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7/03 09:58:11瀏覽203|回應0|推薦0 | |
讓我羞愧的「我可不可以…」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59983?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 繁忙的門診中,突然有位看來像新住民的中年婦女,敲了門,不待護士叫號,直接闖了進來,我心裏暗自嘀咕:「又是一位奧客病人,這麼沒有禮貌!」她用生硬的國語問:「不好意思,我看到診間門旁放著好幾包米,上面寫了幾個字,我不懂中文,麻煩您解釋一下。」 「那是愛心米啦,要送給需要的弱勢。」「那我可不可以…」不待她說完,我已料到其意圖:「妳不是低收入戶,不夠資格。」我急促回應,不想讓待診的患者等太久。 「醫師,您誤會了,我在印尼時,書讀得不多,生活很困苦,嫁來台灣後,受過很多人幫忙,我每天清晨賣菜,先生做工賺錢,兩個小孩很乖又懂事,全家生活安定,覺得很幸福,很感謝台灣這塊包容的土地與熱情的人民,我可不可以捐些錢,麻煩您買米送人?」 然後她從口袋掏出所有縐又沾點汙漬的百元鈔票,總共十張,顯然是她辛苦所得,誠心雙手奉上。 接下的當下,粗糙又生繭的掌心印入眼簾,讓我羞愧又感動。錢表面雖老舊又髒,但其心卻皎潔如明月,之後的每月初,她都持續歡喜捐出當日所得,令人敬佩。
經濟/善用物價平穩優勢 創造薪資成長 2017-07-03 02:31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2560053?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8_pulldownmenu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在6月下旬央行第2季理監事會後記者會,特別針對物價和薪資的關聯性提出說明,彭淮南強調,台灣物價相對穩定,有助提高實質薪資購買力,說物價穩定影響薪資上漲,是不對的;薪資上漲應該是要促進勞動生產力,讓產品附加價值與總需求上升,再帶動薪資成長,才是正途。 彭淮南公開駁斥物價穩定影響薪資上漲的論調,雖是起因於國發會前主委管中閔最近批評政府壓抑物價,導致物價長期偏低及薪資無法上漲,但讓彭總裁更在意的是,近年來不少專家學者批評央行貨幣政策過於保守,未仿效美、日、歐等量化寬鬆的撒錢政策,雖維持了物價穩定,卻導致經濟成長遲緩及實質薪資停滯。這是一個很嚴肅的政策課題,牽涉到經濟的理論和現實,有必要作深入分析與辯證,才能建立正確認知並減少決策的偏差。 央行報告指出,民眾關心實質薪資,若名目薪資與物價同幅上漲,則實質薪資不變;央行並從經濟理論分析,若名目薪資按物價調整,物價上漲會導致薪資增加,薪資上升會再推升物價,將造成「薪資-物價盤旋上升」(wage-price spiral),除有導致通膨失控風險外,實質薪資也不一定增加。而台灣長期實證經驗顯示,名目薪資成長與通膨兩者間並無一致的變化關係,所以,「物價穩定有礙薪資調升」說法有待商榷。 事實上,在現實環境裡,尤其像台灣這樣工會力量相對薄弱的經濟,即使物價顯著上漲,一般廠商加薪的意願仍然是以景氣、生產成本等因素為主要考量,這也是2000年以後名目薪資增長跟不上物價漲幅,實質薪資倒退十多年的主要原因,也更加強化央行上述論據。 不過,更深一層分析,不少學者專家質疑央行在近年各國實施量寬政策之際,貨幣政策目標仍以穩定物價為主,未以刺激經濟成長為責任,因而導致經濟成長遲緩,廠商也受連累而無法為員工加薪。這樣的批評對央行是不可承受之重,因為台灣經濟規模較小,成長動能又過於仰賴出口,央行貨幣政策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要實施台灣版的量寬政策,非不為也,而是不能也。 眾所周知,金融海嘯後,美、日、歐相繼實施量寬政策,導致熱錢湧入亞洲及新興市場,中國大陸、東協及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四小龍無一倖免。熱錢湧入台灣一度造成新台幣升值的強大壓力,央行為避免出口及經濟成長受到影響,在外匯市場不斷買匯,刻意壓低新台幣匯率,因而也釋出大量新台幣,讓國內游資充斥。 在全球景氣不佳、進口物價穩定情況下,這些游資大幅推升國內資產價格,尤其房地價持續飆漲,導致年輕一代及無殼族痛苦指數激升,貧富不均問題更趨惡化,而央行為避免影響景氣,不敢改變寬鬆貨幣政策,只能對房地產實施效果有限的選擇性信用管制。 嚴格來說,在近年全球油價、原物料及穀物價格大跌之際,因央行抑低新台幣匯率,致進口物價下跌幅度受限,而國內核心物價不跌反升,漲幅遠超過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受薪階層薪資不漲,購買力下降,生活更加艱難,其感受絕非央行所強調的「物價平穩」。 多年來,我們一直提醒,國內實質薪資倒退,主因是過於依賴講求低成本、以代工出口為主的經濟成長模式,為維持這樣的模式,犧牲的不只是勞工薪資增長,而且背後隱含更高的生活成本及所得分配不公平。這樣的經濟模式不作徹底改變,央行匯率政策及貨幣政策的扭曲程度就愈大。 總之,將物價平穩視為薪資不漲的原因,是文不對題,甚至是倒果為因;反倒是物價平穩才能維持國民所得購買力,有利擴大內需及企業投資,國內薪資也才有上漲空間。
國家級投資基金 邀台積電入股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03000015-260202 據了解,國家級投資公司將邀國內指標企業入股並參與創投基金,台積電是鎖定對象之一。今(3)日將召開董事籌備會議,研商募資策略及公司名稱,5位董事已到位陣容堅強。其中生技領域邀請旅美生技大老楊育民出任,法務方面邀請併購律師黃日燦助陣。 行政院日前同意國家級投資公司董事名單,總計有5位董事,其一代表民間席次的董事長吳榮義,而代表國發基金監督有2席法人董事,由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及科技部長陳良基出任;另2席民間董事,由楊育民及黃日燦出任,總經理由亞矽投資長翁嘉盛兼任,但不出任董事。未來立法院若要監督國家級投資公司績效,由法人代表赴立院備詢。 國家級投資公司預計今日召開董事會籌備會議,除了楊育民在美國仍有要務趕不回來,其餘4位董事及總座翁嘉盛都會出席,討論新公司正式名稱,募資策略、設立辦公室地點等,預計7月辦妥公司登記。 吳榮義表示,董事會籌備及基金募集不是問題,公司資本額初期2.5億元,募集IT、生技、國防與綠能等3檔基金總規模100億元,目前很多企業都有興趣,倘若一家企業出資10億元,10家就滿了,何況國發基金占4成,「大家等著排隊要參加」。翁嘉盛說,未來一定要讓企業感受國家級投資公司募集基金是很好投資機會。 吳榮義說,國家級投資公司很快可運作,重要是如何尋找投資案源。龔明鑫表示,翁嘉盛已在國內外尋找物聯網(IOT)投資案源,也在物色基金經理人團隊,目前已有新創企業等著要被百億產業創新投基金投資。 龔明鑫說,富邦等金融業承諾投資額度,每檔基金都可參與,但要保留持股及基金募資額度給國內指標性大型企業參與,台積電是鎖定重要對象,相關高層努力接觸中,期許國家級投資公司組成更具指標性意義。 重量級大咖加入董事會助陣,知情人士說,楊育民有「台灣生技界張忠謀」之稱,任過奇異(GE)、默克大藥廠(Merck)、基因科技(Genentech)、曾任羅氏全球技術營運總裁高階主管,是我生技產業策略會議(BTC)海外委員,在生技界輩份甚高,曾力挺宇昌案,與翁嘉盛在資通訊背景形成互補。 國家級投資公司募集基金以風險投資為主,對被投資人領導風格,資歷及人品等都必須深入觀察,高層說,黃日燦在律師界被稱為「併購大師」,常協助台灣產業轉型及政策改革,對企業觀察入微,法務方面有其關照,令國發基金放心。 (工商時報)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