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人共贏的省思及實踐
2008/06/24 17:31:04瀏覽572|回應0|推薦1

與人共贏的省思及實踐

壹、人際關係是豐富生命的重要課題

「人生一定要沾鍋」是一本討論人際關係的書籍,作者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是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全美人際關係權威及領導力專家,具有二十六年輔導諮商經驗,同時也是許多機構的創辦人,並且一直不斷致力於幫助人們發揮領導力的潛能,本書可說是作者豐富人生經驗的精華,他提到生命中所有的成功都起源於能與人們開啟關係,然後運用良好的人際技巧來強化這些關係,字裡行間在在提醒我們良好的人際關係確是成功的關鍵。因為人類是群聚社會的物種,人與其他人的相處就像需要食物、水、住所等一樣重要。如果人與其他人失去了相處的機會與接觸的方式,有時會產生一些症狀,如產生幻覺,喪失運動機能,甚至變得心理失調。我們平常與其他人閒聊瑣事,即使是一些不重要的話,卻能使我們因此滿足了彼此互動的需求而感到愉快與滿意。所以人生在世不能也無法自外於其他人而獨自存活,然而每個個體卻有其獨特之思想、背景、態度、個性、行為模式及價值觀,所以在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衝突及爭戰。人際關係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甚至對組織氣氛、組織溝通、組織運作、組織效率及個人與組織之關係都有極大的影響。所以人際關係可說是人與人之間,在一段特定過程中,彼此藉由思想、感情、行為所表現的吸引、排拒、合作、競爭、領導、服從等互動的關係,廣義的說還包含著文化制度的模式與社會的關係。我們無法掌握別人對我們自己的反應,而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別人想要瞭解的人,因而藉此展開彼此間的關係。有些人在專業上很優秀且頗有才華,但是卻經常表現得無法相處及難以共事,這些人就是沒有發揮出全部的潛力。有一則西方格言說:「人只活一次,所以任何能貢獻出來的好與善,讓我現在就去做。不要遲疑,不要怠慢,因為就只活這麼一次。」人際關係既然是如此重要,而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更要認真地將其當作生命的課題,好好努力研習及實踐。總之,良好的關係更勝過糖霜之於生命中的蛋糕,不只是附屬品或裝飾,其實真正就是蛋糕本身,可以讓我們活出成功和充實的人生。

貳、人際關係是認真體驗生命的軌跡

然而人際關係畢竟是一種呈相的結果,隨著每個人與周遭人、事、時、地、物互動的態度、領悟與努力改善際遇的程度,即會因而投射不同的表徵,所以要培育穩固、愉悅、嶄新的人際關係,唯有從內而外由近至遠,兼顧前後左右乃至上下八方,從自己開始啟動省思,自問是否已做好準備,進而設想與他人的連結,再以信任來鞏固與其他人的關係,並以投資的態度持續地關心他人,更以互惠的愉悅心情創造雙贏甚至多贏的人際關係。沾鍋的過程就是一種磨合的軌跡,而人是因為透過自我省察的過程,甚至經過心靈的困惑與掙扎,才會想重新做事、做人及立志行善,並專注於自我定位與人際關係。證嚴法師曾說過:「年輕的歲月不會重來,所以要把握時間、珍惜空間,在人與人之間努力,展現生命的最高品質。」因此展現高品質的生命,就好比是在野草叢中經營花圃,拔去野草而種下花朵,流汗耕耘後有著一種不斷成長與分享的喜悅。著名的卡內基培訓課程,曾經正面有效地改善了許多個人及團體的表現,其中的宗旨及內容亦不外乎從了解與人相處之道的精神出發,由此具體協助人們建立自信,說服人們勇於採取行動,並持續激勵工作的熱忱,還要積極改進人際關係,進而成為創造績效的領導人。可是由於人際關係看來好像是自然的、與生俱來的能力,所以人們很少注意溝通的形態與技巧。甚至有時把一些溝通上或態度上的錯誤,都想成這是天生的、無法改變的,因此就是不願試著去改變自己錯誤的溝通方式。然而溝通其實是需要學習的,我們要試著去觀察周遭環境的人,誰的溝通技巧好,誰的態度頑固不堪,都值得我們去學習與警惕自己別犯了同樣的錯誤,隨時提醒自己我們必須學好人際溝通,而且要在不斷的學習和練習中獲益。而「人生一定要沾鍋」這本書紮實循序漸進的鋪陳論述,確能提供實踐理想人際關係的準繩。

參、人際關係是修身養性的基本功夫

先賢有云:「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群體之生活」,而麥斯威爾在序文中也提到:「看見別人如花朵般盛開綻放、成長、並且發揮潛能,這是生命中最大的喜樂。」明白說出了人生的真正目的與價值,這也是所有宗教家、政治家、教育家、社會學家、哲學家與心理學家所共許之普世價值。人在一生中面臨許多的挑戰與競爭,最重要的就在於我們是否能堅信此項信念,並能在各種衝突環境中堅持利益他人的基本原則。胡適先生說:「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也就是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就要先付出相當的努力,即使我們心裡有著美好的信念,若不能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就也僅只是一種夢想,既然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所以要把人際關係當作一種學問或技能,並努力運用有效的方法來學習及實踐,才能釋放個人心靈的魅力,自然能因此贏得人心並且與人共贏,從而建構出美妙的人際關係以及成為真正的贏家。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修習人際關係亦為如此,必須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按部就班由簡入繁,才能有成功的一天。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為者亦若是,因此,就從方寸之地觀照起,認識自己的存心,先自反省誠心傾聽,不以痛苦受傷的心看待別人,勿使情緒過度的反應徒然使情況更加惡化,相信我們可以提振他人,便要避免令人沈淪。如果我們想前進得又遠又快,先要輕裝上路,就要先卸下所有的羨慕、嫉妒、憎恨、自私與眼淚。不要沉溺在痛苦的情境,要從別人所製造出來的情緒及混亂的漩渦中跳脫開來。這些都是在人際關係的修養方面,首先我們必須自問是否準備就緒的基本功。

肆、人際關係是生活價值的成長提升

在定義上,人際關係就是指個人與個人之間或個人與團體之間相互影響的現象,例如:自己和家人、和親戚、和朋友、和師長、和同學、或者和自己所屬的社團及相關工作場所的同仁、屬下及主管,因為有交往、有溝通、有互動,就會形成人際關係。藉由溝通,我們能夠探索自我以及肯定自我。要如何得知自己有什麼專長與特質,有時是透過溝通從別人口中告訴你的。與他人溝通後所得的互動結果,往往是自我肯定的來源,人都想被肯定及受重視,從互動的結果就能找尋到部份的答案。人際關係也提供了社會功能,且藉著社會功能我們可以發展與維持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我們必須經由與他人的溝通來瞭解他人,藉由溝通的歷程,關係得以發展、改變或者維繫下去。因此在與某人做第一次的交談後,可能會決定和此人保持距離、或者接近他抑或遠離之。人類除了是一種群聚社會的物種之外,也是決策者。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做決策,不論是接下來是否要去看電視,要穿哪一套衣服,或者該給對方一個微笑與否,都是在做決策。但有時可能是靠自己就能決定的,有時候卻是和別人商量後一起做的決定。溝通可以滿足決策過程中的兩個功能,也就是溝通具有促進資訊的交換與影響其他人的功能,而正確和適時的資訊是做有效決策之鑰。資訊有時是經由自己的觀察,有些是藉由閱讀,有些是從傳播媒體得來的,但許多資訊大多是經由與他人溝通而獲得的。我們也常藉著溝通來影響他人的決策,如和朋友去買衣服,他的詢問意見與你的傳達意見之間的互動就可能會影響到結果。因此,有所溝通關聯就是人際關係形成的基礎,而良好的連結其實就是良好人際關係的關鍵,藉由創造經常相處的記憶和共同的回顧,可以增強彼此連結的印象。所以應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讓人們知道自己需要他們,畢竟全世界的人除了自己以外都是由別人所組成的,為他人設身處地著想可以化解怨懟,何況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教我們某些事物。在心理上,人們對那些對自己感到興趣的人,也會感興趣,甚而如果我們相信人們最好的一面,通常真的會激發出人們最好的部分,並且提升我們至更高的境界,創造出彼此間互動的美好經驗而樂於共度時光,因此不要吝惜在他人面前讚美人,給人好名聲會讓人朝著標竿向前,許多經驗教訓也一再證明關懷總是優於對抗的結果。

伍、人際關係是設身處地的創造雙贏

信任是所有關係的基石,人際關係若抽離互信,就只是粒子在空間偶然碰撞的物理現象,而信任的基礎則是在於溝通和相互瞭解。有效溝通的能力,也就是要能在適當的時機說適當的話,更是維繫良好人際關係的首要條件,先把你的目光從鏡子移開,以一顆開放的心靈傾聽,與人分享祕密,找出通往他們心靈的鑰匙,用心挖掘善意的金礦,千萬不要立即下價值判斷,最好以對方的立場和觀點去設想。如同亨利‧福特為人際關係藝術所提出的忠告說:「成功的人際關係在於你能捕捉對方觀點的能力;還有,看一件事須兼顧你及對方的不同角度。」最重要的是無論情勢如何變化都要竭力維護關係,相處之道就是在互信的基礎上化解問題,而非追究問題,因為批評不但不會改變事實,反而只有招致憤恨。實驗顯示因好的行為而受到獎賞的動物,其學習速度快,學習效果亦較佳;因壞行為而受到處罰的動物,則不論學習能力抑或效果都比較差,這個原則用在人類身上也有同樣的結果。先行卸下武裝,親切自在地對待,才能建構信任的氛圍,藉以幫助別人自在地與我們相處。而如需做戰鬥準備時,則要挖一個夠大的藏身洞以便容納朋友,不僅是因為彼此可以相互掩護增加存活的機會,更因為其中的信任可以增強戰鬥及防禦的能力。達賴喇嘛曾提到人與人的親密關係,特別讚嘆慈悲心的重要與價值,體認生活中所需的財物、健康、食物、朋友,沒有一樣東西不是來自他人的努力和他人的供給,因此與他人建立同情共感的心,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思考,有助於了解別人幫助別人,還要鼓勵別人的夢想,並把功勞歸給別人,適時伸出援手幫助人而把自己最好的層面貢獻出來,透過相互提升對方的價值與成就,的確是創造雙贏共贏的基本法則。

陸、人際關係是投資利他的細心耕耘

然而利益他人的動機必須建立在真正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了解自己與一切人都是息息相關的,每一個人都無法不透過他人的幫忙而獨立成功地完成自己的理想,當我們真心幫助週遭的人提升他的價值,幫助別人做他們自己無法做的事,進而成就他的理想時,也同時提升幫助了自己,這就是與人共贏之理念。因此,我們要瞭解自己和其他人的優點、待人處事的風格和價值觀,體認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也許其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是重要的是每個人是否都能有所表現,透過充分的雙向溝通,仔細思考並說明彼此的仰賴及貢獻。只有每個人都願意尊重仰賴及竭力貢獻,才能各得所需共創雙贏。麥斯威爾堅信每一個人都懷有成功的種子,成功的領導者能夠觀察他人的優點,為他人找出最恰當的位置,然後用鼓勵來施肥,以機會來灌溉這些種籽,這就是投資的理念,但是我們無法給予自身沒有的東西,所以要調整自己的觀念,以具體的做法靈活運用於生活,培養並保持自己健康的價值觀與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態度。在相處的過程中要嘗試找出彼此認同的1%,然後投注100%的努力,體認出所有的關係都需要細細栽培耕耘,而且和別人同行的旅程總是比一人獨行還要慢,因此要秉持體諒與耐心,彼此互勉攜手並進。當我們以投資的心態看待人際關係時,彼此就會形成更緊密的連結,就像真正的朋友關係,考驗並不僅止於當朋友失敗時,我們有多忠誠,更重要的是當他們成功時,我們有多興奮。若以懷抱感恩的心情看待我們投資的對象,一旦他們成功時,除了感激他們的努力,無疑地就是證明我們的成功,當然是件值得慶祝的事情,自然我們也願意對待別人比他們對待我們還要好,無意間我們已經將自己的層次提升至另一個更高的境界。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幫助別人,同時我們也幫助了自己的道理。無論是否考慮利害關係,人們總是會想跟自己喜歡的人共事,因此我們要積極持之以恆地做好事說好話,讓別人信任喜歡我們,營造想要與我們共事的願望,就如同可口可樂公司前總裁羅伯特‧伍德魯夫所說:「人生就像是一項銷售的工作。成功或失敗大部分取決於我們如何激勵身邊的人相信我們的能力,以及我們能提供什麼東西。」況且,和別人一齊努力將增加共贏的機率,甚至在最美好的關係當中,只要雙方能夠在一起,這種喜樂就已令人滿足。而能將人際關係推展到這樣的情境,必然可以創造互惠共贏的豐碩成果。

柒、人際關係是放空無罣的禪偈領悟

生命的歷程中總有許多際遇,無論是順遂或挫折,也不論是本能反射抑或深思熟慮,自然會產生特有的生存成見,這些定見若未能經常攤開檢視,甚至加以斟酌翻新,則時轉境移後便常成為阻礙我們進步的障礙。梁武帝時代有位名為傅翕的禪師,曾寫了一首禪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說明萬法皆有方便可用之處,不過心中不宜執著,認識萬象本無常,恆思有無不二,常存動靜無別,心胸自然開朗無罣。人際關係的修習及實踐就好比禪宗六祖慧能的故事,慧能初到湖北黃梅參拜弘忍大師學習佛法,隨眾勞動終日舂米樂此不疲。弘忍為選擇繼承人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語,神秀是眾僧中的的上座和尚,他在佛堂的南廊寫下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卻答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顯示每個人的慧心與領悟確是各有殊途,但是若非時時勤拂拭的省思,以及樂於體驗琢磨的實踐,如何能有靈光乍現的真知灼見呢?更何況世間人大多是無法頓悟的,只有倚靠漸修來漸悟理想的境界。沾鍋是一種勇於、甚至是樂於面對人際關係的人生態度。約翰˙麥斯威爾的與人共贏提供我們重新檢視明鏡的方法,唯有透過不斷的練習及修正,使其融為一種生活習慣,或許我們也能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在閱讀麥斯威爾的「人生一定要沾鍋」時,隨時都可以感覺作者是認真生活的人,他也隨時在檢討並改進自己的態度,更感激他願意將畢生豐富的人生經驗提供與人分享,相信每個人若都願意將人際關係當作生命的重要課題,並認真體驗生命的軌跡,則不僅可以減少許多人際紛爭,也可以美化個人的修養品質,進而提升我們的生命價值。試想處處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社會,應是多麼進步及美好,而一個人人懷抱投資利他的環境,該是普世殷殷期盼的氛圍吧。就從當下做起,讓禪偈的智慧引領,放空無罣的努力耕耘,必能創造互惠共贏的理想國度。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tj0072002&aid=198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