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那一年清明和父親返鄉
2015/03/29 19:25:22瀏覽1223|回應10|推薦94

那個在湖南長沙博物館簡介的老奶奶,不知道是不是還在說著利蒼夫人的故事.....。

 


 

100_1379.jpg

(這是長沙博物館園內的其他景物,當時是用底片單眼相機拍的,現在再用傻瓜數位相機翻拍。那時天氣很差,不時還飄小雨,又濕又冷。拍照效果本就不好,翻拍效果就更差了。)



多年前的清明節連續假日,我隨父親返鄉探親及掃墓,路過長沙時,到湖南長沙博物館參觀,這座博物館當時只有馬王堆文物,以及館外幾個西漢的墓葬模擬。約2~3個鐘頭就參觀完畢了。


  博物館一樓展示出土文物,地下室展示女屍,地下室通風很差,藥水刺鼻,薰的我頭痛眼酸,看到利蒼夫人,只想到「大體老師」!我真是太沒藝術精神了。

 

   馬王堆出土文物的考古價值是多面向的,除了在美術上的貢獻,防腐方式也可見識到人類古老的智慧,同時也提供了醫學的研究。利蒼夫人陪葬物品有她生前吃的 藥,依藥材看出有降高血壓的藥,文獻記載她是死於冠心病,好像她的肝也不好,消化系統也不佳。依中醫理論來講,過食甘美,消化系統一定不好的(大概就是所謂的肝氣犯胃)。肝臟不好, 也會影響到消化系統,肝不好,進而代謝不佳,久了也會影響心臟。這些都是富貴病。

 

  除了博物館本身的展覽,館外另外有二部份空間,一個空間(大約有3/2間教室那麼大)陳列著棺槨,我實在驚訝於槨竟然那麼大,往裡面走進去到另一個空間,見到一位滿頭華髮的老婦人,穿著打扮完全文革時期模樣,連髮型都是齊耳短髮,帶著厚厚重重又模糊的粗框大眼鏡,時站時坐的守在展覽室門邊,見到遊客就問:是否需要說明?我說好!她就如背書般的述說著關於馬王堆墓葬。

 

  她說:利蒼夫人,是死於漢文帝時,馬王堆的墓有三座,二號墓是長沙國丞相利蒼,死於呂后二年(BC186),三號墓是利蒼的兒子,死亡時年約30歲,葬於文帝十二年(BC168),一號墓是利蒼夫人,死於她兒子過世後數年,根據出土文物,利蒼夫人患有高血壓及胃脹氣。又說明了墓中防腐專用的是青膏泥、木碳、綠毛龜。二號墓漏水塌陷,青膏泥放的不夠,以至於屍身腐爛。而利蒼夫人則得到完整保存。

 

  在老婦人解說的現場,有一些模擬的墓葬景物,她邊說邊指指點點。說完之後她向我收了一元人民幣,給了我一張小小的收據,真是個奇特的制度。

 

   最後她補上的一段軼聞。用極為認真的神情告訴我:利倉夫人其實是國母,她才是漢文帝的親生母親...因為呂后妒忌,將她趕出宮,但她已經懷孕了,生了龍種後派人偷偷送回宮,說是另一位宮女所生...,因此她的陵墓、棺槨等的作工及陪葬物才會比她的夫婿及兒子都要好太多,是以國母之禮待之。

  聽完後,我對她簡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她可以記住包含所有的年月日、數量...等數字,一清二楚,絲毫不差!可惜她的聲音過於平板小聲,沒有抑揚頓挫,有些部份,我聽不太清楚,就是那件神奇蠶絲衣(忘了叫什麼來著)的坎坷遭遇。
(這段敘述與我的要好網友Apple描述的一模一樣!網友說她參觀時也遇到那位老太太,說話像背書,聲音像喃喃自語。)


  當時對於中國大陸「那樣」「佈置」展覽館,那樣「對待」如此重要的歷史文物,我覺得匪夷所思並且很難過。一如我在北京故宮看到的定窯、汝窯的瓷器,放在那樣的展場,真是嚇壞我了。

  過了那麼多年,北京故宮在前幾年大肆整修,早就不可同日而語了,而長沙博物館現今不知有沒有改變?那位如同在對兒孫說故事的老婦人,不知還在不在?

100_1378.jpg

(放棺木的槨,那兒並沒有禁止拍照,但是跟老婦人對話時,竟然忘了拍照,真是可惜,我用單眼相機拍,出門在外懶得帶閃光燈,也沒帶快門線,所以效果不甚理想,只能留個形式-「到此一遊」。)

  ps:放置利蒼夫人出土遺物及遺體的博物館本館倒是不准拍照,我連大門入口處也忘了拍,當時同行除了先父,尚有堂姊與姊夫,對於姊夫他們不感興趣的東西,我不好意思在那兒耽擱太久!

湖南長沙岳麓山自古以來就以山清水秀著稱於世,宋代四大書院之岳麓書院就坐落在岳麓山中。其中有一座建築別緻的亭子,就是中國四大名亭之一的「愛晚亭」。

100_1390.jpg

(照片1997年用單眼底片相機拍的,用傻瓜數位相機翻拍。)

 

我和父親參觀完畢長沙博物館之後,就欄了一輛計程車去鄰近的嶽麓書院"朝拜"。

 

至 今我還記得那個計程車司機,他是湘西那兒的人,他問我們住哪兒?一聽我們住飯店,就替我們緊張,說是會被坑,他說要帶我們去住計程車司機專門投宿的旅店, 還告訴我們長沙人壞死了,坐計程車會漫天喊價、亂加錢,丟盡湖南人的臉。我喜歡這個老實的司機。果然我們參觀完岳麓書院回程時,另一名計程車司機就加了10元的過橋費。去的時候就沒收,而且前一名老實司機也告訴我們,如果司機亂收過橋費,可以跟他吵,甚至可以投訴。唉!我們怎會為了10元去吵架呢?大概父親的湖南鄉音與我的一口標準國語騙過了司機,讓他誤以為我們父女倆是「大陸人」,尤其是我當時的穿著非常樸素,家鄉的堂姊與姊夫也陪我們出遊,姊夫著軍服,這樣的陣仗不會讓人懷疑我是台灣人。

 

岳麓書院裡面除了陳列史籍,還有一些瓦當,並沒有限制拍照,可是光線太差,我用單眼相機,光圈調到12秒了,而且要暫時停止呼吸,才能拍下。回台灣因為急著想看到照片,就沒去恆昶沖洗了,隨便在住家附近相館洗相片,結果底片沖壞了,層次出不來。留下遺憾!

100_1381.jpg

(司機把我們送到書院門口時,天氣不好,一副要下雨的模樣。)

 

參觀完岳麓書院,我們隨意散步,看到書院裡的「愛晚亭」,我對這個亭子其實很陌生。

 

愛晚亭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792年,原名紅葉亭,由當時的岳麓書院山長,清代著名學者羅典所建。清風峽中遍佈古楓,每到秋天,遍山的紅葉將清風峽映照得非常美麗。
  
  相傳清代學者袁枚到岳麓山瀏覽,看到當時的紅葉亭,取杜牧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中的意境,向羅典建議將紅葉亭改名為愛晚亭。據記載,後由湖廣總督畢沅將紅葉亭正式改為愛晚亭。

 

抗日戰爭時期,亭被日軍炸毀。今天「愛晚亭」的匾額為毛澤東1952年重建愛晚亭時題寫。亭內有詩詞《沁園春·長沙》的橫匾。

 

愛晚亭坐西向東,三面環山,亭前有泉水流過。初建時為木質結構,在同治年間改建為磚砌,光緒、宣統年間,均做過修繕。愛晚亭高約12米,為八柱重簷古亭, 裡面四根紅柱,外面四根外柱為花崗石方柱。亭子頂部是綠色琉璃瓦,攢尖寶頂,亭角飛翹,亭中彩繪藻井,亭柱上刻有羅典原撰、清代湖南學監程頌廳略改的對 聯:「山逕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峽雲深翠滴,一雙馴鶴待籠來。」
  
  愛晚亭整體構造古樸典雅,在中國的亭台建築中,可以算是經典建築之一,與宋代建於安徽滁州的醉翁亭,明代建於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清代建於北京的陶然亭並稱中國四大名亭。

 

我們當時根本不清楚那個亭子有什麼了不起,我年輕不懂事,看到很多人跑到亭子參觀,我也存著朝貢的心態去看看,先照個照片再說,附庸風雅一番。

 

四大名亭中,我不小心遊過兩個,另一個是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杭州去了三趟。

 

100_1383.jpg

岳麓書院內的其他景,攝於1997年。)

100_1386.jpg

岳麓書院的庭園,攝於1997年。)

100_1384.jpg

(瓦當)

100_1385.jpg

(瓦當)

 

 

 

 

閱讀延伸: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88%B1%E6%99%9A%E4%BA%AD

 http://www.epochtimes.com/b5/5/8/29/n1034659.htm

 

  清明又到了,家鄉的伯父伯母與父親已在數年前先後離世,那一年探親,在我們返回台灣前,伯父與堂哥們哭得唏哩嘩啦,我心想只是生離,又不是死別,幹嘛那樣激動,因我不明白年歲已高的六伯父知道自己來日不多了,果然三年後,伯父就去世了,伯父走時,父親也無法回去奔喪,那時他正好臥病在床,父親沒在我們面前落淚,只是沉默不語好長一段時間。再過三年,父親也走了。父親是家裡唯一有念書的,而唸書的錢是六伯父給的。父親是奶奶的老生子,小六伯六歲多。從未謀面的大伯父與姑媽比父親還長二十幾歲。

  那一年登機前,堂姊送到候機室門口,機場人員擋著她,堂姊哭著耍賴非要陪我們進入候機室,機場人員竟然網開一面讓堂姊進來。後來,我才明白與母親年紀一樣大的堂姊了解老人的身體變數大,她恐怕沒有機會再見到我父親,她心中又崇拜又掛念的小叔叔。心中自是萬分不捨!

  多年後的今天我才慢慢明白,原來我們的血液裡都流著重感情的相同基因。前幾年,姊夫也罹癌過世,大妹打電話去安慰,我則不忍聽到堂姊的哭聲,不敢去電。

  每年大妹都邀我回去探望堂姊,回鄉走走,我則是逃避分離的場面而始終不敢回去。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udi63&aid=21740279

 回應文章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去長沙兩次
2015/04/10 06:14

第一次是跟著旅行團參觀嶽麓書院和馬王堆漢墓,(《神州初探–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和《神州初探–東方睡美人》,以前寫遊記比較認真)。在馬王堆沒有遇到穿毛裝的導遊,可能因為我們有現成的地陪。

第二次是和媽媽回鄉探親,(其實是她先回去,我再去接她),上嶽麓山繞一圈,看了蔡鍔、黃興墓,在愛晚亭旁邊坐了一下。下山時收費員說,我們趕上好時間,再過一個月門票就漲價了。

我們在長沙還去了火神廟,其實是一個餐廳,都忘了吃些甚麼了。

從第二次回鄉到現在一晃快十年,幾位親戚長輩過世,但母親已經沒有體力再回去了。


蒂兒(fudi63) 於 2015-04-10 15:57 回覆:

看了看雲姊那兩篇文,寫的比蒂兒好太多了,內容充實。

我去大陸好幾次從未跟過團,我都住得很平民,當時年紀輕吧!我到當地就立刻去書局或是在車站買地圖,搭公車、電車,一切自理。

我那次好像沒去看那兩位名人的墓,年代久了,許多細節不記得了。

那位穿毛裝的是導覽,不是導遊,表情很嚴肅。滿頭白髮。

 

 


我愛臺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4/04 14:16
敢想能感受到你悲哀鄉愁
蒂兒(fudi63) 於 2015-04-05 08:48 回覆:

其實,心裡的糾結是無法隨時與家鄉親人團聚,原因太多了。

有血緣關係,但相隔太久,也不知要談甚麼?

思念親人,但又不喜歡中共政權,這就是矛盾之處。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4/02 11:07

讀了蒂兒這篇文圖,笑笑內心感觸甚深!

因我與您父親是同樣少小離鄉背井,等有機會探親時,

已是四十年後了,而且雙親已不在人間!這種稚心之痛,非外人所能體會!

笑笑回鄉有廿次之多,有三次是女兒同行!她沒有蒂兒如此細心的記下

探親的點點的記事!鄉情!是永遠使人忘懷的!

再過幾天笑笑家鄉的六弟將來台看我,我是多麼的期盼這一天的到來啊!

蒂兒(fudi63) 於 2015-04-02 20:11 回覆:

我父親第一次回鄉是1989年8月,跟笑爸一樣,是40年以後。那次只有大妹陪伴。

第二次是1990年,母親及大妹都陪父親去。

1992年夏天,我跟大妹陪父親去,先遊了北京及杭州。

1997年只有我陪同。

回鄉就是見見親人,以及老鄰居、父親的同學。曾經是地主的鄰居都被鬥得很慘。我五伯父受我父親牽連,還活活被打死。

~~~

很高興笑爸過來,表示您的身體好多了。

期待您跟六叔相見歡。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十八年了
2015/03/31 22:24

1997年迄今已經18年了,說起來很長的年頭,好像一晃而逝,親人相聚的日子成為瞬間。

蒂兒 18 年來都沒有再訪湖南嗎?不知道當地變化有多大。再回去,大家都長了十八歲了,見面又是另一番滋味。


蒂兒(fudi63) 於 2015-04-01 14:18 回覆:

大陸的變化非常大,1997年是我陪父親二度回鄉,我就覺得改變好多。

現在就不用說了。

我都沒計算!十八年了!一轉眼。

我1998年跑到台中工作,還買房子!就很難配合陪父親回去,有時候我抽出空來了,父親又突然生個小病。最後總是不能成行。

伯父與父親,以及家鄉僅存的五伯母、六伯母相繼過世之後,我覺得跟堂哥、侄兒們沒多少話可說,自己跑回去覺得怪。倒是一個外甥跑船的,停靠在基隆碼頭時,我去看過他幾次。

我比較親的還是六伯父家的大堂姊及二堂哥家的一個姪女,我供姪女念書,她最後念到湖南大學的研究所,化學系。現在生活得很好,薪水也高!她也照顧家鄉裡其他的堂兄姊。

我每次去回鄉,堂姊都花好多錢招待我,我不忍她花太多錢。家鄉的人都不會誆我的錢,還一直要送我東西。我隨便的給點甚麼,他們就一直記在心裡。


盹龜雞~ 五月23日 科隆主教大教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30 22:48
生前的惜情相聚 比死後哀榮悲思 更實在 。等小蒂兒的心上放寬了, 和六伯父家的堂姊見面 只是早晚的事 。
蒂兒(fudi63) 於 2015-03-31 20:36 回覆:

盹姐姐說的是。

就像我大姨父四年前驟逝,我才後悔不常去見他。

我只陪父親回鄉探過兩次親,大妹回去的次數較多。


浮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30 22:19
我的小學恩師是湖南長沙人
當年海峽分隔多年
等到他返鄉探親
父母早已仙逝多年
離家前所娶的長妻在老師返鄉隔日
心滿意足地告別人間
您這圖文裡的感覺
引人無限想念與追思
蒂兒(fudi63) 於 2015-03-31 20:31 回覆:

我一個好友的母親也是長沙人,口音與我父親完全不同。我的高中數學老師是湘潭人,說話我也聽不懂,湖南一省的方言發音就各地不同,非常混亂。

我父親也有訂婚,我伯父怕她受牽連,建議她改嫁。

我們村子裡也有很多伯伯大陸都有妻子,回鄉探親,家鄉妻子都守著沒改嫁。而伯伯們在台灣都另娶她人了。

時代的悲劇啊!


慕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30 17:55
扣住的那縷縷鄉愁

在一盅酒濃意軟的親情透流

依附在一雙雙温熱的手

淚為何沾濕一彎似水的雙眸

想問那一年的國家興亡之秋

如今像一盆的星羅

温暖底心的炭火

而我那鄉愁阿

在憂愁的北方獨坐
蒂兒(fudi63) 於 2015-03-31 20:23 回覆:

謝謝慕白寫的這首動人的詩篇。

蒂兒不懂得如何對應。但,心裡很感動。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30 14:20
動盪漂泊的年代
骨肉分離的悲哀
重相逢的高齡生離
預約了來日無多的死別
血濃於水的家族摯情
看得深深不捨而動容
蒂兒(fudi63) 於 2015-03-31 20:19 回覆:

屬於同年代的多多很能體會這樣的心境。


牧谷(Pokemon總動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記憶驚人
2015/03/30 08:21

十八年前的往事

還能娓娓道來

巨細無遺

恍如昨日

記憶如此清晰

實在是天賦異稟

令人驚奇

蒂兒(fudi63) 於 2015-03-30 21:01 回覆:

有些事情一轉身就忘了!或者說是從未進入腦海。

但有些事是你想忘也忘不了!就那麼根深蒂固的植入你的意識裡。

覺得重要的就會重視,重視就不會忘。


飛雪(星光駐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29 19:58

飛雪較無法體會兩岸分離的情感

那是時代的悲劇

很多善良的人因為戰爭而不得不的選擇

清明節飛雪也要回高雄祭拜我把拔

蒂兒是否也要到臺北呢

 

蒂兒(fudi63) 於 2015-03-29 21:20 回覆:

我小時候常聽父親講抗戰時的軍旅生活,他是通信兵,所以不用直接與敵軍短兵相交。除了收發軍情之外,我父親常常要幫忙運送物資與糧草,很危險。

打仗造成的分裂,受害的都是聽命的軍人與老百姓。

我4月3日就會北上,剛剛網路訂票了。4日晚上回來。因為兩個妹妹5日當天也要回婆家去。習俗就是這樣,嫁人的都是要配合夫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