豪雨讓第二航廈4號地下停車場的一條老舊排水管爆裂,溢流水從捷運A13車站大廳狂洩而下,水勢更波及美食街。

桃園機場國境大門在月初成了「水上機場」,這次又上演「水舞間」戲碼,不少網友直擊並將影片PO上網,不過,桃機公司有了上次大淹水經驗,緊急進行危機處理,包括高鐵局、桃捷及桃機公司,動員大批人力圍堵搶修,桃機公司也立刻調動近百名工作人員待命,並用沙包擋住滲漏雨水,防止水勢持續溢流到美食街。

機場公司緊急搶救後,在下午5時10時控制水勢,5時20分將現場清理完畢,沒影響到旅客,也沒有影響到美食街營業。

排水管老舊 多年未修

至於降雨直沖機場內的主因,機場公司表示,主要是4號停車場有一條地面排水管接頭鬆脫,雨勢經由排水管滲漏到航廈地下2樓,目前造成電扶梯、升降梯故障,正漏夜全力搶修。

桃園捷運公司也指出,桃捷工程人員在第一時間內先關閉排水管開關止漏,同時出動大批站務人員,快速將原本計畫在雨季使用的沙包堆起阻滯水勢,接著出動多部抽水機,將站體內抽走積水,並通知行控中心軌道斷電、開啟月台端牆門,讓雨水外流到月台區。

桃機公司表示,二航廈啟用至今已有10多年,其中管線錯綜複雜,無法進行全面檢修,這次漏水的是雨水排水管,過去因無異狀,未特別檢修,後續將針對二航廈類似管線抓漏補強。

(中國時報)

 

 

 

直言集/把餅做大 別民粹用事

2016-06-23 03:46 聯合報 本報記者蔡惠萍

http://udn.com/news/story/9924/1780560

一場大雨讓桃園機場成為過街老鼠,也讓民進黨地方諸侯順勢爭取航空資源。面對群雄並起的局面,民進黨政府認為沒「分食」問題,只要有市場需求,中央、地方都該支持,一起把餅做大。

在管理學上,要如何零和遊戲變成雙贏局面,關鍵就是「把餅做大」,但政策、目標人人能講,重要的是執行力與手段。若果這裡的餅指的是「資源」,眼前現實的是,政府財政困難,各個部會都在爭取預算,在有限民航資源下,如何讓各地國際機場「遍地開花」下,又能不排擠桃機既有的資源,聽來未免過於理想化。

如果這裡的餅指的是「客源」,今年以來,台灣陸客自由行與團客大幅萎縮,兩岸關係處於「冷處理」,台中機場已經停掉了十條大陸航線。

民進黨喊得震天價響的觀光「南向政策」,但從東南亞語導遊到路標指標等軟硬體資源都沒到位,難道光憑口號,就能讓東南亞旅客絡繹而來?

更遑論國際航空競爭向來冷酷、不留情,當鄰近各個機場都在進步、搶人搶糧時,集中火力往前跑都不一定能贏,更何況是原地踏步,甚至是後退?

台灣民眾習慣用「感覺」、「情緒」看待許多公共政策,一場桃機淹水,讓大家忘了桃機這幾年的進步,只因對桃機的惡感,覺得把桃機廢了武功無所謂,演變諸侯伺機爭奪資源的局面。但就像嬰兒與髒水理論,難道就因桃機管理出問題,就連嬰兒跟髒水一起倒掉嗎?

更讓人憂心的,如果提不出具體執行方案跟資源如何籌措,就怕餅不但沒做大,最後徒畫大餅而已。

 

地方諸侯爭食台灣天空 兩任交長交鋒

http://a.udn.com/focus/2016/06/23/22598/index.html

    • 毛治國:國家財政吃緊下、大家都在爭預算,只有「一塊餅多人分」。
  • 賀陳旦:與其談如何分食這塊餅,不如看「如何再把餅做大」。

一場桃機淹水讓地方諸侯爭食桃機航空資源,交通部火速核定清泉崗機場更名台中國際機場,賀陳旦也呼籲廉航到高雄設點,但在國家財政與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勢必產生排擠與競合關係,未來桃機是否還能維持現有一線機場的地位與功能?

曾任交通部長的前閣揆毛治國對此憂心忡忡,主動對新政府提出諍言;交通部長賀陳旦也回應桃機的現在與未來。究竟台灣國際機場該遍地開花,還是集中火力發展桃機?

毛治國的砲火 很猛烈…

 

「大家現在抱怨開高速公路到桃園轉機,但以後可能到桃園坐飛機轉機。」毛治國對於民進黨航空政策提出諍言,他說,「桃機不是桃園市的事,而是代表全台灣國際門戶的優勢」,如果地方有需求(就升格),「可能把二線做成一線嗎?」卻把一線機場資源花光光,「後果想過沒有?這就是民粹。」

面對諸侯群起爭逐機場資源,他呼籲:

這不是交通部的事,而是政府整體基本政策,總統蔡英文、閣揆林全要去說服他們的諸侯,再透過諸侯說服民眾

民航是國際競爭,不能關起門來當內政處理,國際市場檢驗一點都不領情,鄰近的香港、上海、仁川也都不斷進步,若桃機停滯不前,國際航空公司的長程線馬上撤出台灣。「不要不信邪」,且桃機「一旦被翻過去,就再也翻不回來了」。

桃機淹水而衍生一連串連鎖效應,毛治國說,桃機「當然該罵、該被刮鬍子,但這是一時問題」,宏觀的國家級策略規畫,不該把短期的執行跟管理問題混為一談,模糊了長期政策的視野跟焦點。

毛治國:桃機已具備樞紐機場功能

在馬政府執政時期,將桃機定位為國家一級門戶,規畫包括第三航廈及第三跑道在內的桃園航空城計畫。毛說,台灣很小、資源有限,在後有追兵的情況下,能維持一座國際級的「一線」機場其實已相當吃力,台灣具有東亞航空的地緣優勢,桃機在現階段不論在航線、運量及航班及服務水準,從桃機轉口貨已將近5成的數字來看,桃機都已具備區域樞紐(hub)機場的重要功能。

他說,香港、新加坡之所以能創造那麼高的GDP,就是轉口貨運;台灣也一樣,應該要讓全世界「矇著眼睛就知道把人跟貨送到桃園」,而不是還要想去歐美要到桃園、大陸要去台中,這也就是樞鈕機場的意義。他更不客氣地說,要成為一線機場機場門檻非常高,清泉崗只有一條跑道,「請問第二條跑道的地在哪裡?航廈夠嗎?」

桃園機場耗資廿七億餘元改建第一航廈,圖為改建後外觀。圖/報系資料照

桃園機場耗資廿七億餘元改建第一航廈,圖為改建後外觀。圖/報系資料照


1/2

毛治國:在我任內 台中也要求分配航線

「更何況,在我任內時,這些機場也不是零投資。」他說,當時台中也要求分配航線,「沒這回事,我要求他們『要自己創造市場』」,後來台中有兩百多班包機,「是胡志強一個城市一個城市跑出來的,我也把同樣的話告訴賴清德」。

理性決策跟凡事想到政治正確的差別在於,前者是根據後果來決定政策,而政治正確就是不計後果,只講情感認同。

討好一時、眼前、短期,而不想辦法說服民眾,「大家都要給糖吃,大家都要滿足,資源分配就會亂掉。」但民航是國際競爭,「不是我高興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一定要專業、理性,不能用情緒、感覺,而是根據政策後果做決定,而不是政策本身。

賀陳旦:在強化品質前提下 一起把餅做大

「我們沒有要把桃園機場的餅做小,而是在強化品質、競爭力的前提下,開拓其他機場航線及產品多樣性,共同把餅做大。」交通部長賀陳旦語重心長地強調,不該只談機場「分流」、「瘦身」,而是該放眼在運輸事業要如何結合地方來拓展觀光,航空公司、高鐵等運輸角色都該有所轉變。

「這在於我們怎麼看待未來。」賀陳旦說,雖然今年陸客縮減,但韓國、泰國旅客增加,整體觀光並沒有落後趨勢。他強調,全球愈來愈重視休閒生活、網路也更發達,觀光旅遊環境會不斷成長。

賀陳旦說,機場規畫放眼在未來廿年,桃園機場第三跑道預計2030完工,台中、高雄的計畫則是定在2035年,等於是桃機定位在先,5年後才來看台中、高雄的發展,也不排除都會同步提前。

交通部長賀陳旦說,桃機不該只談「分流」、「瘦身」,而是放眼運輸事業要如何結合地方來拓展觀光,航空公司、高鐵等運輸角色都該有所轉變。圖/報系資料照

交通部長賀陳旦說,桃機不該只談「分流」、「瘦身」,而是放眼運輸事業要如何結合地方來拓展觀光,航空公司、高鐵等運輸角色都該有所轉變。圖/報系資料照


2/2

賀陳旦:瞄準新南向 盼成定期航線

賀陳旦說,機場、航空事業密不可分,交通部將設法針對幾個新南向國家,朝包機、節慶對開班機做起,再慢慢談判航權,成為定期航線,在國內各機場。

此外,貨運部分也將隨著客源開發而納入,賀陳旦說,貨運會隨著產業發展而變動,但他認為「沒有理由會萎縮」,他也相信,農業將是未來相當重要的出口品,「無論是客、或貨,都不能愈做愈小。」

賀陳旦說,機場本身及轉乘條件也要同步提升,例如高鐵利用假日接駁、飯店優惠與當地整合。

「與其去談如何分食這塊餅,不如看如何再把餅做大。」賀陳旦認為,產品多樣性發展,不見得是削弱台灣市場競爭力,而是在於「我們怎麼看待未來。」交通部會朝此方向輔導,長期逐一去推動,沒有時間表。

把餅做大...毛治國:只有一個餅更多人分

對於交通部表示要把餅做大,「please tell me.」毛治國說,就資源來看,看不到餅,而是一個餅更多人分,尤其在國家財政吃緊下,大家都在爭預算,勢必產生排擠效應;但吃不到那個餅,受害不是桃園市,而是全台灣的利益,失去了國際門戶的優勢,絕對不能將桃園機場當成地方議題來看。

他說,台灣的海運在戒急用忍時代,「根就已經被刨掉了,」如今海運的洲際航線已經by pass(略過)台灣了,認為台灣只剩下進出口,他憂心空運可能也將步上同樣的後塵。他希望,民進黨政府能夠珍惜桃機今天取得的地位,不但要克服萬難,更要善用有限資源傾全力發展桃機,避免桃機落入被邊緣化的危機。

聯合報/蔡惠萍、侯俐安 報導
聯合報/李承宇、宋建璋、陳惠珒 製作
主圖/報系資料照;胡經周 攝影

 

 

專訪/毛治國:桃機國門 不能民粹

2016-06-23 03:46 聯合報 記者蔡惠萍/專訪

http://udn.com/news/story/9924/1780582

毛治國 記者胡經周/攝影

分享

「大家現在抱怨開高速公路到桃園轉機,但以後可能是到桃園坐飛機去轉機。」毛治國對於民進黨「人人有獎」式的航空政策提出諍言,他說,「桃機不是桃園市的事,而是代表全台灣國際門戶的優勢」,如果地方有需求(就升格),「可能把二線做成一線嗎?」卻把一線機場資源花光光,「後果想過沒有?這就是民粹。」

馬政府執政初期,桃機國際評比低落、百病叢生,當時擔任交通部長的毛治國投注心力,桃機改頭換面,並在國際評比中大幅躍進,馬政府並將桃機定位為國家一級門戶,規畫包括第三航廈及第三跑道在內的桃園航空城計畫。對於近日桃機因淹水而衍生分食效應,毛憂心忡忡,主動向本報記者談及他的憂慮。

民航是國際競爭,不能關起門來當內政,若桃機停滯不前,很簡單,就是用腳走路。

面對民進黨諸侯群起爭逐機場資源,毛呼籲,這不是交通部的事,而是政府整體基本政策,總統蔡英文、閣揆林全要去說服他們的諸侯,再透過諸侯說服民眾:民航是國際競爭,不能關起門來當內政處理,國際市場檢驗一點都不領情,鄰近的香港、上海、仁川也都不斷進步,若桃機停滯不前,「很簡單,就是用腳走路」,長程線馬上撤離台灣,「不要不信邪」,且桃機優勢一旦「被翻過去就再也翻不回來」。

毛說,桃機淹水「當然該罵,但這是一時問題」,宏觀的國家級策略規畫,不該把短期的執行跟管理問題混為一談,模糊了長期政策的視野跟焦點。

要讓「全世界矇著眼睛就知道把人跟貨送桃園」而不是去想歐美到桃園、大陸去台中。

毛說,台灣很小、資源有限,在後有追兵的情況下,能維持一座國際級「一線」機場已相當吃力,台灣具東亞航空的地緣優勢,桃機在現階段不論在航線、運量、航班及服務水準,從桃機轉口貨已近五成來看,桃機都已具備區域樞紐(hub)機場的重要功能。

他說,星港之所以能創造那麼高的GDP,靠的就是轉口貨運,台灣也一樣,應該要讓全世界「矇著眼睛就知道把人跟貨往桃園送」,而不是還要想:去歐美要到桃園、大陸要去台中,這也就是樞紐機場的意義。他更不客氣地說,要成為一線機場門檻非常高,清泉崗只有一條跑道,「請問第二條跑道的地在哪裡?」航廈夠嗎?

「更何況,在我任內,這些機場也不是零投資。」他說,當時台中也要求分配航線,「沒這回事,我要求他們『要自己創造市場』」,後來台中有兩百多班包機,「是胡志強一個城市一個城市跑出來的,我也把同樣的話告訴賴清德」。

毛說,理性決策跟凡事想到政治正確的差別在於,前者是根據後果決定政策,政治正確是不計後果,只講情感認同,討好一時、眼前,不想辦法說服民眾,「大家都要給糖吃,大家都要滿足,資源分配就會亂掉。」但民航是國際競爭,「不是我高興想怎麼做就怎麼做」,而是要根據政策後果做決定,而不是政策本身。

吃不到那個餅,受害不是桃園市,而是全台灣的利益,失去了國際門戶的優勢。

交通部表示要把餅做大,「please tell me.」毛說,就資源來看,看不到餅,而是看到一個餅更多人分,尤其在國家財政吃緊下,勢必產生排擠效應;但吃不到那個餅,受害不是桃園市,而是全台灣的利益,失去了國際門戶的優勢,絕對不能將桃園機場當成地方議題來看。

他說,台灣的海運在戒急用忍時代,「根就已經被刨掉了,」如今海運的洲際航線已by pass(略過)台灣了,認為台灣只剩下進出口,他憂心空運可能也將步上同樣後塵。他希望,民進黨政府能夠珍惜桃機今天取得的地位,不但要克服萬難,更要善用有限資源傾全力發展桃機,避免桃機落入被邊緣化的危機。

 

 

圖表/罷工事件 華航勞資的四大爭議

2016-06-22 08:46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9945/1778080

華航實施空服員六月起在桃園報到新制,引爆華航與員工多年勞資爭議。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昨深夜通過華航空服員罷工投票案,2638名華航會員中,同意罷工人數2535人,超過法定五成、工會自訂的七成門檻,只有九人反對,創國內空服員首次取得合法罷工權的紀錄。華航空服員揚言將在暑假行使罷工權。這是華航成立五十七年來,空服員首次強烈表達罷工意願。究竟華航的勞資爭議點有哪些?整理以下圖表讓大家可以更清楚了解。

華航勞資的四大爭議。 圖表/聯合報提供

分享

以中華航空公司空服員佔多數的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醞釀罷工爭取權益,華航未來營運是否受到衝擊有待觀察。昨天當班執行飛航勤務派遣的華航空服員,完成任務後準備下班休息。 記者陳嘉寧/攝影

 

「血汗又手段惡劣」華航空少訴罷工始末心聲

2016-06-23 09:55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9/1780718

華航罷工案投票過半,桃園市空服員組織工會成員振臂歡呼,成員也表示「我們要的是尊重。記者陳俊智/攝影

分享

華航空服員為爭取勞工權益,已透過工會通過投票,擬在暑假旺季罷工,華航官方找來資深退休空姐力挺老東家,也不斷向員工喊話,希望進一步溝通。有現任空少在臉書PO文,指責華航繼血汗又手段惡劣,希望勞工團結起來對抗萬惡的資方。

一名華航現任空少在臉書PO文,敘述他們罷工的動機與資方醜陋的一面,他表示公司血汗常常超時工作,自己氣憤上網提勞動檢查,但公司常常罰錢了事,不願意改善,痛心是說「寧願不斷違法來降低成本」。賠錢時又要她們共體時艱,但這兩年油價大跌,公司不知道賺了幾百億,但他們的年終獎金竟然只有2萬元,比其他年終可領1個月的勞工還少。

關於罷工事件的始末,原PO指出上個月公司在員工信箱放勞基法第84-1條約定書,軟硬兼施要大家簽,然後簡訊通知報到地從松山改桃園,還要施行很操勞的新班表,搞得人神共憤,才會引發這次的罷工。

原PO批華航永遠只會要他們回到體制內溝通,說要檢討又拖個一兩年,如果不聽話的話,就會不惜違法也要弄死你。為了對付這次罷工,華航找來離職員工和外籍空服員救火,花錢收買媒體宣傳空服員很自私,甚至還要其他部門員工簽反空服員罷工的連署書,製造員工對立。原PO認為這次罷工後公司可能會秋後算帳,但他們唯一能做的事只有團結再團結,如果公司敢懲處罷工的人,他們就再罷一次。

他表示雖然台灣是亞洲第一個施行民主制度的國家,但跟先進國家比還像學走路的小孩,罷工在民主國家只是勞工爭取權益的正常手段。他指出台灣盡是壓榨勞工的企業,勞資愈來愈不平衡,難怪年輕人看不到未來,希望大家團結起來改變這一切,即使力量很小,還是有機會打倒萬惡的資方,「所以就讓我們開革命的第一槍吧!」

另外有華航空服員辛酸的抱怨,飛到美國外站是不供應早餐,在美國停留36小時只拿72美元(約新台幣2160元),但當地物價高,一個漢堡或便當,隨便就8、10美元,真的捨不得花下去,只得吃從台灣帶去的麵包,還有人為省錢連續10天都在房內煮泡麵。從國外飛回台後,相隔48小時、後天傍晚又要待命了,別家航空則可以多休一個晚上,令她們感到很不平。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6307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