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孩子說,有了MSN又何須學習那些知識?
2011/05/15 08:19:15瀏覽1827|回應9|推薦60
端午節是農曆幾月幾號?
元宵節是哪一天?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

這個孩子答說:「忘記了。」
他只記得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烤肉,端午節吃粽子。


「那過年呢?」我問。
「當然記得,是一月一日,拿紅包,吃大餐的日子。」孩子笑著說。

「是農曆正月一日,不是新曆過年的元旦喔!」我提醒他。

孩子答說,他當然知道,因為有紅包可以拿。
但是,其他的日子究竟是哪一天?他真的記不起來。


「反正就都是一直吃個不停,我根本不知道哪一天是農曆幾號?那只有我媽媽知道。」孩子說,他只管吃湯圓、吃烤肉、和吃粽子,至於節日是哪一天,他覺得根本不重要。


當然,他覺得不重要的常識還很多,而這些在準備大考的語文常識裡都會讀到。比如了解天干地支,了解書信寫法,如「敬請 」或「臺啟」,他覺得這些常識他平常都用不到,何須學習呢?更何須考試?

「我和同學都用msn在聯絡事情,根本不用寫信,而且就算寫Email,也不會去寫那些囉哩叭嗦的稱謂或什麼敬請大安這類的話。」他邊做題目邊抱怨。


一會兒,他又對題目有意見。
「孔子說,凡是送我肉乾者,我沒有不教的,這個嘛,我覺得‧‧‧‧‧‧孔子有一點‧‧‧‧‧‧」他做出了一個奇怪的表情,欲言又止。

「只要以禮來求教,孔子都會教導,孔子是有教無類。」我解釋。

「可是,我覺得孔子──算了,我不要多話比較好,因為早上媽媽才帶我去孔廟祈福的。我最好還是不要亂說話。」孩子聳聳肩,做了一個鬼臉。



這個孩子讀書的時候意見真的很多,尤其是對必須牢記的知識,他常常有很多話想說。

當然,有意見是好的,讀書要有質疑才是讀活書,而不是記死的知識。

可是他的媽媽告訴我:「他的話實在太多了,妳不要理他,我會告訴他,如果有什麼意見,等考完基測再說,現在不是讓他發表意見的時候,他真的是太會東扯西扯了。」


他喜歡東扯西扯不是沒有道理的,他對生活充滿了好奇,可是卻又缺乏生活經驗。比如,他沒見過蘆葦,當題目裡提到蘆葦時,他問我,蘆葦長什麼樣子?


我想,等他考完基測之後,他應該好好認識一下生活周遭的事物,並且了解一下傳統節日的意義,而不是只是記背書本裡的知識,只會看題作答。

那些準備考試的知識,即使孩子一時無法理解,多看幾次,多做些題目,不久就記起來了,但是生活經驗不足,或無法讓孩子對所學習的知識提出質疑,那麼,孩子即使考試拿到了高分,也還不算是真正領悟了知識的真義。


~~ 蘋果蘇打 2011.5.15~~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ry313&aid=5213222

 回應文章

專宰小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哈哈 哈.....書到用時,方恨少.........
2011/05/17 07:00
其實,有許多學校教的東西.或許在平常生活中用不到.但是...那一天,需要用到時呢??那不就很好笑.....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5-17 14:59 回覆:
在國中小的基礎學習中,很多知識都只是基本常識,只是有些知識是在生活中不常用到的。如何將不實用的知識融入生活中學習,反而是對學生較有幫助的方法。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配合時代
2011/05/17 02:58

請教育部製作卡通片

在節日前MSN到各中小學學生的帳戶裡

這樣他們就記得了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5-17 14:54 回覆:
看雲很有創意呢!:)

孩子的學習如果能輔以視聽教材或動畫,相信他們會更有興趣。

不過有時候,實際經驗的感受還是親自去感受會更深刻些。
比如體驗大自然,或觀察一些自然現象,甚至了解在地文化、生活。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大人跟得上嗎?
2011/05/16 23:27
很明顯我們要教小朋友的課程﹐因為從不反省及改進﹐所以與現實有了很大的落差﹐加上沒人注意及改善﹐等於在我的時代都只是看著老教授讀他那幾頁百年不變的講義一樣﹐坐著不走只是給他的一點尊重。
小孩在現實中生活的方法是一套﹐硬要他們學的又是完全不同的一套。最簡單就是父母用過往物質的短缺﹐生活艱難的經驗來教小孩節儉是無效的﹐因為他們覺得時代不同﹐不能比較。 天干地支教他們幹什麼? 現在學生誰不是在網上找料做作業的? 外國小學是全無功課﹐中學也沒有家課﹐只有合作的project如制作presentation等﹐不會覆案寫作的。文字的作用特別是古文越來越小了﹐潮流已轉﹐大人跟得上嗎?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5-17 00:57 回覆:
讀完您的回應,我腦裡閃過幾個議題。:)

一、如何制定一套適合孩子們學習的中小學課綱?

二、兩代之間的文化差異。

三、多學習古文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即有沒有幫助?)

對於讀古文這一部份,我認為中國文字確實有其文字之美,而內容也有許多智慧和內涵,如果拿來教孩子們以不同的角度欣賞古文,了解文中表達的內涵,我覺得並無不可。但若是拿來當作考試成績或強記死背,那除了會抹煞孩子的興趣之外,也失去了賞文的樂趣。

如今台灣的國文考試與我成長的那個年代已大不相同,孩子除了要了解文法、修辭、還得習得各種語文常識,對孩子們而言,其所學是非常廣泛而龐雜。
當然這是我個人淺見,不過,我真的期許未來台灣在國文的教育上,能讓孩子更懂得如何欣賞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且因此領略書中的智慧。

非常感謝您的交流!





蘇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找職業時如果也可以用MSN就好了!
2011/05/16 19:02

找職業時如果也可以用MSN就好了!

現在找職業通常都需要考試,

考試時你總不可能用MSN吧!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5-17 00:31 回覆:
>>考試時你總不可能用MSN吧

哈,如果以視訊考試呢?
聽說未來大學申請入學的面試,可能會以視訊的方式進行。
不知是否真的會實行?

Pamela巧手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re
2011/05/16 18:26

就是因為常常用msn

所以用新注音輸入法

很多字都寫錯了

中文的程度越來越差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5-17 00:26 回覆:
不但寫錯字,而且許多詞意也會解讀錯誤。

畢竟即時通訊是便利的交流工具,只要對方懂得訊息傳達的意思,雙方就可以「談」下去。有時候刻意使用奇怪的詞句,或只以圖像傳達的情形都有可能。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課程內容有歧視?
2011/05/15 13:36

美國黑人學生成績普遍低落,在我看來,是因為黑人普遍社經地位低,教育程度程度低,犯罪率高,所以他們的子弟環境不好,很多人根本無心學習,即使有心學習的,也因環境較差,而受了影響。

但是很多教育學者不看這個事實,尤其是黑人學者,根本就不承認黑人學生不用功的事實。他們認為黑人學生受到了歧視,他們認為學校的課程以及教學的方法,都偏向於白人文化,自然對黑人不利。

如果要說課程內容文化以及教法等等偏向白人文化,那麼對亞裔第二代是絕對比黑人更不利的,但是亞裔第二代在美國學校卻有超傑出的學業表現,幾乎每一個好學區的高中裡,全校前三名一定有亞裔在內(雖然是前三名,這些亞裔學生的程度仍然遠不如台灣的高材生)。美國亞裔(包括印度和東南亞,以及中東在內)只佔百分之四,但是長春藤大學裡,超過百分之二十的學生是亞裔(以東亞為主)。

做為一個台灣本省子弟,我一直到現在都還經常忽然領悟一些以前在學校學的東西的真源。很多東西,當時只是似懂非懂。譬如說嫁接這種農業技術,小學五年級的自然課本就有了,但在我生活中並沒有,學校也不見得有資源詳加示範。那當然是先記起來再說了。

我一直到二年前,為了種果樹,才有了較多的了解,但實際的技術,還沒有機會操練。是不是我小學時,也可以抗議說,學校課程偏心果農子弟呢?

當然不行!

所謂學然後知不足。學習的目的,就是學自己本來就不會或不知道的,如果早都知道了,那只要練習即可,還有什麼好學的呢?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5-15 15:38 回覆:
看了您的回應,我了解您所要闡述的道理,我只是聽到孩子的質疑有感而發。

像傳統節日的意義,對孩子們而言,即使他們到了中學階段,也未必能領略。
當然,也有人會說,記那些節日又有何意義?但是,如果只是放假、吃喝,那又有何意義?像現在台灣的中秋節,其節日的意義還不如「萬家烤肉萬家香」了。也因此孩子沒有想到中秋節是時序已入秋,應該是農曆八月了,只記起那天月亮很圓,然後想到元宵節那天也是月圓,就說正月十五是中秋。

這使我想起現在孩子們過節,不外就是吃,每個節日好像都一樣,並不具特殊意義。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5-15 15:41 回覆:
謝謝您分享美國的經驗和個人的學習心得!:)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化
2011/05/15 09:46

顯然那些知識已經是文化的瞭解與傳承的意義甚於用途了。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5-15 09:55 回覆:
坦白說,現在的孩子幾乎不大寫信了,不但電郵很少寫,手寫信更是不可能。
因此那些書信稱謂或用語對他們而言是太生疏了。

而傳統節日也只流於吃吃喝喝的休閒活動,孩子們連文化傳承的意義都不一定很了解。

ali2009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認真的態度和多元一樣重要
2011/05/15 08:40

個人覺得現在台灣社會和媒體亂象的根源就在此。

每個人都只關心尊重"多元",卻很少人注意這多元意見或看法是否真的經得起檢驗,

還是你只要會譁眾取竉、能胡說八道引人注意就得勝??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5-15 08:49 回覆:
當多元凌駕於所有的事物之上時,也是蒙蔽了認真學習或認真工作的態度。

譁眾取寵與八卦當道都是一種負面教育。
孩子們究竟是怎麼看這個社會的呢?
也許連大人都不知道。

ali2009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這是孩子對學習的認知錯誤
2011/05/15 08:33

孩子有這種認知,其實是對學習的誤解。

在msn上求知,也是一種學習,

不是有了msn和網路就不再需要學習,

難不成要等到哪天碰上了,有問題還隨時得上網路求援嗎?

網路上的學習和學校書本上的學習是異曲同工,

只是管道不一樣。

而且重點是,在學校內的學習,其指導者也就是教師是受專業訓練且負有責任的,

所以在學校習得的知識會比網路上的小道消息正確的多,

雖然在知識的廣度上是絕對比不上網路。但至少要讓孩子知道學習知識是要能經得起實證檢驗的,而不是不經審辨,人云亦云道聽塗說。

應該適時指導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態度。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1-05-15 08:40 回覆:
是的,非常謝謝您!

孩子們常常以自己認為的想法去解讀學習的必要性,卻無法真正了解學習的意義。
我想,有一部份原因是考試蒙蔽了真實生活的經驗和學習的樂趣。

當然,也不能全怪罪在考試上,家長本身也須負一些教導的責任,甚至老師的指導也必須更生活化,把知識融入生活的學習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