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科學轉人文領域很簡單?
2010/03/22 13:29:17瀏覽685|回應1|推薦3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認為學自然科學的要進入社會人文領域很容易,因為那不過就是背一背,何況我們每天都在社會中生活,每天都接受資訊,要評論個社會政治,乃至經濟股價有甚麼難?那些電視名嘴不也每天無的放矢?我的嘴砲功夫會比他們差嗎? 

但相對的,學社會人文領域的要進入自然科學領域就難上加上,因為他們數理頭腦根本不靈光。但事實上是這樣嗎?

自從自然科學發達後,其影響社會科學與人文哲學自不再話下,共有兩大面相,一是科學方法,包含操作和統計;而第二個則是自然物理越發明白後的自然哲學。

一些偉大的人文學者,確實是從數理科轉行的,比如「新經濟學」始祖凱因斯,哲學家羅素等。但問題是,他們都有再接受嚴格的社會人文與哲學思維訓練,而不是想當然爾的,就發表一些自我主觀的意見,甚至就以自然科學的方法與思維直接套在人文思想上。把「物」比成「人」,把「自然理則」當成「文」。

網路現在盛傳有三大聖人,其共同性都是自然領域轉人文,但引起的效應卻是兩極化的爭議,而不是給社會帶來絕對正面的影響,而在社會領域專家眼中,他們的言論也不過是暢銷書水準,符合一般善良老百姓的程度,其實談不上專業學術涵養。

這正證明,科學人若那麼自以為是的以為要跨入人文領域很簡單,其結果無非就是變成假道學者、不知甚麼是連動債卻可大談金融海嘯的菜市場評論員。

社會科學與人文領域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更重視內涵、意義與悟境,所謂「高手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那是需要讀多少書,消化多少年歲,失眠多少夜晚才能體悟的?

但如果要以菜籃族自比,那當然就另當別論了。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3875536

 回應文章

善男信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人文素養必須經年累月
2010/05/06 11:35

科學轉人文領域成功的人   是因為從小就一直接受人文教育

孔子時代  禮樂射御書數  六藝

以前聽說新竹中學辛校長時代   音樂美術會當人

後來發現  音樂美術一科不及格不會留級   是數學加美術

自然組史地照上   社會組物理化學也照上

基礎教育紮實   轉行就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