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她罵他廢物,他賞兩巴掌
2017/07/02 08:58:03瀏覽4497|回應49|推薦32

眾生書11 

做個明白人〈五〉 

 

幾個月前,我這位朋友帶著太太到海邊散步。他望向面前遼闊的大海,太太蹲下來在沙灘寫了幾個中文大字。他不免移回目光,發現這個他一生摯愛的情人、妻子、孩子的媽,寫的是八個字:「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朋友把這件事寫在部落格內,我讀後大吃一驚。這是我那位嫂子給先生的警告,他們三十幾年的婚姻已經來到懸崖邊緣。我很想提醒他,別在部落格繼續寫他老婆的事。你再怎麼晒恩愛,你在日常生活中已經踩到尊夫人的地雷了。但我始終找不到機會。

後來因為我和這位朋友對於宗教信仰的見解不一,他把我列為拒絕往來戶,我從此無法在他部落格留言。

一直到今天早上,我一時心念一動想知道他的近況,卻發現只因一件他認為不值一提的細故,兩人吵架了。她罵他廢物,怒火交加下的他賞了他最愛的妻子兩巴掌。結果太太離家報警,他被警方上銬帶走。幸好他女兒得知此事後,趕緊出面申請交保,才能回家。

他沒有在部落格寫出為何女兒知道自己被逮捕的經過。有個可能,他老婆對他還是念著夫妻之情的。然則我在其行文中,只看到他的自傷自嘆,他為一生辛勞只換來老婆給他兩個字「廢物」而傷心,不懂為何老婆不能遵循「女嫁從夫」的古老傳統。

我心想這人是有多傻,難道你不怕嫂子人雖在外頭,但仍會持續關注你的部落格?見你如此怪罪,你們婚姻還有救嗎?

嗔火能燒功德林。

這一下,他這個家庭極有可能被這把怒火燒成灰燼,所有功德全部付諸一炬。

我不免回想,兩個多月前我們之間的爭執,他堅定認為佛教的「空性」主張是愚弄人們的笑話。不管我如何耐心解釋,最終還是難逃他把我趕出部落格的下場。

我曾經告訴他一個觀念,科學無法撫慰人心,量子力學沒辦法治療憂鬱症。當知宗教、科學與哲學是人類文明的三大支柱,你否定其中之一,這個架構就會像地基被侵蝕的摩天大樓,遲早會崩垮。

我曾經告訴他,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是可以實有、永恆存在、並且具有宰制性的,你看到的山河大地都會變異,人身分秒都在生生滅滅,乃至所有如民主、獨裁等政治概念也會隨時變遷。

更何況人與人間的感情,何其脆弱。

這就是《心經》所謂的「空性」──你不照見它,不覺察它,你就會誤認所有付出,都該換回對方同等性的報酬或者感激。可一旦發現事與願違了,遂痛苦不堪。

但也唯其如此,才該珍惜當下;因為我們實際可以掌握的,只有這個當下。

拿我個人來講吧,我在這裡的部落格寫了上百萬字,但絕不涉及我們夫妻間的事情。因為哪怕親如床頭人,你必須知道你的伴侶也需要自己的隱私,而你不可能明白對方內心有哪個部分是不可碰觸的。

從物理學上講,所有火山爆發,皆出自地層板塊的引動觸發點。

從夫妻相處之道而言,造成婚姻破碎的原因,都是日積月累而形成的某一觸發點。你必須仰賴智慧巧妙避開它。

比方內人和我也不是沒吵架過,氣急之下也會罵我「廢物」。當然,在那剎那間我也會生氣。唯一不同的是,我會立刻轉念──廢物就廢物吧,退步原來是向前。我不讓一步,那不就要撞成一團了?所以每次吵架,表面上永遠是我輸,可實際我們整個家庭贏了。

你不可能一時改變你夫人在嫁你之前養成的各種人生觀、是非價值觀,你只能改變自己。你要知道她的怒火不可能永遠存在,遲早會止熄,是空性。

你照見這點,你就不會自傷自嘆的百般執著,你的家庭就會以此保全,此即轉空性而生家庭的妙有,夫妻的感情會更勝以往。

關鍵在你願不願意先改變自己的態度,先自我反省。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nghu999&aid=105621994

 回應文章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安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03 07:49
言詩經易經為史詩為文學者,乃執相而論,然其文字面多有玄思義涵,故時而上帝,時而天道性命,就此為其體。吾人格物當知萬法皆有體相用,若執一而求真義,終是越推越遠。汝謂天道性命無有玄思,吾則言此即是玄思發端。又華夏文明與西方文明或相似相同之處,此亦合理,為何不可,為何不可能?須知文明萬法一直都在,也如日遍照十方,人神其實並未創造萬法,只是發掘出來而已,所謂人神也是後知先知的差別。所以東西方所見雖異亦有相同,及至近代相融相攝,有何不可?若捱板論定如水火,此何異中西醫之諍也。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7-07-03 08:31 回覆:
海納百川即是,雖納百川,但川即海、海即川,平等平等。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03 05:54
陸建初《歌敘而賦政而祝史:《尚書》新儒考釋》據《詩》、《書》古典,以為《古文
尚書》易讀者,歌敘也,乃詩體,辭臣所以潤色;難讀者,告語也,乃散體,冊錄王之
言說。敷政者,敷陳政教,字又作賦政,制同樂府。《周書》則誦傳、冊錄並具,有稱
祝史。史詩而用於世訓史教,提粹民本人道,唯華夏有此冠絕宇內五洲之精義。以此而
言,<生民><蕩>皆史詩,不涉玄想。黃玉順《易經古歌考釋》勾稽上下經六十四卦逸詩
至六十七首,胡樸安、謝寶笙、蘭丁皆以為六十四卦乃述史之作。《易傳》主言天道性
命,天道性命非怪力亂神之屬,且復歸結於德行仁義。西方哲學有論天道性命者乎?
必以中國有西方所謂哲學,試問「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如何解決?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7-07-03 08:33 回覆:
吾兄不需貶抑西方哲學,這是歷史環境使然。

安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03 01:46
羅素所說的,哲學其實是腳踏科學與神學這兩條船,正是形與形上兼而有之。
先秦諸子也多有在玄思而後轉化為治世方略策論。老莊之外,孔孟雖不語怪力亂神,然亦有引論,易經有之,詩經亦有,孔孟並未一味排擯。
詩經 <生民><蕩>中,豈無玄思?
此即空則不空,能生萬有,此“生”源自一念分別,從此一元化兩儀,而四象八掛生生不息。追根究底科學哲學神學其實一脈相繫,雖可強分為三,然不可分離獨立,猶如鼎之三足,此乃亙古以來文明發展軌跡,亦將如大河滔滔奔向不可知的宇宙大海。

洛克兄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03 00:41
就是愛看銀兄文章,是您替我做了大功課,總有許多智者參與討論,省去我去多思,多找, 謝感諸位大德, 得益處是,少思少傷腦,多識防痴呆.   我這七十 初老翁 平生只愛看武俠小說,發現許多假假真真道理可供幻想; 唯一確認的是:  諸惡莫做,諸善奉行 ,此乃三歲孩童皆知,八十翁做不到.  哈,真耶假耶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7-07-03 06:37 回覆:
不敢當,我也是一路跌跌撞撞過來的。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03 00:25
西方的形上學是在討論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三極之道。天地之道。一陰一
陽之謂道。君子之道。道義之門。道神德行。變化之道。聖人之道。西方的形上
學是在討論道?
哲,知也,知智古通用。有智慧不是探討哲學,因為中國本無西方所稱的哲學。
先秦諸子都致力於解決實際問題,不涉玄想。名家致力解決的是「正名」。
以泰山梁木共喻哲人,見孔子為眾人所仰放,此鄭玄、孔穎達所釋,是曰類比。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大綱》與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兩本書的出現,「正是中
國『哲學』百年來最大的不幸」。西方哲學本與人生大道無關,卻因為胡、馮如
此定義哲學,因而產生了「中國哲學的合法性」問題,當時即為傅斯年所反對(《
景注公孫龍與名家》p.272~273)。
一切確切的知識(羅素認為)都屬於科學,科學是有內容的,是故思想也屬於科
學;哲學沒有內容,它不是科學。

安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02 22:55
關於哲學的定義,目前在學術界是有多個面向的,我個人應當要採取較寬的定義。
思想與哲學本就是一體兩面,一個奔騰於形相,一個試圖落實於生活的應用,或於生活反饋對應於哲理。所以個人認為易經道德經仍可認為哲學的一部分。
詞源 編輯
英語詞語Philosophy(拉丁語:philosophia)源於古希臘語中的φιλοσοφία,意思為「愛智慧」,有時也譯為「智慧的朋友」[5][6],該詞由φίλος(philos,愛)的派生詞φιλεῖν(Philein,去愛)和σοφία(Sophia,智慧)組合而成。一般認為,古希臘思想家畢達哥拉斯最先在著作中引入「哲學家」和「哲學」這兩個術語[7]。

「哲」一詞在中國起源很早,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于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世「哲學家」,「思想家」之謂。在《易經》當中已經開始討論哲學問題,形上學的中文名稱取自《易經·繫辭上傳》「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8]一語。1874年,日本啟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論》中首先用漢文「哲學」來翻譯philosophy一詞[9][10]。

哲學是什麼 編輯
英國哲學家羅素對哲學的定義是:

“ 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於那些迄今仍為科學知識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學一樣,是訴之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於權威的,不論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確切的知識(羅素認為)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但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11] ”
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稱「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12]。

雖然哲學源自西方的傳統,但許多文明在歷史上都存在著一些相似的論題[13]。東亞和南亞的哲學被稱之為東方哲學,而北非和中東則因為其和歐洲密切的互動,因此常被視為是西方哲學的一部份。

對哲學的主題亦存在許多看法。一些人認為哲學是對問題本身過程的審查;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實質上存在著哲學必須去回答的哲學命題。[14]

後現代主義把哲學定義為創造概念的學術。
哲學所涉及的研究範疇是其它學科的總和,它給出對世界本質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接受者的世界觀。
哲學是研究範疇及其相互關係的一門學問。範疇涉及到一門學科的最基本研究對象、概念和內容,哲學具有一般方法論的功能。
哲學和其他承述問題方法的差異是有批判性的、有條理的方法以及以理性為基礎的辯論。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02 22:44
最近讀孫中原《墨子趣談》、《中國邏輯學趣談》、《諸子百家邏輯故事趣談》三書
,都是舊書重版。孫氏另有新書《墨子大辭典》、《墨學大辭典》。景鴻鑫《景注公
孫龍與名家》批評孫氏《中國邏輯學》(今名《中國邏輯學趣談》)「在使用西方哲學
解讀中國思想的路途上走得更遠、更徹底,看法自然就更趨極端。」(p.040)例如孫氏
指稱「白馬論的主旨是歪曲地運用邏輯來進行詭辯」,「正因為孫氏對西方哲學的造
詣更深,對名家唯一留下具體論述的公孫龍的誤解也就更為深刻。」(p.041)因此景氏
批評孫氏的作為正符合「將中國思想肢解,再塞進西方哲學的既定框架之中」的說法
(p.042)。接著景氏又談到董英哲《先秦名家四子研究》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在現代
學者當中,一般而言,只要從西方哲學的角度來看名家,都會肯定名家確實在討論邏
輯,但也同時認定名家的學說不合邏輯。」(p.043)以線型思維的角度來看圖像思維,
「本身就隱含著內在的自我矛盾。」(p.044)只有伍非百、錢穆二人不從西方觀點討論
名家,但伍非百仍然認為公孫龍在詭辯,錢穆則以「意象」角度解讀公孫龍,頗為獨
到。景氏將「象」比為「特徵」,而「特徵正是我國基於漢字的圖像思維運作的基礎
」(p.048)。圖像思維倚賴「類比」與「關聯」來建立對萬事萬物的認知,「類比」與
「關聯」不是哲學。也因此,《老子》、《易傳》等書講的都是思想,並非哲學。

安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02 21:13
個人認為,華夏文化並非沒有演譯歸納法的思考,也非僅專擅於圖像思考。例如易經道德經同時有演譯歸納的反復辯證,而西方也非僅專擅於線性思考,如果能沈心從繪畫雕塑音樂建築中去體會,就會理解為何我說哲學無所不在,數學教授認知的數學跟雜貨店的老板認知的數學是不一樣的,因為各據一角,而哲學是要來統合所有的“眉眉角角”,所以偉大的哲學家不只孤立峰頂,也同時溶入到民間,就像佛陀老子學易以後的老年孔子。西方的蘇格拉底亞理斯多德柏拉圖,其光芒四射的時候,總是在平易近人的晚年。而佛陀則始終四處遊行人間。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7-07-03 06:39 回覆:
說得真好。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02 17:32
魏晉間數學家劉徽,注解《九章筭數》時為其作〈序〉,有言曰:「又所析理
以辭,解體用圖,庶亦約而能周,通而不黷,覽之者思過半矣」,「析理以辭
」便是「言盡意」明證。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7-07-02 17:53 回覆:
謝謝補充。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02 17:04
數學被認為是最精密、簡潔的科學,希爾伯特說數學不會發生矛盾,在羅素、
懷特海而言,數學甚至可以自我證明。最基礎的自我證明無過於1+1=2,羅素、
懷特海寫了一部《數學原理》,花了362頁,試圖證明1+1=2,精密是極精密了
,但簡潔嗎?後來哥德爾在發表「完全性定理」的次年,又提出了「不完全性
定理」。「不完全性定理」隱含的意義──初等數論的相容性無法證明。
銀正雄(ganghu999) 於 2017-07-02 17:29 回覆:
可見數學也不具真實性,謝謝您補充。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