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該如何定位長庚醫院?急診是金雞母才對 白色巨塔裡 到底發生什麼事 長庚做3件事 威脅.. 柯文哲提出「白飯說」分析
2017/06/29 11:16:38瀏覽589|回應0|推薦0

 

葉銀華/該如何定位長庚醫院?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575796?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2017-07-11 02:35聯合報 葉銀華

近來長庚醫院多院區爆發急診室醫師集體請辭,長庚醫院董事長緊急回國進行危機管理,解除醫院決策委員會主委與林口院區院長的職務,希望降低事件傷害。然而此事件在組織治理帶來的啟示為何?

一般而言,外界對長庚醫院的評價,除了醫療專業之外,就是其運用企業經營的效率於醫院;再者,亦可發現長庚醫院成為台塑集團王家對旗下上市公司的控股單位。

長庚醫院的組織名稱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與台塑集團之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等上市公司不一樣,不同組織型式,自然必須有不同的治理機制,否則很容易出現爭議事件。

財團法人是什麼?若從字面直觀之,可能被誤解為營利性集團,但是財團法人以財產為基礎而集合成立的法人,主要設立目的為從事公益活動,屬於非營利組織。而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等公司,成立的基本原則與維持存在的條件是獲利,並回饋給利害關係人(包括:股東、債權人、員工、社區大眾、繳稅給政府)。

長庚醫院已經成為王家對台塑集團的主要控股單位!一九九七年長庚醫院對台塑、南亞、台塑石化的持股分別是二.三%、四.六%、○%,而二○一七年則增加至九.四%、十一%、五.七%;而長庚醫院對台化的持股也介於十八%到廿三%。若以七月五日收盤價論之,長庚醫院持者台塑集團上述上市公司的市值為二八五一億元;而每年股利約為一百至一百五十億元。

台塑集團亦將勤勞樸實的理念運用到長庚醫院的經營,台塑集團的整體標誌也包含長庚醫院。本次急診部醫師集體請辭事件的成因,報載是主要決策者以急診部成本負擔過重、急診部高階主管業績不達標準為由,解除或懲處多位急診室主管,並擬縮編急診部;甚至傳出高層之間的內鬥。

本次事件在媒體大幅報導後,對台塑集團、乃至王家的社會價值有所影響!我並非反對將企業經營應用到醫療單位,然而醫療財團法人是基於公益的非營利組織,如果太過成本控制與效率導向,則有違醫療單位設立目的,也迴異於醫療單位的社會價值。必須強調的是,在合乎一定條件,財團法人是享有免稅的優惠。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昆仲創立長庚醫院的宗旨是以提升國內醫療水準,培育卓越的醫護人員,提供病患最佳的醫療服務。而設立的前二個目的是這間醫院不以賺錢為目的、要能服務中低階層民眾。

本次事件的啟示為何?首先,長庚醫院的治理應基於其為公益組織的本質,因此不能依賴企業經營的成本利潤分析,而是要導入「社會投資報酬(SORI) 」的概念,衡量醫院投入對病人、公共衛生產生的改變與影響力!其次,更進一步,台塑集團應讓長庚醫院獨立於集團運作,並建立適合非營利公益組織的治理機制。

再者,基於設立宗旨與目的,可以討論長庚醫院目前變成台塑集團控股單位的合適性!目前的建議是除了捐贈外,至少不應再增加長庚醫院對台塑集團上市公司的持股比率。另外,此事件之主要決策者進行自己認為應該做的改革,卻未進行改革的風險管控,可見長庚醫院的決策體系與執行,實有再檢討的必要。

最後,「僅從經驗學習非智者」,建議台塑集團應努力從台塑式管理,提升到台塑式治理。

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急診是金雞母才對

2017-06-30 02:43聯合報 蔡銘燦/藥品行銷人員(台南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54848

媒體報導大醫院急診部鬧離職潮,扯出醫院急診部是賠錢貨,據說連長庚、台大都虧很大。真相果真如此嗎?恐怕是選擇性的「唱哭調」。營運上,醫院是一體,任何科別都無法切割,而利潤更是集體所「創造」出來。

去年底,筆者親戚就讀大學的孩子在彰化發生車禍重傷,被送到當地著名的財團醫院急診部,從加護病房到普通病房,總共住院十八天。出院家屬繳了近十萬元,除了健保部分負擔,主要是小腿骨骨折必須裝人工鋼板,骨科醫師說病患還年輕,建議裝好一點材質,復原會比較快。這「好一點」的當然須自費,一支要價七萬元。

十萬只是「前菜」。因為顏面受損極嚴重,後續治療還有整形手術及植牙十顆,粗估可能還要再花費近百萬,相當驚人。

試問,若無急診部第一時間處理得當,留住病患,後續的治療從何而來?這一療程,醫院除了向健保申請給付外,加上病患自費部分,近七位數字的收入,利潤有多少,醫院最清楚。論功行賞,急診部門的「貢獻」,不容抹煞。

 

財團法人醫院 並非都財團所設

2017-07-05 02:46聯合報 劉伯恩/馬偕醫院董事長(台北市)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64356?from=udn-relatednews_ch2

最近某財團法人醫院急診室醫師集體請辭風波,爆出一堆法人董事會的問題,也讓社會大眾對於「財團法人」有些負面的解讀。事實上,並非所有法人董事會都如報載「以營利為導向」,許多公益法人董事會之董事都是經過嚴謹程序產生的,但受制於「財團法人」名稱,讓由教會組成的醫療財團法人也蒙受了不白之冤。

由教會組成的醫療財團法人和企業組成的財團法人,其實有很大的差別。以馬偕醫院的董事會為例,董事的產生要經過中會、北部大會及總會全國代表投票產生。因此沒有所謂萬年董事或董事長之情況。也因為董事非出資者,所以也沒有「業績」的壓力。

從董事長到董事統統是無給職,甚至連車馬費都要自掏腰包。馬偕醫院如此,我身兼董事的恆春基督教醫院,更是如此。有時候我去恆基開會,單是交通費就超過五千塊。董事會的立埸都是在協助醫院朝正面發展。我們都會以員工福利為先。而在重大醫療器材採購案上,平均每年都會減少三億多的支出,這都是董事會「殺價」後的成果。

公益型法人董事會的角色,百分百是在為醫院付出。再以偏鄉醫療為例,真正的財團是不會進駐的,因為只會賠錢,所以到目前為止都只有公益性宗教法人進駐。

行政立法部門試著用「公派監察人」和「增派員工董事」的方式來管理,但深入探討就會發現和事實有很多違背之處。例如員工董事當然會爭取員工福利,但醫療體系本質是要以病人照顧為優先,如果醫院盈餘全數或多數都照員工董事的要求分享利潤,勢必會排擠到醫院在照顧偏遠、弱勢關懷及醫學研究等項目的預算。

而且在醫院倫理上,員工董事視同決策單位,一旦和院長不同意見,誰是誰非,可能就會出現曠日廢時,無法定奪的窘境。另公派監察人更是有疊床架屋的問題。

對公益性宗教法人而言,當下最重要問題是一例一休及醫師入勞基法。以某南部某偏鄉醫院為例,急診室只有兩位醫師,一例一休後,需要三班制,要再增加一個班,這是多麼困難的事,也會加重城鄉醫療的差距!這才是政府應該優先協助處理的議題。

目前全國的財團法人醫院約有五十二家,其中有財團出資者,也有家族式的傳統個資者,但有更多是屬於公益性的宗教法人。急診的問題並非修醫療法就可以大功告成,一定要先針對不同屬性的法人組織量身訂做規範,才能解決醫療困境。

 

 

中時快評》長庚愧對王永慶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70629005401-262103

林口長庚醫院爆急診醫師22人離職潮,長庚醫院緊急滅火、全力慰留,但說了千百個理由,仍給社會大眾留下極差印象:原來這麼大的醫院,還是以營利為考量,連最重要的救命第一線人力成本都精打細算。

長庚急診醫師離職風暴,掀開了白色巨塔暗黑面,永遠虧錢的急診部門,在醫院經營高層眼裡,淪為改革目標。這也是為何長庚急診醫師聽到人力緊縮風聲,寧可趁勢一起請辭明志,加上內部溝通不良,引爆茶壺內風暴。

長庚召開記者會澄清並非以營利為目的,強調「急診部虧錢是天經地義」,這說法很難取信社會大眾,因去年林口長庚稅後盈餘超過19億元,印證長庚很會賺錢。醫院很會賺錢不是壞事,只要能提高公益性,賺愈多錢對社會的貢獻就愈大。

曾任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醫師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形容醫院急診如同賣白飯,送進急診病患大都初步檢傷,大病要進一步治療得仰賴各專科醫師接手,因此「餐廳不賣白飯的話,其他菜也賣不好!」

柯P的「白飯說」,是相當貼切的比喻。因大醫院各科別都有病患景仰的名醫,唯獨第一線救命的急診專科醫師,只做初步治療不會有名醫,加上必須24小時輪班,最能凸顯醫療公益性,九二一大地震、八仙塵爆兩次重大災難,就可印證急診醫師是醫界無名英雄。

林口長庚醫院為挽回形象,極力導向風波起因免職兩名主管級醫師陳日昌和邱德發,其他醫師基於革命情感要一起出走,即令說法屬實,長庚醫院以經營管理見長,如此粗暴對待醫師,也有違尊重醫師的創院精神,愧對已故創辦人王永慶!

 

與長命百歲醫院急診部事件有關的二個故事

2017/06/29 20:47

http://blog.udn.com/wuyiutang/105452835

讀《郁離子》有感,講二個與長命百歲醫院的急診部事件有關的故事。

第一個在《術使》篇。楚國有一個靠養獼猴謀生的人,人稱「狙公」。每天早晨他固定向眾猴分配任務:老的帶頭,所有猴子一律到山中採摘草木的果實,並要它們獻出十分之一的收穫供養自己。有的獼猴不給,他就用鞭子抽打。大家都害怕,不敢違抗他。

有天一隻小獼猴突然問:「山上的果實是狙公栽培的嗎?」眾猴說:「不是的,是天然生長的。」小猴又問:「沒有狙公我們就不能摘取嗎?」眾猴說:「不是的,大家都能摘取。」於是小猴便說:「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給他,還要被他奴役呢?」話還沒說完,大家都恍然大悟了。那天晚上,它們等狙公入睡後,就衝破柵欄,毀壞籠子,取走那些積存的果實,逃入森林,一去不再回頭。

我有好些同學都在醫界,他們大都非常篤定:是醫院靠我吃飯,不是我靠醫院吃飯。現在,既然「懸壺濟世」的招牌被資本家赤裸裸地摘下,那麼這一座山林也沒甚麼好留戀的。

第二個是《蜀賈》。話說四川有三個商人,都在市上賣藥。第一個專收好藥材出賣,目標只是收入和支出相抵就好,不賣虛價,也不趁機賺取暴利。另一個商人則把好藥、壞藥都收購了來賣,賣時價格的高低,就看買者的討價還價的本領和運氣,好藥與壞藥都拿來應付顧客。

第三個商人則完全不收購好藥,只靠「買的多也賣的多」的量販策略,降低藥的價格;顧客如果請求多添一點就添一點,從不計較。於是人們都爭著去買他的藥,他家店鋪的門檻,一個月就得更換一次。

過了一年,第三個商人就發了大財;那個好藥、壞藥都賣的商人,雖然買藥的顧客稍微少些,過了兩年也富了起來;而那個只賣好藥的良心商人,他的店裡中午都像晚上一般門可羅雀,窮到吃了早飯都不知道晚飯的米在哪裡。
(以上二則譯文大部取自wyw.5156edu.com 在線文言文翻譯)

郁離子(劉基)的感嘆很可以適用在長命百歲醫院事件上。稍微改寫一下:

「如今做醫院的人,也同這三個商人的情況一樣啊!從前有三個醫生,第一個,志在救人,良心行醫,卻不被上級所喜歡;人們都譏笑他,認為他『癡呆』。

另一個,選擇一切可能的時機,又是醫美又掛名研究又宣傳養生地行銷自己;人們卻不怨恨他不像醫生,反而稱讚他『賢能』。還有一個,則有利就沾,無所不貪,他用索取的錢財,結交上司,待後進下屬如狗,卻把富豪當做貴賓敬奉,於是不到三年,他就被推舉擔任要職,更上一層樓。即使如此,酸民媒體也都還是一致稱頌他好,封他為成功人士,這不是很奇怪的事麼!」

在感嘆無良資本家敗壞杏林的時候,也別忘了是甚麼樣上行下效的價值觀,驅動著這「醫院不就是企業,醫護不就是工人」的荒謬。

 

 

 

董座返台滅火 傳李石增下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01000347-260114

林口長庚急診醫師集體請辭不斷延燒,董事長王瑞慧昨從美國飛回台灣,下午便親抵林口長庚與院內高層開會。院方表示,王瑞慧正積極與提出離職的醫師溝通,方式和細節不便透露,期間一度傳出決策委員會主委李石增要下台,但未獲得院方證實。

同時外傳林口長庚院長一職將由基隆長庚醫院榮譽院長程文俊接任,現任院長鄭明輝下台,程文俊則表示:「聽到這訊息,我也嚇了一大跳,不是這樣的。」

閉門會 密談急診醫師

相關人士表示,昨日參與會議急診主管加上老、中、青急診醫師代表共8位,長庚院方代表除董事長王瑞慧等人外,眾矢之的決策主委李石增及院長鄭明輝意外均未出席,讓急診醫師得以暢所欲言,整個會議由下午2點開到5點結束。

據參與會議的急診醫師指出,昨日是雙方第一次碰面,主要在釋出善意及建立互信基礎,雙方談話內容約定保密,急診醫師將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向董事長報告,之後就要聽其言、觀其行,看高層有何行動,但急診醫師不會無限期等下去,並強調昨日去的急診醫師,沒有一個被摸頭。

若無回應 離職難轉圜

外傳長庚包括林口、台北及基隆分院的北院區已有41位急診醫師提出辭呈,另有急診室醫師透過臉書發文,提出留任4大條件「除非醫院請回被免職的主管,取消因此次事件被記過的紀錄,恢復急診部的自主管理制度、以及讓主委及院長下台,或許離職潮才有轉圜的機會。」一位林口長庚急診醫師表示,如果長庚高層遲遲沒有實際行動回應,人數只會愈來愈多,一定超過41位。

昨日林口長庚及台北長庚急診均正常運作,並未受到此次事件影響。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長庚院方日前已經提出三點承諾,包括全力挽留醫師,確保林口長庚的急診服務量能和品質、維持嘉義及基隆長庚為重度級醫院,如果不能達到期待,衛福部就會採取必要的行動,包括降級及實地評鑑等。

衛福部 研擬應變措施

石崇良指出,預估長庚七月份急診人力不會有太大影響,急診醫師若真集體出走,影響恐出現在八月份,目前已經請基隆、桃園、嘉義、雲林衛生局密切關注,所轄長庚醫師人力異動情形,必要時將啟動區域轉診網絡,確保民眾就醫權益。

為挺長庚急診醫師,粉絲專頁「搶救急診室」昨也發出緊急動員令,原希望全國急診人於今日穿工作服去林口長庚送花,但擔心影響就醫民眾,改以網路串聯聲援,貼文一出,留言一片加油聲,短短數小時內便獲得2000多個讚和270多個分享。

(中國時報)

 

請辭效應…骨科名醫轉戰中山 陳文哲︰長庚白色恐怖 搞內鬥

 

長庚醫院爆發急診醫師集體離職潮,主要因為二位急診主管遭到免職,而類似免職事件,也同樣發生在林口長庚骨科名醫陳文哲身上,昨日是他待在長庚的最後一天,他直指此次風暴,是院內人事鬥爭,更點名主導者是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李石增。

陳文哲是台灣脊椎外科手術名醫,一傳出他要異動,包括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輔大醫院及台安等醫院都來爭相邀請,最後他選擇中山醫院。

前林口長庚骨科部部長陳文哲,日前遭院方連記2大過免職。他說,去年林口長庚骨科辦年終活動時,廠商有提供禮物摸彩,遭院方認定違背醫院規則,竟要他負連帶責任,理由是他「16年前當過骨科部長」,結果連記2大過將他免職。

陳文哲說,長庚的各科別,每年都會辦年終活動,也都有朋友、廠商提供獎品摸彩,院方卻單獨拿他開刀,且還用16年前的關係來牽連,很明顯是無限上綱。

他更直接點名,此次風波主導者是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李石增,痛批李上任後大搞白色恐怖、排除異己。以這次事件為例,就算林口長庚院長鄭明輝親自替他解釋,李石增依舊堅持將他記過免職,原因之一是

日前長庚爆出離職風暴,便傳出各大醫院「虎視眈眈」,陳文哲說,如此內鬥下去,只會把長庚長久培養的兵將,送給其他醫院作戰,「李石增必須下台,長庚才會有轉機」。

對於陳文哲的說法,原先長庚發言人表示要回應,但之後卻放媒體鴿子、一直無法連絡上,而李石增本人也神隱不回應陳文哲的點名批判。李想把骨科部的脊椎科併入神經外科,所以想挪開他這個擋路石。

 

新聞眼/白色巨塔裡 到底發生什麼事

2017-06-29 01:18聯合報 本報記者魏忻忻

https://udn.com/news/story/11253/2552596?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醫師爆集體辭職,台大醫院昨向有意出走的急診醫師招手,「歡迎他們過來」。其他醫院則都說急診員額充足,暫不會有招考計畫。

 

台大急診醫學部主任方震中表示,急診醫師是醫院重要資產,醫院不應說免職就免職,急診收治急重症患者短期雖然賠錢,但可以建立患者的信任感,醫療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要有責任感,為了賺錢卻喪失患者的信任感,是非常奇怪的處理方式。

馬偕醫院副院長張文翰則指出,國外有文獻指出,急診規模越大,醫院其實越賺錢,因急診24小時服務,轉介到其他科別創造的經濟效益,等於是急診創造的後續其他醫療服務,長庚所說急診虧錢的說法,應該是醫院計算盈虧方式較死板所致。

萬芳醫院副院長白冠壬表示,萬芳的急診醫師採專任聘僱,目前人力足以因應現行急診量。新光醫院急診主任張志華也說,新光員額充足,並沒有增聘規畫。

台北榮總則表示,北榮是公立醫院,即便急診有缺額,招考有一定的時間及規定,不是說收就能收。醫院急診大多賠錢大家都知道,無論病患多少,一天24小時團隊都要準備好,但北榮不會因為急診賠錢就限縮資源。

(中國時報)

 

 

台大教授:長庚做3件事 威脅急診醫師工作權

https://udn.com/news/story/11253/2552968

2017-06-29 10:30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長庚醫院爆發急診醫師離職潮,曾是台大醫院加護重症主任的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這是整個台灣的分級轉診制度失敗,現任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王明鉅則認為,長庚一連串縮減「急專醫師」人力需求的動作,才是這次事件的導火線。

王明鉅曾是台大醫院副院長,他從醫院管理角度與人性的觀察,在臉書分享對長庚大批急診醫師出走的看法。他指出,「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急專醫師)由於需值夜班、常常被告,加上不時被病人和家屬暴力相向,因此全國醫院都缺人,這對「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來說很頭痛,而為了降低這種經營壓力,近來長庚醫院資方有三個舉動:

1. 將一南一北兩個醫院,從「重度級」降級到「中度級」。

2. 另一個小醫院改由內外科醫師來急診值班。

3. 急診的觀察病床大減100床(160床減為60床)。

相對於院內專任醫師需半數以上是「急專醫師」的「重度級」,「中度級」只要有「專科醫師」(例如內科專科、外科專科)就行了,而這三個手段,不會減少來院的病人,還能讓醫院擺脫「急專醫師」人數的箝制。

王明鉅認為,先前2名被免職的主管,就是因為不同意這種做法才會被院方以不合理的理由處置,希望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其他「小雞們」都能乖乖就範。只是資方打錯了算盤,因為這些降級與縮床的舉動,降低了急專醫師的重要性,也讓他們和資方談判的籌碼變少,還可能威脅到他們未來的工作權,加上以「近乎毀滅式」的做法來殺雞儆猴,才引爆了這次的集體離職事件。

「解鈴還需繫鈴人」,王明鉅說,資方以如此粗糙的方式來改善人力匱乏的問題,令人無法苟同,他建議全國第一、甚至是全世界第一大醫療財團法人的長庚,大度的先退一步,讓2名被免職的主管能獲得公平的處置,其他急診醫師才有辦法坐下來,平心靜氣的與院方討論管理上的困難。

有網友留言,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絕不能只有住院醫生才納入勞基法,所有醫生都該適用,否則資方想免職就免職,沒有任何法令可以保障,王明鉅也表示贊同。

 

新聞幕後 /急診前主任遭拔 子弟兵不服

2017-06-29 01:18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李京昇曾增勳/連級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11253/2552591?from=udn-relatednews_ch2

長庚醫院急診醫師集體辭職,導火線是前急診部主任陳日昌被院方以六年未參與臨床業務為由,記過免職,引發子弟兵不服。陳日昌昨天發出聲明表示,長庚否定他十二年來工作內容,已向全院醫師資格委員會申訴。

陳日昌聲明指出,他於九十三受創辦人王永慶任命為院區急診部主任,統籌六個院區急診科人力、研究、教學,因業務繁重將臨床業務減至最低,每年也都通過評核;如今卸任部主任兩年,卻追訴他沒有執行醫療業務,太沒道理。

陳日昌說,他因推動整合業務且行政工作繁忙,將臨床業務減到最低,進而影響診療收入。但院方保障他的薪資,未要求他基本臨床業務量,而他也依規定每年接受主治醫師考核。他任期間到各院區執行公務,皆依規定開立出差單,只領交通費、沒領出差費。

一名提出辭呈的長庚急診醫師為陳日昌抱不平。他說,院方默許陳日昌六年來沒臨床業務,事後追殺令人不解,同事不惜離職相挺,是因陳日昌讓長庚急診不只是單純看病,還兼任起社會安全網一環,負責院內毒化災及危急病人的應變與演習,還與院外消防體系合作提供指導,協助提升到院前救護品質。

該名醫師表示,上述工作在院方眼中「都不賺錢」,甚至開會向院內所有一級主管宣告陳主任的各種罪狀,強調急診一年虧損兩億元,經營毫無效率,要各主管引以為戒,還把急診基層醫師自發連署的陳情書,當作是另名急診科主任邱德發所煽動,依行政督導不周罪名砍人,甚至波及其他主管。

 

 

 

新聞眼/白色巨塔裡 到底發生什麼事

2017-06-29 01:18聯合報 本報記者魏忻忻

https://udn.com/news/story/11253/2552596?from=udn-referralnews_ch2artbottom

長庚醫院向來以管理專長著稱,但最近風波不斷,不禁讓人疑惑,白色巨塔裡到底發生什麼事。

細數長庚最近風波,先是四月時,時任高雄長庚院長李炫昇主持院務會議時,當場宣布辭去院長職務,引起院內譁然。李炫昇辭職,是有黑函指稱他六年前擔任林口長庚骨科部主任時,舉辦忘年會收受廠商贊助。他強調當時帳冊清楚,問心無愧,儘管內容子虛烏有,但基於保護醫院,決定下台明志。

最近引發急診醫師集體離潮的引信,是林口長庚急診部前主任陳日昌被解職。解職雖經過院內人評會通過,但公布的解職原因僅有「內部管理疏失」,甚至傳出與六年前的班表有關。由於陳日昌兩年前就已離開急診,負責主持新成立的長庚診所,現在追究陳年班表,難怪造成院內醫師不平。

雖然長庚院方一再強調不在乎急診虧損,但外界多認為長庚因為急診賠錢而整頓。再加上長庚急診內部流傳,院方與科內醫師座談說明政策時,一再強調急診是虧損單位,效率不彰,更令團隊齒冷。急診工作搶救生命生死一線,急診醫師可能是醫院裡最具革命情感的團隊,此時不同仇敵愾,更待何時。

林口長庚是最大醫學中心之一,長庚醫療體系患者人數,應居全國之冠。長庚以管理著稱,大陸等海外醫院來台取經,都希望長庚傳授一招半式,若能合作更求之不得。但以管理著稱的長庚最近似踢到鐵板,醫院雖有白色巨塔之稱,醫護人員行為卻攸關民眾健康與福祉,單純考慮經營層面,衝突還會發生。

 

 

急診為何虧錢? 柯文哲提出「白飯說」分析

https://udn.com/news/story/11253/2553118?from=udn_ch2cate6638sub11253_pulldownmenu

2017-06-29 11:19聯合報 記者吳思萍╱即時報導

過去民眾有「小病跑大醫院」的習慣,造成醫學中心急診室一位難求,真正重症、有需求的病患卻無法獲得妥善醫療,北市衛生局今天舉行台大急診轉診住院北市聯醫1000例記者會,台北市長柯文哲被問及為何急診總是虧錢,柯提出「白飯說」,直說白飯不賣的話,其他菜也賣不好,強調急診的重要性。

林口長庚醫院近日傳出,疑因為將縮減急診觀察室等原因,出現急診醫師大規模請辭潮,柯文哲今天被外界問及急診為何總是虧錢,柯文哲說,餐廳只賣白飯可能不會賺錢,但是餐廳不賣白飯的話,其他菜也賣不好,整個醫院的經營只看急診是虧本,但若把醫院急診關起來,難道其他的科就賺的到錢嗎?

柯文哲說,這是單位成本與整體成本的考量,不能因為急診虧本,就限縮急診觀察室,這在整體經濟考量是有問題的。柯被媒體問及所以是否認為長庚的做法有問題?柯笑說,「你為什麼害我?」

柯文哲進一步說明,健保制度與家醫分級轉診都要做,但目前只做半套,轉診都沒有做。曾有醫生提議分級醫療分為醫學中心與一般醫院兩級,這樣才不會所有人都往醫學中心擠,柯對此表示,兩級大概不夠,目前4級分級可以,像健保法裡明明寫著要實行家醫制度與分級轉診制度,但制度擺在那裡都沒有人坐,法律是給人民遵守用不是給人民參考用,明明法令都規定,但就沒有人在做。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05426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