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故宮南院) 行不通的政策,豈能概括承受?
2009/03/26 13:59:21瀏覽334|回應0|推薦0

行不通的政策,豈能概括承受?

 

【聯合報社論】

2009.03.26 04:49 am

 

台灣的政治有一種特殊衝動,能讓事物的原貌扭曲,讓人的理性錯亂,讓事情朝劣質化發展。正由於這種結構性的病態,陳水扁的貪瀆延宕了多年才爆發,而司法大斧尚未發威,檢察團隊已有人先鞠躬告退。更新的例子,則是故宮南院的興建,因貪功、蠻幹和無能,這個破洞百出的計畫,卻在政治綁架下被逼得盲目前行。

 

故宮南院應否轉型為「花卉文化博物館」?嘉義人說:「不」!這個問題其實問得不對,應該先問的是:南院為什麼需要「轉型」?而要問南院何以轉型,則須先解答:當初為何興建南院?然當外界要求重新檢討故宮設置南院的必要性時,馬總統卻為了地方選情滿口承諾一定「興建到底」,未免過顯輕率。若南院注定成為一個超級蚊子館,難道馬總統也要不惜一切把國家資源丟進去嗎?

 

當初陳水扁承諾設立故宮南院,只是欲藉繁榮地方、平衡南北為名,來拉抬嘉義選情;如今馬政府處理南院問題,似乎仍未擺脫相同的政治思考框架。以文化建設來繁榮地方,原本值得一試,但民進黨未採取相稱的手段來推動;一開始後就打著故宮旗幟來反故宮,宣稱不要「漢民族文化」,要發展為「亞洲博物館」云云。定位上對「中國文物」充滿排斥,執行上又極盡懈怠,工程進度嚴重落後,弊案和糾紛層出不窮,以致整個計畫變形走調。

 

民進黨二○○三年敲定南院計畫時,率爾將原訂的廿公頃面積擴增為七十五公頃,將六十億的經費提升為八十億元,誇稱要聘請國際級總顧問規劃國際級博物館,並在二○○八正式開館展出。但五年後陳水扁交出政權時,這些方案全告跳票:主體建設工程進度掛零,整地僅完成兩成許,八年開館時程須延至二一一年,美國建築團隊及澳洲工程顧問公司則分別控告故宮違約,合計向我方索賠一億多元。

 

最諷刺的是,至今南院現場仍是一片黃土,倒是南院周邊的土地、道路不斷開發,連接縣府的六十米寬「太子大道」竟造價三億多,成為地方奇譚。試想,民進黨手中五年多,本有充裕的時間完成自己規劃的南院構想,卻五年荒唐延宕,只留下一具草圖空殼,如今還大剌剌反咬國民黨不想完成計畫。政治操作到這種顛倒因果的地步,還有什麼是非可言?

 

事至於今,南院計畫應如何善後,朝野政黨都應該理性討論,聽取專業建議,不可一錯再錯,愈陷愈深。否則,南院很可能在停停建建中吞噬掉大筆的人民血汗錢,最後仍淪為難以善終的「殭屍建設」。

 

以世界各大博物館的經營看,故宮沒有設置分館的餘地,因為那只會削弱故宮本身的風華;而南院若只想分食故宮殘餘文物,也絕不可能成為獨特的國際級博物館。亦即,南院的經營,必須排除「小故宮」或「故宮分部」的定位。而所謂「亞洲博物館」,命題太過籠統,應重新凝聚焦點,否則若在嘉義展出印度佛教文化豈不太突兀?當然,政府若連蒐藏文物的經費都吝於編列,那麼連此一想法也可以排除;因為即使南院勉力完成硬體建設,也不會有可觀的內容。果真落到那樣,「花卉文化博物館」說不定還是因地制宜的最佳選項了。

 

嘉義人期待起飛的心情,外界可以理解,且應予尊重;但必須提醒的是,地方的繁榮和提升,必須營造相稱的主客觀條件來配合發展。西班牙畢爾包的古根漢博物館成功帶動了城市繁榮,一億五千萬美元的造價,主要是巴斯克政府和人民出資,而非仰賴馬德里的供輸。此外,當地政府更投入十倍於此的資金,進行整個城市的更新和重建,才有此成績。嘉義的風土特質何在,難道一定要一座養蚊子的博物館?

 

南院若要繼續推動,一則須先釐清經營方向,二則須先清查既有糾紛和弊案的責任。

否則,再在選舉壓力下一頭栽進去,未來南院無以為繼的責任就會全部算在馬總統頭上了。

延伸閱讀》

強裝懂文化 南院成難院

母雞帶小雞 南院成亞博

2009/03/26 聯合報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278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