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社論-別讓故宮南院 真的變成政治死結
2009/03/27 10:17:05瀏覽368|回應0|推薦0

社論-別讓故宮南院 真的變成政治死結

·          2009-03-27

·          中國時報

·          【本報訊】

     

故宮該不該有個「南院」?從一開始就是個政治問題,因為是政治問題,搞到政黨輪替兩次都搞不定,不但工程官司一件接一件,工程弊案疑雲未解,到現在連南院定位都成了中央、地方齟齬不休的話題,只要這個「政治死結」不解,南院就難有美麗的願景。

     

台北故宮館區有限,藏品豐富卻不敷使用,早在民國八十年代就已經動念應該擴建,這個想法在國民黨執政時代始終未能付諸行動,直到民進黨執政,故宮提出想法,府院都很當回事,立刻進行評估,總統認真、地方政府更認真,尤其扁政府初掌權,「南北平衡」成為當時流行的「政治正確」之一,台灣燈會從北移師到南,讓南部人也能體會觀光盛會的風光;從小型工程款到地方重大工程建設經費全面重新分配。

     

嘉義縣在這個背景之下,開始大聲疾呼,爭取中央的重視,更重要的,政黨輪替前後,嘉義縣長陳明文投綠棄藍,成為民進黨改變地方執政版圖的「大樁腳」,陳明文的指標意義,讓他打敗當年同時爭取故宮分院的台中市和高雄縣,脫穎而出。嘉義縣是農業縣,要說屬於中台灣吧,比不上雲林和彰化更貼近台中;要說屬於南台灣吧,沒人認他;不上不下的經常性地被遺忘,雲林還有個六輕發展工業,嘉義除了阿里山,彷彿再沒有新的生機。

     

陳明文爭取到故宮南院,讓地方人對他刮目相看,特別是南院與高鐵太保站連成一氣,一時之間,地方人都期待嘉義從此有一個不一樣的未來。沒想到,二○○三年選址確定之後,工程進入規畫階段,第一關廠商投標就鬧出爭議,這個官司還在打;館區競圖確定後,沒多少時間就爆出工程費從卅八億急速飆高到五十三億的問題,連民進黨自家立委都在立法院提出嚴厲的質詢,認為此中必有弊案,前院長石守謙和一干故宮老人們,為南院進出檢察署,甚至被約談、收押和起訴,唯獨南院規畫的核心人物前院長杜正勝沒事;弊案尚未全部釐清,工程顧問公司又打起了官司,因為工程延宕太久,原定二○○八年就該落成的南院,到現在還在整地,工期向後延兩年,得二年才能落成。

     

整地中的南院,到底要以什麼為主題?民進黨政府要故宮南院,卻不要中華文化,為此還特別新編預算要購置亞洲文物,只差沒說要把這個亞洲館鎖定為南島文化館,以示台灣與南島文化更接近,當時的民進黨政府沒人懷疑亞洲館和「故宮」八竿子打不著,卻非要「故宮」這個帽子不可,如果說政黨再輪替之後的馬政府把南院定位成「文化與花的博物館」是「不倫不類」,民進黨政府時代的亞洲館要硬貼著故宮,也很莫名其妙。

     

馬英九競選總統時,一度提出政見要在台中設故宮分院,嚇壞一干子文化人,一個南院的燙手山芋沒解決,再搞個故宮中院,不但一定成為蚊子館而且還一搞就兩座,沒人吃得消。中院的念頭打消,南院到底還要做不做?如要做該怎麼做?劉內閣如果心夠狠,不認扁政府錯誤的政策支票,也就一了百了,就算引爆爭議也絕對沒有扁政府初上台時鬧出核四停建風波來得大。偏偏以君子自期的馬劉政府,沒人做得出這種事,正經八百地把南院當回事,絕不跳票,還希望能達成帶動地方產業與觀光的遠大目標。

     

「文化與花」就這麼討論出來,「文化與花」說來浪漫又美麗,可惜的是,政策用心立意良善,但討論過程嘉義縣長狀況外,南部縣市長全無參與,沒人想到與嘉義極接近的台南就有個生技蘭花園區,花園都搬到了南院,台南縣不跳腳嗎?更嚴重的是,八年藍綠對立,南部縣市首長對馬劉政府本來不信任,全無徵兆下政策方向改變,要他們不從政治解讀也難,遑論年底縣市長又要改選,不抗爭,綠營如何爭勝?

     

馬劉政府不貪不取,卻老是讓人生氣,因為他們總是疏忽了善意需要溝通,政策一定要經過討論,討論不只是台北官員的事,特別是涉及地方建設者,都要顧及地方感受,這是權力者最基本的謙虛。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278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