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因為諸佛菩薩與眾生同體為二,眾生對於這個共同的法性之體,迷昧不覺,故有眾生之身;菩薩覺而未盡,諸佛已覺,故有佛與菩薩之別。眾生未能全體得度,共同之覺性不克圓顯。所以諸佛菩薩雖住無相,而不離度生作息。這教作無住生心。」
1.啥是「菩薩覺而未盡,諸佛已覺」?菩薩早已是阿羅漢等級,和佛有啥不同?金剛經裡也有說,菩薩不應貪著福德,已是菩薩,早已斷欲,慈悲度生,又怎會貪呢?能修到菩薩是不知道經過多少劫才成的,怎麼跟佛比起來,好像只是凡人。
A:以下是我的看法,請您參考:
「因為諸佛菩薩與眾生同體為『二』」,或許應該說,諸佛菩薩與眾生本為同體,但諸佛已臻完全沒有分別心的「不二」境界,所以視法體為『一』,但眾生有分別心,所以視法體為『二』。
「菩薩覺而未盡,諸佛已覺」應該是「菩薩覺而未盡,諸佛已覺(盡)」之意。
菩薩和阿羅漢是不同的修行系統。在原始佛教或稱小乘、或稱聲聞教的教法裡,他們修行的等次是: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稱「四聖果」,在佛陀時代,阿羅漢就已經是解脫了,佛陀本身也是阿羅漢。
但到了大乘佛教時期,他們對原始佛教進行一些改革,最主要重點之一是強調「入世」的慈悲精神,而不再是著重往日的出離自覺,可以稱為「菩薩道」,後來菩薩道也形成了完整的修行次第,即上上文所說的「菩薩五十二位」。同時大乘也認為,阿羅漢並未漏盡,還未徹底,但佛陀是阿羅漢中的漏盡者,故稱為佛。
「菩薩不應貪著福德,已是菩薩,早已斷欲,慈悲度生,又怎會貪呢?」這麼說是沒錯啦,但我上文中有提到,得聖位(果)後會不會退轉的問題(目前說法有異),在五十二位裡,十地的第八地—不退地,一般認為到此境界才不會退轉,所以菩薩因為覺而未盡,所以還是需時時自我觀照,不棄戒、不棄修,才能不斷精進,已臻最後佛果。
而佛跟菩薩確實是有差別的,好像諾貝爾得主、大學教授、博士畢業、博士候選人、博士生等,其實都還是有差異的一樣。
但您的「不平」可是為觀音、地藏等大菩薩而發,經書有云,觀音、文殊其實早已成佛,但為救眾生,所以委身為菩薩;另地藏的同修也早已成佛,但地藏因大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關係,所以尚未成佛。這些偉大的菩薩摩訶薩象徵大乘另一個精神:「為度眾生,寧不成佛」,實在令人感佩!