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03-21 臺北市大橋國小演講及問答
2012/03/24 08:33:38瀏覽47|回應0|推薦0

2012-03-21

臺北市大橋國小演講

 

 

「讓老師自由」是改變教育最快的路。

 

 

 

信仰

         不必等有權力的人來改變教育,從現在開始,你我都可以改變教育:讓老師更自由、教學更創意、學生更自主。相信:「讓老師自由」是改變教育最快的路。

 

演講問答(Q&A)

 

Q1:請問為什麼大學要讀10年?

A1

             今日的演講中,我給大家放映了「鐵娘子(The Iron Lady)」的電影廣告短片,片中女主角說了下列感人的話:

                你的想法會化為你的言語

                你的言語會化為你的行動

                你的行動會形塑你的性格

                你的性格會決定你的命運

 

             小孩的性格決定了他大學要讀10年的命運,在國中時,這個小孩的成績都是班上最好,當時美勞技能科的老師居然在小孩整學期都沒有繳作業的情形下,給他過關。形塑了小孩價值觀的偏差,只要他不喜歡的都可以拖或不管,而外在環境仍然給他機會(例如不繳作業仍可過關),這種價值觀形塑他的性格,造成他在大學裡敢於叛逆和反對框架,敢不修他不喜歡卻是畢業的必修課,敢一年只修一門課,所以一般人只要唸4年的大學,他卻花了10年。國中美勞師的鄉愿放任、父母的開放教育理念、美國大學的自由體系,多重因素形塑這個小孩大學讀10年的命運。

 

Q2:請來研習的各位老師就下列幾個問題,分享自己的看法

1.      「小六可以不讀嗎?

2.      老師有沒有自由?

3.      老師有沒有時間改變?

4.      如何讓老師自由?

5.      如何推廣「讓老師自由」的理念?

 

       各位老師仍然保持華人「沉默是金」的優良傳統,我認為各位老師要突破框框、打破傳統;「沉默不是金」,沉默只會讓教學更單調、無趣、沒有創意,更是與「教學是一個對話平台」的理念相違背。台北市大橋國小的劉順海教務主任分享,國小老師在星期三下午的教學研習,傳統上就是比較不發表意見和提問題。我卻認為這種不提問的現象,是臺灣小學教育的隱憂,「不提問」的老師教不出「會提問」的學生,當然就沒有會「想(思考)的學生。

       我的啟示:要「讓老師自由」,就要先讓老師「能想能問」,「不想不問」的老師絕不會有自由,因為這樣的老師不知道「什麼是自由?」,更不會想「自己自由不自由」;讓老師「能想能問」,才能「讓老師自由」。

 

 

Q3:請來研習的各位老師就「小六可以不讀嗎?」,分享自己的看法。

A3

                二個小孩讀完國小五級後,我們利用出國研究的機會,將小孩帶到歐洲和美國遊學,讓他們到國外一年,體驗不同的教育及生活環境,儘早融入國際化、全球化的世界。加上我們判斷國小六年級時,是在複習前五年的功課及準備國中入學,教學效果不會很好,所以即使不學這一年的課程內容,小孩進入國中並不會有趕不上的問題。當然,「小六不讀」並非每個學生都能適用,這跟學生的個別差異、父母的教育理念、家長的經濟情況都有很大的關係。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eteachers&aid=6253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