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6/09 17:37:26瀏覽1161|回應1|推薦1 | |
大陸人看台灣-我認識的三位台灣人 · · 旺報 · 【(素葉城/福建省)】 http://news.chinatimes.com/wantdaily/0,5253,11052102x112010060900526,00.html 這些年接觸過很多台灣人,交了不少台灣朋友。回想一下,挑三位有代表性的介紹,說明兩岸民間交流由陌生到熟悉,由融入到和諧的過程。
共產黨坐身邊 急忙閃人
1991年夏天,我由南昌坐飛機去廈門,準備到晉江與澳門人陳某君洽談業務,陳先生到廈門機場接我。車上有一位梁先生,是司機的親戚,搭車去晉江。
一路上大家談天說地,有說有笑。
兩岸隔閡了這麼多年,這是個不是笑話的笑話。那個時候,很多台灣人在問:大陸馬路上有沒有紅綠燈?走在馬路上會不會被共產黨抓走?
改革開放步伐走得很快,兩岸民間關係也發展得很快。1993年,也是夏天,我到廣東南海一家台灣人開辦的針織廠。老闆姓林,在南海辦廠有4、5年了,事業很成功。幾個月前,他從義大利進口了一台全自動定型機,我們單位曾經派技工幫他調試,我路過來看看調試的效果。
經濟反攻大陸 血性青年
在廠接待室我接觸了3個台灣來的年輕人,看起來都很朝氣。其中一位是林老闆的表弟,看到表哥生意不錯,也想來投資加一股。閒聊中我問他為什麼想到大陸來投資,沒想到他大言炎炎,說:「我的前輩被武力趕到台灣去,我們這代青年要用經濟手段占領大陸」。就差沒有拍胸脯,還蠻血性的,是兩蔣時代「反攻大陸」的思維。
比起前幾年「會被共產黨抓走」的疑問來說,已經瞭解大陸,什麼話也敢說了。
第二年我又到南海,問林老闆:「你那個表弟呢?」他笑著說:「被他老婆擰著耳朵回台灣了。老婆怕他被我帶壞了」。我說:「是,要我也會這樣,誰像你這樣勤快,天天泡卡拉OK!」
第三位台灣人姓劉。
16年互相學習 親密無間
最使我感動的是,2006年我到上饒探親出車禍,在上饒市橫峰縣醫院住院治療,他得知消息,第二天從上海開車趕到橫峰縣看望,來去近
人就是這樣,再親的關係,不走往,就會越來越生疏,就會產生隔閡;經常往來,就會越來越親密無間。兩岸關係也是這樣,也就是十幾年的功夫,兩岸通商,大家取長補短,發展共贏,才體現出同胞之間血濃於水的情感。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