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少不了選舉,而政治人物對選舉卻又常常抱持愛憎糾纏的複雜情緒。箇中原由無它,一旦要選舉,不僅自己的身家清白要接受檢驗,家人及親人的隱私也難免受牽連。選舉過程雖然如此「侵犯隱私」,但偏偏又有不少人愛選舉、要選舉,以當仁不讓的態度,非選不可。這種選舉心理學與參選眾生相,十分耐人咀嚼。
台灣南北政治生態,趨向北藍南綠的格局。表現在六都選舉上,是藍對高雄、台南市長寶座乏人問津,卻在台北市搶破頭;而綠營大咖則在偏藍的北市、新北市興趣缺缺,反而是早已走過政治高峰的半退休角色搶著做先鋒,於是乎所謂「老薑生薑」、「祖母綠」等調侃字眼紛紛出爐。但往積極面看,這何嘗不也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一番表態!
選舉是花錢的事,若無勝選機率,政治人物通常不會輕率投入,因而目前檯面上的表態,不分藍綠,其實他們真正投入的意願,仍待觀察。畢竟,表表態、爭取媒體聚光燈焦點,對半退休狀態的人物,或者還不是大咖的次級人物,都是「穩賺不賠」的投資,何樂不為呢!社會大眾倒也不必太認真,需知人們越認真,媒體越一窩蜂搶鏡頭,可越便宜了這些以搏版面維生的政治人物啊。
選舉也是一種政治放大鏡,足以檢視政治人物的言行是否一致。這陣子,藍營台北市長呼聲最高的連勝文,他的姐姐連惠心投資代言的生技產品,被綠營市議員爆料含有禁藥,一件原本單純的產品消費議題,卻被解讀成是藍綠選舉的前哨戰。此舉,不僅讓未來的台北市長選戰提前嗅出慘烈氣味,也讓本來就對投入選舉與否多所考量家庭因素的連勝文,恐怕要更躊躇了。
但民主選舉也自有其一套免疫的機制,挺得住檢驗的政治人物,才大有機會繼續挺進。民主選舉最終是要靠選民來決定勝負,不管老薑生薑、權貴平民,一旦要選舉,就得看他們是否能提出吸引選民的牛肉;是否能在迭遭批評、影射之際,猶能百折不撓,一一挺過。民主選舉歡迎所有有心、有意參選的人,認真投入。因為選民才是最後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