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04-011中正大學演講問答
2012/04/13 00:45:39瀏覽27|回應0|推薦0

 

 

我的信仰

         不必等有權力的人來改變教育,從現在開始,你我都可以改變教育:讓老師更自由、教學更創意、學生更自主。我相信:「讓老師自由」是改變教育最快的路。

 

2012-04-011中正大學演講問答(Q&A)

 

Q1:什麼是「讓老師自由」的真正定義,每位老師對自由的定義不盡相同,請問如何讓老師覺得他自己是自由的?

A1

         「讓老師自由」是指在教學場域中,老師享有「創意教學的自由」,每位老師雖然對自由或有不同的定義,但所有老師卻都有追求自由的本能,這項本能是老師「創意教學」的原動力,只有「讓老師更自由」,才能「讓教學更創意」,進而「讓學生更自主」,如此良性循環,就能改變教育。「讓老師自由:教人不教書」乙書並不是要解決所有的教育問題,而是只想「讓老師更自由」,能做自己,能改變教學理念,理念改了,教學自然有創意,只要老師有創意,就能改變教育。

 

Q2:我很同意您所提「讓老師自由」和「創意教學」的理念,面對即將實施的12年國教,老師更須要有創新的教學理念,我們的教育改變教才有希望,請問您要如何推廣「讓老師自由」的理念?

A2

         現在的教育學程或師資培育中心都是要解決九年國教的問題,十二年國教的來臨,已讓教育學程或師資培育中心成為落伍,必須重新定位。教育的問題在老師,不在學生;老師的問題在創意,不在知識。「讓老師自由」就是要推廣讓老師有更多的思考自由和教學創意,讓老師都能「做自己」和「做世界」。我訂了百場演講的心願,希望草根性地由下而上來分享、傳播、連結「讓老師自由」的理念。老師要「做自己」和「做世界」,請看一本書和三個影片,一本書是「哈佛魔法」,作者袁汝儀,讓你知道如何透過「商議」來「做自己」和「做世界」。三個影片是:(1)微軟英雄--讓你認識史蒂夫賈伯斯和比爾蓋茲,(2)蘋果電腦賈伯斯在史丹福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讓你知道如何依自己的興趣「做自己」,(3)微軟公司比爾蓋茲在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讓你知道如何依自己的使命「做世界」。

 

Q3:請問家長對孩子的學業期望和老師的創意教學,二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A3

         以力場理論而言,「家長對孩子的學業期望」是讓老師自由的阻力,而「老師的創意教學」則是讓老師自由的助力,有創意的老師,就要能將阻力化為助力。好的創意教學可讓孩子更自主、學習更有成效,老師若能將創意教學的過程或成果加以包裝,邀請家長參與分享孩子的學習成果,自然就能將家長的期望由阻力變為助力。建議跳脫傳統思維(二者如何取得平衡),改以創新思維:創意教學可以轉化家長期望,成為「讓老師自由」的助力。

 

Q4:請問您如何影響其他老師接受「讓老師自由」和「創意教學」的理念?

A4

         當初寫「讓老師自由」一書時,是想分享我自己在中山大學資管系的創意教學經驗和理念,故將書的讀者群定位為大學老師,後來因有小學老師在部落格先行閱讀初稿內容,發現此書更適合中小學老師,建議我更需要在中小學推廣「讓老師自由:教人不教學」的理念,顯見最初我定位的讀者群是錯的。原先認為大學是學術更自由,更容易接受「讓老師自由」和「創意教學」的理念,事實剛好相反,文人相輕的現象在大學比中小學更嚴重,因此在大學裏,我不會想去影響別的老師,而是自己先做,做給別的老師學習,因為我相信自己沒有「普渡眾生」的能力。

 

Q5:請問「做世界」的定義是什麼?

A5

         「讓老師自由」就是要讓老師能「做自己」和「做世界」,大多數人對如何「做自己」似乎比較有把握,對如何「做世界」則有疑惑。建議大家重新思考「世界」的定義,「世界」並不一定要指跨國家或跨世界,而是另類創新定義為:自己以外就是世界。拯救貧窮、拯救生態、拯救文盲等等,都是自己之外的世界。「做世界」是永無止境的事業,是一種永續不斷的使命,每個人只是接力長跑中的一棒,都不會在有生之年完成。「做世界」的使命不一定每次都成功,成功也不一定自己收穫。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eteachers&aid=632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