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05-30彰化縣大城國小演講問答(Q&A)
2012/06/01 11:22:00瀏覽78|回應0|推薦0

我的信仰

         不必等有權力的人來改變教育,從現在開始,你我都可以改變教育:讓老師更自由、教學更創意、學生更自主。我相信:「讓老師自由」是改變教育最快的路。

 

2012-05-30彰化縣大城國小演講問答(Q&A)

 

Q1:鄉村小學的學生個別差異那麼大、家長知識背景更是大不同,要做「創意教學」實在不容易,請問要如何解決鄉村小學的「創意教學」問題?

A1

推廣「讓老師自由」比推廣「創意教學」更為重要,因為「讓老師自由」是「創意教學」的源泉。創意教學是一個理念問題,不是一個技術問題;理念的實踐沒有一套放諸四海皆可行的模式,老師要看自己的教學環境(包括學生和家長的差異)來調整創意教學策略。同時,創意教學是在處理教學相關問題,並不是要解決所有的教育相關問題,例如城鄉教育資源差異、家長社經背景差異等問題。如何解決鄉村小學的「創意教學」問題,我實在沒有好的答案,建議從老師自己掌握度比較高的教學工作開始做起,例如將改作業做得很有創意、讓學生喜歡做作業、家長也喜歡看作業,由創意作業這種小處開始的良性循環,進而拓展到其他難度較高的創意教學。

 

Q2:最近幾次研習的講者,其孩子成長過程都有「脫軌」現象,但後來成就都不錯,難道「老師的孩子」都比較優秀嗎?若是我,在「脫軌」過程中,會如何面對與處理呢?

A2

每個父母對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老師對自己的小孩也不例外,當期望與現實有落差時,稱為期望落差,孩子脫軌就是一種期望落差,此時父母如何處理期望落差,就看父母抱持什麼樣的價值觀來處理了。不同的價值觀不僅影響處理方法,也影響處理結果。一般父母都會有「期望愈高、失望愈高」的反應現象,如果父母是比較有「教育理念」、「理性」、「耐心」、「容忍」,處理「期望落差」就比較不會產生「惡性循環或雪上加霜或親子衝突」的負向效果,老師由於受過專業的教育訓練,具有比較積極、樂觀、正向的上述人格特質,會比較善用正向思考來處理期望落差,因此會有「老師的孩子」都比較優秀的感覺,但這種感覺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與「期望落差」相對應的是「期望效應」,或稱「畢馬龍效應」、或「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在小學教學的實驗研究,發現老師期望對學生成績表現的影響:當老師認為學生是天賦潛能時,就給學生更大期望、更多關懷,透過各種方式傳達「你很優秀」的訊息,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產生激勵效用,更加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老師的期望不同,對學生施加影響的方法也不同,學生受到的影響也不同。因此,期望效應又稱為羅森塔爾效應。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eteachers&aid=650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