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侯導故事 尋找沉默多數之聲 溫情與恩情 才能天荒地老 工具人與肥宅-失意男人心事 窮得只剩一身「白」
2015/11/18 14:31:36瀏覽285|回應0|推薦0

 

 

侯導故事 為何沒拍電影?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331654

在金馬獎頒獎前一天,台南市文化中心公演舞台劇「押解」,劇本是吳念真根據段彩華的短篇小說改編。舞台劇演出時間兩個半小時,吳念真加添了許多素材,但未離原作精神。小說和舞台劇共同反映的主題,是外省人和本省人的共處現象,將一節火車廂濃縮成為這個現象的小世界。

段彩華擅以喜感情節表現內心的濃濃深情,外省人、台灣人,在他寫這篇小說的四十年前是個大禁區,但他以溫情處理這個題材,被政治放行而為佳作。

吳念真將它改編成喜劇形式,國台語夾雜,對現狀注入淡淡的諷刺,台下笑聲不絕。劇終後我到後台與他相見,稱這齣舞台劇形如一個「黑色笑話」,他點頭稱是。

大約四、五年前,我去台北參加一項文化性晚宴,飯後大家談興很濃,聊天到午夜十二點。之後,我要去民權西路搭夜車南下,侯孝賢與鄭村棋陪我同行,三人漫步夜台北一個小時。

侯孝賢給我講了一個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某夜,他忙著為一部電影剪接,致通宵未眠。清晨,他搭計程車回家睡覺,車上收音機正播放地下電台罵國民黨、罵外省人節目,音量很大,侯孝賢表示他想睡覺,請司機關掉收音機。不料這要求惹惱了司機,罵侯不愛台灣,那司機罵得興起,將車子開到路邊停下,要將侯趕下車,侯說他年輕時一度是火爆浪子,打架是常事,這種要求他豈會答應?兩人便在車裏吵了起來。旋即,司機下車到後車廂取出一根木棒,侯孝賢也跟著下車,他站在車邊與司機對峙。司機揮了幾棒沒打著,反挨了侯孝賢幾腳,司機察覺來得厲害,竟穿過馬路到對街廊下躲起來,侯孝賢說,他不信司機會棄車不顧,便靜立在車邊,過不久,司機果然回來了,侯孝賢問:「還要打嗎?」司機不吭聲,坐上司機座,開車到目的地。

這件事之前我曾有聽聞,如今由侯孝賢親口說出,才深信不疑。我說:「這是多麼好的電影情節,為何不拍成電影?」我忘了侯孝賢是怎麼回答我的,總之沒看到類似情節的電影。

我把上述兩件事一起寫在這篇文章裏,是基於同一種心情——台灣電影欲從現實社會中找題材,政治是不應迴避的題目。段彩華的寫作年代,有安全顧慮,現在台灣已是各方開放的社會,政治尤其熱鬧,電影界為何要捨棄這個題材?

當然,電影影響人心,處理時切莫淪為某種意識型態的工具,應站穩藝術高度立場,忠實反映現狀。透過影片引領觀眾探索政治現象時有公正且深刻的了解,這正是電影教育功能。

「押解」舞台劇在台北共演出十場,觀眾有一萬多人;在台南演出第一場,觀眾便有一千多人。台北、台南,政治生態有落差,但都獲人民喜愛,說明敏感的族群議題,透過高明的文學手法,人民都會接受。故而,即使著眼於商業,也無慮有無市場。

美國對黑白種族也很敏感,卻常成為好萊塢影片內容。民主化後的台灣,民主素養日趨成熟,不同族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思想,大家並不陌生,即使還存在著如侯孝賢所遭遇的那種事,少之又少,重要的是,多數台灣人民對那位司機的行為是起反感的。

吳念真在謝幕時,向觀眾表示希望將我的小說改編成舞台劇,我的小說有很多是政治性的,有幾篇發表在廣州「南方周末」後,共有四位大陸電影工作者向我表示改編成電影的興趣,但中共的廣電局都不同意。台灣已無審核制度,這正是台灣和大陸的不同,電影界何必自縛手腳?

 

 

經濟/尋找沉默多數之聲

2015-11-17 01:5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319042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日前發表俗稱「藍皮書」的年度建議書,循例以歐商在台實地經營的角度,對台灣提出多項接軌國際標準的建言。歐商眾多的諄諄之言,有一處頗發人深省,那就是歐商建議政府找到並彰顯「沉默多數」(silent majority)之聲,幫助台灣作出最佳選擇。

什麼是沉默多數之聲呢?藍皮書裡的描述是,這些人平時多不願表達意見,但是他們很務實,在政府適當說明後,多半願意接受合理政策。沉默多數之聲,與少數但聲音很大的民眾意見,形成強烈對比。而在藍皮書的另一頁,歐商還提到,全球化永無止息,這對台灣此一小型開放經濟體衝擊尤為嚴酷;政府對於「自由化只對大企業有利」的民粹式論調,應予以反制(counter)。

很難想像,這些話,是出自老牌民主國家的歐洲企業家開給政府的建言。姑且不論民主是否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實踐樣態,但是從歐商的說法,隱約可以推測,台灣的民主實踐是「獨特的」,且似乎影響了台灣對經濟發展道路的抉擇。

伴隨網際網路、臉書、Youtube等社群媒體發達之賜,台灣誕生了一批網路聲量很大的意見者。這些個體獨立的意見者,經常被統稱在一些「集合名詞」中,像是網友、鄉民、或酸民等。

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有媒體喜歡以「很多網友認為」、「網友說」來作為發語詞,但是,到底網友指的是誰,說話者到底代表一群人,還是只是個人主觀想法,向來不會有人仔細去追究。

更別說,在沉默螺旋效應推波助瀾下,少數聲量很大的意見者,早已讓沉默多數誤認自己才是少數,變得更加沉默了。當沉默多數開始退縮、噤聲,那麼台灣就注定要陷入價值混亂的泥沼裡,無法前行;而當外在壓力、競爭不斷升高時,身處其中的人也會感到愈來愈焦躁不安與束手無策。

歐商舉例的反自由貿易主張,僅是少數聲量大的意見,逐漸影響沉默多數者認知的冰山一角,其他高分貝但卻也似是而非的論調,還包括了,在能源議題上,台灣不該獨沽核能,應在發電組合中廣納更多再生能源,但卻無法接受台灣電價必須調高的事實。

在兩岸關係上,認為台灣應該從世界走向大陸,不應過度傾斜,但卻無法詳述這條路該怎麼走,以及如何防禦大陸動輒在國際舞台上給台灣穿小鞋、安緊箍咒。高調人人會說,但是未經過檢驗的理論,永遠無法稱之為真理。

再看看,一些看似具民意基礎的權威者,自以為能替沉默多數發聲,但其實他們的論調,仍不脫與少數聲量大意見者同一範疇,卻也因為這些人位居要津,更容易犧牲台灣的長期、整體利益。舉例來說,先前有立委在立法院總質詢時,要求政府年底前不准開放陸資參股我半導體產業,並認為此舉是賤賣祖產。

姑且不論何以非國營的私人企業出售部分持股,就是賣祖產,單是完全禁止合作,就已讓台灣少了一種彈性應對的方法。

沉默多數者多重視自我安身立命,遠勝於在網路或實體世界與人公開衝突。不過,正如賽門與葛芬柯二重唱(Simon and Garfunkel)在經典老歌「沉默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所傳唱的,沉默如癌細胞一樣增長蔓延,當我們再也受不了人們對著霓虹燈如神一樣又是信仰又是禱告,又如何能夠在如此荒誕不經的環境裡安身立命呢?

該是時候了,沉默多數者應打開雙眼及耳朵,只需要一點點理性與耐性,就能辨識出在充滿情緒與渲染力的高分貝語言背後,滿是破綻與謊言。愈是勇於表達感受,就愈能找到盟友驗證吾道不孤,也就自然能集合眾人之力走出一條可長可遠的中道來。

 

溫情與恩情 才能天荒地老

2015-11-18 02:09 聯合報 王以仁/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系教授(嘉義市)

 

近日新聞報導,據內政部資料,二○一四年離婚為五萬三千對,值得注意的是「老夫老妻離婚」現象近年正快速攀升,尤其是結婚三十年以上夫妻,離婚增加最多;一九九四年全國僅五○九對,去年來到二五三八對,廿年內增加四倍之多。

過去離婚最常有的說法是「七年之癢」,但現代人多數結婚之前就有親密生活,加上夫妻各有工作收入,結婚一、二年內彼此不合就離婚者,比比皆是,與西方人追求個人獨立自主生活,「合則聚,不合就離」頗為類似。

台灣經歷了政治、經濟、社會與教育等方面急遽轉變,不但影響個人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台灣的家庭與婚姻狀況也在無形中發生不小的變化。

傳統東方尤其是華人,一向受到家族觀念與面子情結影響,老外常認為華人婚姻是「穩定度頗高,滿意度卻平平」,也就是為了孩子和家族,只能「犧牲這一代,來成全下一代」。

如今,何以結婚三十年以上夫妻的離婚率會快速增加呢?

其實,看看鄰近的日本,十五、廿年前就開始有老年夫妻離婚風潮。

進一步分析發現,結婚三十年後孩子長大也成家立業,不用擔心夫妻離婚會影響和造成子女戀愛、成家的障礙;

同時,因子女離家形成「空巢期」,老夫老妻相對無言或是衝突爭執,因少了兒女居間潤滑而不斷升溫,甚而嚴重到一發不可收拾,走上了離異一途。

近年來在大陸民間有這麼一段描述婚姻生活演變的說法:「結婚是個錯誤,生子是因失誤,離婚產生覺悟,再婚是執迷不悟!」聽來像是戲弄口吻,但倒也能夠引人深思!

仔細想想,夫妻之間若能白頭偕老,可就是從年輕結婚時的「激情」,

到養兒育女彼此擔待的「熱情」,

到二、三十年後兩人再次獨處的「溫情」,

再來就要進入幾乎無性互動的「恩情」或是相互照顧的「友情」。

誰都不願婚姻出問題,而離婚也絕不是夫妻問題唯一的解決方法。

與其一個人不知所措、二個人負氣分手,還不如早些尋求家庭與婚姻專家協談,或許還會有彌補機會。

對部分人們而言,婚姻不會是一個沒有終點的噩夢,而是一門可以快樂學習的課程。

兩個人相處得愉快,便繼續攜手前行長長久久;若是兩個人真想分手各修各的人生功課,也宜大家「好聚好散」協議分開,而讓這段婚姻關係提早下課吧!

 

 

聯合筆記/工具人與肥宅-失意男人心事

2015-11-19 01:42 聯合報 梁玉芳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323958

 

近日網路熱議兩樁事:「小七工具人廣告引眾怒」、「辱罵跨國戀的捷運歧視事件」,讓「工具人」及「肥宅」變得熱門。接連兩事,看似無關,串接起來卻勾勒出某些失意男人的委屈心事。

為免讀者沒跟上網路罵架的進度,簡述始末:

統一超商拍一系列微電影,其中有支遭網友圍剿,出貨一天就倉皇下架。廣告描述暖男蕭博駿,老受女友使喚,到小七買零嘴、繳費、排秒殺演唱會門票;分手後,仍然使命必達,卻被嫌棄:票怎只買一張,她是要跟新歡去看!

網友怒不可遏,大罵蕭博駿「奴性」,女友都跑了,幹嘛還作賤、被女的當工具(此乃「工具人」由來);要不狂罵此女「公主病」,以愛之名找台籍男佣,用來毫不羞赧。

說起來這影片也沒多麼大逆不道,可就壞在戳中許多「前工具人」的痛處─「我這麼賣力,你就會愛我了吧?」結果並不。而「原來她只是利用我」的醒悟太尖銳,看到類似情節等於觸動情緒引信,炸了。

愛情討論,永不過時。在工具人前,早有「馱獸」典故,比如學妹搬家,自願去當免費搬家工,不料這樣的「馱獸」甚多,為搶得先機,以「男主人」姿態請眾獸喝飲料、吃雞排;原本以為當晚必有進展,結果學妹留宿別人床上。

工具人也有女版,「用他給的鑰匙,打開他的房門」,幫他洗衣、打掃,甚至代打期末報告,讓自己變成「蚌殼女」;怎奈後來發現他養了眾多蚌殼女。

以愛之名,行奴化之實,是愛情世界的小部分事實。尤其在曖昧時期,就是有人會拿著「可能達陣的愛情」作為驅使追求者的搖控器。

辛酸嗎?是的。但是,愛情是苦勞的報償嗎?並不。或許,眾多工具人原不該懷有這般幻想,還不如蕭博駿純粹:「為什麼分手了,我就不能對她好?」

捷運事件與「CCR」情結有關。網路上提到「CCR(跨國戀情)」,向來不懷好意,這裡的「跨國」,白人限定;「台灣女生一看到白種男性就倒貼」,充滿了在國族階序下,台灣男性的挫敗感。

這大抵是捷運上的「眼鏡男」對萍水相逢的英、台情侶,毫不猶豫地辱罵根由。

開口就說英國男必是個「魯蛇」、「人渣」,才到台灣釣女生(這也太看不起台灣了吧?)還罵台灣女孩是「X子」!對陌生戀人殘酷地貶低與攻詰,只顯示內心的自慚形穢,實在是把自己的心事說得太明白。

網友反譏眼鏡男是「肥宅」,頭髮油膩膩,連當工具人資格都沒有,蕭博駿都比肥宅強。但這樣的羞辱,和眼鏡男的公然歧視有何不同?只是隱身網路後罷了。

說真的,難道沒人關心眼鏡男到底是遭遇何挫折,才在捷運上大暴走?這次用的是言語攻擊,然後呢?你知道我意思。

 

 

我見我思-窮得只剩一身「白」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8000461-260109

《大亨小傳》的作者費玆傑羅曾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說「富人不一樣」,海明威答以「是啊,他們有錢」。美國鍍金時代的「擺闊性消費」透過文學及電影廣植人心。雖然今非昔比,但美利堅挾其炫目的物質文明,綴以自由民主的棉花糖,迄今猶引俗眾遐想垂涎。

隨著西方重商資本主義的擴張,社會已轉型到「全民裝闊消費」。人們以商品來區分自己與別人的社會地位和等級,效顰傳說中1%階級的生活,競相膨風比房、比車、比名牌、比學校、比孩子、比整型、比寵物……。消費成了當代社會的道德,破壞勤儉質樸的美德,阻礙了人類與自然和諧的靈智。眼紅症蔓延,不但摧毀人際關係,也逐漸吞噬自我。舉世皆以西方馬首是瞻,投身「消費自我」的洪流。

如果以上是所謂的現代中產階級剪影,那麼該如何來形容那更深沉,更無助的貧民困境?人類學家Oscar Lewis曾創「貧窮文化」一詞,他認為貧窮並非只是缺錢的狀態,而是其自身衍生了一種難以脫逃的邪惡循環。

最近一份社會科學研究指出,美國的非西裔白種窮人大幅增加,占貧窮人口總數的42%。其生命期望值自90年代到2013年,平均下降了4年。其中,尤以年介45到54的中年白人死亡率最高。此數據難堪地戳破了一種富裕的假象,貧窮已非黑人和西裔專屬,曾經高高在上的高加索種,許多已窮得只剩一身白。

此美國獨有現象,另一本1962年出版,探討美國貧窮問題的小書《另一個美國》(The Other America),再度受到注意。據聞甘迺迪總統讀後原擬立法抗貧,但次年遇刺,繼任的詹森總統在1964年國情咨文中,宣布「無條件向貧窮宣戰」,更請來作者Michael Harrington當顧問。然而,因政黨角力,原本良善的立法流於治標,沉痾難解。好插科打諢的雷根總統就說了「我們跟貧窮打了一仗……貧窮贏了!」

此後50年與貧窮拉鋸,卻進一步拉大了貧富差距。產業不振,教育失策,以致貧者愈貧。對內濫發「豬肉桶」福利,對外動輒興兵,國庫捉襟見肘,就大印債券,玩弄利率;更別提敗絮其中的醫療健保,和那劫貧濟富的重商稅法。

美國居早已大不易,不單窮人難翻身,有餘階級亦開始步步驚心,走在隨時會掉落深淵的鋼索上;不似亞裔較有居安思危的儲蓄習慣及親族安全網,寅吃卯糧,過度耗費的美國人,常是一失業,即一無所有,蹇步道途。

成富難,脫貧更難,令貧無立錐是文明社會之恥,而此業障靠的就是政商勾連與物欲的算計。(中國時報)

校正編輯:黃孟鈺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3598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