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12 13:41:41瀏覽465|回應0|推薦0 | |||||||||||||||||||
保育與傳統文化的拉扯,孰重孰輕,難道無法取得平衡點?
「哇!好多漂亮的魚!」、「那是被國際列為保育貝類的硨磲貝耶!」台東縣卑南鄉富山海域由當地人向縣政府爭取列為禁漁區近5年,原本死氣沉沉的海底,如今魚蝦成群,繞著美麗的珊瑚群聚,讓入海探索的遊客及潛水人驚喜萬分。
富山海域生態十餘年前遭破壞殆盡,台東杉原生態公園管理委員會委員陳志和說,當時東海岸杉原與富山礁岩區海域常有不法人士毒魚、電魚,甚至鑿取珊瑚,生態面臨浩劫,漢人發起禁漁,卻引起當地阿美族居民不滿,認為海域自古以來就是阿美族的漁獵場所,族人有權使用,阿美族人認為傳統領域被侵犯群起抗議;多次開協調會卻不歡而散。
漢人、原住民雙方協調多年,達成協定,只要逢阿美族祭典,禁漁區可開放3天,但族人不得以非法方式捕魚。陳志和說,民國94年縣府公告富山海域為禁漁區,海域內的魚量至今復育率高達200%,「美麗的珊瑚礁魚都回來了」,阿美族人在祭典漁獵時發現,漁獲量增加,「看見海洋生機時,文化衝突已在無形中化解」陳志和感慨「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
富山已發展出海洋生態導覽產業,成為海洋保育示範區,也是全國少見民間自發保育海域有成的地區。如今臨近的富岡社區也在爭取劃設「伽路蘭禁漁區」,居民與原住民發生對立的情形重演,雙方仍在協調中。
在台東,漁業文化保存也發生與海洋保育對立的情形。去年綠島原有8名漁民向縣府申請在石朗保護區捕小丁香魚作為釣鰹魚的釣餌,縣府認為,這8名漁民是全台僅存以鰹竿釣法捕鰹魚的漁民,平均年齡已68歲,最老者83歲,考量老漁民生計,且鰹竿釣即將失傳,同意試辦開放捕丁香一年,卻引來環保人士反對。
環保人士指丁香網目細小,所有魚類將被捕殺殆盡,以丁香魚為食的魚類也恐滅絕,縣府與漁民及環保人士研議後,收回成命,再次禁止在石朗保護區捕魚。
「在文化與海洋資源間作抉擇,是頗為無奈的事」,保育人士說,文化可隨環境改變,但生態遭浩劫就難再復原。「沒有好的居住地人類將滅亡,文化也無法依存」,這是許多人堅持生態保育的主因。 【
前年雙十國慶前夕,屏東縣滿州鄉里德山區飛來一隻過境的灰面鵟鷹,包括墾丁國家公園警察隊、森林暨自然保育警察及屏東縣警局恆春分局共派出百名警力在里德山下宣示保護灰面鵟鷹,這種「違背比例原則」的動作頗具警示作用,從此獵殺灰面鵟鷹者驟減。
反觀海底寶貝,人見人愛,創造的商機更高過候鳥數以倍計,不過,警方可以動用「100名員警保護1隻鳥」,卻罕見「1名員警保護100尾珊瑚礁魚」。
有學者指出,「保護不力」是海洋保護區內「海盜橫行」、成為「殺戮戰場」的主因,連員警也說「海底游的,比不上空中飛的」。難道保護區內缺警力嗎?那也不是,墾丁除了國家公園警察隊外,另有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第十四海巡隊及海岸巡防總局第六三大隊,人數和武器的精良並不輸陸上警察。
「海域保護好像『三個和尚沒水喝』」,高高屏觀光產業聯盟召集人林富男點出問題所在。他說,海巡、岸巡及陸域上的警察權責不明,「海上的等岸上的抓,陸地上的等海上的來取締」,當然成效不彰。
海巡署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隊員說,海巡署在養成教育中,把緝私、肅槍、緝毒、防範偷渡等列為主要任務,且海巡成員有來自軍人、海關、緝私艦、警察等所組的「八國聯軍」,軍人最高宗旨則是保家衛國,警察是維護社會秩序「去抓殺人犯」,「讓我們來作海洋生態保護,是既外行又抓不到竅門」。
「最現實的問題,是上級要績效」,這名海巡隊員說得坦白,「除非不想升官,否則誰會在保育上下功夫?」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說,海域保護出在「法律問題」,除了列為保育類的鯨鯊、海豚等外,在墾丁海域被盜採或失蹤的豆丁海馬、火焰貝、珊瑚都不屬於保育類,只是牠的棲息地在國家公園內,因此盜採者最多只是觸犯沒有申請採集證的問題,以豆丁海馬來說,目前並無法律規定「不能採捕牠」。 蘭嶼潛水教練劉垚鑫曾在海上見過漁民捕到保育類的鯨鯊,就在船上將鯨鯊直接大卸八塊,分解的魚體和其他魚貨混放一起,船進港了,海巡人員即使察覺漁民有捕到鯨鯊,魚體已不完整,在「證據不足」下,只能睜隻眼、閉隻眼放行。 ※延伸閱讀》 【
劉克襄/博弈陰影下的藍眼淚春末時,搭渡輪前往馬祖,邂逅了好幾團遊客,都是去觀賞藍眼淚。 藍眼淚並非最近才出現的景觀,以前當地漁民在撈捕魚獲,便常在黑夜裡看到大片藍海的奇異景觀,或者拉起漁網時,冰冷的繩索泛著盈盈藍光。 只是早年戰地有夜間管制,不能持相機拍照,此一特殊景觀除了耳語相傳,始終被隱藏。如今相機普遍,照相器材精進,藍眼淚透過專門技巧和拍攝處理,可以瑰麗顯影。繼而,透過網路發表,終而廣為人知,躍昇為重要的地方奇景。 夜深了,我在福澳碼頭徘徊,不少遊客亦集聚此地,只為了在浪潮和岩壁撞擊的交界,觀看此一比螢火蟲更為壯觀的永恆閃光。好奇的遊客還會試著,以漁網撈捕星光,透過那頓時的閃現,驚奇地喟歎。 有些人還跑到較無光害的沙灘等待。運氣好時,一波波緩緩衝上岸的浪潮,帶出冷樣疏離的詭譎藍光,甚而湧出巨大的藍潮。你彷彿走進電影阿凡達般的國度,置身在過去從未經驗的特殊情境。尤其是手捧星沙,洩下水瀑般的光芒,或者沿著沙岸,一腳一腳踩出青藍印記。或許這一趟去馬祖,光是這一特別情境便值得了。 過去走訪馬祖,一直被離島的自然風情所著迷。我因為霧鎖馬祖,多滯留一天。半夜三點,靜候在暗黑的海灘,因而幸運地等到壯觀的藍眼淚。那一剎,藍光乍現所帶來的激動,以及不可思議的氛圍,成為我在馬祖最震懾的體驗。 根據專家的說法,藍眼淚是夜光藻大量發光形成的。夜光藻在世界各地皆有分布,大陸棚淺水海域都可看到。這些地區通常散布著豐富的浮游生物,讓夜光藻獲得充足的食物來源。星砂則是海岸動物介形蟲,被踩到時,因驚嚇發出藍色光芒。 一處海岸,夜光藻匯聚成藍光,還有星沙大量出現,都得看狀況。通常,一個不受汙染無光害的環境,加上季節暖和,吹拂南風的滿潮之際,藍眼淚最可能湧現。長期閉鎖的馬祖,正好擁有這一天時地利。這幾年經由當地人統計,藍眼淚大量湧現的時間甚長,多在春末到夏日。 藍眼淚的奇景,勢必成為黑嘴端鳳頭燕鷗後,最具代表性的自然觀光資源。但藍眼淚適合規畫為觀光旅遊行程的內容嗎?在地文史達人多抱持謹慎態度。 這堂生態教育和自然美學的課程才剛開始,還得慢慢透過各種觀察和學習,了解更多藍海形成的環境,還有如何安排動線。等主客觀條件都成熟具備,再友善地推為生態旅遊行程,都不嫌遲。若快速貿然推出,過度浪漫宣傳,成為像北海坑道般廣泛的旅遊景點。不只會影響生態環境,甚至干擾在地人生活作息。 黑嘴端鳳頭燕鷗便是一案例,如今暑夏,此一神話之鳥回到馬祖離島棲息時,許多船隻也載著遊客前往。導賞者為滿足遊客一飽眼福,都會要求漁船駛近,再駛近,讓持相機者拍得過癮。但這一行徑,嚴重干擾了黑嘴端的作息。如今此海鳥數量明顯有下滑趨勢,很可能都飛到其他大陸的島嶼棲息。 藍眼淚需要更多調查,再悉心規畫。但它已帶來提示,只要環境保護愈為良好的地方,自然就會展現最美好的一面。前些時,馬祖公投通過博弈,將在北竿機場附近設立賭場。日後若再立法通過,開始啟動建設,不難想像賭場的通宵燈火輝煌,勢必會遮蓋藍眼淚的奇景。 真心祈願媽祖庇佑馬祖,藍眼淚可以逆勢翻轉,創造永續的旅遊資源,博弈的惡夢不會逼臨。(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