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6/19 08:38:38瀏覽2103|回應3|推薦20 | |
不管你今年貴庚多少,這一輩子總有那麼個出現一剎那的經驗,你難免不自禁的問自己:「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往何處去?」
可以這麼講,當遠古人類祖先抬頭仰望天空,低頭鑽木取火,心底肯定會升起這三大困惑,後來這些也成為東西方宗教、科學、哲學的起點。
我是誰?我出生時從哪裏來?我死後往何處去?
然而這三個人生大哉問,最讓大家念茲在茲深感恐懼,或者惶惶然不可終日的,還在於無人可以避免的死亡課題。人死後,靈魂真的會去天堂或地獄嗎?不消說,無人可解這一難解之謎。
但這個秘密,在玄奘大師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特別是第一段經文,就已把話講清楚,無奈眾生極少有人聽得懂。這段經文,什麼內容呢?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前面講過,五蘊講的是「色、受、想、行、識」,大抵為身心。倘合而言之,五蘊為我,身心就是我。可為什麼要「照見五蘊皆空」?照見,是體悟、洞見之意,一針見血挑明了,這世界本來虛妄,我們楞以為實有,才需要佛陀、觀世音菩薩用智慧引導我們,讓我們親自觀照、洞見到這一人生的實相。
易言之,五蘊只是暫時存在的幻有之相,哪裏來吾輩一直緊抓不放、生死不捨的「我」?
「行深」就是道由心悟,功夫用到家了,自然水到渠成,這一智慧就叫「般若波羅蜜多」。可底下兩句話,才是行此智慧的兩階段。
第一階段,行深般若,剎那體會的「照見五蘊皆空」,只達到明心見性的「明心」。
舉個例,五祖弘忍見到惠能請人題在牆壁上的詩偈,「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批評六祖的見地不錯是不錯,可惜「亦未見性」,就是這個意思——明心固然明心,但還沒到家。問題來了,要了悟到什麼程度才算呢?
其後某一深夜,當六祖聽到老師專門為他講解《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興奮到直言「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方才獲得終被五祖認可的「見性」。
深入體會這段公案的內涵,可知明心只回復自己本有的根本智,見性才是悟後起修、續修的後得智,才可達到《心經》說的「度一切苦厄」。不是滿足前者了,當場立竿見影做好後者,否則阿羅漢立馬拿到菩薩果位的學歷證書,天下沒有那麼便宜的事。
這也說明,心是本體,性是作用。心性一如,講心不能離性,說性須知有心。就像銅板兩面,心性不相分離。
以是在生死這一重大課題上,與其問我們「生時從何處來,死後往何處去」,不如問吾人這一心性,有否跟隨生死的腳步,生從哪裏來,死往何處去。
需要了解的是,除了醫生和護理師,一般民眾不易見生。相較而言,見死倒是沒那麼困難,只要明白「死後往何處去」的答案,自是可以逆推「生從何處來」了。
這裡不妨借用「冰塊」為譬,畢竟《楞嚴經》說得特好,「諸有智者,須以譬喻,而得開悟」,現在又時逢初夏,舉此為例更方便向諸位分享。
必須特別說明的是,這個實驗是我在網路上,從草屯達觀法師那邊學到的。說起這位大善知識,非常了不起,我何德何能,當然不敢掠美。
請從電冰箱的冷凍室拿出冰塊,放到家裏桌子上,盯著它瞅著它,頂好看個十來分鐘,一邊瞧一邊問自己如下的問題。
「冰塊去哪裏了?」
問時或問完之後,先不要搶著回答,冰塊變成一攤水,化成一團煙了。不是這樣的,因為顯然答非所問。請注意,問的是「冰塊去哪裏了」,而非冰塊變成什麼。
就如此簡單,不須多想,只消問自己:「冰塊去哪裏了?」
過了十幾分鐘,你會發現冰塊固然溶化了,卻哪裏也沒去。往前逆推,當你從冰箱拿出一盒冰塊時,它的結冰有來處嗎,從哪裏來?
這就是冰塊的「無來亦無去」。
以此類推,能讓我們覺知的心性、自性,本就無來也無去。
體會到這一道理,就能懂廣欽大師一九八六年在土城承天寺往生之際,親口留下的遺偈了。
「無來無去,沒有事情。」
反過來看,有來有去會如何?念念妄想都執著,來來去去全是事,從此輾轉六道,輪迴個沒完沒了。
果然能夠體會到這一道理,對於《心經》下面這段經文,自能會心微笑。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懂了的話,你還怕死嗎?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