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陸人看台灣-我認識的三位台灣人
2010/06/09 17:37:26瀏覽1161|回應1|推薦1

大陸人看台灣-我認識的三位台灣人

·          2010-06-09 

·          旺報

·          【(素葉城/福建省)】

http://news.chinatimes.com/wantdaily/0,5253,11052102x112010060900526,00.html

這些年接觸過很多台灣人,交了不少台灣朋友。回想一下,挑三位有代表性的介紹,說明兩岸民間交流由陌生到熟悉,由融入到和諧的過程。

     

共產黨坐身邊 急忙閃人

     

1991年夏天,我由南昌坐飛機去廈門,準備到晉江與澳門人陳某君洽談業務,陳先生到廈門機場接我。車上有一位梁先生,是司機的親戚,搭車去晉江。

     

一路上大家談天說地,有說有笑。先生先說了一個台灣的笑話:要大家把「大牛比較懶」反過來說。先生也是一個很愛開玩笑的人,他去逗先生:「梁胖子,你知道坐在我旁邊的人是誰?告訴你,你不是要問共產黨嗎,這個人就是共產黨。」頓時車子裡沉默了。先生接著逗他:「他還是共產黨的書記呢!」一時間鴉雀無聲。當車子開到一個集鎮,先生叫司機停車,打開車門,慌慌張張下車走了。

     

兩岸隔閡了這麼多年,這是個不是笑話的笑話。那個時候,很多台灣人在問:大陸馬路上有沒有紅綠燈?走在馬路上會不會被共產黨抓走?

     

改革開放步伐走得很快,兩岸民間關係也發展得很快。1993年,也是夏天,我到廣東南海一家台灣人開辦的針織廠。老闆姓林,在南海辦廠有45年了,事業很成功。幾個月前,他從義大利進口了一台全自動定型機,我們單位曾經派技工幫他調試,我路過來看看調試的效果。

     

經濟反攻大陸 血性青年

     

在廠接待室我接觸了3個台灣來的年輕人,看起來都很朝氣。其中一位是林老闆的表弟,看到表哥生意不錯,也想來投資加一股。閒聊中我問他為什麼想到大陸來投資,沒想到他大言炎炎,說:「我的前輩被武力趕到台灣去,我們這代青年要用經濟手段占領大陸」。就差沒有拍胸脯,還蠻血性的,是兩蔣時代「反攻大陸」的思維。

     

比起前幾年「會被共產黨抓走」的疑問來說,已經瞭解大陸,什麼話也敢說了。

     

第二年我又到南海,問林老闆:「你那個表弟呢?」他笑著說:「被他老婆擰著耳朵回台灣了。老婆怕他被我帶壞了」。我說:「是,要我也會這樣,誰像你這樣勤快,天天泡卡拉OK!」

     

第三位台灣人姓劉。先生在台北的一個工業園區擁有一座規模不小的化工廠,主要生產紡織印染助劑。1994年,我經深圳藍天公司萬總介紹跟先生認識,當時他正在東莞投資辦廠,萬總希望我們互相學習,互通有無,我們倆就這樣開始了已經長達16年的友誼。

     

16年互相學習 親密無間

     

先生人很正統,有儒商風度,治廠嚴謹,我有一些生產上難題會請教他,有時電話裡說不清,他甚至派工程師來現場指導,他有什麼難處也會請求幫忙。他在台灣那個工業園區裡被推選為行會領導,人脈關係廣,我經常受朋友之托,請他幫忙招商引資,他總是有求必應,盡力而為。

     

最使我感動的是,2006年我到上饒探親出車禍,在上饒市橫峰縣醫院住院治療,他得知消息,第二天從上海開車趕到橫峰縣看望,來去近2000公里。本來我們事前約好請他來考察當地的一個項目,因為出事故,電話裡我告訴他不要來,等我傷好以後再說,他還是執意要來,說:考察可以以後再說,慰問探望是一定的,不然不放心。

     

人就是這樣,再親的關係,不走往,就會越來越生疏,就會產生隔閡;經常往來,就會越來越親密無間。兩岸關係也是這樣,也就是十幾年的功夫,兩岸通商,大家取長補短,發展共贏,才體現出同胞之間血濃於水的情感。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4112470

 回應文章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問貴庚
2010/06/17 18:50
你的文章除了自己表示外,根本看不出是個大陸人。(還是稱共產黨?)你應該多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