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08 07:16:35瀏覽2848|回應14|推薦117 | ||
童年在眷村時,父母做菜總是習慣做一大堆,雖然沒辦法餐餐大魚大肉,但是分量一定是足夠的,因為我們幾個蘿蔔頭都能吃,尤其我這個一餐要吃三碗飯的飯桶,再則父母經過戰亂貧窮沒飯吃的年代,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就是怕不夠吃,每餐一定有剩菜剩飯,剩菜剩飯變成我們隔天的便當倒還省事,父親不用隔天一早起來幫我做便當(當然也有中午幫我送去熱騰騰的便當的。),若是包餃子、包餛飩剩了麵皮的,就得有些巧思了。 過年時,餛飩皮可以包了年糕來炸,平常可以拿剪子剪出幾個口子,翻一翻炸成巧果,那年頭平常不會吃到油炸食物,偶爾為之,吃到酥脆的點心,我們幾雙小眼睛都能發亮。 餃子皮多半是自己擀的,如果剩了麵團,當場擀成麵皮切切煮成麵條。如果餡兒剩下了,第二天變成肉丸子,或是做成蛋餃。如果不想自己擀皮兒,買了現成的餃子皮,包剩了怕放在冰箱發硬,隔天就煮來變成麵皮湯。 蔥油餅吃剩了,隔天切絲跟木耳、韭黃、肉絲炒來變成炒餅,或是煮了酸辣湯將切絲的蔥油餅扔進去就成了燴餅。絕對不會浪費食材,也覺得不會吃的寒酸像殘羹。 我最喜歡父親在做饅頭包子時,故意的留下一塊麵團,擀成一張圓型,放在電鍋外鍋做成烤餅(將電鍋洗淨,抹一層薄薄的油,然後將已經後發半小時的麵團放進去烤,壓下電鍋按鈕,幾分鐘跳起來就掀開蓋子翻面,然後蓋上蓋子再重新按下開關,如此反覆幾次,直到香味兒出來,烤餅表面呈金黃色。),那滋味好多年都沒嘗過,我吃過同事的媽媽做的,就是沒有父親做的好吃,很後悔以前只顧著吃,從未想過把配方問出來。 受到小時候在眷村的洗禮,我從不浪費食物,從來不會倒掉食物,也會想盡辦法把剩菜變美食,就算沒空翻新,至少會拿個大盤子把剩菜排盤,弄得漂漂亮亮,吃的時候心情也好,或是煮個麵,鋪在麵上面。 我最常利用剩菜剩飯翻新的的就是焗烤義大利麵或是焗飯。 把把冰箱裡的菜、菇類等,雜七雜八的和煮好的義大利麵炒一炒,盛盤鋪上起士絲,焗烤一下,就能吃了!吃得簡單也美味,營養也顧到了。或是剩菜剩飯炒一炒,淋上我的另類白醬,再鋪上起士絲來焗烤。 義大利麵的醬料製作得花些功夫,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工程,但是對於下班後累癱了的我,還是不想那麼大費周章。 通常我都使用燕麥粉調些水,濃濃稠稠的代替白醬,翻炒義大利麵快要起鍋時,把燕麥水淋下、拌勻,送入烤箱烤後,出爐的滋味,不輸給白醬,而且熱量還少了許多。 加上番茄與義大利乾燥香草葉子就真的很有"義大利"的fu! 家裡有兩個多年前人家送的日式便當盒,偶而沒有煮飯,去自助餐買飯時會自備,把飯菜裝漂亮一點,結帳時連店家都覺得有趣,即使吃的很簡單很平民,還是可以搞得很豪華版。增添生活樂趣。 突然讓我想到"總鋪師"裡那個搶救快要丟進ㄆㄨㄣ桶(餿水桶)裡食物的男主角。小時候的窮苦日子似乎也有這樣的意思。 2014/12/08 12:44
Dear 蒂兒(fudi63):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剩菜變美食」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生活消費|貼心下午茶,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