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那年那一天 在選舉的放大鏡下 「東方辛德勒」何鳳山遭彈劾 平反不成
2010/05/13 11:26:14瀏覽687|回應0|推薦0

那年那一天

張翠容

May 12, 2010 12:00 AM 

http://www.worldjournal.com/pages/wjlit

二十年前在羅馬尼亞認識的學生馬素,隨著後共產時代的自由浪跡天涯,為生計忙碌,當年理想盡付笑談中。

 

馬素說,在共產時代人們沒有自由,但生活上全由國家照顧,剩出很多時間去想像自由;後共產時代有了自由,人們卻要把時間花在生計上,沒有空間和能力去享受自由。

 

馬素雖然還不到四十歲,外表卻像歷盡風霜的中年人,眼神苦澀,雙手粗糙。我看看他,感受到他在海外的艱苦。

 

我的記憶又回到在以色列採訪地盤工人時的景象。清晨四、五時工人起床,在破爛的鐵皮屋互相爭地方洗臉,煮早餐、幹粗活,不吃早餐不行,要塞飽肚子才能開始艱辛的一天。

 

由於時薪計算,大家拚命去做,一天就做個十二小時,在地盤上很快便建起一棟棟的房子,這是以色列要蓋的殖民區房子,還有一幅又一幅的隔離牆。想不到,無論是泱泱大國的專制中國,或是新興民主的窮國,其國民均成為其他富裕地方的主要廉價勞動力來源。

 

十二月二十一日,對羅馬尼亞人來說,是特別的歷史日子。八九年的這一天,壽西斯古結束外訪回到羅馬尼亞,在首都布加勒斯特共產黨總部的陽台上,向上萬示威群眾發表演說,毫無效果,軍警開槍驅散群眾。

 

第六天,壽西斯古再在陽台上發表演說,知大勢已去,未幾夫人倉卒乘直升機逃亡,二十五日被擒遭行刑,終結一生暴政。

 

我和馬素重走大學廣場至羅馬尼亞廣場這一條大街,再訪歷史,我們倆竟默言無語,驚歎二十年時光飛逝,在國家身上,也在個人身上,原來熱情與理想都是那麼一剎那之間的事。

 

自那年那一天,大家都被捲入了時間的長巷裡。

 

 

 

在選舉的放大鏡下

 

民主政治少不了選舉,而政治人物對選舉卻又常常抱持愛憎糾纏的複雜情緒。箇中原由無它,一旦要選舉,不僅自己的身家清白要接受檢驗,家人及親人的隱私也難免受牽連。選舉過程雖然如此「侵犯隱私」,但偏偏又有不少人愛選舉、要選舉,以當仁不讓的態度,非選不可。這種選舉心理學與參選眾生相,十分耐人咀嚼。

台灣南北政治生態,趨向北藍南綠的格局。表現在六都選舉上,是藍對高雄、台南市長寶座乏人問津,卻在台北市搶破頭;而綠營大咖則在偏藍的北市、新北市興趣缺缺,反而是早已走過政治高峰的半退休角色搶著做先鋒,於是乎所謂「老薑生薑」、「祖母綠」等調侃字眼紛紛出爐。但往積極面看,這何嘗不也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一番表態!

選舉是花錢的事,若無勝選機率,政治人物通常不會輕率投入,因而目前檯面上的表態,不分藍綠,其實他們真正投入的意願,仍待觀察。畢竟,表表態、爭取媒體聚光燈焦點,對半退休狀態的人物,或者還不是大咖的次級人物,都是「穩賺不賠」的投資,何樂不為呢!社會大眾倒也不必太認真,需知人們越認真,媒體越一窩蜂搶鏡頭,可越便宜了這些以搏版面維生的政治人物啊。

選舉也是一種政治放大鏡,足以檢視政治人物的言行是否一致。這陣子,藍營台北市長呼聲最高的連勝文,他的姐姐連惠心投資代言的生技產品,被綠營市議員爆料含有禁藥,一件原本單純的產品消費議題,卻被解讀成是藍綠選舉的前哨戰。此舉,不僅讓未來的台北市長選戰提前嗅出慘烈氣味,也讓本來就對投入選舉與否多所考量家庭因素的連勝文,恐怕要更躊躇了。

但民主選舉也自有其一套免疫的機制,挺得住檢驗的政治人物,才大有機會繼續挺進。民主選舉最終是要靠選民來決定勝負,不管老薑生薑、權貴平民,一旦要選舉,就得看他們是否能提出吸引選民的牛肉;是否能在迭遭批評、影射之際,猶能百折不撓,一一挺過。民主選舉歡迎所有有心、有意參選的人,認真投入。因為選民才是最後裁判。

【2013/10/28 聯合晚報



全文網址: 在選舉的放大鏡下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257561.shtml#ixzz2j0eov6T7
Power By udn.com

 

 

 

一封關鍵私函 何鳳山平反無望

 

 

 

前大使何鳳山民國64年因涉侵吞公款遭監院彈劾,何鳳山子女陳情,盼替父平反。但監委最新調查認為,當初彈劾沒有錯誤。

被譽為「中華民國辛德勒」的前大使何鳳山,擔任駐哥倫比亞大使期間,被該使館人員檢舉侵吞公款、虛報圖利,民國64年遭監院彈劾。何鳳山子女多年來想替父親平反,但監院公布的最新報告,平反不成。

查案監委馬秀如、李炳南今天受訪指出,歷經1年半的調查,監委還請人將西班牙文的憑據翻譯成中文,但調查結果,監院無法替何鳳山的彈劾案平反。

李炳南、馬秀如說,調查過程,她們看到一封由前外交部參事丁慰慈在民國89年寫給當時外交部長的私函,這是關鍵的轉折。

李炳南說,丁慰慈曾與何鳳山同事過,兩人並沒有恩怨或利害關係,民國89年時,立法院關切何鳳山案,盼替何鳳山回復名譽,要求外交部長去答詢;當時丁慰慈寫了一封信給外交部長,信中指何鳳山確實公款私用。

李炳南說,丁慰慈的信件說明很具體、當時丁慰慈已退休、何鳳山也過世了,丁慰慈沒有必要對一個沒有利害關係、要回復名譽的人,講不實的話。監委認為,丁慰慈這封信,可信度很高。

李炳南說,看過這封信後,他與馬秀如都傾向認為,監察院當初的彈劾沒有錯誤。

但馬秀如、李炳南也說,民國64年監院調查何鳳山案時,外交部稱有給何鳳山充分說明機會,事實上並沒有,當時外交部的處理有行政瑕疵。

【2013/10/28 中央社】



全文網址: 一封關鍵私函 何鳳山平反無望 | 政治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E4%B8%80%E5%B0%81%E9%97%9C%E9%8D%B5%E7%A7%81%E5%87%BD%20%E4%BD%95%E9%B3%B3%E5%B1%B1%E5%B9%B3%E5%8F%8D%E7%84%A1%E6%9C%9B-8257532.shtml#ixzz2j0noDmXU
Power By udn.com

 

 

 

「東方辛德勒」何鳳山遭彈劾 平反不成

 

 

被譽為「中華民國辛德勒」的前大使何鳳山,民國64年涉侵吞公款遭監院彈劾。何鳳山子女想平反,但監院最新報告,平反不成。

查案監委馬秀如、李炳南今天受訪指出,調查過程,看到一封未被公開的私函,讓她們傾向認為「當初監院的彈劾,沒有錯」。

民國27年何鳳山擔任中華民國駐維也納總領事,逢二次世界大戰,猶太人亟盼逃離歐洲,以免被送進集中營,但在法國召開的國際難民會議,與會32國都拒絕發給簽證。何鳳山基於人道立場,2年間,發出有效簽證給數千名猶太人,讓他們順利逃離歐洲。

民國86年(96歲)辭世的何鳳山被譽為「中華民國之辛德勒」、「東方辛德勒」,以色列政府90年於耶路撒冷「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授予「國際義人」(Chassidey Umot Ha Olam)稱號,並於維也納舉行何鳳山紀念牌揭幕儀式。

不過,何鳳山擔任駐哥倫比亞大使期間,被該使館人員檢舉侵吞公款、虛報圖利,監察院民國64年通過彈劾,經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懲戒撤職並停止任用3年。

何鳳山的兒子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何曼德,一直表達希望政府平反何鳳山案的願望。

監察院長王建煊先前曾出版新書「公平正義何處尋?」,其中「中國的辛德勒-何鳳山」專文,讓何鳳山案再受矚目。

監委馬秀如、李炳南詳細檢視相關卷證資料,歷經1年半的調查,日前已提出調查報告。

李炳南指出,調查過程,外交部出示前外交部參事丁慰慈的私函,就是這封信,讓監委們認為,何鳳山當初在處理公款私款的過程確有瑕疵,「當初監院的彈劾,沒有錯」。

【2013/10/28 中央社



全文網址: 「東方辛德勒」何鳳山遭彈劾 平反不成 | 政治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8257510.shtml#ixzz2j0myUsvD
Power By udn.com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4028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