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02-05 「讓老師自由」新書發表會
2012/03/24 06:25:17瀏覽42|回應0|推薦0

2012-02-05

國際書展

新書發表會

讓老師自由:教人不教書》

 

時間:25() 12:00-12:45

 

點:台北國際書展(台北世貿中心一館.藍沙龍)

 

 

 

一個小學老師的話:

很想在窒息的教室裡,找得屬於自己的自由。

 

一個大學教授的話:

讓老師自由可以改變華人「學術代工」的宿命。

 

 

關於本書:

 

       不必等「有權力的人」來改變教育,只要自己有創意,就能改變教育。本書呼籲所有老師先「解放教學形式,讓教學創意自由遨翔」。教外在知識性的「書」,更要教內在思考性的「人」,甚至教人比教書重要。

 

甚麼是老師?本書將21世紀數位時代的「老師」定義為:懂用數位科技來做「創意教學」,教學生「做自己」和「做世界」的老師。做老師其實很容易,因為有教科書可照本宣科,但要做「有創意的好老師」,就不簡單。

 

老師首先面臨的考驗是:「教書」還是「教人」?「務實」還是「務虛」?只教書,老師是個沒有理想的教書匠;只教人,老師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教育家,如何在現實和理想間取得平衡,是「有創意的好老師」的第一個考驗。現行的教育環境,迫使大多數老師的教學策略太偏重「教書」或「務實」,而忽略了「教人」或「務虛」,代代相傳和因果循環的結果,造成華人世界缺乏主體性的學術理論和思想架構,宛如臺灣的電子代工產業一樣,淪為歐美或日本的「學術代工」。

 

華人世界若要走出「學術代工」的宿命,就要改變學術產業鏈的遊戲規則,以「虛實合一」的教學策略,讓老師和學生都能自由思考、發揮創意潛能,才能建立華人自己主體性的學術理論和思想。本書就是從「解放老師自由、發揮學生創意潛能」的觀點出發,與老師分享如何挑戰自己和突破現行教育束縛,重新定位教學策略,不僅要教外在知識性的「書」,更要教內在思考性的「人」,甚至教人比教書重要。

 

本書特色:

1)傳統理論架構是「理論、方法、實踐」的線型思考模式。

本書打破傳統以「理念、創意、對話」的互動思考模式。

2)「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教學生讀死書,不如教學生讀活書。

如何想、如何問、如何網路、如何創意、如何做自己、如何做世界。

3)老師不再以「書」為本。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才是真教育。

4)在「數位化」和「全球化」的二大趨勢中,使用新媒體來發揮天賦潛能、產生力量、自由創意。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eteachers&aid=625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