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創新的擴散
2009/01/24 07:25:08瀏覽1347|回應0|推薦0
風行草偃,德在哪裡?
壹、創新的擴散就是風行草偃的展現
書經.君陳:「爾惟風,下民惟草。」又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也就是上位者的德政好比是風,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風加諸於草上,草必定會隨風仆倒。比喻為政者以德行政,教育民眾變化社會氣質,提昇族群和諧,進而達到政通人和,國家的各項政策才能有效推行。因此,行政的作為就是要有風行草偃的績效,才能達到行政的目標。
創新就譬如是德,擴散就好比是風,草就是創新的接受者或拒絕者,探討創新的擴散就是分析風行草偃的原理原則。換言之,創新和擴散是達到最後目標的手段,而最後的目標是接受創新後顯示出來的後果,也就是因接受或拒絕創新,造成個人或社會體系產生的某種改變。愛德華‧史賓薩(Edward H. Spicer)在他的文章-人類在科技變遷中面對的難題,提到「改變人類的習慣,是一項比外科手術還棘手的任務。」馬基維利(Nicolo Machiavelli)在他的君王論裡,也曾說:「沒有什麼比創立事物的新規則更難實施、更難成功、更難處理了…。」然而,創新卻是講究績效時代提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關鍵。
綜觀二十一世紀國際情勢的迅速變化,資源耗損型發展仍在絕大多數國家持續進行,世界各國無不展現新思維及努力,制訂並實施永續發展策略,同時加強國際合作共謀全球之福祉,以實際的行動落實人類的永續發展。然而,最近十年來,由於資訊科技的不斷研發創新,已然揭開知識經濟時代的序幕,其「速度」、「聯結」、「無形」的特色,使整個大未來循著「網路經濟」、「知識經濟」、「顧客經濟」及「個人主義」、「社群主義」的潮流向前快速邁進,而世界貿易組織推動的貿易自由化,更加速全球化的腳步,全球資金、人才、技術及商品在國際間的快速移動,產品生命週期的快速短縮等現象,無不衝擊全球包括我國的經濟與社會結構,亦影響了永續發展的落實方式與成效。因此,我們需要能有效達到風行草偃的評估方法,也就是要找出產生風的德政到底在哪裡呢?
羅吉斯(Everett M. Rogers)是全球知名的新聞暨傳播學教授,他畢生奉獻在擴散與創新的研究,更致力於擴散理論在各種不同領域的普遍性運用,因而這一本「創新的擴散」,可說是政治、農業變革、醫藥創新、社會變遷及國家發展等各種改革的參考架構,其中所揭櫫的觀念,恰好與風行草偃的想法若合符節,而其採用的科學分析方法,確能藉以提供解決當前現代化社會的各種難題。
省思我們未來的發展當然無法自外於這股潮流趨勢,因此我們必須檢討自身的條件,權衡全球趨勢、分析時代潮流、掌控未來脈動,建構基本誠信及尊重法治社會,配合國家總體發展擘劃施政藍圖,以新時代、新知識、新觀念、新作為的積極態度,實施創新有效的擴散策略,才能面對艱難的挑戰,實現國家永續發展的願景。

貳、創新的構成步驟及其發展過程
創新發展的過程包括六大步驟,也就是問題或需求的認知、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發展、商業化、擴散和接受以及後果,但是很多個案不一定經歷每一個階段,而且每一階段的時間順序也不一樣。
一、問題或需求的認知
創新始於問題或需求的認知,繼以引發研究活動,從而尋求解決或滿足之道。例如導致車禍死亡問題的主因,是應簡單歸咎於駕駛的個人責任,還是應設計更安全的汽車及道路設施之體系責任,就是透過「議題設定過程」(包括公聽會及專業討論等社會結構層面),決定應優先解決的問題,從而調整研究方向,再依最新的研究結果,形成新的公共安全策略及其應用。
二、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問題或需求若以經由設計的工具,將因果關係的不確定因素降到最低,這個設計的工具就是科技創新,是一種在科學方法和實際問題間相互激盪之下,經由科學研究所創造出來的。科技理論常源自基礎研究,即先進科學的原創性研究,本身並不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標的,而應用研究則是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研究,是基礎研究的主要使用者。實踐科學知識的應用,解決認知的需求和問題,就是所謂的創新。因此新發明,即發現或創造新觀念的過程,無論是基礎研究或其進一步發展,還是應用研究的成果,其成功與否的評估指標之一,就是能否申請取得專利權,即要證明新發明是和既有智慧創作沒有重疊的原創品。但是很多創新過程,常是由於意外的發現所致,例如3M公司發明的便利貼,因不能黏貼牢固,原是沒實用價值的製品,卻由於試用反應良好,而成為最熱門的商品。另外,落建生髮水原是降低血壓的藥物,青黴素是實驗室污染的禍因,手機簡訊是日本青少年玩出來的,DDT則是羊毛防蛀研究的偶然,意外發現可說無所不在。
創新可以是製造者發展,再加以生產和銷售,但有些領域如科技儀器、半導體和印刷電路板等,領先使用者才是發展創新的人,就是領先使用者遇到問題,先思考解決的創新原型,再遊說製造商接受新發明,然後向市場推銷。中間供應商及製造商間的緊密合作,也可能產生技術創新。甚至人們彼此交流談話,如涉及需求和問題解決方案的資訊時,也可能發展出創新。由於網際網路的普遍及迅速,更加促進創新發展的益形蓬勃。
三、發展
創新的發展是把研究的新想法,轉變能滿足潛在接受者需求的過程。成功創新的發明及發展者,要能獲得和運用相關的資訊,這就包括其正在創造和行銷的創新表現、該創新使用的零件及配備的性能、競爭對手的創新、該創新相關的現有專利種類、影響該創新推廣有關的當局政策、潛在接受者會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及該創新如何協助解決這些問題,也就是藉由這些資訊來預料最終潛在接受者的需求。而在這些高度不確定性的因素下,所進行技術資訊的交換,正是創新發展過程的動力來源。
技術創新是社會變遷的原因,還是社會因素所造成的產物,並受到社會體系價值規範的影響呢?事實上,有許多案例顯示最大的利益,是在製造商而非消費者端。除了潛在獲利能力的經濟因素外,技術創新也會因軍事的需求而產生,例如核能、噴射飛機和網際網路等,甚至也會受到政府安全、衛生、防疫、環境保護和反托辣斯法令的影響。
許多企業的研發部門,為了提供穩定及持續性,不得不保有一定的組織結構,卻因此缺乏應有的彈性和靈活度,這種組織架構和技術創新之間,會存有內在的衝突。因此通常會另外設立重要的小型研發部門,稱為「臭鼬工廠」,是讓研發人員跳脫傳統框架,放手設計新點子的創新先鋒,例如「P-80流星」第一代噴射戰鬥機、日本東芝筆記型電腦及蘋果麥金塔,都是這類創新研發的成功典範。
創新研發資訊的應用就是技術轉移,也就是在研發者的技術創新和潛在接受者的問題之間,一個雙向迂迴性尋求共識的溝通過程。即使具備領先的技術創新,若缺乏有效的技術轉移,終將喪失競爭優勢,例如卡式錄放影機在美日兩國的消長,就是明顯的例證。技術轉移有三個階段,包括讓接受者了解技術創新的認知階段、接受者將技術創新應用到公司組織的使用階段,以及接受者將技術創新商業化,使其成為市場銷售產品的商業化階段。在思考和規劃技術轉移時,若混淆了這三個階段,常導致技術轉移的失敗。
四、商業化
由於創新就是研發活動的成果,而將研發成果具體化的產品,加以生產、包裝、行銷和推廣,轉化成可以在市場銷售的產品或服務,就是商業化。而且,兩個或多個以上的創新有時也會被一起包裝,藉其在功能的互補作用來促進擴散。
全錄公司的帕羅奧圖研究中心,由於能吸引傑出的研發人員,又領導人管理風格有助於技術創新,且研發人員也都充分應用自己發明的創新產品,另外適逢中央微處理晶片成功開發、半導體小型化以及價廉普及化等因素,使其在個人電腦的創新研發,取得令人矚目的卓越成就。但是後來卻因自限其業務發展的範圍,又缺乏技術轉移的有效機制,以及總公司保守文化和其創新領導作風的衝突排斥,所以終究未能完成商業化而錯失良機。
五、擴散和接受
創新發展過程中,開始把創新推廣給潛在接受者的決策,尤其如果該創新確能解決社會優先的問題或需求時,則會面臨要儘快將創新擴散出去的壓力。然而,創新推廣單位推薦給擴散對象的創新實體,能否為接受者帶來重大利益,則將會明顯影響創新推廣單位的聲譽和可信度,因此就需要謹慎控管其溝通管道的資訊流通,也就是需要有創新守門的動作。創新研發單位將新觀念或新事物,交給創新擴散推廣單位,牽涉組織間的溝通交流,因此決策過程涉及許多層面。例如醫藥創新的擴散,如果缺乏守門的動作(包括臨床試驗),便要擔心新技術的安全性,若沒有經過科學評鑑就倉促上市,恐怕對人體安全造成威脅;也要憂慮有效的醫藥創新,不能及時提供擴散對象的需求。因此,美國國家衛生局便主導共識形成研討會,邀請科學家、執業醫師、消費者及其他相關人士,使醫藥創新的擴散達成安全有效的共識,並加以聲明公告。
六、後果
接受或拒絕創新後,造成個人或社會體系產生的某種改變,就是創新的後果。有時科學研究執意要解決某個問題,卻意外解答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問題。例如香苜蓿病的研究,找到病因是香豆素這種抗凝血物質,其能引發牛隻的內出血而致死,於是免疫生物學家就將其研發應用在外科手術及治療心臟疾病,甚至發現香豆素的化學衍生物即滅鼠靈,可對老鼠產生致命殺傷力,但貓狗或人類誤食卻無危險。因此,這種創新發展過程是非預測的意外發現,而不是一般創新產生的通則。
創新的後果對社會公平性的影響,關鍵在於社會經濟地位的因素,是如何影響整個創新發展的過程。由擴散研究發現,創新接受者個人社會經濟地位的高低,會影響其與推廣人員的接觸程度,而個人社會經濟地位和推廣人員的接觸頻率,也會同時影響其創新性。因此,推廣單位在創新擴散後,常會造成擴散對象之間貧富差距的擴大。例如番茄採收機的創新技術,是為因應當時農工短缺的問題,因此研發出機器及較硬而易於採收的番茄品種,結果造成大量勞工失業、種植農民驟減(只有營利性富農負擔得起)、農場分佈區域遷移、以及消費行為的不悅等,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的不公平後果。
美國農業推廣模式是目前已知,最早也是最成功的擴散系統,其包括三項基本要素的整合系統,即由農業部及州農業實驗局構成該研究子系統的研究學者,以及各郡在地方上和民眾接觸互動的創新推廣人員,還有各州協調農業研究工作者與郡推廣人員之間的農業推廣專家。另外,農業推廣服務經費分別來自聯邦、州及郡政府,而且其所佔預算等同於農業研究的年度經費,在在都是造成農業推廣成功的因素之ㄧ。
技術創新發展過程的研發階段,其所做的決策和行為,會直接影響後來的擴散。若在研發之前,能針對技術創新可能造成的社會和經濟後果,進行回顧性的追蹤研究分析,藉由重建創新發展過程中,其連續發生的重大事件及決策,應能有效預測並改善創新的後果。回顧性研究也顯示,技術創新不再只是單一的創新,而是一種創新群集,即其中的每一個創新,都是彼此相互依存的關係。而且,一個問題或需求引發的創新發展過程,雖然可以導致最後的創新,但是其有相當高比例,是由意外發現所造成的創新。同時從基礎研究的新發明,到後來成為應用研究的具體成果之間,總要經歷一段冗長的時間。因此,如何將有明顯好處的新觀念、新方案或新產品,快速擴散給接受者並使之接納,確是個人和組織所應面臨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叁、擴散的組成要素及其應用方法
擴散是一種特殊形式、具有雙向或多向創新資訊溝通的過程,也就是社會體系的參與成員,在一定時間內無論有無計畫,藉由特定管道就某一項議題交換意見,並傳播分享其創新資訊,因此進行求同存異,而達成某種程度共識,或有所區隔的過程,更而藉以造成社會體系的結構及功能,都因而發生變化的社會變遷。創新資訊內容的新穎性,表示擴散的過程具有不確定性,也就是有不可預知、結構不全、訊息不足和有其他可能替代方案的特性,而若能充分補足技術創新所包涵的資訊,則可減少其間因果依存關係的不確定性,進而加速擴散的過程。
擴散具有四大要素,分別為創新、溝通管道、時間及社會體系。
一、創新
創新的新是指一個觀念、作法或事物,被接收端個體或團體所認知的新,並非客觀剛剛被發明或初次被使用的新。創新也不是全部都是符合個人和社會體系的需求,而有害和不經濟的創新,也有可能擴散開來。在某些條件下,同一種創新會符合某些人的需求,但對其他潛在接受者卻不然。科技是一種設計,用來為達到預定目標,把其因果關係的不確定性,降到最低的工具,可分為實現科技目標的實體硬體,以及實體運作所需相關的資訊軟體。
科技創新可能帶來的後果,有其不可避免的不確定性,而對於是否能因此解決問題或滿足需求的期盼,以及新觀念的潛在優勢,都會驅使接受者更想了解該創新。因此創新的決策過程是資訊搜尋和資訊處理的行動,而其接受者個人行動的動機,則是為了減少創新事物所具有之優缺點的不確定性。創新群集是由兩個或多個,相互關聯可辨識的創新元素所組成,利用此種群集的整合性方案,就能加快其擴散的速度。
若要使創新事物被擴散對象所接受,就要了解創新的屬性。接受者所認知的創新屬性可區分為五大類,包括相對優勢、相容性、複雜性、可試驗性及可觀察性。
(一) 相對優勢:意指相對於被取代的舊事物,創新所具有的優勢程度。相對優勢可以用經濟、社會知名度、方便性和滿意度等因素來衡量。創新被主觀認可的相對優勢愈高,則被接受程度也會愈高。
(二) 相容性:是指創新事物和現行社會的價值體系、過往經驗、規範、以及潛在接受者需求的吻合程度,相容性愈高則愈快被接受。
(三) 複雜性:就是社會體系中,大多數人理解和使用創新事物的難易程度。複雜性愈強,擴散時間就愈長。
(四) 可試驗性:即是在有限資源下,創新事物可被階段性檢視或驗證的程度。接受者在做創新事物的取捨決定時,由於有可以做中學的可試驗性,因此能減少其不確定性,而若能獲得其顯著成果時,便會加速創新事物的被採納。
(五) 可觀察性:意謂創新的後果可讓旁人觀察的程度。可觀察性高的創新事物,會激發接受者同儕間的聚集討論,以及彼此詢問交流相關資訊,因而提高能見度和增快擴散的速度。
創新的本質並不穩定,在擴散期間會產生變化,這是因為創新事物在被接受和使用的過程,會被使用者改變或修訂的現象,就是所謂的再發明。創新事物的個別使用者和原推廣單位之間的差異度,就是以再發明程度來作衡量。所以在擴散的相關研究裡,這種再發明現象是一種很重要的概念。
二、溝通管道
擴散是特殊形態的溝通,參與者的一方和另一方或一群人,相互提供及分享創新的資訊,藉以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過程,其基本要素包括(一)創新事物(二)已理解或使用該創新事物的個人或團體(三)尚未理解或使用該創新事物的其他個人或團體(四)連結前二者的溝通管道。而溝通管道就是個體之間,交換創新資訊的手段或方法。
大眾傳播媒體管道是指能傳播資訊的一切工具,包括廣播、電視和報紙等,也就是能讓個體或組織透過這些媒介,將訊息快速有效的傳遞給社會大眾的方式。然而研究顯示,大多數人卻很依賴同儕的經驗,藉以評估創新。換句話說,溝通管道的各個參與方,若彼此的社會經濟地位、教育程度等相似時,其接受創新的效果會更佳。因此,創新擴散是和人際溝通,有密切關聯的社會互動過程。
在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社會經濟地位等彼此類似的人,稱為具有同質性的人。在可以自由選擇時,同質性的人由於社會特質相似,使用的又是共同的次文化語言和特定的語意,會使其在知識資訊的取得、意見的形成、行為的塑造以及新觀念的溝通,都有明顯的成效。也就是同質性溝通,讓所有參與者都獲得顯著的利益。創新擴散的理想狀況,就是溝通雙方對創新的看法是異質性的,以便交換資訊;但在其他創新的認知屬性(如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社會經濟地位等),則要有同質性,以免造成無效溝通。
三、時間
在擴散過程中,衡量相關時間變數的測定,包括創新決策過程、接受者的創新性(就是接受創新的相對遲早)及體系的接受率。
(一)創新決策過程:是指接受者由得知創新、形成看法、作出取捨、執行和使用創新的五個步驟。整個過程蘊含認知、說服、決策、執行及確認的五項概念。換句話說,創新決策過程就是搜尋和處理資訊的過程,條件不同也會造成時間順序的變動。
(二)接受者的創新性:就是創新接受者(個人或單位)比起同一體系其他成員,率先決定採用創新的程度。依據創新性的時間先後關係,可將創新接受者分為五類,即為創新先驅者、早期接受者、早期大多數、後期大多數及落後者。
(三)體系的接受率:意即社會體系組成成員接受創新的相對速率。單位時間內,最早率先接受創新(創新先驅者)只有少數人,隨時間畫出累積人數的分布曲線,則會呈現S型,當達到極限臨界點,表示擴散過程的結束。若創新事物的擴散快速,則 S型曲線就呈陡峭的走勢。
四、社會體系
擴散必須在社會體系中進行,而社會體系是一群相互關聯的單位,其能一起參與合作,解決共同面對的問題,並達成共同的目標。因此,社會的結構、社會的規範、意見領袖和創新擴散者、以及創新決策的類型等,就都會影響創新的擴散後果。而從創新的後果,也能藉以探討創新擴散與社會體系的關係。
(一)社會的結構與擴散:社會的結構會讓組成成員的行為,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和穩定性,而且對其行為的預測也具有準確性。由於社會結構能減少不確定性,因此本身就是一種資訊。成熟的社會結構有分明的等級劃分,賦予其高層有相當的權力發號施令,而通常命令也能貫徹執行,此時擴散的關鍵是在高層。另外,也有一種非正式結構,形成社會體系組成成員間的人際關係網絡。因此社會體系的溝通結構,可以是能加速,也可能是妨礙創新擴散的結構。
(二)社會的規範與擴散:傳統規範是指社會體系的既有行為準則,用來界定社會體系可容忍的行為範圍,也是組成成員行動的指導或標準,其包括文化和宗教的傳統規範。同樣的,傳統規範也可能是變革的障礙或助力。
(三)意見領袖和創新擴散者:意見領袖是指可經常非正式影響其他人的態度或行為,並能達到預期效果者。意見領袖地位的獲得和維繫,是因其本身的專業能力、社會親和力以及對社會傳統規範的絕對服從,所以是社會結構的縮影和象徵。意見領袖的特質,包括具有熱衷於外在溝通等世界公民的特質,並擁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以及相對較高的創新性。
創新擴散者就是能直接影響擴散對象的創新決策,而使其能符合創新推廣單位設定之目標及方向的擴散推廣人員。創新擴散者常需延攬意見領袖或推廣輔助人員充當代理人,藉以增加與擴散對象的同質性,提高擴散溝通的有效性。
(四)創新決策的類型:社會體系創新決策的三種模式,會明顯影響創新的擴散,依照個人對決策影響力來排序,包括個人抉擇式、集體表決式及權威式。
1. 個人抉擇式:個人完全負責接受或拒絕創新事物的決策。
2. 集體表決式:接受或拒絕創新事物的抉擇,由社會體系組成成員形成共識決定。
3. 權威式:則是由社會體系具有權力、地位或技術專長的相對少數者,決定接受或拒絕創新事物。
除此之外,還有所謂第四類的「條件式創新決策」,是結合上述二至三個類型,必須在主要的創新決策形成後,才能做出抉擇取捨的決定。社會體系常會參與集體表決式、權威式及條件式創新決策的過程。
(五)創新的後果
社會體系會受創新後果的影響,而創新的後果就是接受或拒絕創新事物後,對個人及社會所造成的改變。

肆、創新的擴散所為何事?
創新擴散推廣人員將創新事物引進擴散對象的體系時,就是期望創新的後果是令人滿意、直接及可預料的結果。創新與擴散只不過是達到最後目標的手段,其最後的目標是接受創新後所表現的後果,然而有關創新後果的研究卻非常少,其有三項明顯難題必須克服。
一、創新的擴散推廣單位或是擴散研究的贊助者,總是認為其創新是擴散對象所需要的、期待的,而創新的後果是正面的,因此就有接受創新就是成功的偏見。
二、由於創新的後果需要長時間的觀察,因此較為複雜,需要利用長期觀察法、深度個案研究法、同組樣本調查法及田野試驗法等,藉以獲得量化資料,再歸納整理預測未來可能的創新後果。
三、創新後果的難以測量,是因使用創新的擴散接受者常不了解其所接受創新的全面後果,若依據受訪接受者的描述,反而會得到不完全或偏頗的結論。
每一種文化都會自成規範、價值觀、信念及生活態度,有時還關連到生活的功能性意義,而研究者在作分析時難免都是主觀性、價值取向的評價。因此,創新後果應以使用者的文化,而不是以創新引進者的外在規範,來評斷使用者體系的創新功效,同時也要避免受到其他事件的混淆影響。其最真確的方法,是能測量創新的特有後果;也就是若該創新未引進,就不可能發生改變的結果。這種改變可以用滿意與不滿意、直接與間接及能否預料的三種方法來區分後果的面向。
一、滿意與不滿意:意指創新讓社會體系的功能更健全與否。創新使接受者獲得的利益,可能擴大接受者與拒絕者原本的差距,有時創新使少數接受者變得更富裕,但對整體卻是造成負面的影響;相反的,也可能對整體有利,而對某些人則是不利的結果。例如農產品改良的綠色革命,雖然其收成量的激增使農民收入增加,一般消費者也可享受價廉的農作物,但同時也造成務農人數驟減,以及移居城市的農民找不到工作的失業問題,甚至因而引發政局的不安定。
創新的早期接受者因付出單位成本不高,對總產量影響還不大不致造成售價下降,所以會獲得意外的利潤;雖然有時也要負擔失敗或無利可圖的風險,反而會讓等待的後期接受者獲得意外的利潤。然而,大多數的創新常會因此擴大早期接受者和後期接受者間的貧富差距,造成M型社會所謂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後果。而對於創新常同時不可分割地包含滿意與不滿意的後果,也只有從不滿意中的無法接受部分,尋求另一個解決該問題的創新決策,藉以使傷害減到體系可容忍的最小程度。
二、直接與間接:表示採用創新後是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反應。因為體系內的不同組成要素之間,存在複雜和微妙的關係,當發生接受或拒絕創新事物,造成個人及社會改變的直接後果,常會引發連鎖反應的間接影響,因而造成間接的後果。例如原來部落式遊牧民族的乾地耕種法,引進溼地耕種法增產的創新直接後果,結果是造成土地的私有制度、社會的貧富差距擴大、以及家庭取代部落統治方式的間接後果。
三、可預料與不可預料:是指創新所造成的改變是否是體系成員所了解和期待的結果。不可預料的後果,顯示該體系成員對創新效果及社會體系內外部運作的缺乏了解。
擴散創新時,對於創新的形式和功能,也就是指可直接觀察到的創新外觀和實體,以及創新對社會體系成員之生活方式所作的貢獻,推廣人員通常具有研判的能力。但是在意義上,也就是體系成員潛意識對創新的主觀認知方面,卻無法預測出創新會產生哪些可能。如果推廣人員與擴散接受者是異質性的,又無法對接受者產生同理心,特別是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即使有令人滿意的直接創新後果,也很容易引發負面的影響。例如西方傳教士將鋼斧引進澳洲原住民部落,即使其在形式和功能上,就像過去的石斧,可以當做砍伐利器,但因未考慮其意義,卻無法預料由於鋼斧的便利性,竟使原住民睡更多懶覺及出賣妻女,甚至因而瓦解掉整個部落的社會結構。
推廣人員要能打破社會體系穩定平衡狀態的結構和功能,藉以產生創新的改變,又要避免變化太快,體系來不及調適的不平衡狀態,也就是既要能獲得最大利益,又不會造成體系瓦解的能力。面對創新所帶來的改變,長期目標就是要創造體系的改變速率,能夠等同於體系自我調適程度的動態平衡。
因為創新的先驅者及早期接受者具有積極的態度,會主動尋找創新的技術或事物,且常因擁有較多資源,所以較有能力接受高成本的創新;而且推廣人員常以這些可能是意見領袖的早期接受者,作為其推廣創新的對象,以便藉以加速擴散的績效;但由於擴散常是橫向,而非縱向的傳播,其他接受者類別卻因此無法接收到創新的資訊;另外,先驅者及早期接受者因較早接受創新,所以能獲得意外的利潤,使其與後期接受者經濟差距更為擴大。這樣的創新後果常會使社會的不公平更形加劇,所以擴散的推廣人員不得不審慎因應。
過去的擴散研究若希望了解,溝通活動對擴散影響的溝通傳播效果,都是以體系中成員的知識、態度和行為的平均改變程度來作衡量。然而溝通傳播效果另一個受關注的重點,是創新擴散的傳播溝通活動,對某些人是否產生比其他人更重大的影響,或是具有不同的影響。換句話說,就是要了解溝通傳播效果的公平性,而非溝通活動對擴散總體或平均的影響,此時效果的評量則包括社會經濟地位的差距、接受者類別的差距及對創新資訊認知的差距。創新擴散後果也常會造成體系中,上下層階級差距如槓桿作用般擴大,使不公平現象有如惡性循環。一般而言,本來的社會體系結構若不公平,引進創新的後果也會不公平。因此,創新後果很重要的課題,就是要採取可行的策略,藉以縮小貧富的差距。
因為社會上層較下層更易接觸創新的資訊,對創新的知曉性知識也較多,所以對於上層已知曉,被認為多餘、無用或沒好處的訊息,可提供給下層的所謂上限效應,可以用來幫助下層取得資訊,進而縮短兩者間的差距。也可以根據下層的教育程度、溝通習慣等特性,以形成性研究法為下層擬定較適合的溝通傳播方案;並利用為社會變革而成立團體的策略,組訓民眾一起學習和討論創新的資訊;另外,也可請推廣人員直接、主動的接觸後期接受大多數及落後者,若創新符合其需求,也會有正面的反應。這些都是縮小貧富差距,可採取的有效策略
此外,由於上層較下層有更多機會,從同儕獲得創新評估的資訊,所以可利用涓滴理論,使下層快速了解上層的創新經驗及應用,並透過下層中的意見領袖引進創新、由下層挑選出輔助推廣人員,利用同質性來傳遞創新訊息、以及組建下層團體並提供權威和社會壓力,藉以克服縱向傳播的問題。
還有,因上層較下層擁有豐富、閒置的資源,所以應儘可能研發能提供下層符合其需求的創新;並組建社會組織,使下層可利用其共有資源,採用高成本的創新;且讓下層參與擴散方案的策畫和執行,確認創新推出的先後次序;還可指定專為下層服務的推廣人員,使了解下層的特別需求,從而擬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全球電子商務的需求,更加提高創新的擴散效益,也會產生其創新後果的問題。例如數位落差,是指因網際網路而獲益的人和受害者之間的差距。而造成全球各地之間使用網際網路的差距,主要原因在於某些地區經濟資源、電力和通訊設施的不足,以及政府不鼓勵的政策所致。數位落差可以區隔出社會經濟地位的高低、農民與都會的差異、老年人與年輕人、以及不同族裔間的分際。隨著網際網路使用率逐漸飽和,所謂的數位落差終將消失。然而,數位落差則會轉變成其他形式的不公平現象,例如學習上的落差(不懂使用電腦或網際網路的人)及內容落差(無法看懂高程度者的網站內容)。
為彌補數位落差,可以採取如設立社區電腦中心(提供免費上網)、設計專供普及性瀏覽網站的策略等來加以因應。

伍、創新的擴散與國家永續發展的積極作為
綜合上述,對於創新、擴散及創新後果的認識,可知創新始於問題或需求的認知,繼以引發研究活動,從而尋求解決或滿足之道;也明白創新發展的過程包括六大步驟,也就是問題或需求的認知、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發展、商業化、擴散和接受以及後果。而擴散則是一種特殊形式、雙向或多向創新資訊溝通的過程,即社會體系的參與成員,在一定時間內無論有無計畫,藉由特定管道就某一議題交換意見,並分享傳播創新的資訊,進行求同存異而達成某種程度共識,或有所區隔的過程,更而因此造成社會體系結構及功能,都發生變化的社會變遷;也認識到擴散具有創新、溝通管道、時間及社會體系的四大要素。然而,創新與擴散只不過是達到最後目標的手段,其最後的目標是接受創新後所表現的後果。換句話說,創新的擴散是一種可以協助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藉由科學的研究,可以將各種變數考慮得更周詳,減少其不確定性,藉此將創新快速有效的擴散出去,而讓體系成員獲得最大的利益,並且體系也不致無法調適而瓦解,還能兼顧避免貧富不均的不公平現象。
聖經約翰福音十二章二十四節提到「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我們國家要提升競爭力,創造永續發展的願景,就要跳脫既有限制,勇於引進創新科技並加以擴散,像種子般展現無限的生命力。所謂政治就是政府和人民運用互助合作的方法和力量,群策群力地,謀求個人和公眾問題能有效與合理的解決,使大家都能過著民生樂利、富強康樂、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所以說,政治其實就是國家的行為與活動。而又所謂「政在養民」,養民就是解決人民的生活問題,亦就是經濟的活動。政治的內容就是經濟,而政治也是達到經濟目標的手段。又建設之首要在民生,而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和群眾的生命。總之,凡是以最大的互助與合作的力量及集體努力,為社會服務,為人民造福,去解決人民食、衣、住、行、育、樂的民生問題者,便叫做政治。
愛台十二建設是馬英九總統與蕭萬長副總統所提出的經濟建設,就是要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其內容包括全島便捷交通網、高雄自由貿易及生態港、臺中亞太海空運籌中心、桃園國際航空城、智慧台灣、產業創新走廊、都市及工業區更新、農村再生、海岸新生、綠色造林、防洪治水及下水道建設等。期望藉此提升台灣經濟競爭力,並透過擴大公共投資,吸引民間投資,帶動經濟成長,藉此除可提供就業機會外,民眾所得將因而增加,失業率更可降低,經濟成長率也會爬升,這些就都是積極引進創新及加以擴散的具體作為。
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趨勢下,政府除應確立市場自由化,減少不必要干預的產業政策外,更應在科技創新網路中積極創造良好的產、官、學互動關係,特別是由於企業愈來愈依賴研發及創新來提高其競爭力,政府除支持企業、大學及研究機構從事基礎研究,訓練科技人員、鼓勵知識的擴散及應用外,更應構建一個有助於傳統產業或中小企業運用科技研究成果,以及符合其技術提昇需求的科技創新擴散體系,以協助傳統產業或中小企業突破管理、資金、技術、人力、行銷等經營的瓶頸。
「侏儸記公園」中有句經典名言:「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然而,我們仍要謹慎研擬各項創新方案,因為失控的創新後果將是一場災難,不僅無法藉此得利,甚至整個社會體系都會因而瓦解。宋朝學者朱熹所著「觀書有感」詩云:「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能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而羅吉斯先生的這本「創新的擴散」就像所謂的活水源頭,為我們開啟有效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及絕佳典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tj0072002&aid=197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