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06-06世新大學演講問答(Q&A)
2012/06/07 18:17:01瀏覽39|回應0|推薦0

我的信仰

         不必等有權力的人來改變教育,從現在開始,你我都可以改變教育:讓老師更自由、教學更創意、學生更自主。我相信:「讓老師自由」是改變教育最快的路。

 

2012-06-06世新大學演講問答(Q&A)

 

Q1:我們的學生習慣於「沉默是金」,請問老師要如何打破「沉默是金」的傳統?

A1

學生上課不講話的原因很多,「沉默是金」是其中原因之一。這個原因可能源於「謙虛」或「尊師重道」的傳統優良美德,但這項傳統在「創意教學」、「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參與學習」、「教學是一個對話平台」等教學新趨勢中,卻變成了教學框框和障礙,限制學生的創意思考和師生的學習交流。「沉默是金」也是華人「和睦」、「順從」、「面子」等傳統文化所塑造出來的習慣,更是學生從小到大所認知的「老師教、學生學」的「理所當然」教學模式。國外學者甚至用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的概念來解釋課堂上學生「沉默是金」的原因,認為「沉默是金」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根據社會影響力(social influence)的理論,人類在緊急狀況下,會以旁觀者的觀點來思考:既然大家都在做同樣的事情(發言或不發言),自己就不需要再做任何事情(即沉默是金)旁觀者效應的另外一個解釋是:分散責任,學生認為班上還有很多同學,並不一定要我來發言,大家都有責任發言,就保持沉默,讓其他同學先發言。要打破「沉默是金」的傳統習慣,實在不易,建議老師可以嘗試「課前備課」及「分組競賽」的方法,例如師生課前都事先備課,包括學生課前的分組備課,例如分組從不同的觀點看一部影片,然後上課時與同學分享自己小組對影片觀點,或上課時的分組競賽。

 

Q2:中小學老師和大學老師對自己的「社會地位」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A2

一般民眾對不同教育層級的老師的「社會地位」都有下列的看法或偏見:大學老師比中學老師高,中學老師又比小學老師高。這種看法也是一種傳統,可以改變,而且應該改變。當我與中小學老師分享「讓老師自由」的理念時,提出「為什麼中小學老師的社會地位就比大學老師低」的問題,在場的中小老師有個心照不宣的共同看法:因為大學老師有學術專業,學術研究比較需要創意,中小學老師的工作比較不用專業和創意(雖然不好意思說自己的工作不是專業)。我並不同意中小學老師這種「認命」的看法,這就像傳統框框的想法,成績好就應該是好學生,學歷高就應該社會地高,因為成績和學歷都是後天學來的,為什麼中小老師不能跟大學老師一樣學到某些專業,例如學術專業、教學專業、或輔導專業,然後與大學老師享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從與中小學老師經驗分享的幾場演講中,我發現:中小學老師比較「認命」自己的社會地位。如果中小學老師對自己的「專業」和「社會地位」沒有自省,也不想重新定位,那教師「社會地位」不同的現象,很難改變。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eteachers&aid=652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