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科技(幻)始終來自於人性~星際效應
2015/03/16 12:15:00瀏覽441|回應0|推薦7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是一部相當「正典」的科幻片,除了驚心動魄、場面浩壯、人性糾葛、文明省思外,更邀請當代頂尖科學家擔任編劇顧問,所以片中呈現的是於愛因斯坦相對論蟲洞黑洞、重力模擬等,一切想像有科學根據而非單憑編劇的天馬行空杜撰,這是最難能可貴之處,也是學院科學家和科普作家、大眾通俗影片合作的良好典範不過,既然是基於「理論」的「發想」,自然也會有一些爭議。


先來簡單說說科學的部分,這個包含黑洞、蟲洞、外星球等,建立於相對論的時空之旅(時空扭曲的跳躍),雖然不是新哏,但電影能用特殊的視效呈現出那種情境體驗,很能滿足人類將幻想化為眼見的需求。只是我對於物體進入趨近於光速的時光隧道或黑洞中,承受極大的重力,是否還能保持完整,而非解體有些疑問;另外就是,到了黑洞的背後時間便能倒流,亦有可疑,如果此境時間真能倒流,那麼似乎應該是從1到10的正向流動,變成10到1的負向流動,而非回到了以前的某個點後(負向流動)又正向流動。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因為這都是科學未知的部分,主要是如不這樣假設,戲就演不下去了。不過,有三點想法倒是跟我一樣,一是如果人真能回到過去,那絕不是改變既定事實,而是共同參與了當時的事件;二是回到過去絕非活生生的參與當時的事物,而是透過某種有隔閡的方式傳遞訊息;三是我們現在遇到的很多異象,不一定是鬼魂或外星人,也可能是後代子孫回來,但如果真是後代子孫回來,那很明顯,未來人類並沒有滅絕,而沒有滅絕的原因,是因為子孫回來幫助祖先度過難關。


終究,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沒有人性的人,跟機器人或只會操作儀器的禽獸有何兩樣?這部戲裡,最讓人噴淚的無非主角跟他女兒的糾葛(他女兒又那麼可愛),主角為了替即將滅亡的地球找出路,所以毅然背負著女兒對她的恨意離開,戲中也解釋了,做為一個父親的如何啟齒把地球即將滅亡的事實告訴兒女,讓他們生活在恐懼之中?所以他只能選擇默默去尋找生路,這解釋倒也合理。而天才的女兒雖然怨懟父親的離去,但她也因而投入同個專案,因而破解了最後的數據,將父親救回來,雖然因為時空旅程中時間速度差異,回來時,年輕的父親僅見到了年老垂死女兒的最後一面,但兩人再見面的心願終究達成了!


劇中另有一個親情糾葛的戲碼,便是專案博士和他女兒,博士知道他的方程式因為缺乏一個數據,所以最後得到的結果是人類即將滅絕(不過後來這個數據被主角女兒破解,而她破解的依據是父親闖入黑洞後傳回來的訊息),但他依然瞞著女兒,讓他們越過蟲洞去尋人類胚胎可以繁延的地方,好讓人類有延續下去的機會,博士隱瞞事實的心情應該就跟主角是一樣的吧(換成你,你會這麼做嗎?)!不過當博士的女兒知道真相後,深覺父親欺騙了團員與世人,愧疚萬分,最後將自己放逐在一個新星球培育地球人胚胎,這是一種自我懲罰,還是實踐了父親的想法?兩位女兒雖然怨懟她們的父親,卻都選擇完成父親未完成的工作,這是戀父,還是大愛?


最後,主角偷了太空船去找博士的女兒(真比偷飛機還容易,不過劇情需要嘛),隱喻著人類也將在另一個星球繁延,這種有性繁延,應該比胚胎繁延更有人性吧?


故事全程感傷但不煽情、不做作,最後也滿希望,但片子也在告訴人們,自作虐不可活,再不停止破壞,地球末日豈不遠乎?如果屆時還有勞後世子孫回來救我們,我們這些做祖先的,就糗大了!所以科技發展如不能基於人性、愛與倫理,那最終就是毀滅!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2153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