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05-17彰化縣校長研習演講問答(Q&A)
2012/05/19 17:35:45瀏覽62|回應0|推薦0

我的信仰

         不必等有權力的人來改變教育,從現在開始,你我都可以改變教育:讓老師更自由、教學更創意、學生更自主。我相信:「讓老師自由」是改變教育最快的路。

 

2012-05-17彰化縣校長研習演講問答(Q&A)

 

Q1:就校長的學校經營觀點而言,請問「無為」和「有為」的學校經營,那一個會比較有效率?

A1

用「無為」和「有為」來衡量學校的經營績效,就像用「人性是善」和「人性是惡」的觀點來衡量學校的經營績效,那一個會比較有效率呢?我的答案是兩者皆「有效」或皆「無效」,就看校長所面對的是「性善」還是「性惡」的老師;另類觀點,就看校長將老師視為「性善」或「性惡」;前者是老師本身的「善惡」,後者是校長認為老師是「善惡」,兩者愈相近,學校經營績效就愈有效率,反之就愈沒有效率。我在教學時,曾將30個學生分成3組,每組10個學生,進行人性善惡的辯論;第1組主張「性善」,第2組主張「性惡」,第3組主張「無善惡」。1組接著1組發言說出理由來支持自己組的人性主張,每組10個學生輪流發言不可重複,10個輪迴後,各有10個理由支持自己組的人性主張。學生最後發現:人性的善惡沒有一致的看法,善惡就看用什麼標準(或理由)、在什麼時間、在什麼地點,來評量什麼人、什麼事、什麼物。

 

Q2:面對教師不願意做主任、組長等行政工作,請問有無解決方法?

A2

分析問題的緣起是:2012年起中小學老師的薪水要課稅,教育部提出的課稅配套措施,是將72億的預估教師課稅收入,轉換成「教師減課」、「增加導師費」、「增加老師超鐘點費」等類似加薪機制。學校行政部門的校長、主任、組長、職員、工友因沒有同樣的配套措施,因此擔任行政工作的意願就不高。要解決這個問題,長期而言,建議中小學老師透過相關管道(校長協會、教師會或工會等教育團體)向政府不斷的說服和施壓,讓行政人員也可享受減課、行政加給、不休假加班費等配套措施;短期而言,校長可以先行建立一些公平的輪調機制,讓所有的老師覺得大家的工作都是公平的,同時校長在精神層面要給老師更多的關懷,以彌補物質層面(薪水)的不足,更要讓老師認同校長的辦學理念和精神,一起為學校的教學和行政努力,或可解決老師不願擔任行政工作的問題。根據中國大陸的薪資調漲經驗,2010年時只有小學老師調薪為2倍,引起中學、高中、大學等老師的抱怨,經過不到2年的爭取和溝通協調,2012年各教育層級的老師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調薪。

 

Q3:老師可能因專業不足或不盡心教學,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或家長的反彈,若讓老師過度自由,恐會造成更大問題,請問「讓老師自由」是否有一定的限制或範圍?

A3

大部份的老師都受過專業訓練和甄選,專業水準應該不致於太差,若有不適任之情形,應該是極其少數。建議校長能接受「老師也有個別差異」的不完美現實,並相信「讓老師自由」比「讓老師不自由」對學校的辦學更有幫助,就像相信讓我們自己的小孩或學生有更多的自由,就更能發揮其天賦潛能,更能超越父母或老師為其框架的發展和成就。簡言之,校長相信「讓老師自由」的價值,就像相信「人性是善的」及「老師也有個別差異」,比相信「人性是惡的」及「老師要全部一樣才算公平」一定來得更有價值。

 

Q4:中小學老師的「社會地位」比大學教授低,是因為大學教授有博士學位、有學術專業,而中小學老師沒有高學位和學術專業,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A4

各位校長都知道單獨用「成績高低」來評量一個學生的整體表現或潛能發展是不對的,但為什麼現實環境中,大多數的學校還是這樣做呢?這就像現行社會中,多數人是用「學歷高低」來評量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所以傳統上大學教授的「社會地位」就比高中老師高、依次又比初中老師高、再依次比小學老師高。會什麼中小學老師能夠默許這種用「學歷高低」來決定「社會地位」高低的問題呢?如果說學歷高是代表專業,那各行各業的專業並不是都有高學歷呀!更何況專業是後天學來的,難道中小學老師就沒有專業可學嗎?我個人認為是中小學老師沒有「自省」的習慣,也沒有「挑戰傳統」的習慣,不敢跟別人不一樣。因此,我推廣「讓老師自由」就是要喚醒老師自省、挑戰傳統、跳出傳統的思維框框,找到自己的興趣和使命,做自己和做世界,讓每一個教育層級的老師,都可以用自己的專業,即使沒有高學歷,也能贏得同樣的或較高的「社會地位」,而不是依學歷排序的傳統「社會地位」。

 

( 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eteachers&aid=647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