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03-13 臺北醫學大學演講及問答
2012/03/24 06:51:09瀏覽52|回應0|推薦0

2012-03-13 

臺北醫學大學演講

「讓老師自由」是改變教育最快的路

 

我的信仰

         不必等有權力的人來改變教育,從現在開始,你我都可以改變教育:讓老師更自由、教學更創意、學生更自主。我相信:「讓老師自由」是改變教育最快的路。

 

問答(Q&A)

 

Q1:請問您在推廣「讓老師自由」的過程中,碰到現行的框架制度,有沒有出現怎樣的困擾或衝突?

A1

         「讓老師自由」固然對現行框架制度是一種挑戰,但若能另類思考,將挑戰視為是一種機會,能讓老師開啟另一扇窗或另一類視野,用不一樣的理念來看教育和教學,老師就會更自由,教學就會更有創意,學生就會更自主。建議:不要將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異視為是一種衝突,而是當成老師改變教育的最好的機會。

 

Q2:請問您讓二個小孩在高中就離開臺灣,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並告訴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國家去住,去當國際人,您對二個小孩現在的成就有什麼特殊的感受?

A2:我們自己都是學教育的,所以比較放任小孩子的學習,沒讓二個小孩在臺灣念小學六年級,而是利用出國研究的機會,帶他們出去看世界、念外語學校一年,然後回臺灣念三年國中,再出國念高中,二位小孩在台灣也沒有參加過補習。現在一個還在念理論物理博士、一個在非洲的納米比亞國的教會學校當英語老師志工,他們都是依自己的興趣獨立選擇人生方向,我們父母的角色是諮詢大於指導。理性而言,二個小孩都學會了「做自己」、「自己選擇興趣和方向」、「可以做國際人」。感性而言,中國傳統的親情互動從高中開始就薄弱些,做父母有時難免感到愧疚,是否太早放飛? 建議:父母利用小孩在國小六年級時,陪小孩出國一年看世界,高一仍陪小孩學習獨立自主,高二或高三時才真正放小孩自由飛翔。這是一個參考經驗,仍要看父母小孩之間的成熟度和互動關係來調整,終究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沒有標準答案。

 

Q3:請問您推廣「讓老師自由」,那課堂上的創意教學也會「讓學生自由或自主」,如此課堂上的教學會不會有「變亂」的危險,在課堂自由和課堂秩序上,二者如何拿揑?

A3:這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簡單的「對錯」、「可否」、「好壞」、「黑白」,有簡單答案的問題,通常不是有深度的好問題。每個老師都有自由,通常是不會用自由,有創意教學的好老師是善用自由,營造一個讓學生能自由或自主參與的學習情境,那課堂學習就不會有「亂象」。學生中心、學生自主、學生參與的教學方式,不會出現課堂「亂象」,若會,那是老師不會善用自由。建議:(1)讓老師自由,老師才會善用自由;(2)另類思考「上課講授是老師的義務」,當老師達不到「標準」時,除了老師要先自省「是否善用自由」,若是,那就修改或淘汰不合時宜的「標準」,不要用「標準」來框限老師的自由,倒果為因,只有老師更自由,教學才會更創意,學生才會更自主;(3)自由和亂象沒有因果關係,很多事情都不是你原來看到的!你的想法會影響你的語言、你的語言會影響你的行動、你的行動會影響您的性格、你的性格會影響你的命運,因此,改變想法就會改變命運,改變你教育或教學的想法,就會改變教育的命運。

 

Q4:請問您推廣「讓老師自由」,其中的「做自己」和「做世界」會不會有衝突,因為「做自己」是利己,「做世界」是利他。

A4:同意你的看法,「做自己」是利己,若能先「做自己」,就可減少對他人、社會、國家的依賴和負擔,也就是在做利他的工作。因此「利己和利他」、「做自己和做世界」都不是一個能完全切割的概念,更不要將它視為「消長或互斥」的概念。當你另類思考一個概念,能幫助你解決問題時,為什麼不另類思考呢? 建議:多一點另類思考,很多事情都不是你原來看到的,更不是你原來想到的,改變你的想法就會改變你的命運。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eteachers&aid=6252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