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2/24 01:49:16瀏覽1512|回應2|推薦33 | |
在小學、國中畢業時同學間互贈的留言卡上常看到兩詩句「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他其實是一首七絕的下兩句,出自唐朝黃櫱(櫱音聶)禪師的《上堂開示頌》,加了上兩句後如下: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前兩句應為修行緣由及方法,後兩句則是以梅花比喻修行過程及勸勉用功。「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後兩句雖然意境幽深,文辭優美,因此膾炙人口,然而,如果拋開文學價值而單看修行,主修行必要性和方法的前兩句應該更重要。弔詭的是,多處相關文章對於第二句中的「繩頭」沒有明確解釋,成為我心中存在已久的疑團。 前幾天我在閱讀虛雲老和尚的《禪七開示錄》中對黃櫱禪師此詩有了不同的版本: 「學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戰一場,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黃蘗希運禪師從百丈懷海禪師學法,住洪州高安縣(今江西境內)黃蘗山,其弟子臨濟義玄,創建出中國禪宗最盛的臨濟宗。而虛雲老和尚俗姓蕭,不僅為梁武帝的後裔,而且也是臨濟宗第四十三代祖師,由他闡述黃蘗禪師四絕,鞭辟入裡,信而有徵。以下恭錄虛雲老和尚的開示: 「這是黃櫱禪師說的,前後四句,有兩種意義:前兩句譬喻,說我們用功的人把守這句話頭(話頭指『念佛是誰?』,被喻為金剛王寶劍),猶如守皇帝的禁城一樣。昔時皇帝名為天子,高貴已極,恐怕壞人謀害,所以他住的宮殿,外有護城河,護城河內又有堅固的城牆,到最後一層叫做紫禁城。這層城門,不曾經皇帝准許,是任何人不得出入,這是保守得非常嚴密的。因為你我每人都有一個心王,這個心王就是第八識。八識外面還有七識、六識前五識等。前面那五識就是眼耳鼻舌身五賊,六識就是意賊,第七識即是末那(末那賊),它(末那)一天到晚就是貪著第八識見分為我,引起第六識,率領前五識,貪愛色聲香味觸等塵境,纏惑不斷,把八識心王困得死死的,轉不過身來。所以我們今天要借這句話頭(金剛王寶劍)把那些劫賊殺掉,使八識轉過來成為大圓鏡智,七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但是最要緊的就是把第六識和第七識先轉過來,因為它有領導作用。它的力量就是善能分別計量。現在你們作詩作偈,見空見光,就是這兩個識在起作用。我們今天要借這句話頭,使分別識(第六識)成妙觀察智,計量人我之心(第七識)為平等性智,這就叫轉識成智,轉凡成聖。要使一向貪著色聲香味觸法賊不能侵犯,故曰守禁城。」 「後面兩句:『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譬喻,即是我們三界眾生沉淪於生死海中,被五欲(財、色、名、食、睡)所纏,被塵勞(所謂世俗事務的煩惱)所惑,不得解脫,故拿梅花來作譬喻。因為梅花是在雪天開放的,大凡世間萬物都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冬天的氣候寒冷,一切的昆蟲草木都已凍死或收藏,塵土在雪中也冷靜清涼,不能起飛了。這些昆蟲草木塵土灰濁的東西,好比我們心頭上的妄想、分別、無明、嫉妒等三毒煩惱,我們把這些東西去掉了,則心王自然自在,也就是如梅花在雪天裏開花吐香了。但是你們要知道:這梅花是在冰天雪地裏而能開放,並不是在春光明媚,或是惠風和暢的氣候而有的。你我要想心花開放(此應指明心見性),也不是在喜怒哀樂和人我是非之中而能顯現的。」 看到此處,心中的疑團頓失消散,原來前兩句是指時時迴心攝念,守護心王,本就沒有「繩頭」啊!這首詩傳經久遠,文字本身及文義變化頗大,若不是剛好看到虛雲老和尚的開示而知黃櫱禪師原本所寓,不知要一知半解下去多久?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