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阿里山森林鐵路BOT案就犯了思維上的錯誤。自從阿里山公路通車之後,絕大多數的旅客是經由相對便捷與價廉的公路運輸上山。阿里山火車站的土地開發利益,與森林鐵路路線維護之間,並不存在從前伐木輸出必須仰賴鐵路的利害因果關係。
將來阿里山車站BOT的旅館與商場順利營運,大部分的旅客也是從公路上山,所以商人只著眼於土地開發的特許權,還有維持園區內有利可圖的神木線與祝山線觀日出火車的營運;至於巨額支出的阿里山登山鐵路的全線維護則是與商人獲利相互扞格的,也難怪業者對阿里山鐵路的修復不積極。
對於阿里山森林鐵路的未來,政府應該讓文化資產的歸文化資產,重新檢視整個「阿里山森林遊樂區BOT」投資開發案吧。
張有恆/成大管理學院院長(台南市)
根據報載,阿里山森林鐵路於去年交給民間的宏都阿里山公司經營,然在去年十月中旬,因天災使部分路線坍方,而宏都不願依約負責兩成的維修費用,而使部分線營運中斷約近半年。面對這樣一條珍貴的世界級國寶鐵路,我們若「不識寶」,而不加以珍惜,任其由營運廠商「擺爛」,實令人浩歎!
筆者建議首先應由BOT主辦機關(林務局)積極與宏都協商,令其迅速修復阿里山鐵路,使其能安全的營運,以因應櫻花季賞花人潮的運輸需求。因鼓勵觀光客使用阿里山鐵路,一則符合目前「節能減炭」的趨勢,一則乘客亦可以在一天之內,由熱帶走到寒帶,欣賞阿里山春、夏、秋、冬四季千變萬化的花木與多樣性的植物變化,真正認識阿里山之美,故應在短期內使阿里山鐵路恢復全線營運。
其次,建議由交通部(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具有專業能力的單位,如高鐵局或台鐵出面輔導阿里山森林鐵路之營運,並限期改善其營運狀況。若持續相當期間仍未能改善,則可依法終止投資契約,或強制接管營運。
最後,建議文建會重新評估將阿里山森林鐵路,申請為「世界遺產」的可行性。世界遺產可為地方帶來之連鎖效應,如國際知名度的提升及增加觀光人數,帶動就業人口促進經濟發展,提高民眾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並使得政府單位與民間企業,能夠產生緊密的互動與交流。雖然,目前我國非屬聯合國的會員,但有鑒於兩岸關係的緩和,加上阿里山又是大陸觀光客嚮往的景點,若其能列為「世界遺產」,對增進兩岸之關係與與提升國際觀光,將大有助益。 ※延伸閱讀》 阿里山小火車30位駕駛 僅9人有照 世界三大高山鐵路? 阿里山美麗的錯誤! 【2009/03/12 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