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05-15逢甲大學演講問答(Q&A)
2012/05/16 11:56:55瀏覽41|回應0|推薦0

 

 

我的信仰

         不必等有權力的人來改變教育,從現在開始,你我都可以改變教育:讓老師更自由、教學更創意、學生更自主。我相信:「讓老師自由」是改變教育最快的路。

 

2012-05-15逢甲大學演講問答(Q&A)

 

Q1:為了要創意教學,請問您如何分配研究及教學的時間?

A1

         「讓老師自由」追求創意教學剛開始幾年,會比較辛苦,因為老師會花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創意、規畫教學、試驗創意。「讓老師自由」的價值之一是:尊重每位老師的個別差異,對於家庭和學校、研究和教學的時間分配由老師自己決定。就以「改作業」為例,每位老師如何看「改作業」的教學價值、要花多少時間來「改作業」、如何將「改作業」轉化為「創意教學」,應該是因老師而異的。但是「改作業」確實是實現「讓老師自由」和「創意教學」最容易的方法之一,因為老師本來就要「改作業」,只要多花點時間在「改作業」上做「創意加值」,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如何分配研究及教學的時間就看每位老師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生命價值觀。

 

Q2:怎樣才能不被學校開除?

A2

         「讓老師自由」不會引發老師和學校的衝突,老師追求自由是要做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和做世界(做使命的事)。做自己和做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商議」,「商議」的策略之一是「永遠同意教育主管的意見」,因此老師在追求自由的過程、要善用「商議」,讓老師和學校之間不會有衝突,老師就不會被學校開除。老師首先要做好自己,因為好老師的「商議」籌碼會更大、自由會更廣。可惜現實環境並一定如人意,因此老師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也要建立一些保護自己的「防火牆」,例如,該盡的專業義務一定要盡、該負的責任一定要負、該開的會一定要開、該上的課一定要上、該改的作業一定要改、該做的研究一定要做等等,這些「防火牆」最好有數據可以證明你是一個好老師,而不是有很多落人把柄且不符合老師基本條件的老師。

 

Q3:請問您創意教學的成效如何評量?

A3

         「創意教學」所帶來的成效是「質的大於量的」,若是要用傳統的思考模式來評量,可能更不容易看到其成效。「讓老師自由」的價值之一是:當不符合標準時,就修改標準來符合人性。因此創意教學的成效評量,就要改變傳統思維:用質性的及遠期的效益來取代傳統的量化的及短期的效益。根據個人創意教學的經驗發現,受過「創意教學」的學生有比較強的下列潛能表現:更敢於挑戰、更不受框框限制、更知道創意、更知道解決問題、更知道自己是命運的主人、更積極樂觀和國際化。這些比較突出的潛力表現都不是傳統量化指標容易測量到的。

 

Q4:請問如何在課堂上打破學生「沉默是金」的傳統?

A4

         建議將教學的準備工作「延伸到課堂之外」,也就是創意教學要「開始於課堂之外、結束於課堂之外」。在上一堂課之前,若沒有多準備、事先準備、課堂前及課堂外準備,那上課時就不容易馬上激發師生對話的火花,不容易馬上打破學生「沉默是金」的傳統。課堂延伸的準備若能以學生分組取代學生個人的事前準備,那上課時就比較容易打破學生「沉默是金」的傳統。「同儕壓力」及「從眾效應」的人性,讓學生「有備而來」,是比較容易打破學生「沉默是金」的方法之一。因為從眾效應亦稱羊群效應或樂隊花車效應(bandwagon effect)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老師若能適當利用這種心理因素,將學生分組「延伸到課堂之外」準備課堂,就打破學生「沉默是金」的傳統。

 

Q5:請問您為什麼那麼喜歡教育?

A5

         教育是改變個人、社會、國家、人類命運的最快方法,人類的文明是透過教育來傳承。做老師若不能喜歡教育,就不會有教學熱情,當然更不會有教學創意。既然要做老師,就要喜歡教育,也就是俗稱的「喜歡你所做的」或「做你所喜歡的」,這樣的生命態度才是有意義的。教育更是一個永續的工作,若能將它當成是一項使命來做,那你就會更喜歡教育了,因為做教育就是在做你的「興趣」和「使命」,讓你人生感到非常的有意義。我會喜歡教育是因為我有信仰:教育是改變人類最快的路,而「讓老師自由」是改變教育最快的路,我相信我和別人一樣,都可以改變教育,進而改變人類。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eteachers&aid=646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