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走進經濟學看見新世界
2008/06/24 17:33:29瀏覽1392|回應0|推薦0
走進經濟學看見新世界
壹、緣起
走進經濟學是一本經濟學的入門書,其內容是結合古今中外學說的精華,以及作者獨自見到的道理,加以融會貫通而成。作者是熊秉元教授,畢業於台灣大學經濟系,而在美國布朗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並於台灣大學經濟系暨研究所擔任教授。近年來熊教授的研究領域,為經濟學方法論及法律經濟學,其講課採用蘇格拉底問答式教學,頗能啟發學生思維,所以深受各方好評。
熊教授不僅是經濟學者也是散文家,其與著名的經濟學者張五常先生並稱為「巨俠」和「頂俠」,而其作品也被國內知名文化評論家南方朔譽為「熊氏散文」。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是尋找心中那把尺,在1993年獲選為「金鼎獎」推薦著作,而他在2003年出版的熊秉元漫步法律,也獲得民國93年「金鼎獎」社會科學類最佳著作。2005年他又被選為兩岸三地知名度最高的經濟學者之一。2006年起他的「經濟學的故事」系列連載於印刻生活雜誌,也入圍了「金鼎獎」的最佳專欄寫作。
經濟學是什麼呢?有人可能聯想到「節省」、「賺錢」術,或是「經世濟民」的學問。而經濟學號稱「社會科學之后」,是社會科學裡唯一設置有諾貝爾獎的科學,其研究範圍是以一般的市場活動,和政府的財經、貨幣及貿易政策為主。事實上,它的理論也可以用來分析人類的選擇行為,所有涉及人們的選擇都是經濟學的範圍,所以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經濟行為的社會科學。換言之,經濟行為就是選擇的行為,經濟學是一門行為科學,主要是用來研究如何選擇具有多種用途的有限資源,藉以生產物品與勞務,進而供應目前與將來的消費。
有人說:「經濟學家是把事情弄得很複雜,並讓大家覺得自己很笨的那種人。」然而就如作者在自序中向「舊雨新知」們提到的內容,走進經濟學這本書,則試圖經由平實曉白的文章,在過去的立論基礎下出發,並往上及往前進展,除了介紹經濟學的主要課題及近年來的發展之外,其範圍也涵蓋狹隘的經濟活動,以及廣泛的人類活動。希望能以經濟學的架構,剖析政治、社會、法律等現象,進而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經驗裡,捕捉社會現象隱含的道理,然後再予以還原呈現。
由於經濟活動的背景,是一個廣大的環境,而且文化、法律、政治和社會等活動的內容,也都有彼此環環相扣的密切關係,因此懂得大環境的特質,更能了解經濟活動的內涵。透過對文化的分析,也可以琢磨法律、政治和社會等的各種面向。除此之外,書中也還探討國際政治及兩岸關係等等課題,也就是處理的問題都是屬於「總體」層次的材料。雖然主題是「大」問題,但是分析的角度,總是從「小」地方,也就是由「個體」層次著手。就因為社會現象是由個人的行為匯集而成,若直接在總體層次上論對,往往會有各說各話而有想當然爾的缺失,若由個人開始設想,反而比較平實並且較能掌握問題的核心。
在現代社會裡,大家都知道經濟活動很重要,譬如治安、教育及社會的問題,皆可以被歸納成經濟原罪,甚至某些議題有爭議時,即使要放棄一切獨尊經濟,似乎也無人反對,而這究竟是因為事證確鑿才默認?或是因不懂經濟才噤聲呢?也唯有在每個人都認識經濟學時,才能釐清這個問題的癥結吧。而所謂「真佛只講家常話」,用家常話來討論並闡釋經濟學,才能讓大眾普遍了解經濟的精義。
經濟學課程的範圍包括經濟知識及經濟思維,經濟知識就是正統經濟學的主要內容,而在許多經濟學的教材裡,卻都強調經濟學是一種「看事情的方法」,也就是一種經濟的思維。換言之,經濟思維就是要由經濟知識裡,提煉出經濟分析的精髓,再和一般人的生活經驗結合,因此大家不只藉此能體會到經濟學的內涵,更可以活學活用戴上經濟分析的這副眼鏡,用來解讀各種社會現象,以及面對生活裡的大小問題。
貳、走近經濟學—體會新趣味
在主流經濟學裡,約瑟弗‧史蒂格里茲(Joseph Stiglitz)的經濟學,藉著汽車和電腦的故事,來說明經濟學的內涵,他認為「市場」就是經濟學的核心,因此了解市場的結構、運作方式、特色、功能及其優缺點,是經濟學者的主要任務,也是經濟學研究的主要課題。而「市場」和「政府」則是對立的兩個概念。在決策時,有一種是地方分權,由眾多消費者和生產者組成自求多福的角色,另一種是中央集權,由政府作全面性的政策考量再作定奪。因此,經濟學的另一個重點,就在於掌握這兩種機制的特性,而且可以兼採其長,知道在面對不同的問題時,如何在這兩者之間作出取捨。
保羅‧海恩(Paul Heyne)出版經濟學的思維第一版,反映出一個經濟學者對經濟學和自己理念的堅持。該書在2002年推出第十版,其中第一章就是「經濟學的思維方式」,而第一個例子則是「尖峰時段的交通」。其所揭示的要旨,就是在表面的紛亂喧囂之下,事實上隱藏著一種「秩序」。因而如何在社會現象裡,抽離出其中所隱含的秩序,以及支持這種秩序的條件,其實就透露出經濟學的趣味所在。
在經濟學的第一章裡,史蒂格里茲和海恩分別引用汽車和塞車的故事來闡釋經濟學。他們的例子是各有所重,他們的視野也當然各有取捨。兩相對照,剛好可以烘托出經濟學的諸多面向。史蒂格里茲的汽車例子,清楚的描繪出經濟活動的過程。諸如企業家腦海裡有新點子,於是開始找錢找人,然後設法推出產品並且吸引消費者購買,這些都是標準的經濟活動,也是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裡的主要題材,而其關心的焦點就是所謂的「經濟活動」。相對而言,海恩所描述尖峰時段塞車的故事,和買賣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屬於人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所關心的議題,是更廣泛的「人類活動」,就是藉由探索人類的活動,希望能從中歸納出生動有趣的「經濟思維」。
在史蒂格里茲的汽車故事裡,勾勒出福特的舉止、員工的反應、消費者的取捨、克萊斯勒的掙扎和美國政府的援手。因此,他是以一個「參與者」的角度,來刻劃經濟活動的樣貌。而不同的人面對不同的考驗會作出不同的因應,一旦了解了各個參與者所面臨的情境,再歸納出不同的情境之間的共同性,就可以體會到經濟活動的特質,這也是主流經濟學四平八穩以及一以貫之的研究方式。
而海恩的塞車故事所希望掌握的標的,是人際互動的特性,包括隱藏在整個景象下的規律性,以及其相關的支持條件。因此,他扮演的角色是一個「旁觀者」,藉由冷靜觀察其中的變化,再闡明人類行為和社會現象,在動靜之間的特性。而以旁觀者的視野所描述的內容,也隱含了他所強調的「經濟學的思維」。既然在不同的遊戲規則之下,會導引出不同的景觀,經濟學家的旁觀者功能,就是試著揣摩各種不同的遊戲規則,然後比較這些規則之間的差別,經過對照和比較,也許社會大眾能摸索出較好的遊戲規則,進而能從中均蒙其利。因此,史蒂格里茲和海恩的差別,總括而言,就是著重點不同。史蒂格里茲是由參與者的角度,強調「經濟活動」,而海恩則是由旁觀者的立場,強調「經濟思維」。
你的房屋,我的房屋是一本很有趣的故事書,描述房屋有很多部份組成,廚房是其中之一,用來處理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可是作這些事是為了解決民生問題,如果以其他的方式能發揮同樣的功能,自己家裡就不一定需要廚房。故事書裡提供的是一種直接而且絕對的因果關係,就是因為要吃飯所以要有廚房。而經濟學所主張的解釋,則是一種間接而且相對的因果關係,就是說因為要吃飯,所以要有解決吃飯問題的作法,廚房只是其中可能的方式之一。
最有趣的是,這「兩種不同的世界觀」所蘊含的啟示。不論是「直接的因果關係」或「間接的因果關係」,都各有描述和解釋實際現象的能力。而在成長學習的過程裡,對事物直接而簡單的描述和解釋是有必要的,也就是不同的事物就意味著不同的意義。相形之下,間接的描述和解釋隱含著一種通則,也就是一件事物的意義,是由其他相關的條件所襯托出來的,由這種角度來認知和解釋實際現象,似乎較有「吾道一以貫之」的簡潔和有力。
「你的房屋,我的房屋」或許不只是肉體所居住的地方,可能還隱含著,智識和思考上安身立命的取捨吧,也就是「你的世界觀,我的世界觀」,或是「你的思維方式,我的思維方式」。人們為了達到某些目的,因而發展出某種工具,藉以發揮某些特定的功能。而且不只房屋是工具,人們所發展出來的其他物件也是如此,無論直接還是間接,或多或少都含有工具的特質,並且也有功能性的內涵。
經濟活動和更廣泛的人類活動,如果是由功能性的觀點來闡釋,就表示社會現象並不是憑空出現,而是一種有意義且可以解釋的現象。舉例而言,因為人類發明火藥、造紙、和指南針,都是為了要發揮某些功能,並希望達到某些目的。以小見大由微知著,人類行為和社會現象都是人們有意識和無意間活動的結果,因此站在旁觀者的立場,就可以藉由經濟學,試著解釋人類的行為和社會的現象。
經濟學的世界觀及其思維方式,可以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廣泛運用,這表示除了在經濟學範疇的思維之外,還有社會學、政治學、法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乃至於在自然科學的世界觀和思維方式。希望在闡釋經濟學的趣味之外,對其他的學科也是一種邀請,藉此也能呈現出其他學科的趣味、世界觀和思維方式。其實經濟學家對經濟學也有不同的見解,因此「你的房屋,我的房屋」也是指你的經濟學和我的經濟學。
在探討經濟學時,經濟活動和經濟思維必須兼顧並重,因為「經濟活動」是正統、主流經濟學的重心,所以不但要能了解傳統經濟活動的核心問題,還要注意經濟學近年來的發展。而在研討經濟活動的同時,也要強調「經濟思維」的重要性,就是要由具體的現象裡,提煉出抽象的規律性,再藉以觀察、描述和解讀其他的社會現象。總而言之,經濟思維其實就是經濟學的世界觀,或是經濟學看事情的方法,也就是經濟學所搭建的「房屋」。
現代社會裡,一個公民需要修煉「經濟」和「非經濟」兩方面的知識。因為在現代的經濟體系裡,一個人要工作、消費、儲蓄、投資及保險,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經濟活動,也是經濟學的標準內容,所以具備基本的經濟學常識,消極的可以在經濟的波濤起伏裡自保,積極的可以從經濟體系裡自求多福。換言之,作為一個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在面對各種實際的經濟問題時,必須知道該怎麼思索和因應。除了參與經濟活動之外,一個人還需要面對不同領域裡的諸多問題,也就是除了是一個「經濟人」之外,同時也是一個「社會人」、「法律人」和「政治人」。作為一個經濟人需要具備相關的知識,才能有效的參與經濟活動,在其他的身分裡同樣也需要相關的知識,才得以「旁觀者」的視野因應生活裡的其他面向。
自1960年代起,經濟學開始向外擴充,例如葛瑞‧貝克(Gary Becker)是利用經濟分析探討社會學領域裡的課題,他的分析剛開始時受到社會學者的排斥,而後來受聘擔任芝加哥大學社會系的合聘教授,就是對他和對經濟分析最明顯的肯定。羅納德‧寇斯(Ronald Coase)則以「寇斯定理」聞名,是當代法律經濟學的發軔者,就是利用經濟分析來探討法學問題。現在法律經濟學已經成果豐碩,而且是經濟學裡最活躍的園地之一。詹姆士‧布坎楠(James Buchanan)是「公共選擇」的創始人,則是利用經濟分析來研究政治領域裡的問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經濟學教科書裡,現在多半有專章介紹「公共選擇」。貝克、寇斯和布坎楠都得到經濟學的桂冠,他們的諾貝爾獎也反映出,經濟學對外的擴充確實成果璀璨,這也意味著由經濟分析的角度觀察「非經濟」的事物,確實可以作為一個有意義的參考座標。
參、漫步經濟林—沐浴芬多精
社會科學研究經常會面對各種價值體系間的衝突,不同價值體系的相會竟會造成大時代裡的悲歡離合,大環境的歷史是如此,小個體的日常生活又何嘗有兩樣呢?無論是以參與者或旁觀者的角色來看,我們都在各種體系間遊盪或努力經營,有時選擇不動聲色默默承受,有時卻要理直氣壯大肆臧否,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各種體系的來龍去脈,不僅能因此滿足智識上的興趣,一旦掌握各個體系的因果曲折,還會有自求多福及趨吉避凶的實際利益,而利益及興趣其實就是驅動人類行為的力量。
在描述和分析體系時,我們可以從其組成份子、遊戲規則及價值的三大要素著手,但是體系的大小、開放與否、有無重覆出現及掌握的難易,則會影響我們的判斷是否精確。如果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社會現象,就要以理論這種工具來探討,再藉由應用方法來具體結合實際的情境,也就是要兼顧理論與應用的密切配合,這樣才能歸納出放諸四海皆準的智識,因而以簡御繁的解釋社會現象。
許多人遵循傳統智慧的箴言,或生活經驗的既有主見,來評斷事物,並且用來決定自己的言行舉止。在社會科學裡則是運用更精緻及嚴謹的所謂「理論模型」,來描述人們在認知周遭環境時所採用的基本架構,但是以模型檢驗各種實際現象,畢竟只是對現況的闡釋,一旦其構成條件發生變化,則是否還能應付變動不居而充滿不可知的情境呢?經濟學者密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認為理論模型最重要的功能是預測,而預測的目的其實是指點迷津,以及藉此作為因應取捨的對策,因此他重視的是理論的實用性。寇斯則認為理論的作用是作為思考的基礎,也就是能幫助人們整理思緒,用來解釋眼前的現象,並且掌握其背後的來龍去脈,所以他是強調理論的解釋功能。
無論經濟體系的規模及種類如何劃分,經濟理論就是對其經濟活動的系統分析,而傳統經濟學就是探討經濟體系中,所有經濟理論的總和。經濟體系只是組成人類活動和社會現象的眾多體系之一,在經濟及非經濟體系間的組成份子、遊戲規則及價值可能不同,甚至缺乏類似的量尺及媒介。因此任何體系所提煉的原理原則,在彼此間應用時,唯有適當的調整及修正,才能並行不悖而共存共榮。
福萊瑞契‧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對社會的觀察有句格言:「沒有事實,只有詮釋」,確能深刻點出思考的意義。每個人對於各種社會現象的判斷和想法,是經由一種後天社會化的過程,而逐漸形成的因應能力,也就是隨著成長年齡、歷史的進程、產業環境的變化以及地理條件的變遷,會自然累積而成為思維判斷的能力,這其實就是一種「經驗方程式」。又因為一般人常不加思索的用字遣詞,而有以熟悉為清晰的毛病,所以反而會有語意不明且愈說愈迷糊的情形,因此哲學家李天命認為語言具有重要的功能,而培養獨立思考的第一步,就是要釐清語言的語理分析,這是經驗方程式的擴充及結晶,也就是強調清晰、精確且合於邏輯的「邏輯方程式」。
人們在面對各種生活情境時,從認知、思考以至付出行動,是一連串的選擇步驟,而在處理具體決策問題時,大多是依賴經驗方程式的傳統智慧,藉以提供實質的自處之道,而邏輯方程式卻是顯得無濟於事,譬如面臨彪形大漢的插隊問題時,是要選擇識實務為俊傑,抑或挺身而出護衛正義呢?除非涉及終極價值而能簡化思維的過程,例如宗教或是愛情信仰的驅動,否則總有顯而易見的行為取捨。儘管如此,這仍然是一種經驗方程式的抉擇。
社會科學家面對各種現象的基本態度,是先描述「是甚麼」,再探討「為甚麼」,然後才小心斟酌「會如何」,其所著眼的行為理論,是由各種不同的行為間,歸納出行為的共同性及規律性。至於道德家及宗教家所呼籲的人們「應如何」,在此並不會加以論證。而行為理論就是要從不同的社會現象及行為中,找出能異中求同及化繁為簡的普遍性「行為方程式」,再藉以作為思考取捨的依據,並用來解釋及預測其他的社會現象及行為。
「經驗方程式」、「邏輯方程式」及「行為方程式」是三種思考藝術的參考座標。在變動不羈的資訊時代,傳統智慧的「經驗方程式」可能有時而窮,而「邏輯方程式」也有在實用上的限制,即使以終極價值指導行為,仍然無法在解釋、預測及指點迷津的功能上自圓其說。相形之下,「行為方程式」的客觀及普遍性,確是較為優越的思維方式。而「行為方程式」在某些原因及條件下會造成某些結果的「因果關係」,以及「效用極大化」的假設,則會促使各種社會現象呈現穩定的脈絡,掌握這些脈絡就能廣泛應用於經濟學及其他非經濟體系。
做一件事要付出多少代價,就是經濟學最重要的成本觀念,這不僅會反映在個人事務的選擇上,即使在處理社會問題時同樣也是成本比較的問題。因此在運用經濟分析的技巧前,先要認定值得追求的價值因素,每個人的價值認定可能會不同,譬如是非、善惡、愛情、名利、家庭及事業等,其項目及順序都可能會有所差異。一旦確立價值的認定,就可以運用「主要球員分析法」、「基準點和價值策略」,以及「A-A’取捨法」等經濟分析的技巧,並羅列各種可能的途徑,進而歸納出最好的解決方案。這種較精緻的思維方式,不同於一般人所謂即興、直覺及跟著感覺走的決策方式,而是以自問「為甚麼?」來檢驗自己的思維方式,對於自己的取捨不僅要說服自己,也要能說服其他人。
分析技巧中的「主要球員分析法」,是站在旁觀者的立場,先解讀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而不做價值判斷。若掌握主要因素就能掌握造成這種現象的脈動,而且無論問題的規模大小,都可以藉此解釋並預測未來可能的走向,自然也能找到加以因應的自處之道了。但是在因應取捨之前,還必須以價值判斷來認定目前情境的是非好壞,因此就要利用「基準點」和「價值」的策略,才能清楚知道自己所依據,及為何取捨的參考座標。在有限的資源及條件下,各種價值選項間,會有直接或間接的衝突或排擠,如果能善用其他人的資訊及經驗,也就是找到有意義的參考點,便能描繪出問題的輪廓,然後再依據所確立的價值,擬定具體的措施。
要達到目標有許多不同的方法,所經過的道路可能簡單平坦,也可能崎嶇難行,面對時間急迫而須明快處置的危機處理,在事前及當下的規劃是否思慮週延,其目的及手段是否有唯一必然的關係,對於特殊情況是否有因應措施,為何如此處置呢?有無兼顧兩全而不違目的的替代方案呢?「A-A’取捨法」就是這樣設身處地而有意識地比較不同的方案,並能清楚呈現決策時的情境,以及自己腦海中的思維方式。
肆、供給和需求-打開經濟門
對於經濟學而言,供給和需求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人際交往時彼此的關係,可以反映出供給和需求的意義。人際關係的活動,包括交易、交換及交往。「交易」是明確具體的買賣,具有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特徵。「交換」是人與人之間常有的關係,禮尚往來固然是交換,而工作上的互通有無也是一種交換。「交往」是廣泛的人際關係,例如和家人、同學、朋友及同事相處都是交往。無論是交易、交換、或交往,都有付出和獲得,而付出和獲得就形成供給和需求。藉著供給和需求的這兩個概念,可以探討人際之間的各種關係,而且公司、組織和國家之間,只要有交往互動,都可以利用供給和需求來分析。
現代社會的物質文明,遠超過歷史上任何時代。現在只要打開電腦,彈指之間就可以和地球另一端的人們互通訊息,這些進展和擴散,其實就是仰賴經濟的活動和市場的機能。因此,要了解現代社會的運作及其未來可能的走向,不得不了解經濟活動,而經濟活動的基本脈動,其實就是供給和需求。
現代社會的便利商店和過去街角的雜貨店,可以更清楚的反映市場的意義。到雜貨店買東西的人,主要是附近的街坊鄰居,和雜貨店老闆的關係,既有「交易」又有「交往」。而都會區裡的便利商店,買賣雙方多半只維持「交易」的市場,和傳統的小雜貨店相比,當然是利弊互見,最明顯的是便利商店比較沒有人情味。但是街角的雜貨店逐漸消失而便利商店逐漸增加,這反映了支持單一市場的力量逐漸增強,而支持商品和友誼這兩個市場的力量逐漸減弱。
不同的活動在不同的市場進行,也和不同的人交往。過去是一個伴侶一起從事所有的活動,現在則是有了專業化和分工,和不同的伴侶從事不同的活動,所以由「市場」型態的變化,確實可以解釋社會變遷過程中的諸多現象。
在交易、交換和交往的三種關係裡,如果只有交換和交往,因為雙方既是買方也同時是賣方,以物易物的規模非常有限。而在交易的關係裡,才有明確的買方和賣方,賣方為了追求更多的利潤,會設法推陳出新改良產品。工業革命之後,科技的進展帶來許多重要的發明,再加上生產線所能發揮的量產能力,因此市場的規模和範圍,出現了滾雪球般的效應。
就物質條件而言,過去兩百年裡的變化已超過人類歷史上的總和,而能有這種成果,都是透過這種市場機制。從經濟學的鼻祖亞當斯密開始,經濟學者就不斷誇耀,市場機能在調節供需的巧妙,只因為有利可圖,所以業者會挖空心思,去開發貨源及增補珍什異果,觀察世界各地大都會的規模和景觀,就可以體會到市場無形之手的奧妙和威力。
市場裡主要的活動是交易,也就是買方出錢而賣方出貨。可是社會裡有一部分弱勢人員,不具有市場機能所認可的才能,譬如年輕力壯的人可以靠提供勞力得到收入,但是弱智、殘障、年老、體弱及久病纏身的人,就沒有辦法由市場裡得到報酬,因此現代社會的福利措施,通常是他們的希望所繫。以嚴苛的言語來描述,在市場機能裡,這些人就是無法產生市場價值。如果這算是市場機能的缺失,要矯治這種缺失未必是調整市場機能本身,而採取另外的機制來彌補,可能效果會比較好。
市場機能的另一個弱點,是貧富差距的問題。工商業社會裡,各行各業都有一些超級巨星。例如老虎伍茲(Tiger Woods)、比爾蓋茲(Bill Gates)及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等等,他們出場一天或表演一次的收入,對第三世界的一個工人而言,可能要工作數千年或數萬年。這是極端的例子,不過也反映了市場機能的特性之一。市場機能所認可的才能,收入可能非常可觀,同時任何社會裡卻總是有以勞力為生的人。
市場機能影響的不只是極富和極窮這兩個極端,而是一般的社會大眾。如果社會財富的分佈,像是一個橄欖,那麼中產階級是多數,極富極窮都是少數。如果社會的財富是如同金字塔一般,就表示中下層的人佔多數。譬如以資本主義最發達的歐美國家而言,就比較像橄欖。對於金字塔頂端或橄欖尖的有錢人,可以有很多方式來處理。事前可以設定諸多限制,譬如麥可傑克森的演唱會,限定一張票最多五十美元,但是會有鼓勵黃牛票,又收不到稅的問題。若採事後課所得稅的方式,也可壓低有錢人的財富。但全球化、國際化的程度愈來愈高,有錢人可以用腳投票,對於所得稅太高的地方可以避而不入,而且有些地區甚至有意採取優惠措施,藉以吸引有錢人、企業家以及他們的才華。
如果一個人可以自由地縱情琴棋書畫,從裡面得到無與倫比的享受,為什麼有錢人不可以在物質,或其他方面獲得為所欲為的樂趣呢?一般人不喜歡有錢人,其實是不喜歡在自己的生活經驗裡,直接感受明顯的差別待遇,而實際上這是屬於市場裡的分配問題。無論「穀賤傷農」的供過於求,或「一日三市」的供不應求,都是市場沒有達成均衡狀態的結果,若有均衡就會反映在價格的穩定上,雖然不同的市場(如大賣場及西餐廳)有不同的穩定價格,而市場機制就是在尋求市場均衡狀態的調整,其重要的訊號就是價格。
供給和需求是否能正常維持市場的均衡,關鍵就是在於資訊能不能自由流通。當供過於求時價格就會下降,一旦物品便宜時需求量就會增加,然而價格下降表示商人收入減少,業者就會減產該物品,這是「價量的反向關係」,也是所謂的「需求定律」,因而就會逐漸減少供給和需求的差距,直到市場形成均衡狀態。當供不應求時,商人會增補物品來圖利,調整的過程雖然相反,但結果仍是市場的均衡。而在交換和交往的人際關係,以及其他的領域,也都可從市場的角度來認知與分析,其供給和需求的標的可能不同,但價格(或代價、親疏)的訊號功能,以及均衡的意義其實是相同的。
要完整的評估市場,除了辨認市場機能的優缺點之外,最好是能和其他諸如政府、宗教、或民間組織的機制比較。市場機能是一種工具也有失靈的時候,要維持正常的市場機能,還需要其他機制的協助。現代政府的角色益發重要,而經濟問題也愈形複雜,政府和市場的適當關係如何定位呢?為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和維持市場的秩序,政府的法律和管制是否合理,且符合有效管理的真意呢?顯然這些問題都有待廣泛的評估,但由「價量的反向關係」及「需求定律」的啟示,在規劃公共政策時,要由民眾的立場著眼,若讓民眾配合的代價低,就會自然而然的配合政策。
伍、經濟學掀起文化的蓋頭來
文化是甚麼?為什麼文化是如此?文化會如何因應變化?文化和自己又有何關聯?根據文化要如何設計及規劃現代公共政策?對本身文化的反省,是維持生命力並促進新陳代謝的重要因素,而文化是民眾活動的土壤,了解文化的特性,才能擬定有效而且事半功倍的法律及公共政策。許多社會現象的不合理,前人的痛苦及努力,在一代代的重複中,消耗掉整個民族的智慧,的確令所有人都生氣,也意味每個人都無法自外於文化,唯有每個人都從小處著手,並且由自己做起,才可以逐漸過濾掉文化的醬氣。
如果文化是生活選擇的必然,那麼文化的特色本就利弊參雜,也就是若醬缸一無是處,根本就不會成為文化的一部分。而藉由哪些條件及方式,才可以洗滌文化的陰暗面呢?道格拉斯‧諾斯(Douglass North)的制度、制度變遷和經濟成就,主旨是要探討社會發展的軌跡,其中第二章章名為「合作:理論上的課題」,諾斯認為要達成交易還需要更基本的條件,就是買賣雙方都要共同接受,並遵守遊戲規則,也就是問題的關鍵,在於社會能不能解決合作的難題。
文化有諸多面向,而探討文化最好由歷史著手。在某些社會由於地理特性,容易形成單一的政治組織,自然也會影響一般人思維的取捨。幾千年來,大一統思想逐漸成形乃至根深柢固,一旦朝代更迭,都希望能傳之久遠,但對行政並未發展出制衡的機制。因此就會不斷的改朝換代,而且沒有充分的時間,累積客觀中立的法治。又因法治不足,才會蘊釀諸多社會問題,更進一步造成改朝換代的因果循環。由於一般人不能倚恃人治的王法,只好仰賴其他的社會機制。而傳統社會的運作和延續,主要是依賴底層的社會,所形成的風俗習慣及人際網絡,也就是「人」和「關係」遠超過「法」和「制度」的重要性。
英國人常說:「家是一個人的城堡」,其實每一個人自己就是一座小小的城堡。也許每個人是由自己親身的實際經驗中,體會到這種人際間互不侵犯的區隔界限,而自然地延伸到群己間的分野。而這種相信某種客觀、公平及合理的規則,可以維持公私間保有分寸的態度,正是法治的基礎。
現代社會的特徵之一,是高度分工和專業化的多元價值,無論就事論事或依法論法,一件事的是非對錯,是由各個相關的專業領域來判斷,而各個專業所形成的價值體系,要能普遍受社會大眾所信賴,才是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柱。然而,若社會長期的不穩定,就不可能累積成清晰的專業價值體系。
另外,行政權獨大就是單一價值凌駕各方,缺乏司法等其他多元價值的制衡,則各個專業體系將無法充分發展,因此就沒有彼此尊重的專業倫理。而一旦面對問題,就會以「泛道德化」的粗糙手段來處理,但因道德具有很強的地域性,是一種人治和主觀的工具,所以就容易逾越行政體系,做出不符分層負責的判斷與宣示,甚至因而造成違法亂紀的缺失。
傳統文化的五倫,是指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及朋友間的倫常關係,這種禮儀風俗的展現,其實具有功能性的工具內涵,就是可依倫常的長幼序輩來處理各項紛爭及事務,是屬於「人治」的範疇。但現代社會的許多人際關係,早已超越五倫的範圍,就是出現李國鼎先生提出的第六倫「群己關係」。一個人和不認識的第三者,在既無血緣又無人情,而且彼此平等的基礎上,其間的互動交往就需要既能水平協約,又可上下節制的完整體系。而經濟活動符合這些特質,所以有助於衍生各種專業倫理,自然可以成為改變人際倫常的驅動力。
隨著科技的進展及經濟活動的擴充,國際化及全球化的趨勢愈形明顯,就會迫使各種專業面對更多元的競爭,從而提升各個專業的水平。而「人治」的道德關係及「法治」的專業制度,在社會各領域佔有的價值比例,就是呈現文化面向的重要因素。
陸、所羅門王與社會科學之后的邂逅
法學是具有悠久高貴的傳統,對現代社會而言,更有賴一套適切的法律體系,才得以正常運轉。法律是廣泛規則的一部分,其減縮行為的空間,就是一種限制,而接受這種限制,則是為了發揮某些功能及目的,因此規則及法律都是工具。
規則或法律到底要達到什麼目的呢?有人說法律是為了實現公平正義,但是五花八門的規則和公平正義之間,卻不一定有明確的關聯。因此,規則只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也就是為了要追求某種價值,而公平正義只是其中之一罷了。事實上,即使是法律本身,都不一定是在追求公平正義。例如,法律規定小朋友要入學,目的是普及教育和提昇國民素質。而規定行車速度,目的是維謢生命財產及保障行車安全。至於限制外國商品進口,目的則是減少競爭及扶植本國產業。
小朋友玩家家酒或打彈珠時會有遊戲規則,這些規則和法律的功能其實是相同的,不過玩家家酒或打彈珠時會球員兼裁判,玩的人既受規則的約束,同時也是規則的闡釋者和執行者。法律的運作則是另一種方式,球員不得兼任裁判,而要有專業的司法人員組成,每個人各司其職操作法律,遇有利益衝突時還必須迴避,以維持司法體系的獨立和中立。
不過,司法體系維持不墜的因素,主要還是依賴一般人的自我約束。道德上的戒律,往往勝過實際法律的處罰。由於遵守規則在道德上會得到自我肯定,而違反規則在道德上則受到自我譴責,因此道德和法律之間彼此具有替代性。道德程度高的社會可以少花點錢在警察監獄上,而道德戒律鬆散的社會,只好依賴外在而有形的具體手段。然而,道德也不是無中生有的現象,而是在社會化過程中雕塑而成的結果。因此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培養小朋友的道德情操,也要耗費相當大的人力及物力。
總括而言,要了解法律可以從三個環節著眼,就是性質、目的、和手段。法律(規則)的性質是一種工具,其目的是在追求某種價值,而運作法律的手段,是依賴配合的條件,包括一般人的道德以及專業司法人員的素質。
在法學裡,兩造間官司的研究重點,是原告和被告彼此間利益的直接衝突,而在經濟學裡,買和賣之間,彼此也都有直接的利益衝突。法學的原告和被告之間,是一對一的對應關係,而經濟學的買和賣之間也是如此。既然是一對一又是利益的直接衝突,因此各種利弊得失的考量,都可以轉化到單一的維度上,而再加以仔細斟酌衡量。
工廠煙囪不斷冒出濃濃的黑霧,生產的產品在市場裡賺到白花花的銀子,可是工廠附近的民眾,卻要無端的承受刺鼻傷身的黑煙,這就是法學裡「鄰人相爭」的問題。寇斯在1960年發表的論文,是現代法律經濟學的濫觴,其論文裡所引用的例子,就是一連串鄰人相爭的糾紛。
一個人的行為對其他人造成了或好或壞的影響,就是所謂的「外部性」。辦公室裡的女同事穿得令人賞心悅目,是正的外部性,而男同事滿口大蒜煙臭,則是負的外部性。仔細想想外部性真是無所不在,關鍵就在於哪些外部性值得由法律來處理?而哪些外部性由風俗習慣等力量來約束即可,而法律可以置之不理呢?由外部性的問題,就可以由經濟學聯結到法學。而法律所處理的事物,通常是具有負面,而且是大的外部性。
經濟學的諸多概念中,對法律學者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概念,而「成本」的意義就是代價,也可以說,是選擇其他機會或可能性所隱含的價值。為達到某種目的而操作法律(規則)這工具,是需要選擇適當的手段(方法),因此就不能忽略其中隱含的利弊得失。譬如兵役制度的主要目的,在戰時是需要全民皆兵,則徵兵制毋庸置疑,但在平時的戰力維持,若仍採行如此平頭式的牛驥同皁,以致浪費能創造更高社會價值的才華時,則顯然不當,此時隨個人志願的募兵制,才是成本低效益高的選擇,也較符合公平正義的目的。而所謂「水清而無魚」及非常時期的「亂世用重典」,也同樣是強調成本效益的拿揑。
經濟學是探討人際關係的正常交往,法學則著重人際問題的如何善後,而造成人際糾紛的主要原因,是雙方認知及解釋的不同,因此法學的重要工作,就是抽絲剝繭釐清各種概念和賦予內涵。譬如法學的「合理注意原則」是要釐清受委託者的責任和權利,而由法庭闡釋界定「可以注意」和「可以防範」的概念和實質內涵,其中涉及許多條件及因素的組合和輕重,則全賴刀筆之吏的裁量,這種加減拉鋸的結果,確實是詮釋的藝術。
柒、包羅萬象的社會學與經濟學的纏綿
社會科學包括政治學、經濟學、法學及社會學,其中社會學又稱「剩餘之學」,內容包含社區、宗教、社會化、都市化及貧窮等。社會學所關注的社會人,常身兼多重角色,每種角色所隱含的利益,又是多樣、複雜而不易界定。要由個別的社會人加總成群體,再據以探討其特性、好惡和行為,並由此歸納通則和發展理論顯然不易。
社會學者研究社會問題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實地訪談及個案研究,因此,其研究常是深入而有說服力的成果。社會學者馬克‧葛諾維特(Mark granovertter)在找工作一書中,就有系列的訪談,並提出「鑲嵌」的概念,就是每一個人像鑲嵌在一張人際網絡上,平時彼此交往未必有特別的目的,可是自然地會累積很多瑣碎的資訊,一旦要找工作,就是利用人際網絡諮詢促成。然而,「鑲嵌」和「網絡」的概念在某些情境需求時,卻顯示「熟稔關係的弱點」或「生疏關係的優點」,也就是不熟悉的領域,掌握彼此業務及資訊的重疊性少者,可能會有更大的幫助。
社會學者詹姆士‧寇爾門(James Coleman)曾發表社會理論的基礎,其中的理論架構圖,包括個別行為者的個體及由個別行為者彙總而成的總體,而為了捕捉個體行為及總體社會,在時光中的蛻變現象,還標示出三個時間階段(即第t、t+1及t+2期)的進程,因此,個體及總體彼此類推,並且相互影響循環進行。社會學者詹姆士‧杜森貝瑞(James Duesenberry)曾說:「經濟學是關於人如何做選擇,而社會學則是關於人如何不做選擇」。對比理論架構圖,社會學著重於由第t期到第t+1期的總體影響個體,意味著此時個體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而經濟學則關注在由第t+1期到第t+2期的個體選擇後,加總形成的總體結果。
葛瑞‧貝克(Gary Becker)和理查‧蒲士納(Richard Posner)這兩位人物,一位是具有經濟及社會學專長的諾貝爾獎得主,另一位是具有經濟及法學專長的著名法官,聯手設立「貝克-蒲士納部落格」,並定期撰述評論回應網友意見。貝克曾表示人類的歷史中,性、婚姻、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和生產活動的人手等等往往糾結雜纏,為了避免血統混淆及責任不明,便逐漸形成諸多法律及道德的規範,用來約束和限制性行為。然而今非昔比,二十一世紀初各種避孕方法普及又安全,性行為竟變成單純的一種娛樂性活動。然而這種描述只是美國社會萬千面向中的一環,毋需過度引申感嘆,也許等到經濟學所關注的由第t+1期到第t+2期的個體選擇後,加總形成的總體結果,又將會是嶄新的社會面貌。
捌、管理眾人之事的經濟學思維
中國大陸、歐盟及美國是國際政治的要角,彼此間的關係與時推移,既聯合又競爭,是一場多回合的牌戲,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其基本考量還是本身的利益。這些政治現象往往變化不斷,而且推陳出新,因此經濟學「均衡」的核心觀念顯然不適用於政治領域,而比較契合的辦法應該是採取「主要球員分析法」,顧名思義若了解球隊的主要球員,就能掌握這個球隊的打法、風格及贏球的機會。其觀念簡單明確而且適用的範圍很廣。在思考上,具有清楚的軌跡可循,並且綱舉目張能快速有效掌握重點,例如分析國際社會的局勢,可以先辨認出各個時期的要角。
然而「主要球員分析法」也有缺點,就是對於眼前的現象或體系,特別是陌生的環境,或情境快速變化時,不易辨認出主要球員,而且即使掌握了主要球員,因其彼此影響互動後,可能更為變化多端,所以這種分析方法,往往解釋功能多於預測。
布坎楠認為政治人物,都有自己的私心好惡和利之所在,除非大眾福祉與其一致,否則官僚政客當然將自己的利害得失擺前面,而且政府與國家只是一種功能性的工具,任何人都可透過合縱連橫,利用此種工具追求自己的福祉,這就是所謂的「經濟理性」。各別的個體比較容易發展經濟理性,但要彙總成社會,乃至國家的總體經濟理性時,因為涉及的範圍廣,且牽扯的利益多而雜,要有穩定持平的理性,用來操作國家這個工具,就不是一蹴可幾和立竿見影的事了。
影響台灣走向的主要球員,若以不同階段的歷史經驗來解析,則有華人傳統文化、日本殖民統治及中華民國政府的三大主要因素,但是台灣所面對的根本問題,既不是政治也不是經濟,而是法治。因為只有獨立有效的司法,能節制脫軌逾矩的政治行為,以及保障健康正常的經濟活動,這也正是政治和經濟活動的基礎所在。
玖、總結
無論浸淫經濟學的深淺程度如何,每個人心中都有自以為是的經濟學。有人說:「經濟學就是經濟學家研究的東西,經濟學家就是研究經濟學的人」,雖然有些戲謔,但也可見其涵蓋範圍的寬廣。經濟學家對研究主題並不畫地自限,早已跨越商品勞務及貨幣物價,因此質疑經濟學家的內容常是分析方法。
經濟分析是強調取捨或選擇,而無論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取捨的最後是依當事人的好惡決定,這種好惡的本質就是價值,如果有明確的價值體系就很容易做出取捨,但是有關生活或人生目標的終極價值本身,其實就是經濟學的困窘所在。佛教典籍的金剛經是釋迦牟尼對自己思想的回顧和總結,其內容有兩個核心思維是「離相無住」及「不住相布施」,就是不執著於眼前的現象,這是有意識地讓自己的心境歸零。然而,對大多數凡夫俗子而言,這種參透死生而心如止水是不可能達到的境界。一旦無此境界就有了分別心,因此就會呈顯世間事物的相對高下、美醜、善惡及是非等等差別,也因有了分別才可能做出選擇,而權衡選擇卻正是經濟學的重要課題,這就是經濟學始於佛法式微處的因緣。
走進經濟學其實就是走進人間世界,許多觀點都是依從人的需求而衍生,經濟學的選擇就具有因利益而積極經營的意義,考量均衡的機制就是分析利益之所趨,無可諱言經濟學具有絕高的效率,然而人間所追求的價值,卻仍有待其他道德、教化、專業倫理及司法等機制的因勢利導。社會呈現的情境,是個體選擇整合的總體現象,而總體現象也影響個體隨波逐流,彼此交互推衍進展。又因經濟學是功能性的工具,希望每個人能藉此造就趨勢去除陰暗面,並向上提升創造具有理想價值的文明社會。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tj0072002&aid=198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