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張愛玲的劇本-「小兒女」
2014/01/08 21:12:32瀏覽2523|回應18|推薦111

這是隔壁小鳳的後母來景慧家拖回去小鳳,責怪她偷吃東西。

  張愛玲的小說描寫細膩是文壇皆知的,而張愛玲的劇本寫作也是一流的,除了1947年在上海寫過一篇「太太萬歲」,同年也在香港寫過一篇「不了情」(不是林黛、關山主演的那一部)之外,她還幫電懋寫過六篇劇本,包括<情場如戰場>(1957)《六月新娘》(1960)<魂歸離恨天>(這部沒有開拍,電懋就關了。)<小兒女>(1963)…….

 

這是景慧家正在吃螃蟹,孩子因為怕爸爸再婚而顯得悶悶不樂。

  我喜歡<小兒女>。是因為這是一齣家庭倫理劇,我想張愛玲大概也了解,寫些「小眾」的劇本很難讓人接受,這部影片不是張愛玲習慣的兩性議題,而是家庭倫理劇,脣齒相依的親情應該可以讓觀眾的接受度較為廣泛。電影卡司又是實力堅強的組合,王引、王萊兩位演技沒話說的中年演員,以及尤敏、雷震兩位當紅的男女主角。就連童星也是當時在很多部戲裡都會出現鄧小宇。

  影片一開始便以很輕鬆的手法,透過在公車上男主角提的一籃螃蟹莫名其妙的緊緊鉗住女主角的裙子開始,劇本寫孫川(雷震)如何在巴士上重遇高中舊同學王景慧(尤敏),因為螃蟹夾住景慧的衣褲,孫川只好隨景慧下車,到景慧家處理。接著描述老同學因重逢而墮入愛河的過程,漸漸地孫川常常去景慧的小康之家,逐一認識她的父親(王引)及兩名幼弟。劇情也敘述女兒景慧為照顧父親和兩名幼弟遲疑不敢論婚嫁,其實也怕耽誤孫川的前途,而父親有意續弦卻引起孩子怕被後母虐待的恐懼,接連引發一連串的誤解。雖然經多番誤會(孩子誤會爸爸的女友,以及孫川誤會景慧),最後是喜劇收場。劇情細節及感情關係都處理得恰到好處,一點也不矯情或是灑狗血,平實中仍有戲劇張力。雖是通俗的書寫父女之間既依賴關懷又互相在心裡形成壓力的關係,但又不顯老梗。劇本多著墨在父親的女友,未來的後母(王萊)身上,當時社會的觀念是後母多為惡人,而張愛玲刻意的想突破「後母 必然刻薄」的慣性書寫。

  影片裡常常藉由隔壁家的後母虐待幼女小鳳來凸顯景慧家對於父親有意續絃的恐懼心情,這些刻板印象讓兩名幼弟揮之不去即將到來的後母噩夢,而景慧不願父親在母親死後多年孤單,一片孝心的想成全父親,遂決定出外工作,獨立養活弟弟們,又怕拖累男友,就謊稱自己移情別戀醫生男友,故意氣走男友孫川。這就是通俗的家庭倫理劇裡的善良面及犧牲面。

   最後的戲劇張力是兩兄弟跑到亡母墳前哭泣,待太久不查墓園大門已鎖,被困在母親的墓園裡出不去,天黑又下大雨,失蹤半天的小兄弟讓父親、姊姊著急,尋找一夜找不著,卻是父親的女友秋懷找到的,並且叫來警察與救護車將淋雨而發燒的弟弟送往醫院,而解除了兄弟倆的戒心。最後是圓滿的喜劇結局。

 

這是最後的結局的部分,從醫院要離去時,兩兄弟去拉秋懷阿姨,向阿姨示好。

  本片雖是通俗劇,但是演員的演技平實自然,演來極為生活化!就非常能引起觀眾的共鳴。而通俗劇,內容又是正向的,更能使一般觀眾接受,而產生影響力,譬如某些刻版印象的扭轉。

 

  這部影片當年獲得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應該就是那平實的內容,接近社會真實的描述情節,以及演員自然及情感流露的演技而勝出的吧!

(有關劇情就不再多描述,以免破了太多的梗。)

~我很喜歡尤敏,順便再放上尤敏的另外兩部影片。但不是張愛玲的劇本。~

(玉女私情)

  描寫父女的感情深厚,即使是沒有血緣關係,探討生與養的問題,王引的演技與尤敏的楚楚可憐很賺人血淚。

(家有喜事)

   描述尤敏受了老闆羅維的幫助,救回母親一命,為報恩準備委身自己,下嫁為小老婆,卻陰錯陽差的變成媳婦。

  劇中看了許多寬容的層面,也很令人感動,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思維。

~~~~~~~~

照片引用網路舊資料。

照片及影片若有侵權請告知!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udi63&aid=10444112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15 22:35

聽見妳們說著我呢,  我這不就來了 . 太好了 有個老靈魂的蒂兒 專找老電影來放. 終於看到"玉女私情"了.

這些影片當年都大名鼎鼎,可我都沒看過.   從前看電影多貴啊, 我初中的時候 只有住迪化街 延平北路的同學們有能力去看. 雖然大部分的學生都沒能進電影院看電影, 影片公司可聰明了, 發行了許多明星照片. 我們蒐集照片 就像孩子們蒐集棒球卡一樣. 我還記著尤敏 是大家共同喜歡的.

尤敏的氣質清純, 在我們那時候 是所有學生的偶像. 若是零用錢不夠, 看不了電影 買不了照片, 看同學蒐集的港星照片也是一樣開心.

再看看當年的王萊 怪不得能紅這麼久 , 玉女私情裡的姨媽 畫上濃妝 很有林青霞的味道呢.

蒂兒(fudi63) 於 2014-01-16 12:39 回覆:

盹姊姊也認為玉女私情裡的王萊扮像的某些角度有林青霞的味道。我也這麼認為。

我個人非常喜歡王萊,但她30歲就老是演媽媽、姑媽的角色,實在可惜,不過這些綠葉的角色沒她來演,又實在找不到人,她的戲份也很重。她演過一百多部影片。

除了尤敏,林翠也是學生情人,可惜尤敏61歲因心臟病過世,林翠57歲來台灣復出拍連續劇沒多久就因氣喘而過世,真是令人惋惜!

我小時候是把爺爺給的壓歲錢存起來,在月考的下午去看一場電影!多半是去看捲土重來的西片。

我之後要寫林翠。

不過我寫老電影這個題材可能吸引不了多數的讀者!(我寫東西是抱著給有緣人看的態度,以及把部落格當倉儲。)


天路(今日當如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那個時代的影星
2014/01/14 14:14

中外皆美,特別是女星。

張愛玲的筆,從不讓人失望,她自我期許特高,她讓我最難忘的反而是有些反共色彩的~秧歌

蒂兒(fudi63) 於 2014-01-14 17:42 回覆:

天路

我今天早上才莫名地想起<秧歌>來,沒想到您到提起這部小說。

這部小說描述人民公社時期的荒謬,共產主義當時的樣板思維及愚民政策,整個充滿了無奈,百姓的無辜,讓劇中女主角在失去女兒與丈夫之後,來個玉石俱焚,那真是悲劇的最高點。

張愛玲這部小說可能是他所有小說裡讀起來最不困難的一部,沒有繁雜的描述詞彙。前面的部分還荒謬的令人發噱。讀到結局卻讓人心裡很悶,像她另一部<赤地之戀>。


郁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些影星
2014/01/12 23:07
都是幾十年前在眷村露天電影上看過,明星樣子都快忘了,竟讓還年輕的蒂兒給找回了回憶!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晴。Ω
蒂兒(fudi63) 於 2014-01-14 17:35 回覆:

我是比李兄小一些,但也不太年輕了!得意

我看露天電影的內容多半是楊群、丁強、李璇。這些演員我真沒看過,都是後來慢慢看老舊畫報認識的。


牧谷(Pokemon總動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些演員我認識
2014/01/10 13:30

但好像是我上一輩的人在看的

電影「小兒女」沒有聽過

蒂兒的生肖

至少比我小一両個輪迴

怎會談起上一代的電影瞭如指掌

説來頭頭是道

如數家珍

怪怪

妳到底是那一代的人啊?


蒂兒(fudi63) 於 2014-01-10 17:38 回覆:

回牧谷大哥的話(立正站好),小的頑皮的時候,身體裡就住著一個小飛雪一樣的小孩,談起電影時,就有一個老靈魂上身,所以我也不清楚自己是哪個朝代的人。

我小時候看中影的電影就沒啥興趣,因為演員都是配音的,就覺得少了感情。

我很小的時候就不愛當代的東西,國小六年級開始就喜歡看國外的老電影,國二開始迷邵氏的電影,我喜歡1960年中期以前的電影,1967年以後就不喜歡了。

有興趣的東西就會鑽研啦!我也算是宅女一枚,哈!

台北青島東路有電影資料圖書館,繳1000元就可以入會,在那裏查資料、看電影,很方便。如今網路發達,影片重新拷貝發行,要知道與自己年代不符合的事物太容易了。

我記得小學時看過小婦人這部小說,國中時就在電影院看重新拷貝的電影小婦人,看到很年輕時期的伊莉莎白泰勒、珍妮李,每個都像仙女。

牧谷大哥一定覺得蒂兒是怪物!三太子做鬼臉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10 07:52

這部我沒看過,看蒂兒介紹得很吸引人,想說先收到“我的最愛”

待空閑時再觀賞:)))感謝分享噢!!!!

蒂兒(fudi63) 於 2014-01-10 08:11 回覆:

異色應該會喜歡這些老電影的!雖然故事情節在今天看起來是早已不新鮮了!可是就是影片的氛圍吸引人。


Sien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09 23:04
看小蒂兒講古老電影,講的頭頭是道,一時有幻覺妳比我大,因為這些我完全不熟,應該找機會來看看,一定會有比現代電影更委婉綿長的情意和優美。
蒂兒(fudi63) 於 2014-01-10 08:09 回覆:

這些老電影是興趣,因為演員是從小聽父親談論的,許多影片小時候也沒機會看。

我認識一個不到30歲的格友,她對老電影比我還熟,許多影片的情報還是她提供給我的,尤其是西洋的老片,歐洲我們都一無所知,可她小小年紀卻清楚得很。

能看到我心儀許久的影片,讓我很開心的。這幾部影片都是9月的時候看的。

"小蒂兒"是盹姐姐給我的暱稱啦!說不定我真的比Siena大哩!


玄隱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09 20:56

我好喜歡這種平凡中飽含感情的戲劇。

由小喻大的哲理,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顯現智慧。吃完飯就來看電影,或者再來杯咖啡,蒂兒這裡就是道在日用平常中吧!

蒂兒(fudi63) 於 2014-01-09 21:55 回覆:

其實我老是把人家網路的影片弄過來,心裡是很害怕的!

等過陣子我想撤掉視窗,只留下網址連結!這樣比較妥當。

我喜歡老電影的溫暖與教化人的道理。對白都是優雅有禮貌的,我喜歡劇中人處處替對方著想的心態。看過心情是愉悅的。

很高興玄隱喜歡!

我晚上不能喝咖啡,會睡不著!好羨慕你們!


曉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09 20:13

我是支持原版的人,家裡DVD和CD沒有一張是盜版的。

香港有不少邵氏和電懋或國泰的原版DVD。

有特別想收藏的嗎?我可以幫妳找一找,回臺時再寄給妳。

蒂兒(fudi63) 於 2014-01-09 21:48 回覆:

謝謝曉澄如此費心!足感心耶

讓我好好想想!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09 15:34
黑白年代
舊時情懷
記憶中最初的國片
武俠是狄龍姜大衛
文藝是甄珍鄧光榮
尤敏的片子好像都沒看過
蒂兒(fudi63) 於 2014-01-09 19:44 回覆:

狄龍是我們小時候看的,二林二秦甄珍也是,但尤敏是在我們出生前就大紅大紫了!她是金馬獎第一屆的女主角獎獲獎人!您沒看過是正常的。

講到甄珍,她其實也算是跟江青同一時期的,他們那幾個稱為國聯五鳳,只是她當時才15、6歲,她演緹縈救父時,年紀真是小啊!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09 13:37

小兒女我好像看過,(或是看過電影畫報的介紹)。隔壁家的後母是不是紅薇演的?(那時她長演反派角色)。記得雷震、尤敏主演,也記得鄧小宇和鄧小宙。沒有想到那是張愛玲寫的劇本(以前也不注意編劇)。

我小學五年級以前每天去我爸爸辦公室,最常停留的地方就是閱覽室。別的書讀不懂,電影畫報每期必讀。新電影出來,即使沒看過,也知道主角和大致情節。

蒂兒(fudi63) 於 2014-01-09 19:37 回覆:

不是紅薇,紅薇很瘦,紅薇也不見得老是演反派!她在邵氏居多,她也演過賈母這樣的非反派。

很奇怪她年紀輕輕的老演老太太,差不多30歲看起來就老態,雖然瘦。不知是不是先生早死,一人肩負家計的關係!不過她養了姜大衛、爾冬陞這兩個兒子,也算好命了。

張愛玲為了生計,是接了不少劇本,像她有一部<魂歸離恨天>,一看就看得出是參考<咆嘯山莊>的故事。不過後來好像沒拍出影片來。

我們現在也是常常看報紙或是網路,知道一些影片的大概,但沒時間都看,這跟看雲姊當時看電影畫報的意思是一樣的。微笑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