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01 14:43:04瀏覽9328|回應16|推薦34 | |
這是我剛剛在一本綠營色彩的周刊上,不經意間看到的「八卦」新聞。大家別誤會,我對有極獨立場的刊物,向來是絕緣體,敬謝不敏。但這新聞,是另一家媒體轉貼在網路上,碰巧溜進我的眼睛。 話說 9 月 12 日 這一天,幾位國民黨「大老」正在聚餐,酒酣耳熱之際,看到電視上的新聞,正播出內政部長江宜樺履新後,馬不停蹄的猛找各廳局處司等單位來做簡報,常常一聽就是一整天,直忙到晚間都還得加班。 好了,看著,聽著,杯觥交錯,這些個「大老」感慨了,順手就把電視畫面上的江宜樺,當成一道「當紅炸子雞」,抓到餐桌上,你一筷,我一瓢,放進嘴巴給啃了。一個說,他這樣搞不行,兇多吉少;另一個附和,起碼該學廖了以,藍綠立委總要去拜會一趟;這一個又講,人家廖了以為了 88 風災,現還戴著黑紗臂章呢。 這時,碰巧,對,如果不碰巧,才真有鬼,碰巧在場的兩位名嘴之一 < 他們真是無所不在 > ,插嘴了。 「我看江宜樺連戶口名簿和戶籍謄本,都搞不清楚。」 眾人一陣訕笑中,另一位名嘴開口了。 「馬英九用江宜樺,真是下了一著險棋。」 我就引到此處,真夠叫人膩味的了。 老實說,我對這則新聞的真偽沒興趣,儘管內文連名帶姓的喊出一位名嘴大名,看來確有其事。但這又如何?拿那個批評江宜樺不去拜訪藍綠立委的「大老」來講,我看他沒說出口的心聲,應該是──「我是國民黨大老耶,你姓江的,升官了,也不來拜一下我這碼頭!」 這才是他的畫外旁白。 但,我再強調一次,這又如何? 讓我膩味、反胃的不是這個,而是「大老」這個名稱、這個封號。 這讓我想起 1975 年到 1987 年這個年代,當時台灣電影工業真個是「金光強強滾」,名號叫得響亮的導演有如過江之鯽。據說,那會兒的西門鬧區掉下一塊招牌,被砸到的,可能就是個導演。 然後呢? 隨著國片的衰微、沒落,很多導演「陣亡」了,退出江湖了,勉強存活的,得,一躍而為「電影大師」、「影劇圈大老」。 台灣才多大呢,大老? 好了,很多導演沉淪了,取而代之的是,「政壇大老」。 過去這 21 年,你只要開電視,看報紙,翻政治刊物,時不時的「大老」這兩個字,就會跳入我們的眼簾。 台灣,莫非專門出產「政壇大老」? 我們的大老真是何其之多,計有國民黨大老、新黨大老、親民黨大老、民進黨大老、台聯大老,當然啦,還有台獨大老! 真的「大」嗎?真的「老」嗎? 老,多少有一些;大?拜託,少在那邊騙死人不償命! 按理講,足以被稱之為政壇大老的,至少要對台灣,對百姓有過莫大的貢獻,可以讓人不時懷念他的事蹟的,才足以稱之。 可我們不是,咱們的媒體似乎只要認定某個政治人物,歲數到了,資格熬夠了,現成帽子鋪內信手一抓,就可以把這個人「加冕」成「大老」。 名不正,則失之於禮;失之於禮,則言不順;言不順,偏要言,國政不亂者,幾希? 不信嗎? 看看上述的那幾個聚餐的國民黨「大老」,竟然還有名嘴坐陪。一堆人,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像堆擠在菜市場的三姑六婆,拿國家的政務官閒磕牙,月旦人事。 你們是太閒了,難怪你們只能當「大老」,這麼愛當,就當下去吧。 可有一件,想「世襲」大老?棉花店失火啦,免談〈彈〉 。 講到這裏,綠營的朋友別忙著笑,你們那些個「大老」,更活得不是個人樣兒,有案在身的,我看可以坐滿滿一卡車,貪污的、喝花酒跑夜店的、和賭博電玩業者掛勾的、玩嫩妹的,多了去了。這叫「民進黨大老」?我看該叫「宵小」,才是名正言順。 前天,我寫了,台灣過去那 20 年,被李登輝和陳水扁徹底摧毀了原本足以自豪的人性基本尊嚴和價值。 這個所謂的「大老」,就是一例。 再這樣下去,我看,這一天很快就會來臨,我家巷子口要是掉下一塊招牌,被當場擊暈在地的,一定就是個「政壇大老」。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