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追潮與躁動,曾經懵懂的青春~模犯生
2018/03/27 01:01:52瀏覽400|回應0|推薦3

泰國電影並非只有人妖、女鬼和泰拳(其實泰國廣告一直以來也頗受好評),像《模犯生》(Bad Genius)就是一部獲獎連連的好片,雖然這是一部高中校園青春片,卻打動許多亞洲國家不分老少的人民,因為不論在導演技巧或故事內容上,都有精彩與可取之處。


雖然不是驚悚片、動作片,但本片的張力卻頗為強大,令人始終捏著一把冷汗,透過作弊過程中屢屢差點穿幫的橋段,再加上懸疑配樂、快節奏劇情、跳躍鏡頭、考試臨場氣氛(這些技巧都會讓人腎上腺分泌加速,並產生專注感),讓人的心也跟著急速跳動,而一開始,即以審訊的鏡頭開場,也讓人有立即提高警覺的效果。


本片另一個張力來自女主角小琳(Lynn)經常強勢的對成人世界的遊戲規則提出激烈的抗辯,使人擔心她的下場,很多人應該都有親身或目睹因為與威權爭論而被甩巴掌或爆打的經驗,所以這個創傷或印象便轉移到小琳身上,因而產生恐懼警戒狀態。此外,小琳天才但大膽、冒險、急中生智、與時間競賽的作弊舉動,自然也令人在過程中提心吊膽。總之,本片是純「文戲」,能不透過血腥、毆鬥、鎮壓,以及校園片中一定要出現的師生對罵、肢體衝突、集體反抗等場面,而營造出強大但內斂的張力,是頗為成功之處。


本片雖然張力強大,但另一方面導演卻有足夠的時尚感,從海報、劇照、宣傳品到片中的場景、燈光、拍攝手法(如淡化背景、角度、光線)乃至選角,都是寫真集唯美的Fu,非常賞心悅目,也反映出青春的氛圍。因此在「高張力+高時尚」的綜合效應下,便呈現出現代校園緊張但新潮的效果。


在劇情上,本片對亞洲國家觀眾有高度的共鳴性,考試、補習的弊病在亞洲是個沉疴,不但儒教國家(台、中、港、日、韓、新)如此,連泰國、印度(註)亦不例外,以往許多青春叛逆電影會以反抗考試教學造成的教育僵化、成績落後歧視為主題,而作弊則是反抗行動中的一環,但這次就全然以集體作弊為主題,甚至這是一個真實跨國國際作弊案的改編,直接藉由這個教育上的「犯罪」行為,來討論為何教育制度會有這樣廣泛、重創的行為產生?


教育弊病在亞洲似乎具有普同性,這在片中也都有呈現:社會迷信文憑的價值觀不變,縱使現在已經是行行出狀元的時代;學校在考試取向下的教學政策扭曲,如著重考試成績的升學主義、獨惠資優生;校務經營的商業化與牟利行為、學校教師兼當補習老師產生的功利扭曲與師道沉淪,片中數學老師即在考試時說,我出得很難,那些自認聰明不來找我補習的同學(暗指小琳)這下了就知道了,而他則事先洩題給找他補習的同學;貧富差距造成學習差距,進而影響出路,富者容易取得教育資源、可以自費出國留學,貧者須同時負擔家計、要出國只能爭取獎學金;家長在這樣重重文憑主義亂象下,依然堅信「唯有讀書高」的想法,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如小琳的父親賣了車、從不買新衣,也要讓孩子轉學讀好一點的私校,而這當然也是一種迷失,問題是,小琳的父親就是一位老師,如果連老師都這樣,那就更遑論社會上其他人了,或者說,老師仍是僵化教育的支持者。


不過,作弊的產生自當也不能完全歸咎於成人掌控教育體制,小孩心性未定、善惡標準還在游移、對社會/學校/成人/道德/體制/
威權/規範/訓誡/嘮叨有諸多不解與不滿,所以面對壓力與怨懟時,自然會有反叛規定的行為,而大人則將之稱為「叛逆」,叛逆加以壓抑的結果,便是違規行為和衝突擴大,形成惡性循環。

本片最後小琳在經歷企業化經營的國際作弊案風雨後,不畏昔日同謀班(Bank)要繼續「作弊事業」牟利,不然要揪出她和其他同伴的威脅,勇於去自首認罪,便將對青年的教育意義彰顯出來!而這也是本片最關鍵的一幕,如果小琳選擇從此淪為作弊事業的首腦之一,那本片也會變成和《神鬼交鋒》(Catch Me If You Can)一樣的智慧犯罪片,當然藝術無關乎道德,但對於青春校園片而言,本片的成功與獎項,自然是來自最後小琳的正邪之辨和勇敢面對,頗具張力。但對於班,觀眾自然也有一番理解和同情,他原本是位要同時負擔家計、生性耿直的資優生,並要全力爭取留學獎學金,卻因拒絕護航富家子弟而被毆打成傷無法參加獎學金甄試,只得加入作弊集團籌資,卻在國際入學資格考試中被抓因而被原學校退學,也喪失再報考資格,這也斷了他的求學之路,班受了這個打擊,並且為了改善家計,因而變了性,企圖繼續以作弊為業,令人不勝唏噓,但也因此提醒了我們,在看待每個犯罪案的同時,也應該看看背後的成因,或許就會有不同的心情和處置了。

相較於本片導演方式和討論題材的豐富性,角色的設定則相對人物簡單、個性明確,沒有太多城府和蹊蹺(這也是高中生的本質吧),因而能激盪出對比和反差,譬如:貧富、師生、親子、差別待遇、事件後人物性情的轉變等。其中最令人矚目的當屬黠慧機靈但恃才傲物的天才小琳,不過她承續父親的天性,仍保有善良、自省的一面,而她的父親雖然角色不重,但憨厚純樸、擇善固執的典型老師和父親形象,卻深入人心,為了女兒的學費自己過著節儉的生活,最後也是他的愛和善良支持了小琳回頭並自首面對,父愛的影響令人感動。


本片除了反映青年的現況,也招喚起許多成人的回憶,或許我們都曾懵懵懂懂過,也曾(集體)作弊過,因而會心一笑,但教育的改革呢,總不能一笑置之。

註:如《隱藏的大明星》,在女權極度低落的印度,女嬰在胎兒時就可能被迫墮掉,但出生後,也是接受惡補教育的折磨。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jin&aid=11129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