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12 23:24:54瀏覽4881|回應0|推薦3 | |
原載「中市青年」
九十八年度指考國文作文試題分析 題目:惑 生活裡充滿了令人迷惑的人、事、現象……,孔子四十而不惑,那真是大智慧、大人格!平凡的我們是不可能的,但也無妨「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請以「惑」為題,寫一篇結構完整的文章,議論、敘事、抒情皆可,文長不限。 範例: 我經常迷惑,人生存的目的終究為何?為什麼要制式化的學習?為什麼要被道德規範在一個框架裡?為什麼青春的歲月不能抹上鮮豔的顏色,而必須穿上統一色澤的制服?為什麼生活被壓縮在學校和補習班?為什麼…… 每當我背著十多公斤的書包,在夜色裡拖著蹣跚而沈重的步伐從晚自習的教室走出來後,總會經過一座小公園,在那裡,我看見許多跟我一樣年紀的學生,他們在熱烈的音樂下盡情的起舞,他們的肢體不受約束的扭動,他們的笑容奔放而燦爛,他們的色彩亮麗而耀眼。很多時候,我會駐足旁觀,並疑惑,為什麼我不能跟他們過一樣的年輕生活? 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為什麼。那晚,我決定背叛原本每天既定的行程和路線,坐在角落裡觀看他們像火一樣熾豔,那麼渾然忘我的舞蹈。 就在此時,一個身形佝僂,滿臉皺紋的老婆婆,牽著一位全身骯髒,不諳世事的四、五歲小女孩走了過來。老婆婆伸出滿是污垢的手,滿臉愁苦的對我呢喃著,我知道,她希望得到我的施捨。我看一看小女孩,她無知的笑著,臉上看不出憂慮。我的心噴出血來,是的,她不應該憂慮,老婆婆也不應該憂慮,世上每個人都不應該只為了溫飽而憂慮! 但我身上只剩下剛剛買飲料後的一個十元銅板,我從口袋裡掏出硬幣放在老婆婆手上,我很想再跟她說些什麼,但我不知怎麼啟齒。老婆婆露出喜悅的表情跟我呢喃著,似乎在跟我道謝,此時的我,卻無言以對。 老婆婆又牽著小女孩往前走去,我看見小女孩揩著鼻涕的背影,她似乎想要擺脫老婆婆的手跑到熱鬧的地方,所以老婆婆更緊緊的握住她,我凝視著他們的身影在街角消失。 在剎那間我懂了,我現在的付出,是為了將來有能力可以幫助更多人,不但讓他們可以過得更好,也要活得更有尊嚴,而這就是人生存的目的! 從此,我不再嘆息,更珍惜自己擁有的機會,我們不能只見到眼前喧嘩的歡樂,卻無視在黑暗角落枯萎的花朵。 分析: 本文題目單一個字:「惑」,確實令人很疑惑,但各位同學不用慌張,遇到這種「抽象」的題目,我們就應該把它「具象」化。首先,可以帶幾個與「惑」有關的語詞進去,如:疑惑、迷惑、誘惑……,然後再對照作文引導的提示,「生活裡充滿了令人迷惑的人、事、現象……」,清楚的題旨便出來了,它是要我們說明一件自己感到迷惑的事。 如果這樣還是覺得不夠清楚,那就繼續把它具象化,「我的煩惱」、「最憂鬱的事」、「為什麼我必須這麼做」……。作文題旨萬變不離其宗,只是年級越高,命題變得越抽象,但主旨其實差不多的,猶如小學的命題「我最難忘的人」,到了國中變成「夢中的身影」,到了高中變成「關於□□的回憶」。 本題中,同學最可能感到迷惑的事物,無非是過重的課業壓力、太多的道德規範、迷惘人生的意義、甚至個人或家庭因素產生的抗爭與迷惑……等。同學最好擇一來作答,不要寫好幾個,因為對象少,能做深入的探討、刻畫和描述,這樣題旨才能表現深刻;寫太多問題,反而分散焦點,每個都蜻蜓點水,反而不能通透討論。這個「焦點集中」原則,用於任何題型皆然,譬如遊記不要寫太多景點、敘事不要寫太多事件、懷念不要寫太多人物,集中火力專攻一點,才能有效攻破。 作文不脫離What、Why、How。一開始,要清楚的說明自己迷惑的事物是什麼,如果不能「清楚的說明」,當然就無法延伸後續的議題,讀者也會摸不著頭緒,更重要的一點是,千萬不能流於情緒的發洩或憎恨的謾罵,這樣非但沒有「說清楚」,反而讓問題更模糊。所以「清楚說明」是「有效議論」的前提。 接著便是要說明問題的原因,這是一種理性的分析過程,釐清癥結的所在;再來便是提出解決的作法,方法必須明確可行,但有時解決的方法可能只是「心態」的問題,那麼不妨就「呼籲」或「自勉」一番。 What、Why、How並非只能以論說的方式呈現,敘事、抒情一樣有,只是他們是用劇情來呈現,而非用議論來呈現。比如本文中,以一位同學看見跳街舞的年輕人,來表現自己對生命的迷惘(What)。接著,他又看到一對乞討的乞丐,因而領悟了人生的目的(Why),所以他懂得珍惜自己擁有可以學習的機會(How)。懂得用故事(實例)來呈現,文章會更比純議論來得更生動、感人。 此外,本文審題時更要注意的是,題旨不是只有「迷惑」,另一半是要「解惑」,如作文引導說的:「孔子四十而不惑,平凡的我們是不可能的,但也無妨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所以在提出迷惑的同時,也要為自己找出答案或方向,這樣才能成為一篇完整的作品喔! 寫作小叮嚀: 作品要令人感動,並不是在說理、說教,而是在感性。如本文中,要勾引出讀者對同情的認同,並不是長篇大論「人之所以為人」的大道理,而是勾勒出那對乞丐令人憐憫的樣貌。 本文加強對她們的人物刻畫,「滿臉皺紋的老婆婆,牽著一位全身骯髒,不諳世事的四五歲小女孩走了過來,老婆婆伸出滿是污垢的手,滿臉愁苦的對我呢喃著。」此外,對她們的動作也多加描述:「老婆婆又牽著小女孩往前走去,我看見小女孩揩著鼻涕的背影,她似乎想要擺脫老婆婆的手跑到熱鬧的地方,所以老婆婆更緊緊的握住她。」 這樣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的見到那對祖孫乞丐令人哀憐的樣貌,勝於道德勸說,也更人感同身受,而這也是以「描述」替代「論述」的寫法。 本文摘自台灣商務《寫出高分作文:歷屆大學考試作文範本與解析(二版)》 姊妹作:《作文花園-升大學作文指導與範例》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